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伦理视角下的乡村环境治理研究
2023-07-06何漫陈艾丽
何漫 陈艾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这种提升只停留在经济层面,并没有对乡村环境治理起到推动作用。相反,这种经济发展往往建立在破坏乡村环境的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矛盾对立的。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推动环境与经济实现良性互动,亟须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审视乡村在设计改造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文章从设计伦理的角度出发,多方面、多层次剖析当前乡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设计伦理从道德层面对人们的设计与改造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强调人、环境、资源等因素,着眼于长远发展,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运用伦理学实现人、环境、资源的平衡和协同。从设计伦理的角度来看,乡村环境的治理既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又要符合人文关怀的原则。这就说明,乡村治理不仅要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还要关注乡村人文环境的治理。因此文章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乡村人文环境治理这两个层面出发,研究乡村环境治理,以期通过伦理关怀,实现乡村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共同改善。
关键词:设计伦理;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乡村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带来环境的改善,反而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使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的大量自然资源被掠夺,各种自然景观被过度开发,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价值观和文化也受到了冲击,进一步破坏了乡村的人文环境。这种以破坏乡村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为了实现乡村的长足发展,乡村环境治理已刻不容缓。
中国人的根与魂在乡村,乡村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承载着中华上下几千年的文明。乡村作为典型的居住空间,在环境设计与治理的过程中,伦理要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學者尤梅认为,在设计艺术中要注重伦理诉求,在创造更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时,也要确保实现健康和文明的诉求[1]。乡村环境治理一方面要满足农村居民对良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另一方面要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学者吕宾曾提出,乡村文化是农村居民的精神之源[2]。从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乡村治理,能够满足人们对环境健康以及精神文化的双重诉求,推动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学者朱冉也提出,可持续性的本质,主要是强调伦理精神中的社会正义[3],而要实现这种社会正义则要依靠文化的平等。
2 乡村环境现状
2.1 乡村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乡村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不断发展与扩张的城市,直接导致乡村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污染以及生活垃圾等问题开始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治理意识逐渐增强,自2019年7月起,我国在46个城市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网上也掀起了一股垃圾分类热潮,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然而,乡村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发展基础薄弱。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乡村仍以发展经济为主,这种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生态保护次之的发展观,使乡村生态进一步遭到破坏。另外,乡村的经济发展形式较为粗放,缺少长远的科学规划,没有注重生态的隐性效益,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也较为薄弱,在乡村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考虑生态因素,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二次伤害。
我国乡村生态治理与建设中存在不可忽视的短板,对此必须加以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要美,首先乡村要美[4]。
2.2 乡村人文环境现状
在工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农村居民的价值观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乡村人文环境也遭到了毁坏。现代经济带来的物质至上的价值观,使农村居民失去了文化自信。村民开始过度追捧城市文化,将传统文化视为腐朽和落后的象征。他们急切地想要摆脱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以及乡村伦理对个体的约束,乡村传统文化日渐凋敝。除此之外,为了加快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的速度,大量的传统景观与建筑被拆毁。这种简单的无差别式的拆毁形式,使承载着大量文化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建筑不复存在,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层,乡村建筑风格同质化,造成“千村一面”的后果[5]。这种忽视乡村特色、盲目建设的做法,破坏了乡村的人文环境。
乡村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化之根系,乡村文化的丢失不仅意味着乡村难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导致了中国形象的模糊化。因此,在发展中传承乡村文化,改善与整治乡村人居环境,避免文化凋敝、传统丢失等显得尤为重要。
3 设计伦理视角下的乡村环境治理
在治理乡村环境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伦理要求。设计伦理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环境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生态环境层面,更要关注人文环境层面。乡村存在的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乡村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繁荣的人文环境。
3.1 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单纯的旅游,后者则更加强调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是一种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前提的旅游方式。一些所谓的“乡村生态旅游”以各种噱头吸引游客,实际环境却脏乱差,甚至出现“宰客”现象,违背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原则,不能被称为“生态旅游”。这种发展方式不仅缺乏规范的管理系统,还与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目的相悖。真正的乡村生态旅游是在开发中保护,协调好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乡村生态旅游主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这种旅游形式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6]。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7],这对乡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治理具有战略指引意义。
首先,乡村生态旅游创新了乡村经济发展形势,以乡村的生态特色为出发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乡村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倒逼农村居民更加重视保护乡村生态。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因为迫切想要提高经济效益,而做出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吸引点的发展模式,激发了村民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想要以生态旅游来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做到爱护乡村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不过度开采和浪费自然资源。以生态保护和开发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够激励农村居民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又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由此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发展,更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最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使乡村不再那么封闭与闭塞,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乡村空间,实现了乡村的生态资源共享。参与乡村生态旅游的游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能够增强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规范游客的旅游行為,让游客做到不肆意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区别于城市最显著的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的优势。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等[8],这些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思想与智慧,都在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使乡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2 推动乡村人文环境治理——发展乡土文化
从伦理要求的可持续性角度来看,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地区是无法得到长足发展的;从伦理要求的人文关怀角度来看,一个得不到文化浸润的群体在精神上是无比空虚的。要推动乡村人文环境治理,就要发展乡土文化。要发展乡土文化,就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3.2.1 传承乡土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空间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土文化得以存续的物质载体,而随着乡村空间的衰败,传统文化失去栖息地,逐渐凋敝,乡村人文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要想治理好乡村人文环境,就必须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空间促使农村居民实现文化共享,是农村居民形成价值观、塑造伦理责任观的重要途径。而建设乡村文化空间,则是传承乡土文化最行之有效的路径之一。
要建设好乡村文化空间,就要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补齐乡村建设的短板,夯实乡村的文化基础,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
首先,建设乡村文化空间,应该保留传统建筑特色。建筑是区别“乡村”与“非乡村”的重要标识,它记录着乡村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凝聚着无数古圣先贤的智慧,是“活着的历史”。它能够唤醒人们的共同记忆,更好地实现情感交流。建筑是建设乡村文化空间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隅。在目前我国的乡村建设中,出现了复制粘贴式的建造方法,乡村建筑风格同质化,无法体现不同乡村的建筑特色,这与建设乡村特色文化空间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应该秉持尊重、保护与延续的设计理念,尊重当地文化传统,保护当地建筑特色,延续当地的历史文脉。
其次,传承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也对乡村文化空间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丰富的传统节庆活动赋予传统节日仪式感,用充满趣味性的方式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一些传统节庆活动,如集会和庙会等,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强化了他们的文化认同,使农村居民更有归属感,也进一步优化了乡村文化空间建设。
最后,要建设乡村文化空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强化他们的文化自信。建设乡村文化空间,可以重塑农村居民的文化价值观、伦理观,感受历史与文化的温度,从整体上优化乡村的人文环境,打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居住空间,从而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从文化性的角度来讲,建设乡村文化空间,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乡土文化;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讲,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从伦理的角度来讲,它增强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乡村文化空间通过建构与修复乡土文化,彰显了乡村的人文美,将乡村建设成一个诗意的栖居空间[9]。
3.2.2 创新乡土文化——创建文化产业
发展乡土文化,不仅需要传承文化,更需要发扬与创新文化。乡村一直在变化发展,因此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具有双重属性,是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统一[10]。进入新时代,要赋予乡土文化新的贴合时代的内涵。而创建文化产业恰恰给予了乡土文化创新的机会,使乡土文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各有特点的文化。以创新为手段,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可以将优秀的乡土文化发扬光大,增强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促使村民自发进行文化传承,有效治理乡村人文环境。
要想持续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首先可以重点发展手工业。我国乡村手工艺品的形式与内容十分丰富,凝聚了独特的乡土文化魅力和手艺人的工匠精神。以徽墨为例,其制作流程烦琐,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学习徽墨的制作手艺,因此徽墨的技艺传承面临诸多困难。然而,随着当前文化呈现形式的多样化,徽墨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徽墨的形式实现了创新。如今的徽墨不仅具有传统的实用功能,还以收藏品、礼品和纪念品等形式走进大众视野,提高了徽墨的经济效益,使徽墨文化得到了当地人的重视,这也帮助徽墨走出了发展困境。在此背景下,徽墨的文化价值与文化魅力将得到进一步彰显,帮助乡村营造出更浓厚的文化氛围、体现更深切的文化关怀。我国手工艺品的表现形式远不止这一种,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泉州德化陶瓷、陕西剪纸和泥塑等,都是我国乡土文化的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使传统手工艺品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可以依托乡村旅游和乡土文化资源,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整合乡村文化,以艺术性的形式呈现出来,设计出独特的乡村纪念品。将抽象的乡村文化,在实体手工艺品上呈现出来,让文化“活起来”。依托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更好地宣传乡村文化,让特色文化“走出去”,同时也可以吸引游客,刺激消费,提高乡村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这一形式能够创新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路径。
4 结语
无论是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还是乡村人文环境治理,最终目标都是优化乡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生态与人文的融合,促使乡村实现“三美”——环境美、生态美和人文美。而环境与文化的结合,也有利于使乡村文化生生不息、繁荣兴盛。
参考文献:
[1] 尤梅.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伦理思想探析[J].居舍,2019(20):190.
[2] 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2):98-108.
[3] 朱冉.中国设计面临的设计伦理问题[J].民营科技,2017(7):223.
[4] 程丽云,杨淑玉.改革开放40年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J].经济师,2019(2):74-75.
[5] 梅梦梦.“美丽乡村建设”视域下皖北地区农村居住空间环境设计研究[J].山西农经,2019(19):48-49.
[6]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3):78-81.
[7] 黄群慧.新发展理念: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J].经济学动态,2022(8):13-24.
[8] 趙祖雪.乡村生态文化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探究[J].市场周刊,2019(2):183-185.
[9] 李慧慧.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空间的困境及发展路径[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9(4):74-80.
[10] 刘年艳.用传承与创新推动农村新文化建设[J].农村工作通讯,2017(3):21-23.
作者简介:何漫(1997—),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
陈艾丽(1995—),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方向: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