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增强农业及相关产业对农村人口吸纳能力的建议

2023-07-06林发彬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城乡经济乡村振兴农民工

林发彬

摘 要:长期以来,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本文认为,农村人口占比大幅下降推进了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了高价值农业的产量、促进了农村非农化经济发展、拓宽了农村居民收入渠道,有助于乡村振兴。然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幅减少、劳动力持续老化、城镇化速度放缓,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空间在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依托供销社优化农业及相关产业布局、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招商引资、培育差异化的农业农村新业态、补齐城乡商贸流通短板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口;农民工;乡村振兴;城乡经济

2022年,我国全年GDP超过121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然而,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是农村发展普遍落后于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农民收入提高受到了限制。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约2.1亿,户均经营规模只有7.46亩,在世界上属于超小耕地规模。因此,从“地”的角度看,农村人口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向城镇流动或就地非农化转移。

一、农村人口转移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就是要利用农业农村现有的资源,发展农业及相关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改变人多地少的农业生产格局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前提条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22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从6.37亿下降到4.9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46.9%下降至34.78%。农村人口占比大幅下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目前,城市社会经济竞争激烈,房价高企,而农村人口有宅基地及其他权益保障。因此,很多所谓“零门槛”落户政策对于吸引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作用有限,他们更希望家中留有一亩三分地作为基本的生活兜底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农民闲置的土地进行流转,土地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都能有所提高。截至2022年,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国19.18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高标准农田具有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和资源利用效率高的特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二)有利于促进农业经营结构调整,提高高价值农业的产量

城镇人口的增加,会扩大对农产品商品化的需求。根据城镇居民需求结构的变化,农产品与农业资源的相对价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引导农村人力、物力资源在空间上的再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高价值农业的产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蔬菜播种面积由2012年的3.05亿亩上升至2022年的3.35亿亩,年均增速0.9%;2022年茶叶产量335万吨,是2012年的1.87倍;同期,牛奶、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以年均0.49%、0.96%和1.5%的速度增长,2022年的产量分别达3932万吨、9227万吨和6869万吨。

(三)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经济发展

农村不是只有农业,乡村振兴也不是单靠农业去支撑。国家统計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8.44万亿元,占GDP的16.05%,同比增长10.5%(未扣除价格因素)。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最高,达45.1%,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的拉动率达3.11%;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9.7%和25.2%,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的拉动率分别为3.7%和3.69%。由此可见,农村非农化经济(第二、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经济拉动作用。农村非农化经济当中有很多是农产品加工业,它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四)有利于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在持续缩小。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45(农村居民收入=1),比2012年下降了0.65。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项构成部分来看,2022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达41.96%,是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的大头;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净收入和人均转移净收入占比分别为34.63%、2.53%和20.88%。这说明通过非农就业,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人口转移空间下降及其原因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幅减少

202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共有27879万人,比2012年减少了11088万人。这些劳动力大致包括3个部分:一是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其中有99.5%的人从事非农产业,即17086万人从事非农产业。二是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第三次农业普查显示,农村就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为8.1%,据此可折算出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约有867万人。三是处于务农和剩余状态的劳动力。用农村劳动力总数减去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数量得出约有9926万人。考虑在理想状态下,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那么以2021年农业占GDP的7.26%这一水平估计从事农业生产实际需要5423万人。因此,约有4503万人处于剩余状态。如表所示,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了7017万人。

(二)劳动力持续老化加大了农村人口转移的难度

2021年,我国农村15~64岁劳动人口中,40~64岁劳动人口占比58.87%,比2012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目前,这部分人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和流动人口的主体。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大多达不到非农部门的就业要求,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他们向非农部门迁移的难度越来越大。从其中的农民工群体来看,2021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41.7岁,相比于2012年提高了4.4岁。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不再远走他乡。2021年全国农民工数量比2012年增加2990万人,增量的主要贡献者是本地农民工,外地农民工10年间仅增加了836万人。另一方面,目前各行各业失业率偏高,农民工群体更容易受到冲击。尽管回家种地是一条退路,但是现实情况是,城市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出台以后,大量宅基地被征收,农民搬进了楼房,失去了继续务农的条件,即便有地耕作回報率也偏低。

(三)城镇化的速度在放缓

过去20年,地方政府一方面利用低价的工业用地招商引资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相对较高的商住用地土地出让收入获得充足的财政资金,然后利用财政资金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吸引企业和人口不断流入。如此反复,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做大国民经济“蛋糕”。但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很多传统工业企业占比较高的区域面临经济萎缩的困局,地方政府的财务问题也陆续显现,导致地方政府以往的运作方式难以为继。如图所示,我国城镇化率2010年出现拐点,年增量从2010年的1.61个百分点下降至2022年的0.5个百分点。因此,利用城镇化来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处于萎缩状态。近年来,流入城镇的农村人口其实并不多,大部分是城镇之间的人口流动。

总之,受制于上述因素,我国农村人口转移的空间在下降。除了鼓励农村人口流动,还应增强农村经济内生发展动力,深挖细培乡村振兴人才。

三、增强农业及相关产业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根据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人口从农村向城镇流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后者的劳动生产率(如农业增加值/农业劳动力)高于前者。在不同劳动生产率压力之下,城镇便形成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由上述分析可知,利用城镇化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处于萎缩状态下,应通过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及相关产业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其重点在于提高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使城乡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

(一)依托供销社优化农业及相关产业布局

供销社拥有下沉至基层的庞大体系,在不断探索、改革中逐渐形成了以商品流通为核心功能,集生产、加工、信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涉农服务体系。2016年以来,供销社在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土地服务、技术培训、电商平台建设等方面均有一定进展,未来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以供销社为依托,以广大零散的农户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做强以直接使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和依托农林牧渔业资源所衍生出来的二、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环节,形成向城镇纵向延伸的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

(二)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招商引资,以中小企业带动大就业

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两个途径:一是纳入城镇化的轨道,直接参与城镇化建设;二是在尊重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乡村集体土地资源的空间格局,以小面积、低成本的土地来招商引资,让一部分中小企业落户农村。这样既可以充分带动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就业,也可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各地根据当地农情特点培育差异化的农业农村新业态

近年来,农村电商、农家乐、预制菜等农业农村新业态尽管在不断涌现,但同质化现象严重,容易陷入“一拥而上”与“一哄而散”的状态。因此,各地在依托乡村资源(如田园风光、青山绿水、村落建筑等)进行多功能拓展时要有比较强的市场品牌意识与完善的策划方案,采取差异化措施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

(四)补齐城乡商贸流通短板,为农业及相关产业打开增长空间

商贸流通贯通城乡、衔接产销,是影响农业及相关产业增收的核心问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这为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各地应聚焦补齐城乡商贸流通短板,用城乡统筹的思路重视城乡商贸流通在供应链上的相互连接,并从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保障城乡之间实现商品和要素的双向自由高效流动。

参考文献:

[1]司伟.如何理解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N].经济日报,2023-2-16(10).

[2]黄季焜.加快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共同富裕[J].农业经济问题,2022(7):4-15.

[3]张红宇.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四个问题[J].乡村振兴,2020(9):12-15.

[4]刘厚莲,张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的农村人口基础条件研究[J].人口与发展,2021(5):130-139.

[5]彭文生.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杨嵘均.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张力、政策梗阻及其规避[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24-32.

[7]向晶,王雅博.“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村人口转移的思路与建议[J].发展研究,2020(7):16-20.

[8]张兴华,熊菊喜.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与粮食安全[J].改革与战略,2014(8):61-63.

[责任编辑:王芳玲]

猜你喜欢

城乡经济乡村振兴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从民国北平郊区的“留守”“空巢”现象看城乡经济流动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耦合与协调模型的分析
基于PCA-AHP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以鄂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