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黎明:中国画创作呈现出时代奋进的生态面貌
2023-07-06
【导语】进入3月,“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时代温度——当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学术邀请展暨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论坛”等概觀中国画发展面貌的全国性大展相继举办。在“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的展览现场,我们特约采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田黎明,请他讲述对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的认识。
中国美术报:作为中国画领域五年一次的届展,“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呈现了怎样的创作面貌和特点?
田黎明:近期在中国美协的指导下,我们连续组织了多场中国画展览。其中,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在郑州正式开展,这是全国中国画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河南美术界的一件大事。本次展览是深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示,把中国画的繁荣发展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同时代审美联系起来,旨在鼓励广大中国画学人、创作者深人生活、扎根人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
展览中,我们邀请到了很多中国画界的老先生,因此可以看到老中青三代创作者的作品齐聚一堂。年轻人可以向前辈学习,把老一辈先生对做学问、做画和做人的严格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认真体会这个时代的人文力量,精进自己的创作。因而,这届展览也自然而然地带有了“薪火相传”的意味。
通过本次展览入选的作品,可以看到每一位中国画创作者,始终把中国画“为时代立传”视为自己的使命,把劳动者的英姿、奋进中的真善美融入自己的作品。最终呈现出的是,这些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者以审美的情怀、形式的多样、语境的深入,追求时代的人文气象,开拓出了庄严、崇高、朴素、温厚的艺术语言,也以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力开拓出了对时代建设者的高度颂扬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画的创作呈现出了时代奋进的生态面貌。
中国美术报:新时代以来,广大美术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文艺讲话为行动指引,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近期所展出的系列展览中,您看到中国画创作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画家们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应该构建怎样的话语体系?
田黎明:新时代中国画创作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国画在新时代语言话语体系的建构上。近年来如何把中国画的笔墨紧紧地与时代贴在一起,是中国画创作者探索的课题和实践主题。我们看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画创作更加注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表现平凡生活、人民大众朴素的内在之美,在笔墨、造型、色彩和整体中国画语境上,顺应着中国画的自律性发展,更加体现了时代的人文精神,彰显出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信。我相信这样的变化,与中国画创作近些年来在审美与境界的开拓上发生的渐进变化不无关系,这也正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画的发展所明确的精神文化指向相一致,即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民生活,感受中国画的笔墨带来的全新体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中国画的繁荣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画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中要走进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中国画的创作者应该把一切人文的体验升华为时代的审美,只有升华为时代的审美,才会在生活当中用笔墨去发现或者去创造,自然就会贴近中国式现代化的审美情感。也就是说,时代的审美赋予了中国画的新语境、新境界、新方法,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时代审美的开拓上下大功夫。而在中国画创作实践和时代的审美开拓中,创作者应该向着审美理想、向着建设者的真善美、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投入在感同身受的生活体验中。
总的来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希望广大艺术工作者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向着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来体会时代内在的大美,去领悟、感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内美的精神世界,使中国画的一切语境传承与创新是为时代的人文史诗、时代的新篇章、时代劳动者获得的幸福感而创造。
中国美术报:当前中国画的发展依然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重工笔轻写意”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您认为应该如何破解?当今世界进入了高新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在文化自信不断地获得增强的当下和未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如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田黎明:中国画繁荣发展的过程中确实还存在一些课题。比如,“重工笔轻写意”的问题,在很多的展览评选当中,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感受。其实这也说明了展览中年轻一代出现了。当前全国性美展以50岁以下参展者居多,更多是为年轻人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应该说近年来工笔画实现了大发展,创作水准大幅提高,产生了一大批好作品,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画家。相比于工笔画,写意画的难度在于创作者对于画面的驾驭,除技术层面外,更多的还是应该在文化层面上下功夫体会。相信“轻写重工”的现象是阶段性问题,随着创作者年龄的增长,创作经验的不断丰富,这类问题就能得到改善。此次在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中,马锋辉书记特别提出加上前辈名家的特邀作品,我们看到特邀作品还是以写意为主,而且每一个人探索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面貌和风格。
此外,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当下画面的结构与图式的表达上可能存在某些雷同,在人文关怀之外缺乏个性的体验等也是我们关注到的问题。其实,我们不怕出现问题,因为中国文化面对问题向来是乐观的。问题提出后慢慢就会去调整去转化,但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通过一幅幅画的创作来解决。再加上相应的评选机制、学术规范的推出,自然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面对这一系列的课题,我觉得在创作上可以用以下思路来面对:一要做到时代发展与审美需求的统一;二要对传统绘画意象美学的进行继承和创造性的转化;三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新传统进行继承学习和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新传统正是老一辈艺术家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而造就的,他们的人格风范、学术精神、思路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学习。这个看似容易,但实践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艺术家只有真正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深切地去体会、体验,才能将自身情感和艺术表达形式合二为一。
总的来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当今时代被激发、被转换、被发展、被弘扬,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焕发出一种全新的生命力。更为难得的是,这在年轻一代创作者充满活力的作品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加之生活的锤炼、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在前辈先生们的悉心教导和人格风范的影响下,我想中国画的未来会因为年轻创作者而呈现出一种更为宏大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