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2023-07-06丁肃清
丁肃清
大小多少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他这么一说,就没人能駁了。他理解的大,是大辩证,他说大时也说了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意思是说,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最大的形体是不见其身。声音和形体都小到了无。大和小,相辅相成。
刘邦和韩信谈用兵,一个问:“像我,能带多少兵?”一个答:“不过带十万。”又问:“那你呢?”再答:“越多越好。”把刘邦说笑了:“你统兵是越多越好,那么你为什么还被我捉住?”韩信没笑,郑重地回答:“陛下不善带兵,但善于统将。”
一段君臣对话,说的是多与少的关系。在哲学里,在史学里,在文学里,大小多少,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罗贯中的笔下,关羽使用的是大刀,青龙偃月刀,而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其武器就是一根绣花针。
高人之间论事,都论个颠倒、说个往来,凡人则不同,一是一二是二,半斤八两,规矩方圆。熙来攘往地忙碌,却被一个概念拴着:大小多少。做官做大官,挣钱挣大钱,武艺要高强,学问要显赫。就连在市场上买水果也要挑大的,最好是多给货、少花钱。
欲望原本是个好东西,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动力。西哲尼采有个比喻:欲望像海水,喝的越多也就越口渴。在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神仙走路,走得又饿又累,在一个老妪家吃锅巴,他离开时没忘记报答,用手指头点了一下铁锅,那锅就瞬间变成了金锅。问老妪还想要什么。老妪说,我想要你那个手指头。
呜呼!
人不是神,贪婪一点,占点小便宜,都是人之常情,谁不愿意大富大贵呢。拥有者被称“大人”,缺失者自称“小的”,这是古典文学中人物对话的常用称谓。即便是妖怪或神仙,也走不出大小多少的迷宫。《西游记》第三十三回,孙悟空要取两小妖手里的紫金红葫芦,吹了个大牛,变了个大葫芦。小葫芦可装人,大葫芦能装天,俩小妖也立马自称“小的”,让这个“老神仙”骗走了葫芦。
权衡大小多少,就像是坐跷跷板,这一头翘上去,那一头垂下来,上上下下,难以驾驭。有的时候,人们也喜欢少的,少为贵,比如金子,比如钻石,但这些稀有的东西太多,就把人们的行为扭曲了。王恺和石崇斗富。一个饭后用糖水洗锅,一个就用蜡烛当柴烧,变换花样,不断加码。学问大的人也常常扭曲,张扬自己的智商和精明,《三国演义》里夏侯惇进帐问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汤碗中有鸡肋,随口就说:“鸡肋,鸡肋。”此话被杨修听见,杨修就对手下说:“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魏王这是要撤军。”搞得军心大乱,结果是曹操怒而杀杨修。凡此种种,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最好中庸,中庸一点有时候能保命。
得到的少,失去的多,甚至有时候遭到了背叛,不免就愤愤然,不平衡了。还是老子会劝人:“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别人对你不好,你也别生气,用清静无为的道德,对待别人的抱怨。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
彭祖活得岁数大,八百岁。他经历的苦难也多,遗腹子,三岁的时候没了母亲,遭受过犬戎之乱,颠沛流离到西域一百年。失四十九妻,丧五十四子。但他抱怨少,或者根本就没有抱怨,只静静地做着一件事,在厨房里研究做菜,他烹调的鸡汤味道极鲜美,尧帝品尝后甚为欣赏,由此就把彭城封给了他。相比之下,芸芸众生,抱怨多多,无非都是因付出多而得到的少,由此左右了情绪,不能不说这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再看彭祖是怎么做的吧,他没那么多计较,除了每天潜心做好菜,他养生的诀窍就一个,庄子用八个字概括:吹响呼吸,吐故纳新。
庄子写大鹏鸟往南飞,一飞九万里,小雀鸟笑话它:“你何必飞得那么辛苦呢?像我,一飞飞了几丈高,飞下来在蓬蒿乱草之间站一站,这不也是飞吗?”体量或大或小,飞翔或远或近,小雀鸟、大鹏鸟各有道理,庄子说:“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但他从不尚空谈,到鲁国见了鲁哀公,鲁哀公炫耀:“鲁国的儒士多,而崇尚你道学的人却极少。”庄子摇摇头反驳他:“不然,鲁国的儒士很少。”哀公说:“你看鲁国上下都是穿儒服的人,怎么能说儒士少?”庄子说:“穿儒服的不一定学问大,要不然你可以发个通令,不通儒学而穿儒服者,都杀头。”鲁哀公照此做,五天之后,全国居然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唯独有一位穿着儒服气宇轩昂地站在宫门口。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满腹经纶。庄子笑话鲁哀公:“鲁国作为儒家的故乡却只有一名儒士,这能算多吗?”
孔子也是鲁国人,有一次太宰问他的学生子贡:“孔子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这些技艺对君子来说算多吗?一点也不多。”
中国人有一句俗话,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纵观天下大人物,有哪个不曾是苦难多多?
天上人间就一个文曲星,而他的粉丝世世代代层出不穷。论武艺,《水浒传》里有个鼓上蚤时迁,比不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也比不了娴熟十八般兵器的众弟兄,论飞檐走壁、打探军情,却无人可及鼓上蚤。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乾坤大,人们看不见;叶子小,一叶知秋到。
在人性中,人们常走向它的反面。常人大多爱说大话、吹大牛;高人则大多谦虚、脚踏实地。孔子是至圣先师不怕丢面子,不耻下问。老子是道家始祖,倡导简约主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不把事情弄得太复杂,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学问大,但仅汉字五千言,老子只写了一本书,就骑头青牛一路往西,不知道到哪儿去了。老子看得准,“少则得,多则惑”,有的人名气太大,拥有的太多,也就看不清楚自己了,登高放眼远望,一片海市蜃楼。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能成江海。岁数小,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岁数大,那是老马识途、姜是老的辣。读书、做事都是从小而为之,汉字五千,阿拉伯数字十个,都变幻无穷,诗文、公式,浩若烟海,没有穷尽。
还是从小处说起吧。芥子,芥菜籽。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这是禅语。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这禅意人们一时半会儿悟不透,那可以讀读小学一年级课本:“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学会了认字,也学会了数数,还图文并茂。听听,那稚嫩的童声正在诵读着,此乃最恢宏的大合唱。老子说“道大”,其实老子之“道”,在小孩子们的身上都能看到踪影。
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这是个成语。四个字都是虚词,将其组合起来使用时,一般是用于挖苦那些穷酸书生,讽刺咬文嚼字的一类人。凡有点权威、有点银子的人,都对它不怎么欣赏。赵匡胤和赵普一段对话,可以佐证。
赵匡胤和赵普等人到了朱雀门,门额上雕有四个字——“朱雀之门”,赵匡胤问:“为何不写朱雀门,偏写成朱雀之门?”赵普答:“之字是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
也不知道赵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肯定是不敢顶嘴的,权势这东西不像书生们的文字游戏,那是龙脖子上的逆鳞,摸不得的。背地里叠摞着文字积木玩玩儿,之乎者也一回,图个心情的快乐倒可以。
之乎者也,本来就是文人舞文弄墨的本钱。多少年之后,宋代的苏轼还再用之,并且把它用成了经典。苏轼感叹着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他说这声音、这景色实在是有用啊,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汉语行文讲究语言美,读之可产生愉悦感。如果把这句话中的两个“之”字去掉,且不说描写煞不煞风景,这句话也就不好听了。早先的孔夫子就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顺口而流畅,读之像是听音乐。
“之”字传了千年,给人们带来美感、愉悦感。一个小童,摇头晃脑,背诵孔夫子的老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爱吧?可乐吧?《三字经》开头就用了一个“之”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到结尾还是没忘用这个“之”字。有“之”,写将起来,事半功倍。读将起来,通达畅快。“之”字用处之大,不可小瞧矣。即便是在现代诗文中,当助词,当虚词,当动词,哪一篇里少得了“之”字这个名角?
乎,“之乎者也”的老二。李白的一声乎,把人们的目光惊呆了。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难》的开头,先声夺人。翻译成现代文的意思:啊!何其高峻,何其峭险!写诗文是讲究方法的,李白的这写法,就叫开门见山。
“乎”字在现代文中不怎么常用了,除了“几乎”“似乎”几个少有的词外,大家都很少想到它了,但一旦露面,必给人们一个幽默。孔乙己身穿长衫走进咸丰店买酒买茴香豆,他用手盖住小碟给店主提意见:“多乎哉?不多也!”凄凉中透着一丝淡淡的书香优雅。大家都笑他迂腐,却不知道他这句话原本是孔子首创的,意思是,这对于君子来说,算多吗?一点也不多。
现代人一面嘲讽咬文嚼字者,一面又享受着咬文嚼字的快乐。即便是在智能化的今天,“乎”字的出现也常把人们逗得捧腹大笑。微信朋友圈里晒晒晒,晒诗文、晒娃、晒美食、晒风景,还有人晒书屋,注言为“卢家书屋”,朋友留言:“是卢状元书斋乎?”回答:“乎!”这前乎后乎,把个微信朋友圈的人都乎笑了。
至于者也二字就不再多说了。前者就是芸芸众生,它的本义即是除了从事农业劳动的一切人和事。记者、学者、读者、匠者、老者及许许多多的当事者。而“也”字除了也许、也罢、也好等表示同样意思的表述外,它的用处大都是一个语气词了。写文章时,即便是语气词也得用得恰到好处,而不能是虎头蛇尾。
古汉语中,之乎者也是筋骨,是大将军。现代文中,它是长者元老,一出即掷地有声,说它们为画龙点睛之大用,当之无愧。汉字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它们见证了人类所有的文明历史和现实。
之乎者也。一种人生境况和情态,只是文人们生命方式中的一见钟情,所以之乎者也是幸福的,与之结缘的一类人也是幸福的。除了吟诗作文,天下以“之”命名之人甚多,以王羲之为范。据说他的《兰亭序》里书有二十个“之”字,没有一个字是雷同的。
世上本没有雷同的事物,就连每一片树叶、每一只小鸟,都有它们的个性和情趣,之乎者也,也是。它们荡漾在中国文学里,享受着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字斟句酌
先说诗。
诗歌是文府中的大美人。写诗就像谈对象,对之要取恭敬谨慎的态度。卢延让说写诗的体会: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但也有急功近利的,清初名士袁枚要编一本《随园诗话》,消息一出,就有许多人投诗稿,其中有位翰林是袁枚的老朋友,诗写得不咋样,却送给他四十卷诗本。袁枚是个老滑头,把选诗摘句的苦差给了他的门生。门生忙得昏天暗地也没找出好诗句,以诗向袁枚诉苦:“何苦老词坛,篇篇别调弹。披沙三万斤,捡得寸金莲。”袁枚看后笑着以诗答:“消夏闲无事,将人诗卷看。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
说这个故事,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诗作不好,还抱来那么多卷让人选,选不出美,还换得个被人以诗作嘲笑。诗歌像珠玉,但这个翰林却没有精心呵护的耐心,好端端的诗、好端端的名声就这样给毁了。再看看那些大家、名家,作诗都必像杜甫那般认真。陆游写梅花为一绝,但他作诗行文的态度也谦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后说吃。
美食从来很诱人,但吃饭也得有个斯文样子,大快朵颐,尽管吃了个痛快,但毕竟吃相不怎么好看。猪八戒吃人参果,一颗吞下肚,看着正在品果子的师兄师弟说,你们在吃什么?果子什么味?这不能不让人笑话他,仙果美食,偏偏就让他的急性子挥霍了。
中国人的幽默,是绵里藏针、不把幽默说白,《笑林广记》是一本幽默书,讲很多幽默事,都是慢慢道来。生活中的人们也一样,看到别人的吃相不好看,也慢慢地说。一个人贪吃,上桌就风卷残云,盘中菜顷刻而尽。同桌一文士就笑吟诗云:“三生有幸与君逢,吃菜比人大不同。象箸飞来忙似箭,银牙咬去快如风。耽耽虎视魂先出,投投雅抓手不空。更有高招人不觉,眼睛不住望盘中。”餐桌上这一吃一看、一急一慢间,把个人情世态都吃绝、说绝了。
秀色可餐,这是以美色喻美食,但只能绅士地去赏,不能直截了当地出格,眼珠子直勾勾地瞪着人家也不行。观美人如观花,只能赏,不宜折。做什么事情都需耐住性子,吃饭看吃相,做人看品相,为所欲为肯定是要把事情做坏的。
食色,性也,意思是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东西。但有人一得志,就把美好的东西糟蹋了。食前方丈,是一个成语,是说孟子见王公贵族吃饭摆阔,方丈大的餐桌旁就有数百个美女侍奉着,这确实是有点得意忘形。孟子就对他的学生说,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绝不能像他们这样做。孟子还有一句有名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孟子乃大丈夫也。有了欲望就蠢蠢欲动,就得寸进尺,控制不了情绪,这是很多人的通病。在吃饭这件事情上,君王也各不相同。食不二味,说的是吴王阖闾吃饭不用两道菜,十分节俭;而酒池肉林则是说商纣王吃饭享乐的,其结果是把江山吃掉了。
再说事。
涓涓累日月,意思是要节约使用财物,才能经常地不缺用,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就受穷。任何事情,包括财宝和生命,都有个定数,消耗得多,使用期也就大大缩短。钱多了,权大了,可是命承受不了这样的重量,压塌了,这样的范例可顺手拈来。厚德载物,德不配位,都是从千万个生活的事例中得出的结论,颠扑不破。秤砣虽小压千斤,千斤顶立足大地,可以顶起一辆重型汽车。气球着急慌慌要上天,飞到了一定的高处,啪!
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金山寺问主持高僧,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般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高僧答,只有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从安全的角度讲,漂泊的空船是不会沉海的,至少宜把货物往船上少装点。人们对这两条船的态度各不相同,致命的是,一富有,就显摆,没有了指南针,找不到北了。但另一面,将名利省着用,或者贮藏,就多了安全快乐的指数。以春秋末范蠡为例,放着上将军高位不坐,划着一只小舟去做生意去了,出发的时候还带着一个美女西施。智哉,慧哉,乐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