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激励、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
2023-07-06董红杰秦梦凯
董红杰 秦梦凯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创新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高管作为企业创新的主要责任人,高管激励被视为解决委托代理冲突、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激励、审计质量和企业创新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起促进作用,审计质量在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文章丰富了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同时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高管激励及外部监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为高管薪酬激励体系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高管薪酬激励; 创新绩效; 外部监督; 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14-0028-07
一、引言
2021年11月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1》显示,2020年专利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活动出现反弹,表明即便在严峻的全球疫情形势下,人类创新仍具有显著的复原力。全球专利申请活动在2019年由于中国的申请量下降而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下滑,2020年恢复增长。2020年,中国的专利申请量仍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中国在这个指标上已经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目标。要想实现此目标,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企业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管理层作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制定者,有能力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并且对企业创新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管理层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动力。现有文献对高管激励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是对高管激励与公司治理、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学术界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而言对企业外部环境及监督因素的研究较少。外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必然会对企业创新产生一定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高管激励、外部监督因素与企业创新纳入同一框架,以高管激励为出发点、以企业创新为落脚点,结合外部监督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義。
二、文献综述
(一)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
企业创新是一种特殊的投资行为,具有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且产出不确定等特点[ 1 ]。企业创新可能以失败告终或是多年后才能产生回报,企业高管要承担创新失败带来的风险。企业高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等会阻碍高管加大创新投入的决策。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会产生代理问题。代理问题会导致管理者将重点放在关心个人财富、职位安全、权力威望以及个人效用最大化,因而会严重影响和削弱他们对创新的追求[ 2 ]。管理层的努力程度难以直接观测,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代理问题的重要措施是激励[ 3 ],实施高管激励能够保障高管创新失败时的基本收益,抑制高管风险规避倾向,增强高管从事创新活动的动机[ 4 ]。
目前,关于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一致结论。Baker等[ 5 ]研究发现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存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在职消费、职位晋升等激励方式。Baliga和Bergmann[ 6 ]研究发现,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能够为企业战略做出巨大贡献,并且使管理层专注于长期战略而不是短期战略,从而提高了企业的R&D支出。胡夏婕[ 7 ]指出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中存在差异。王军生等[ 8 ]研究发现:适度金融化可以促进高管薪酬激励,因高管薪酬激励提升产生的“创新补偿效应”最终促进企业创新;过度金融化会减弱高管薪酬激励,加剧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抑制企业创新。刘婷婷等[ 9 ]探讨了制造业企业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作用,结果表明货币薪酬激励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而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之间为倒U型的关系。臧秀清等[ 10 ]指出货币薪酬激励不能有效抑制代理成本,不能通过提高高管货币薪酬实现提高市值的目标。但一些学者持相反观点。除此之外,有研究指出,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高管薪酬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高管激励的促进效应并非一直存在。
综上所述,高管激励被国内外学者视为解决委托代理矛盾的重要手段,但关于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结论。一些学者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可以促进研发项目的投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促进效果并不存在,高管薪酬激励不利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反而会制约研发项目的投入水平。设计合理的高管激励机制仍然是现阶段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是正向还是负向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审计质量
国外学者主要研究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何种作用。外部审计在资本市场初始阶段和成熟阶段均可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督治理效应,企业法治环境较差时,治理效应更显著。Fan和Wong[ 11 ]发现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在提升企业价值及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方面发挥较高的治理水平,可以有效增强对利益相关者的信任程度,从而为转型期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审计治理经验。
国内学者对审计质量的研究,更多体现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代理成本和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首先,信息不对称方面:肖作平[ 12 ]研究了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发现提高股东对财务信息的利用效率可以缓解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薄仙慧和吴联生[ 13 ]认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通过向市场传达有效、可靠的信息,降低企业信息风险带来的影响,进而减少交易成本。郑登津和闫天一[ 14 ]研究发现外部审计凭借自身声誉机制向外界传达正向信号,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务成本。其次,代理成本方面:张嘉兴和傅绍正[ 15 ]认为高质量的审计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可以起到有效的外部监督。最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陈洁莹[ 16 ]分析了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质量三者的关系。此外,高质量审计可以有效分辨不同性质的盈余管理及盈余管理行为,及时将审计意见传达给报表使用者。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能抑制企业的负向盈余操纵行为,改善政府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目前,关于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研究较少。学者一般采用审计费用、盈余管理及事务所规模等来代替审计质量,进而探究其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杨以文等[ 17 ]发现非上市高新企业中内外部审计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且两者存在互补效应。严格的审计监督可以有效提高投资者对中小企业的信任程度,增强企业通过网络众筹等渠道获得更多资金的可能性,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徐新华等[ 18 ]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可以降低投资者顾虑及代理成本,对企业创新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还能通过降低融资约束程度间接推动企业创新。
综上,通过对高管激励、审计质量与企业创新三者关系的文献进行回顾,发现大部分学者只是对其中一两个话题或者结合其他特征进行讨论,将三者放在同一框架下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高管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企业高水平的创新活动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高管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对企业的创新水平起着关键作用。创新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高管在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时可能会放弃风险较高的创新项目。高管对创新活动存在动力不足问题,良好的高管激励机制设计是调动高管创新积极性和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是高管激励的两种重要形式。股权激励将高管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起来,对企业创新起正向促进作用,但股权激励水平超过合理区间后,高管反而会减少企业的创新投资,表现出管理防御效应,高管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薪酬激励是一种典型的物质激励,考虑到我国的实际状况,短期薪酬对高管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其在激发高管创新热情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高管薪酬激励可视为对高管的风险补偿,以此来降低高管对风险的厌恶程度,促进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创新成果的转化,从而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高管薪酬激励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
(二)审计质量的调节效应机制
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要求,企业创新活动是审计师重点关注的领域,需提高审计人员在此领域的执业关注度。外部审计作为外部监督主体和保证机制,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层利用研发投入进行盈余管理等行为以及经济业务活动中存在的問题,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第一,外部审计是企业外部治理的重要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守门人”,对管理层权力的运用形成监督与制约。研发创新活动本身具有较大的风险以及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性,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他们很可能会通过减少研发支出来提升当期盈利水平[ 19 ]。高质量审计能有效识别内部资源配置阶段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第二,高质量审计能够为企业财务信息及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有效保障,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进而降低代理成本和企业未来股价崩盘风险[ 20 ]。审计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经验,在对企业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的职业谨慎度和专业判断能力,发现管理层的自利动机,进而减少企业决策者的盈余操纵与短视行为,因此,高质量审计能够降低研发投入阶段的代理问题,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投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三,高质量审计能进一步提高管理层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研发投入递增和创新活动的活跃,能够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管理层对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心。事务所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可以通过信号传递起到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的作用。高质量的审计使得传达的信息更真实、可靠且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极大提高了投资者的热情和积极性。
因此,在H1基础上并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H2:审计质量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做了如下处理:(1)剔除ST或*ST的上市公司;(2)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3)剔除相关变量数据缺失的研究样本;(4)为避免极端值影响,对连续型变量在1%和99%分位上进行缩尾处理。专利、高管激励、审计质量及控制变量等数据均来源于CNRDS、CSMAR数据库,实证结果由Stata16.1输出。
(二)变量定义和说明
1.被解释变量
企业创新测度目前运用较广泛的三种变量是专利数据、新产品销售收入及研发强度。新产品销售收入易受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及市场产品需求的影响,所以无法真实表示企业创新水平。研发强度只表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意愿或分配资源的多与少,并不能以“投入”表示“产出”,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创新水平,因此衡量企业创新的合理性还存在争议。目前,我国正处在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使用专利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系统反映企业创新水平。我国授予专利的类型有三种: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对新颖性、创造性要求更高,审查更为严格。本文借鉴许瑜等学者的观点,企业创新指标记为Inno,使用发明专利数量衡量。
2.解释变量
高管薪酬激励指标记为Salary,使用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取自然对数衡量。
3.调节变量
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保证服务水平,大部分学者通常以职业声誉的好坏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事务所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审计质量。首先,大规模事务所能够凭借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来提高业务处理水平,具备较强业务实践能力,进而获得客户忠诚度及较高的声誉。其次,大规模事务所能依靠上述优势保持较强的独立性。如有更大的底气出具无偏见的审计意见,并向外界传递较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借鉴陈超和李熔伊[ 21 ]的研究,以每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官网公布的百家会计师事务所综合排名信息为依据,采用“是否为十大”(Big10)作为高质量审计的衡量指标,企业聘请的是前十大取值为1,否则为0。
4.控制变量
参照已有研究,本文所选用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公司年龄(Age)、产权性质(State)、两职合一(Dual)、独立董事比例(Indep)、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总资产净利率(Roa)、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总资产比例(CF)、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Inv)。具体变量定义及说明见表1。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H1,构建模型(1):
其中,i为企业,t为时间,Innoi,t为企业创新,Salaryi,t为高管薪酬激励,Controlsi,t为控制变量,?着i,t为残差项。预期?茁1为正,即高管薪酬激励促进企业创新。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企业创新最大值、最小值及标准差数据差异较大,说明A股上市公司的创新产出差异较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高管薪酬激励最大值、最小值及均值差距较小,说明各企业对高管薪酬激励均较为重视。
(二)相关性分析
表3列示了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系数为0.407,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關,H1得到初步验证。
(三)多元回归分析与调节效应
OLS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1为对主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高管薪酬激励的系数为0.32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高管薪酬激励促进了企业创新,H1得到验证。除此之外,企业规模(系数为0.501,P<0.01)、独立董事比例(系数为0.860,P<0.01)、股权性质(系数为0.182,P<0.01)均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模型2为对调节效应的检验。模型中加入了审计质量及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质量的交互项(系数为0.158,P<0.1),结果表明审计质量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有正向调节作用。
(四)稳健性检验
1.更换被解释变量
用专利总数的自然对数(Inno1)衡量企业创新水平,回归结果见表5。高管薪酬激励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水平,审计质量正向调节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及稳健性。
2.滞后解释变量
考虑到企业专利研发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稳健性检验中对解释变量高管薪酬激励做滞后一期处理(t-1)。如表6所示,高管薪酬激励(Lsalary)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H1稳健。高管薪酬激励与审计质量的交互项(Lsalary_Big10)系数为正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审计质量的调节效应稳健。
六、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高管激励被国内外学者视为解决委托代理冲突、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审计质量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
第一,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根据双因素理论和需求层次论,高管薪酬激励既能发挥保健作用,也能通过收益补偿实现激励作用,同时还能达到需求层次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从而激发高管的创新意愿,进而正向影响企业创新,与提出的假设吻合。
第二,审计质量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审计质量是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保证服务水平,事务所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审计质量。首先,规模较大的事务所能够凭借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来提高业务处理水平,具备较强业务实践能力,进而获得客户忠诚度及较高的声誉。其次,规模大的事务所能依靠上述优势保持较强的独立性,如更可能出具无偏见的审计意见,并向外界传递较高质量的审计信息。因此,审计质量和高管激励通过协同效应,可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创新。
(二)研究启示
高管的意志体现在企业决策的方方面面。企业可充分运用双因素理论、需求层次论等相关激励理论,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高管群体特征等进行系统性分析,设计合理的高管薪酬体系,激发其创新意愿,实现更好的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以此带动企业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创新作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经济活动之一,对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审计涉及的领域具有专业性和隐秘性,审计人员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并保持较强的审计独立性,如加强审计人员执业能力培养,才能在创新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从外部监督的角度为企业规避风险。鉴于审计质量对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起到正向调节作用,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如通过学习行业相关知识来提高自身执业能力。由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与自身行业特征密切相关,若审计师不擅长某一领域将无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其次,注重自身声誉建设。事务所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中介机构,承担着向外界传递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重任,声誉的好坏直接决定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LEE P M,O'NEILL H M.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R&D investments of US and Japanese firms:agency and stewardship perspectiv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3,46(2):212-225.
[2] HOLMSTROM B.Agency costs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1989, 12(3):305-327.
[3] 张汉南,孙世敏,马智颖.高管薪酬粘性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掏空视角[J].会计研究,2019(4):65-73.
[4] 卢锐.企业创新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J].会计研究,2014(10):36-42,96.
[5] BAKER G P,JENSEN M C,MURPHY K J.Compensation and incentives:practice vs.theory[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8,43(3):593-616.
[6] BALIGA B R,BERGMANN T J.Design of a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system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strategy[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1990,2(1):60-74.
[7] 胡夏婕.薪酬差距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内部和外部双重视角[J].会计之友,2022(23):116-122.
[8] 王军生,贠欣屹,薛勇.企业金融化、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创新[J].管理现代化,2022(6):38-48.
[9] 刘婷婷,高凯,何晓斐.高管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创新 [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9):21-29.
[10] 臧秀清,傅妍,邹玥.高管激励能够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效果吗:来自A股资本市场的证据[J].会计之友,2022(11):16-23.
[11] FAN J P H,WONG T J.Do external auditors perform a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in emergingmarkets evidence from East Asia[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5,43(1):35-72.
[12] 肖作平.公司治理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資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7):22-33.
[13] 薄仙慧,吴联生.盈余管理、信息风险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1(1):90-97.
[14] 郑登津,闫天一.会计稳健性、审计质量和债务成本[J].审计研究,2016(2):74-81.
[15] 张嘉兴,傅绍正.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盈余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9(2):3-13.
[16] 陈洁莹.财务报表、会计信息质量与审计质量[J].会计之友,2012(9):98-99.
[17] 杨以文,周勤,李卫红,等.审计质量、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6):106-112.
[18] 徐新华,张岑,程思.高质量审计与研发投入:基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J].会计之友,2020(13):116-124.
[19] 朱红军,王迪,李挺.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的研发投资决策后果:基于创新和税收的分析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6,19(4):36-48,86.
[20] 张恒瑞,陈超.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与“国家队”持股[J].财贸研究,2022(9):94-110.
[21] 陈超,李熔伊.审计能否提高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J].审计研究,2013(3):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