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城市文化的体验式传播场景构建研究

2023-07-06王丹园

艺术科技 2023年13期

摘要:中国大运河开凿于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动脉,它促进了沿河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大运河全长约2700千米,跨越我国多个省市,作为具有综合性质的“运河城市群域性文化”,大运河文化由沿岸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汇集而成,对沿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展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广泛运用了5D影像、多媒体互动等数字化科技手段以及历史场景重现等方式,打造了体验式、沉浸式的传播场景,大幅度增强了大运河文化的传播效果,为现代化博物馆文化价值的融入与展示作出了良好示范。文章分别从实体空间场景、虚拟媒介场景、虚实互动场景这三个维度出发,以新芝加哥学派的场景理论和媒介场景理论为基础,分析博物馆内体验式传播场景建构现状,并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场景构建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增强运河城市文化的传播效果提供更有效的参考意见,进一步探寻博物馆利用体验式场景构建强化文化传播效果的路径。

关键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体验式传播;场景构建;运河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3-000-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科创基金项目“扬州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用户体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220161;2022年度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科创基金项目“非遗文化数字传播案例库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20220163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它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且沿用至今。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动脉和水利枢纽,大运河见证了中华文明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大运河文化是其流域社会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具有综合性的“運河城市群域性文化”[1]。从南部的余杭(今杭州地域)至北涿郡(今北京地域),大运河跨越了多个省市,形塑了沿岸每一座城市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价值取向等,赋予了其各不相同的运河城市文化,而这些运河沿岸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汇集成了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内涵。

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规划逐步确立并部署实施。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下文简称“中运博”)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是“最能反映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2],它于2021年6月在江苏省扬州市运河三湾风景区正式建成并开放。本文从中运博场景构建的研究视角出发,以场景理论及媒介场景主义为理论框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多维度分析其体验式传播场景的建构现状,并中运博场景构建的优化策略,为增强运河城市文化的传播效果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进一步探寻博物馆利用体验式场景构建增强文化传播效果的路径。

1 体验式传播:现代博物馆的叙事方式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继农业、工业、服务经济后的第四个人类经济发展阶段——体验经济阶段。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将“体验”定义为“人们用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获得一系列可记忆事件”的行为,在体验式经济形态中,人们不再满足于产品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整个消费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所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有形商品[3]。心理学家米哈里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心流(Flow)理论,他将心流定义为个人全身心专注于某种活动,并产生高度兴奋和异常充实的感觉,米哈里的这一理论首次在学界指明了沉浸问题[4]。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沉浸感、体验感的研究渗透至各个学科领域。受众是信息的接收方,也是传播目的与价值的根本所在。在如今的媒介环境下,受众的信息需求对媒介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验式传播注重给予受众强烈的现场感、互动感、沉浸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结合,使受众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到传播过程之中。

博物馆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从2017年开始,随着《国家宝藏》等一系列关于博物馆的节目的热播,“博物馆热”现象一度引起广泛讨论。纵观我国大多数现代博物馆的现状,其给人的印象仍然只是古板、无趣的文物仓库,场景构造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当今游客多元化的体验需求。我国对现代化博物馆传播方式的研究起步较晚,李绚丽等人在文章中分析了体验式展览与传统的陈列室展览在策划思路、展品、信息传播和观众参展方式这四个方面的区别,并指出体验式展览可以为观众提供一种更好的认识途径[5]。当下,受众的信息获取和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体验式传播已成为博物馆叙事方式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中运博通过对5D影像、多媒体互动等数字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历史场景重现等叙事构造方式,打造出了可以有效进行体验式传播的绚丽场景,大大提升了馆内运河文化体验式传播的质效,是我国博物馆现代化转型的良好典范。

2 虚实结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体验式传播场景的三重维度

2.1 实体空间场景:博物馆文化的聚焦与浓缩

新芝加哥学派学者克拉克提出的场景理论,是西方学术界空间场景研究的典型代表,该理论本是为了给城市空间和都市区位提供新的研究范式而提出的。但由于这一理论在分析城市空间场景时,主要注重研究场景排布中的文化价值,所以此理论被逐步扩展运用至传播学领域的研究。克拉克认为,城市通过对不同区位办公、景观、休闲娱乐等设施的不同组合,组成了各有千秋的城市“场景”,并在这些“场景”中融入特定的文化价值趋向,从而吸引不同群体进入城市,最终达到促进城市生产与消费的目的[6]。中运博浓缩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由内而外的设计与场景排布暗含并传达着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将中运博作为一整个区位空间来分析,整个博物馆的实体空间都聚焦大运河文化。

中运博的外部建筑整体基调为中国唐代风格,博物馆为巨型船只造型,建筑构造融入了风帆、古建筑等元素,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而中运博内部的场景设计排布则更加注重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体验氛围,这也间接增强了观众对馆内场景文化内涵的主动接受能力。例如,馆内“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厅就是运用实体建筑场景,构建体验式运河城市文化传播模式的典型案例。这一展厅以“运河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重现”为主题,生动地再现了由隋唐到明清时期,中国大运河沿岸城市人们的劳动生活场景,和传统的陈列式展览模式区别开来。在展厅内,观众还可以在个别古街肆建筑的店铺中购买古色古香的特色商品或饮食,这种极具互动性和真实感的体验传播方式也大大刺激了参展观众的消费欲望,带动了中运博内用户消费模式的改革。此展厅以时间、空间两条线复原历史街景及建筑空間,引入真实的业态展示“非遗”项目,以广阔的视角解读运河沿岸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景象,取得了良好的体验式传播效果。

2.2 虚拟媒介场景:博物馆文化的外延与扩散

对中运博媒介形象在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虚拟化场景构造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中运博的对外宣传价值,强调中运博运用各种媒介技术所营造的线上环境氛围感和主观在场感。线上媒介场景虽与实体空间场景有较大差异,但其间的联系却不可忽视。实体空间场景的构建为其媒介形象建构做出了认知定位,是建构线上媒介形象的前提,而虚拟的场景化介入则是对实体空间场景在媒介形象上的二次构建。现实中,传播场景化媒介形象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不少非常成功的案例。如2018年,我国历史文化古城西安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凭借“西安人的歌”“摔碗酒”等文化元素,一跃成为抖音热门网红城市,大大推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传播,顺应了新媒体时代媒介虚拟场景的营造要求。

目前,中运博在媒介形象的场景化构造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中运博的抖音官方账号目前仅有上千名粉丝,同样是国家级博物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抖音官方账号则有93.2万粉丝。中运博微信公众号目前主要用于进馆预约、活动报名、消息通知等,微信视频号和官方微博也未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与传播量。2022年2月20日,在浙江卫视推出的世遗揭秘类真人秀节目——《万里走单骑》的第二季第10期中,中运博作为拍摄场地之一登上屏幕,这期节目以扬州市的文旅景观、市井生活为切入点,延伸出对大运河主题的介绍。节目中与中运博相关的拍摄场景约占15分钟,拍摄镜头中,节目嘉宾和专家在中运博的“大运河和紫禁城”展厅及“运河街肆印象”展厅中交流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中运博碎片式的镜头画面和场内嘉宾在中运博的行为活动可以增强观众的在场感。当然,此节目的主题在于介绍中国大运河,中运博在节目中只是作为拍摄场景和传播大运河文化的辅助工具,不过节目中真人互动的表现形式对后续中运博优化线上媒介场景化传播效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2.3 虚实互动场景:助力体验式传播效果增值

2.3.1 虚拟技术介入现实空间

当前互联网技术趋于成熟,“万物皆媒”的大传播时代也随之到来。近年来,以数字化技术构建场景的传播方式日渐兴起。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首次将“场景”的概念引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对场景的讨论主要针对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在移动设备上制造一系列线上情境氛围,并以此引导受众心理情绪[7]。在5D、VR、交互设计等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虚拟场景与现实空间的融合已不再是难事,中运博展厅内有许多运用虚拟技术的场景,这些虚拟技术场景在给予观众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的同时,也较好地衔接了展览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维持了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全感官主动接收展览信息的良好效果。例如,“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向观众传递了运河上的船舟文化。展厅中的“沙飞船”体验展区运用19台有效分辨率高达30K的4K投影仪,自然而严谨地拼接投影仪画面,同时配上我国古代江南游船内的常见设施景观,让观众获得在运河舟楫上漫游的沉浸式体验。中运博在现实空间中打造仿古的超真实虚拟场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运河船舟内外部环境特征,实现了运河船舟文化的传播。

2.3.2 现实空间引导虚拟世界

中运博通过生动展现运河沿岸城市人民生活景象的方式,重点展示大运河为人民群众带来的美好生活,全面阐释大运河文化。千年运河,奔流不绝。大运河开凿已有2500多年,沿岸城市不断发展,其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运博建设的基础。运河沿岸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汇集成了中国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也引导着中运博体验式传播场景的排列构建。第一展厅“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的裸眼5D体验项目向来是中运博最受观众追捧的项目之一,在体验项目中播放的影像是多个沿岸城市的标志性景象的集合。在体验项目时,观众无须佩戴任何设备,只是身处厅内用双眼观看、双耳倾听,便可拥有顷刻间沿运河而下穿越所有沿岸城市,切身领略运河城市文化魅力的感觉。这种极具真实感的沉浸式体验,将观众置入基于现实空间场景创造的虚拟世界中,大大增强了中运博运河文化展示的趣味性,增强了运河城市文化传播效果。除此之外,整个中运博的场景构建也是基于大运河多年来的历史文化打造的,是现实空间中大运河文化价值的延展。现实世界中人民群众对千年大运河的保护和对运河文化精神的塑造传承,造就了今日大运河文化繁荣昌盛的景象,也引导着中运博运用虚拟技术对运河文化体验式场景的建造。

3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体验式传播场景构建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媒介形象的“再场景化”设计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化设备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选择之一。抖音、B站等短视频平台的爆火也使得各行各业、各社团、各企业的媒介形象的场景化构建得到重视。如何使自身的媒介形象在传播时形成更好的场景化二次建构,是中运博体验式传播场景构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博物馆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参观者的支持,建立优质的媒介形象,有利于增强博物馆的宣传效果,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前来参观。自正式开放并逐渐走上正轨以来,中运博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也革新了自身的媒介形象建立方式。例如,在2022年三八妇女节前夕,中运博官方微信公众号以“横跨古今,遇见中运博的‘女神节”为题发布文章,围绕当下流行的“女神节”展示馆内展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读者浏览,较好地适配了“此刻”的时间场景。目前,中运博媒介形象构建的不足之处相对较多,应借鉴成功的媒介形象宣传案例的相关经验,注重用场景化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媒介形象宣传。

3.2 基于受众体验视角进行场景设计

近年来,博物馆内的展品受数字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其内涵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重视分众体验。在运营过程中,博物馆需要注意体现自身特色和多样性,不能单纯依靠展示文物来维持运营,而应该积极投身时代浪潮,让观众看到一个多元化、多样性的博物馆,尽力满足不同观众多元化、差异化的参观要求。在观众的体验视角方面,中运博与传统博物馆有根本性区别,每个展厅主题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观众可以从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感。未来,中运博应保留更多或增加体验性展厅,适应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向不同的人群有效传递运河城市文化。

3.3 注重运河城市文化的全方位、多维度展现

城市文化是指在特定城市内由城市人经过长时间的物质、精神、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城市财富。地域特色是城市文化的突出优点,而某一特定区域中的人文环境、思维方式等都会在城市文化中有所体现。中国大运河横跨南北,流经的每一个城市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些运河城市群中的文化多种多样,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共同组成了大运河文化,是当前需要重点保护的遗产文化。中运博在未来的建设和打造过程中,应该全方位发掘大运河沿岸不同城市不同类型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展示更加完整的运河城市文化。除此之外,中运博在场景构建方面还应注重实体场景与虚拟场景等多重维度的融合,不断强化大运河的文化传播效果。

4 结语

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和发展,博物馆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变迁中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为参观者营造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体验式传播场景的融入是现代化博物馆提升自身传播效力的必要之举。中国大运河文化公园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布局,中运博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项目,在展示大运河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运河沿岸各城市的文化汇聚形成了大运河文化的主体部分,在中运博的场景构建中,将实体场景与虚拟场景有效结合,能形成良好的体验式、沉浸式传播态势,有利于在新时代广泛传播大运河文化和大运河精神,也是博物馆场景构建的良好典范。同时,研究发现,中运博体验式传播场景构建目前还存在媒介形象再场景化设计不足、运河城市文化挖掘展示不充分等问题,希望研究可为今后中运博场景的进一步改造建设提供研究经验,帮助中运博进一步发掘与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师立.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2.

[2] 龚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定位和发展要求[J].东南文化,2021(3):119-124,190,192.

[3] B.约瑟夫·派恩二世,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業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6.

[4] 周凯,杨婧言.数字文化消费中的沉浸式传播研究:以数字化博物馆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21(5):213-220.

[5] 李绚丽,李晨.博物馆体验式展览初探[J].中国博物馆,2017(1):89-100.

[6] 吴军,夏建中,特里·克拉克.场景理论与城市发展: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新理论范式[J].中国名城,2013(12):8-14.

[7]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作者简介:王丹园(1998—),女,江苏扬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大运河文化传播、城市品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