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探究

2023-07-06龙妍欣

名家名作 2023年6期
关键词:湘西题材舞蹈

龙妍欣

“‘红色题材的舞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像文学、影视、京剧、歌曲和舞蹈等艺术一样未曾间断,对于这类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作品更是广为流传。”①于平:《从〈人民胜利万岁〉到中华〈复兴之路〉——新中国舞蹈艺术发展60年感思》,《艺术百家》2009年第5期,第1-5页。我国的红色题材系列艺术作品,不仅是对中国发展历程的一种记述,也对人民群众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创作手法、表现形式、整体结构等方面,红色题材的舞蹈作品与其他题材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湘西地区,不仅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因而积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极具特色的人文风情和民族舞蹈资源。例如土家族摆手舞、苗族鼓舞等,这些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特色,使得湘西地区红色题材的舞蹈作品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为创作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概述

明确湘西地区及红色题材舞蹈的概念与界定,才能明确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所涉及的范围与构成,这是探究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的必要条件。

(一)湘西地区的界定

本文中所指的湘西地区,是指任弼时、贺龙等同志在创建湘鄂边、湘鄂川黔根据地时期曾经战斗和革命过的地方,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州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等,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永定区(原大庸县)、武陵源区等,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等地区②彭一熳,2015《湘西地区红色文献收集与整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首大学。。

(二)湘西地区红色题材的构成

本文中所指的红色题材舞蹈作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舞蹈作品,它们具有革命历史、地域文化、地域风俗等特色。红色题材内容广泛,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在中国舞蹈作品中一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湘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详见表1,湘西地区红色题材可以分为三类:(1)红色遗址类,其中包括红色旅游景点、纪念馆等。(2) 文化艺术类, 包括革命故事、音乐、电影等, 如电影《血战湘西》、歌谣《送郎当红军》等。(3) 民俗类, 包括传统服饰、地方工艺等。

表1

创作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不仅能满足当今舞蹈艺术发展的需求,还能弥补目前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存在形式单一与内涵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不足。

二、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概览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湘西地区众多专业舞蹈工作者以红色文化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舞台化作品。如《当兵阿哥回山寨》《解放军野营到苗寨》,湖南省民族歌舞团胡明珠创作的舞剧《马桑树下》,长沙学院创作的《十八洞的新苗歌》,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创作的《浴血湘江》《永远的马桑树》等,都是以湘西地区红色题材为背景创作的较为成功的作品。

(一)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初期

20世纪70年代初,张莉茹创作了《酉水河上女船工》。该作品根据湘西酉水河上一支女子“三八船队”的先进事迹改编,描述了“三八船队”的女子们往返于河上运粮拉货的场面,表现了湘西女子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张莉茹还创作了三人舞蹈《为了明天》,描述父亲参军赶赴前线保卫国家,妻子和女儿依依不舍与担心画面,生动形象表达了红军父亲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完美诠释了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心理变化。在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初期,这些作品大多来源于真实生活,通过艺术手段提炼反映当时社会环境以及群众的生活,具有显著的红色特征。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湘西地区人们不畏艰辛、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中期

21世纪初,余大鸣创作红色题材舞蹈《当兵阿哥回山寨》,并获得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银奖。该作品为男女群舞,讲述了苗家阿哥当兵驻守边疆后又回去建设家乡,苗家阿妹心里虽闹慌慌但热忱支持兵哥哥的故事 。该作品从湘西百姓生活的小事出发,由小渐大,不仅表现了苗家阿妹等待当兵阿哥回家的百姓生活故事,还在作品中表现了苗族人民千百年来所表现的善良、奔放、爱憎分明以及对朋友、客人热情而大方的品质与境界。张莉茹还创作了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舞剧《生命》,同样也是通过由小渐大的手法来表现红色题材真正所表达的内涵。

这一时期湘西地区红色题材的舞蹈作品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将红色题材舞蹈作品立足于现实生活,还将湘西地域文化特色等元素融入其中,因此使得红色革命精神深深扎根于湘西地域文化之中,以表现湘西地域的人文内涵。

(三)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新时期

该时期的作品不仅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建立了文化自信,表现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大。湘西地区乃至全国市面上涌现了众多新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如吉首大学的《背》《红色印记》等。

2018年,由刘建、向邦平编剧,胡明珠导演创作了湘西州首部红色革命题材大型舞剧《马桑树下》,该作品根据一段80多年前的真实历史编创,讲述了发生在湖南湘西州龙山县茨岩塘镇的感人故事,以一对土家族青年一生无悔的爱情为主线,以土家人前赴后继的家国情怀为核心,侧面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情歌颂了湘西儿女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以此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继续前进。

三、新时期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思路探析

(一)立足现实生活,丰富审美情感

在艺术作品创作发展中郑板桥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实践与观察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竹三段说理论。其中第一层含义就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编导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必须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感知自身的审美情感。有了审美情感之后,编导才能创作出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在创作舞蹈《当兵阿哥回山寨》前,余大鸣就深受湘西地区苗族舞蹈文化的影响,面对苗族青年的爱情故事,余大鸣将心中的感受转化为创作热情,从而创作出生动的苗家阿哥阿妹形象,表现了他们的热情与奔放。因而我们在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不仅需要传承和发扬红色历史文化,还要大量收集可用的舞蹈素材,才能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舞蹈作品。

(二)挖掘湘西文化特色,启发创作思路

在舞蹈发展历史上,地域文化与舞蹈作品有着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舞蹈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性,在舞蹈作品创作中挖掘不同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体现舞蹈的独特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湘西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这为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

地域文化元素在舞蹈作品呈现过程中对观众的影响可以体现为三个层次,由浅到深分别为艺术体验、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湘西地域文化作为舞蹈作品的创作元素或点缀,那么观众也只会停留在艺术体验这个层面。如果进一步发展,将地域文化元素与舞蹈故事情节、结构和内容挂钩,那么观众的体验就可以到达认知层面。如果还想进一步突破认知层面,就可以从情感层面入手,通过在作品呈现过程中传达精神内涵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使观众从真正意义上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因此,编导在创作红色题材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从革命故事入手,还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元素,突出地域文化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精神与地域文化精神二者紧密联系,由浅至深地向大众传递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深入红色文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

除了立足于现实生活挖掘湘西地域文化以外,深入了解湘西地区红色文化知识,丰富红色文化底蕴,在创作红色题材舞蹈作品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今有许多编导在创作红色题材作品的过程中都存在忽视了解地区红色文化知识的问题。深入了解地区红色文化知识,不仅能克服艺术实践中的盲目性,同时有助于提高舞蹈工作者的文化修养,更能提高红色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的质量。

此外,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知识,也有助于为舞蹈编导创作提供不同思路与知识内涵。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是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成功,不仅要加强对艺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需要在题材内容选择上深思熟虑。事实上,在红色题材舞蹈作品中主要反映的对象就是红色精神,为了更进一步体现红色精神,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深入挖掘,立足于真实,不凭空捏造,对其选择的人物、内容要具有历史参照性,这样才能创作出真实反映红色精神内涵的作品。

湘西地区舞蹈作品的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70余年,回眸舞蹈作品创作的发展道路,一代代舞蹈编创者们迎难而上、不断磨炼,铸就了湘西地区舞蹈发展的每一次辉煌。在湘西地区红色题材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守好文化自信,把握住地域文化的“根”,铸造典型人物形象,立足湘西发展的历史,为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而努力,进而顺应时代要求,创作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

猜你喜欢

湘西题材舞蹈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我和舞蹈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