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聚焦“四个一批”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队伍建设
2023-07-06湖北省民宗委政策法规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在2021 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近年来,湖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四个一批”,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队伍建设,为服务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一、坚持政策驱动引领一批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队伍建设列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工作,组织举办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研修班等学习交流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稳步壮大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队伍。发挥统战部门牵头协调作用,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任务。协调宣传部门在省级社会科学基金中常态化设立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研究专项,建立宗教类出版物出版沟通协调机制。协调教育部门做好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相关的学科建设、教材编写、平台搭建等工作,调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宗教工作部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优化科研项目设置和管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宗教工作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引导科研院所和相关出版机构深入开展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研究阐释工作。
二、坚持共建平台汇聚一批
发挥湖北科教大省资源优势,在武汉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 所高校建立省级研究基地,宜昌、咸宁、荆门、黄冈、孝感等5 个地市依托驻地高校、党校(行政学院)设立了市级研究机构,制定《湖北省宗教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形成省级基地+市级分中心的整体工作布局。精准对接中央和省委决策需求,遴选32 名省内外专家成立省级宗教工作智库,采取部门“点单”、课题“派单”、专家“接单”的模式,定期召开座谈会、协商会、咨询会,将征询专家学者意见纳入重要政策、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形成高效互动的决策咨询服务供给体系。聚焦宗教工作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通过课题招标、项目委托、联合攻关等方式,灵活吸纳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举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理论研讨会、涉宗教敏感问题应对处置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发现、培养和集聚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
三、坚持重点项目带动一批
举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理论研讨活动
以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核心,制定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湖北实践”理论研究五年规划。支持武汉大学筹备设立“新时代宗教理论研究院”,设置“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硕士生、博士生招生方向,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重点教材,创办《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期刊或集刊,培育《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必修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充分挖掘禅宗祖庭文化、人间佛教思想、武当道教文化、天主教自选自圣等宗教中国化的历史文化资源,组织编纂5 本具有湖北辨识度的我国宗教中国化理论丛书,创办《成果要报》等内部刊物,在主流媒体开办专题专栏,稳定支持一批专家学者和团队长期开展研究,讲好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湖北故事,先后承担《境外宗教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研究》《湖北省农村宗教问题调研》等一系列省部级重大课题攻关,推出了《宗教社会学》《境外宗教渗透论》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湖北省高校宗教信仰现状与对策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肯定,逐步构建起具有时代化中国化特征的宗教工作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四、坚持机制创新激活一批
制定出台《湖北省民宗委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定榜揭榜”“挂帅攻关”、定向委托等选题定题、申报评审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将项目经费的70%用于课题研究,30%作为奖励,重点支持获国家级奖励的研究课题、文章专著、研究报告等书面成果。坚持“小机构、大网络”,推动专家学者与宗教工作干部、宗教界代表人士、各类媒体开展跨界协作、对话交流,依托国际道教文化论坛、中国禅宗文化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广泛吸纳全国知名大家、专家加入智库和基地学术委员会等,通过“大家”带动、资源共享实现人才队伍的引领发展。依托省重点人才工程,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在专家遴选、成果表彰、科研立项中向青年人才倾斜,重点培育和扶持5 名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宗教领域专家学者,激发中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