文化地标建筑的科学理性塑造
2023-07-06孙一民
孙一民
长期以来,城市中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大型文化建筑,广泛受到市民的喜爱和关注,地位之高又往往被当作标志性建筑来建设。在产生了许多建筑精品的同时,公共文化建筑与“奇怪”建筑也出现了许多交集,许多造价不菲的建筑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丑陋建筑。究其原因,恰恰是过分追求标志性的猎奇心态催生了“自以为是、自我炫耀”的建筑设计表达,助长了决策者和部分建筑师标新立异,追求差异性和独特性,忽略了建筑的文化功能。我们经常看到“以耗能为代价”的大而不当的建筑空间、“以耗材为代价”的扭曲浪费的建筑形体,不仅增加了公共建筑的运行维护成本,其低俗怪异的设计还折射出决策者乃至城市低俗的文化品位。
因此,我们说: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生活才是根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类的公共建筑应该立足公共性、确保开放性。在建筑形象设计方面,大型公共建筑应该坚持有节制的自我形象表达,设计着力点应该是倡导和弘扬科学理性的公共价值观。我国作出节能减排的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大型公共建筑应该注重性能提升,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降耗作为最重要的设计要点。
“融入城市、融入市民生活”,意味着博物馆、美术馆这些习惯于以封闭的、精英殿堂自居的建筑,需要更加重视自己应该怎样以合理的方式存在于都市。古往今来,优秀的公共建筑都是与城市的街巷脉络息息相通,大多是市民喜爱和能够便捷到达的城市节点,成为市民生活中最有意义、最有归属感的一部分。诺里地图显示的罗马城市中,将24小时自由进入的教堂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我国岭南地区的近代城市建设中,将沿街商业建筑的底层,后退一个柱子的跨度距离,形成了贯通的骑楼街,这样一个介于公共与私有边界之间的公共空间,提供了遮阳避雨的步行廊道,也让行人与店铺的沟通自然而亲切,很快在广泛的南方地区城镇得到普及,至今仍然让人喜爱。对于美术馆、博物馆这样的大型公共建筑而言,公共开放的空间从管理上存在难度,但却是可以通过设计增加空间的通达性,在可管理的状态下,鼓励市民使用。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的设计就非常注重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首先广州美术馆新馆的建筑四周设置了类似骑楼空间的檐下空间,给市民提供公共停留空间的同时,又不影响美术馆的管理运行。在美术馆内部,直达天穹的中庭空间将天光引入,形成了与室外公共空间相似的明亮场所。这样的空间配置,让美术馆具备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底层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的可能,市民即使不进入展陈空间,也可以感受美术馆建筑的亲切和高雅,从而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向艺术空间潜移默化的交融,把艺术的品质渗透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为了让美术馆的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城市文化,广州美术馆新馆的设计非常注重和体现岭南文化的精神。坐落于水面上的美术馆建筑主体,它的东面和北面是双层立面,相对封闭。南面和西面向岭南广场开敞,游人在此可享受城市美景。玻璃亮片为休息空间提供遮阳,这种立面的构造方式,是岭南建筑语言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当地气候的巧妙回应,让人们可以在建筑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切。建筑开辟了两个公众入口,将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游人可通过中庭与共享空间向上到达所有展厅,直至屋顶庭院。广州美术馆新馆的设计,最大化公共开敞的同时,也满足了管理的要求。
美术馆、博物馆的标志性,往往在不经意间引导了社会的价值观,珍视标志性建筑的公共导向是规划师、建筑师的社会职责。广州美术馆新馆的建筑设计将光伏太阳能技术作为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亮点。工程经过精心的建筑光伏一体化设计,建筑四个立面和屋顶,都形成了光伏发电的功能。真正实现了:“注重性能提升,把握节能降耗”,让标志性公共建筑倡导和弘扬科学理性的建筑价值观。
(作者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江学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