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介入社区美育的几种可能性

2023-07-06雷祺发

中国美术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街道社区策展文化馆

雷祺发

近年来,“社区美育”成为当下文化艺术界的一个热词,不少政府文化单位、艺术机构、艺术家和策展人纷纷响应并行动了起来。从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到上海多伦美术馆的“行走多伦”计划;从策展人王南溟的“社区枢纽站”到艺术家邱志杰的“菜场书法展”,从“楼道美术馆”到“故事商店”,可谓不胜枚举。而这样的艺术介入行为,却比纯粹在白盒子空间举办的艺事活动更接地气。艺术介入社区,旨在践行让艺术走向大众,让每一个人都不再觉得艺术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不仅是城市各区的细胞,也成为社会公众美育的落脚点。如何让社区更好地成为践行美育文化的桥梁,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谁是社区美育的参与者呢?基于笔者的观察与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是各地省市博物馆和高校博物馆。作为各地重要的文化展示场馆,博物馆系统的权威性和稀缺性,至今仍然是市民不可或缺的接受文化熏陶的地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博物馆的姿态比较偏稳重。然而,笔者发现国内已有不少博物馆给人的印象越来越不一样,吸引的关注流量不可小觑。其中,上海大学博物馆在社区美育所作出的探索,值得博物馆同行们借鉴,策展团队把该馆的“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的公教活动展示内容搬到了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社区居民生活中。他们对居民停车棚的创意微改造,使街道社区的居民不出远门就能享受璀璨文化艺术盛宴,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为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锦上添花,更刷新了市民对博物馆的传统认知,加强了博物馆与社区之间的互动。

二是城市中的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美术馆更多关注的是当代人的艺术创作,贴合时代更近一些,自然与社区的互动性更多一些。不仅是美术馆的公教活动,甚至包括美术馆在展览策略上也是如此。譬如,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艺仓美术馆、多伦现代美术馆等社会美术馆,在社区美育方面做了诸多的创想与落地。其中,刘海粟美术馆以社区服务者身份,联合空间设计机构与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共同帮扶社区搭建在地性文化艺术空间,结合社区文化特质,组织相匹配的文化艺术展览与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關注和参与,还有效加深了美术馆与社区之间的文化粘度。

三是各地区文化馆和活动中心。这类艺术馆和活动中心主要是给群众开展文娱活动的地方,针对性比较强。一般而言,县、市文化馆指导下一级文化馆工作,即社区文化站或社区文化中心,同时为其配送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可以说,社区文化中心是社区美育的践行机构。然而,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社区文化中心因专业人才紧缺,不能很好地肩负社区美育传播工作。针对如此情形,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率先作出了新的尝试,积极联合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美美与共、携手共富”活动暨中国美院社会美育实践基地启动仪式。这样的校地合作是值得推广的,它不仅可以满足社区街道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还让社区街道管理部门重新定义本地公共区域文化输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文化馆3316个。每个文化馆背后,都承载着一个个街道社区无数百姓的文娱需求。可见,社区美育工作任重道远。值得期许的是,当下不少城市各区街道专门成立了社区学院、社区美育中心等服务机构,比过去的社区服务做得更为周到,也更为精准。

探索艺术资源在社区美育的作为,除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参与之外,还需要其他社会文化系统的参与,如身处社区中的民营艺术培训机构,它们的存在,为社区孩子们开启了艺术审美之旅,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家庭美育方面的缺失。艺术介入社区美育,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需要社区文化服务部门的积极作为,更需要每一位社区居民助力,为其所在社区的美育工作出谋划策。

(作者系艺术评论人、策展人)

猜你喜欢

街道社区策展文化馆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培训掠影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关于策展
大爱有光
街道社区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强化分析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