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书法势理论的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对比
2023-07-06亓汉友
摘要:书法势理论是笔者在《书法势》一书中提出的关于如何构建书法中势的理论,书法势是指书法作品的墨迹效果以及这一墨迹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思维和联想,是通过书法取势、书法攻势、书法收势而形成的,包括笔法、字法和章法的取势、攻势和收势等。而这一过程是通过主动利用书法势因素来完成的,书法势因素包括客观书法势因素和主观书法势因素,其中包括笔法势因素、字法势因素、章法势因素,如果进一步细分又能分为客观笔法势因素、主观笔法势因素,客观字法势因素、主观字法势因素,客观章法势因素、主观章法势因素等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刻本《十七帖》为王羲之草书之集大成者,鸿篇巨幅字数众多,一卷在手便能得窥书圣草书全貌”。文章从“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王羲之草书的起收笔方式入手,利用书法势原理分析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墨迹效果(即书法势)的不同,特别是其起笔和收笔的笔墨效果(即笔法势),不同的原因是应用了不同的书法势因素,最终得出刻本《十七帖》的书风不能代表王羲之草书本来面貌的结论。
关键词:书法势理论;王羲之;摹本;刻本;草书法帖;《十七帖》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3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曾言:“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玄,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迥别。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天理固然。道光之后,碑学中兴。盖事势推迁,不能自已也。”[1]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写道:“草书必宗右军,然古拓难得,今之传世者,转辗摹刻,仅存形体,笔画已失。”[2]宋代的米芾也有此认识,他在《海岳名言》中指出:“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3]以上古人所言的“面目全非”“体貌则迥别”“仅存形体,笔画已失”“大失真”均是指刻帖和墨迹本相比后其“笔墨效果以及这一墨迹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思维和联想”,即书法势发生了变化,同时分析了书法势发生变化的原因。
王羲之草书法帖传至今日真迹早已不见,现存的只有《初月帖》《上虞帖》《远宦帖》《寒切帖》等少数“下真迹一等”[4]的唐摹本草书法帖,和传为唐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的《干呕帖》等帖。草书刻本如《十七帖》[5]只是结体尚有相似之处,而起收笔画则失真严重,即字法势相似而有些笔法势已经面目全非。
1 唐摹本王羲之草書中的起收笔笔法势分析
1.1 起笔笔法势
起笔笔法势因素有切笔取势起笔、顿笔取势起笔、藏锋取势起笔、折笔取势起笔、露锋取势起笔。
这些不同起笔笔法势因素和不同的行笔笔法势因素、不同收笔笔法势因素融合运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笔画的书法势效果。如露锋取势起笔曲笔取势行笔产生的王羲之《远宦帖》中“下”的“点”画的书法势:笔锋边入纸边行笔,锋颖充分外露,显得精神,有灵气。要求书写工具精良,确保效果的实现。切笔取势起笔铺毫取势行笔产生的《远宦帖》中“问”的“点”画的书法势:露锋起笔,切笔后,铺毫侧锋行笔,笔锋集中在笔道的上侧,为书写“折纸点”打基础。露锋取势起笔按笔行笔形成的《寒切帖》中“书”的横画书法势:此起笔露毫边按边行笔,笔道逐渐变粗。折笔取势起笔折笔铺毫行笔形成的《初月帖》中“十”的横画书法势:铺毫向右下折笔行笔后,逆时针转笔,向右上行笔。《远宦帖》中“情”的竖画起笔方式相似。
1.2 收笔笔法势
收笔笔法势因素有露锋取势收笔、裹锋取势收笔、回锋取势收笔、折笔取势收笔、折纸书取势收笔。
这些不同的收笔笔法势因素和不同的行笔、不同的起笔笔法势因素融合应用会产生不同的笔画书法势。如《远宦帖》中“大”的撇画的两次取势收笔:铺毫取势行笔后,折笔取势后上位露锋取势收笔。《远宦帖》中“恒”的竖画的折纸书取势收笔:突然转笔取势、提笔取势行笔后向左上方出锋取势收笔。《初月帖》中“十”的横画的散笔取势出锋收笔:收笔时笔锋散开,做到笔散神聚。《寒切帖》中“廿”的转笔取势提笔折纸取势出锋收笔:提笔笔道上移后继续向左下行笔,再提笔下位出锋收笔。
以上我们共总结出王羲之的起笔取势和收笔取势各五种取势的基本方式,这些基本方式可以融合运用,形成更加丰富的书法势形式。王羲之正是在不同的墨迹本草书法帖中有侧重地运用了这些书法势因素,使其草书法帖呈现出“一帖一景”[6]的特点。
2 王羲之草书唐摹本(黑字)和刻本(白字)起收笔方式比较
和王羲之摹本草书法帖比较,王羲之草书刻帖《十七帖》起收笔取势方式较为单一,使得原来丰富的书法势特别是笔法势简单化。因此,刻本中的书法气息也雷同化。下面比较分析唐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中的起笔收笔笔法势效果。
2.1 起笔笔法势比较分析
第一,《寒切帖》的摹本和刻本部分笔画的起笔笔法势比较分析。
该字(见图1、图2)的横画和竖画的起笔墨迹效果变化极大,起笔方向和下笔的力度均不同。
第二,《远宦帖》的摹本和刻本部分笔画的起笔笔法势比较分析。
该字最下面一横的起笔在摹本(见图3)中为折笔取势起笔,刻本(见图4)交代不清,其他笔画的起笔也不相同。
2.2 收笔笔法势方式比较分析
第一,《寒切帖》的摹本和刻本部分笔画的收笔笔法势比较分析。
摹本(见图5)为曲笔取势行笔后中位露锋取势收笔,刻本(见图6)为提笔直线取势行笔后中位露锋取势收笔,所表现出的性情和风格不同。
第二,《远宦帖》的摹本和刻本部分笔画的收笔笔法势比较分析。
此字的收笔方式和由此产生的书写节奏明显不同。在摹本(见图7)中,两个撇画收笔均为中位露锋取势收笔,收笔方向与下一笔画的映带关系不明显,下一笔画需另起笔,有停顿的节奏感;在刻本(见图8)中,两个撇画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连接,一为实连,一为虚连,映带关系明显,无停顿的节奏感。
以上仅对王羲之两帖中各一个字的起笔和收笔笔法势进行分析比较,就能明显地发现摹本王羲之法帖和刻本法帖起收笔笔法势的不同之处。
第一,由于摹本中的起收笔笔法势因素应用的种类和组合方式较多,因此笔法势的效果丰富多样;而刻本对起收笔笔法势因素的应用相对较少,所以笔法势的效果相对单一。
第二,由于摹本中应用的笔法势因素较多,因此在书写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书写出摹本中的起收笔笔法势效果用的时间明显长于书写出应用笔法势因素少的刻本中的起收笔笔法势效果所用的时间。
第三,摹本中起收笔应用的笔法势因素所表现出的笔法势效果包括中侧锋、中锋,甚至偏锋;而刻本中的起收笔笔法势效果以中锋为主。
第四,摹本中的起收笔笔法势效果往往跳荡突变,刻本中笔法势效果以漸变为主。
摹本和刻本除了起收笔的笔法势不同外,还有以下不同之处。
第一,从书写流畅的角度看,摹本的空间变化多,提按使转明显,顺时针、逆时针交替变化,其势的走向更宽远深邃;刻本大多变成顺连,在视觉走向上显得直白无内涵。
第二,摹本的笔道粗细变化明显,形成了粗笔道区域和细笔道区域;刻本的笔道几乎一样,没有区域的划分。
第三,摹本中笔画起收笔方式的不同和笔画之间起笔、收笔的连笔方式的不同(如实连与虚连、断而后起等),体现出了不同的书写节奏和韵律,从而使书法作品表现出了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感,再延伸到节奏、韵律所产生的时间感;而刻本表现的节奏单一。
第四,摹本《寒切帖》的“肥而不腻”的气息感觉,摹本《上虞帖》中在笔画的转折处、由于提按加绞转所形成的“点”的感觉,摹本《初月帖》中点画精到而又逸笔草草的感觉,摹本《远宦帖》提按突兀、凝重而无阻塞的感觉,在刻本中均荡然无存。
第五,最能代表晋人风韵的、在王羲之摹本中大量使用的曲笔笔法和王羲之书法中常用的折纸书笔法,在刻本中未得到较好的体现。
3 结果与讨论
利用书法势原理分析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的墨迹效果(即书法势)的不同,特别是其起笔和收笔的笔墨效果(即笔法势)可知,不同的原因是应用了不同的书法势因素。摹本的起笔收笔笔法势因素应用较丰富且有不同的融合,形成了多次取势的笔法势效果,这些效果丰富多彩、出神入化;而刻本应用的起笔收笔笔法势因素较单一,形成的笔法势效果就相对单一。以《远宦帖》和《寒切帖》为例,一是两帖的摹本法帖应用的笔法势因素的侧重不同,形成了明显不同的气息;二是两帖的刻本气息和摹本气息又明显不同;三是由于两帖的刻本应用的笔法势因素相对单一且雷同,因此两帖刻本形成的气息基本相同,不但如此,刻本《十七帖》中的法帖的气息均基本相同。
摹本是“下真迹一等”的,在没有王羲之的真迹的现在,我们可以把摹本作为王羲之的真迹来对待。由此说来,我们奉为草书圭臬的《十七帖》竟然没有王羲之草书本来的气息面貌,可见,“刻本《十七帖》为王羲之草书之集大成者,鸿篇巨幅字数众多,一卷在手便能得窥书圣草书全貌”的观点是错误的。
至于王羲之《十七帖》中除《远宦帖》外其他法帖的原貌,是和摹本《远宦帖》一致,还是和摹本《寒切帖》《上虞帖》《初月帖》相同,或者是另一风格,就不得而知了。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刻本《十七帖》如此青睐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王羲之真迹消失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摹本几乎无人有幸得见,认识《十七帖》刻本的人比认识摹本或原迹的人多得多。二是得见墨迹本原迹者对《十七帖》原迹的评论或赞誉,被后人在没有与刻本进行比较分析的情况下,直接“送给了”刻本《十七帖》。三是刻本《十七帖》确实也如人们所评论的那样,“笔法丰富(在不与摹本比较的情况下),方笔有切金断玉之力,圆笔蕴含风流倜傥之韵,正侧变化神出鬼没;结体大小错落正斜相映,灵活多变生气盎然;章法笔断意连自然生动,浑然一体遥相呼应,‘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四是当代的书法理论研究往往只是从宏观上笼统地评论王羲之的书法,对唐摹本王羲之草书的研究尚未触及其细微精到的书法势因素方面,而笔法势因素的多样性、灵活性应用形成的细微的笔法变化,最能体现书法的风格面貌及作者的精神世界。
当然,“刻本《十七帖》不能代表王羲之草书本来的面貌”的结论,并不是否认刻本《十七帖》的作用和价值。相反,由于刻本《十七帖》的存在,因此王羲之书法的分支中又多出了一个流派,即王羲之的刻本《十七帖》流派。
4 结语
本文利用书法势原理分析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和刻本《十七帖》的墨迹效果(即书法势)的不同,特别是其起笔和收笔的笔墨效果(即笔法势),得出刻本《十七帖》的书风不能代表王羲之草书本来面貌的结论,丰富了书法鉴赏理论。
参考文献:
[1]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10.
[2]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607.
[3] 洪丕模.海岳名言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15.
[4] 王文治.快雨堂题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4.
[5] 荣宝斋出版社.王羲之·十七帖[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20.
[6] 亓汉友.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气息比较分析[J].江苏教育,2022(29):31-34.
作者简介:亓汉友(1967—),男,山东济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书法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