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科技红利 拥抱AI蓝海
2023-07-06冯知军
冯知军
近期,国外爆火的ChatGPT引发了一轮轮的关注和热议,在资本市场上也掀起了基于对人工智能(AI)的想象和前景预期的追逐。在国内,百度推出的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也将于3月完成内测并面向公众开放,而且包含主流新闻媒体、财经类媒体、行业类媒体、户外媒体等多家媒体平台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从早期新闻行业的“写稿机器人”,到今天的成批量引入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新闻时代似乎在悄无声息中提前来临了。还有现今各种城市智慧场景建设,让我们已经在享受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红利了。
其实,人工智能对生活各方面的介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其的认知。但之所以ChatGPT的面世引发如此关注,其核心恰恰也是对于生活的介入更加紧密,更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让普通公众也能借此完成曾经只有专业人士才能接触或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如此,ChatGPT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安和焦虑。如它在作为聊天工具之外,还可以完成写代码、论文、小说等任务。这种基于模式识别和深度学习的感知智能技术,从海量语言数据、知识库中学习训练而来,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以往只有人类才可能做到的事情。
然而,上述不安和焦虑,绝不是排斥诸如ChatGPT之类人工智能产品的理由。以学术论文写作为例,学术不端不是人工智能出现之后的新事物,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将传统的“剪刀+浆糊”进行了升级。所以,在纠结于这类新产品带来的负面问题之外,更要看到其带来的各种便利和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如以往的学术研究,在博闻强识的基础上,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是一个繁重的案头工作,今天,这种案头工作自然不能舍弃,但科技的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双手、提高了效率。
人工智能的诞生初衷,是对人的解放和辅助,是人与器的关系。在这个大前提下,如何用才是问题所在。就此而言,人工智能不是潘多拉魔盒,打开后释放的不是必然的邪恶,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中的忧虑也不是其必然归宿。不可否认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必将更加强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也将更为紧密,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时,种种基于此的想象甚至恐惧不也是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了许多色彩和灵感吗?
至于艺术领域,可能是对新技术的接受应用最为敏锐的,各种新生观点和矛盾在这里汇聚,从而推动形成了今天的艺术面貌。
照相机的出现,没有摧毁传统的架上绘画,恰恰是给了美术新的发展方向。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更是催生了现代主义艺术。数字时代,数码相机的诞生让传统的胶卷退出了大众市场,这是技术的力量,也是公众的选择。数字时代和美术的初结合,就让美术大家庭新生了数码绘画,人工智能的出现,进一步诞生了AI绘画和设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技术,这不正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维度吗?而且对技术的消解不等于对技术的否认或拒绝,只是对“技”与“艺”关系的重新考量,更是对“技”与“艺”的进一步推动。正如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对艺术是消解更是重塑,以及阿瑟·丹托等的“藝术终结论”所谈的不是艺术的终结而是指向艺术的未来。
由此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艺术领域带来的是对既往知识和技艺的总结和梳理,也带来了对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的追问。这个话题很大,大到古往今来诸多哲学家、艺术史家都在孜孜探索;这个话题也很小,就是归结于一点,艺术与人相关,那么艺术创作和接受也就是人的创作和接受。在此意义上,科技的红利、AI的蓝海,也给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系《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