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待花开 深处漫溯

2023-07-06祁晓娟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审美阅读教学

祁晓娟

摘 要 深度阅读是一种阅读的先进理念,也是一种强调高阶思维参与的阅读方式。语文阅读教学中强调深度阅读,这里的“深”不但要强调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还要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自然而然的接受审美教育,力求最大化发挥阅读文本中的思维、情感、审美价值。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深度阅读  思维  情感 审美

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维和情感的真实体验,向文本深处漫溯。这就是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一种先进的阅读理念,也是一种强调高阶思维参与的阅读方式。它倡导的是“在文字海洋中缓缓前进”的浸透式阅读,而不是限于文本表面滑行的浅层次阅读。深度阅读的“深”,不但要强调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还要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地接受审美教育。

一、在体验中慢慢学语言

语文阅读教学常见的基本流程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段讲解,细化理解;总结写法,布置仿写。这种教学流程是日常语文教学中司空见惯的,这种受限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这一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利于学生文章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文章阅读力的提升。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走出跟着课文内容讲课文的传统教学流程,把语文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语言文字的体味上来,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慢慢品味,细细咀嚼。肖培东老师认为,要贴着语言文字去展开教学活动,在关键的语言文字处“吱”地一声扎进去,语言文字的魅力才会显现。例如,有一位老师执教《木兰诗》,以“事奇诗奇”巧妙导入,可惜的是整节课仅仅留在了“事奇”的解读部分,而对“诗奇”部分的赏析给忘掉了。语言这么优美的文章,没有进行深入的品味、体验,损失太大了。很多常态课往往就是在这样“损失”中简单循环着,仅仅是帮助学生品味文章的内在意蕴,而丢掉了对语言的揣摩和推敲。同样是执教《木兰诗》,苏州的乐继平老师则另寻出路,巧妙地从文章中找到四个否定句,引导学生思考其共同点。学生通过细细品味和讨论,发现这些句子的共同特点是都否定了一种情况,同时给读者提供了真实的现实。乐老师还把这四个否定句的顺序重新调整,引导学生品读,然后进行对比。学生在比较中品味出了表达效果的差异。在细细的品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原文否定句引人入胜的构思,感悟到木兰的心事和对家人的关心,也感悟到了木兰不追逐名利的品质。这样的对比阅读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促使学生体验到了诗歌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故事情节的波折以及木兰的英雄气概。乐老师在课堂上紧紧依托语言,以讨论分析促进阅读,引导学生不断地体验、品味、赏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教学中,只有回归语言教学,把教师的“讲课文”转化为学生的“学语言”,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素养。

二、在感悟中品味知与不知

阅读课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让学生看到自己阅读中轻易看不到的东西,促使学生慢慢浸入到语言文字中去,品味到曾经不知的内涵。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笔者针对“阿长”名字的由来以及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在教学中不设计这个环节,阿长这个名字很容易被学生读的时候轻易地滑过,留不下任何思维的痕迹。其实这个名字是蕴含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文这样记载:“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我的家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即使对一个保姆的称呼也是长幼有别的,祖母最长,所以叫她阿长。”这个名字从侧面表现了当时底层人民卑微的社会地位。阿长本来没有名字,鲁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去说明阿长名字的由来?学生能悟到这是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但对作者深层次的情感理解不了。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给同学们起绰号这一现象来理解,引导学生回想起当别人给自己起绰号的时候有什么想法,再想一下文章中长妈妈是怎样看待这个本来不属于自己的这字的。这样学生就会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因素了。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对长妈妈等小人物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也就自然理解了“阿长”名字的用意了。

基于此,教师和学生围绕阿长的名字展开的一系列对话能够促进学生认知偏差的纠正,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这也会养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视那些看似平凡的关键字词,养成在阅读中慢慢推敲字词的习惯。再如,在学习《背影》时,学生理解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并不是件难事,这些都是可以从文章中找到有关的语句来感悟深深的父爱。但是在教学中如果问学生:“作者为什么没有选取父亲的正面去描写,偏偏选取‘背影呢?”这个问题就会把学生难住。朱自清之所以选择“背影”写父爱,是因为父子之间在过去是有过隔阂甚至冲突的。作者这种刻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是源自于背后情感的独特逻辑。所以,作品的语言文字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文章必须通过文字触及事物的真实面目。否则,文章是很难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的。

三、在思考中由知识视角转向文化审视

要在教学中实现文化审视,尤其在学习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时,要挖掘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教育应该审视社会上的文化热点,也应该审视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理性剖析,对这些文学作品或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评价,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中有更加清醒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可以从“陈太丘”名字入手,古人是可以以曾经任官的地名来称呼一个人的。陶渊明曾担任彭泽县令而被称为“陶彭泽”,柳宗元因在柳州任柳州刺史而被称为“柳柳州”,贾岛因任长江县官员而被称为“贾长江”。教学中可以通过称呼而感悟文言的独特文化色彩。例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太丘和元芳的对话就先后用了三种称呼——“尊君”“家君”“君”,引导学生说出这三种不同称呼的具体指向,例如“尊君”指对方父亲,“家君”是指自己的父亲,“君”是元芳对陈太丘的尊称。在古诗文中用古人的名字和称呼探寻隐藏在背后的文化知识,会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对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审视。学习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时,如果从安全角度思考,认为“明月何时照我还”不如修改为“白日何时照我还”更加合理。在读了《愚公移山》后,有学生认为“移山”不如“搬家”更加符合实际。有学生在读了《背影》后,批判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攀爬栅栏违反了交通规则,不值得学习和提倡。学生的这些发现从日常生活的常识去理解和解读看上去是有道理的,但是学生如果懂得“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独特文化内涵,知道《愚公移山》传达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追求,《背影》传达的是一种父爱如山的亲情,就会知晓文学作品中追求的是“无理而妙”的情感,而不是简单的生活常识,自然就会没有上述疑问了。如果面对学生如此的疑问,教师要善于从文化审视的角度给学生解答。

总之,阅读教学需要对文本中蕴含的思维、情感、审美价值反复推敲、感悟、挖掘。在文本解读中要立足文本、顺学而导、静待花开,切实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文本深处漫溯。

[作者通聯: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审美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戴着镣铐起舞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