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3-07-06
编者按:“中學数学结构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是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虞涛数学基地的攻关课题. 课题组提出,结构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思考、把握本质(用整体的眼光看待学科教学);内在基础是联系着手、分析关系(剖析学科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方式);根本目标是演绎发展、获取规律(推动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本期刊登的是课题组的四篇最新研究成果.
《基于课程标准理解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体系建构》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依据,整体思考高中数学教育的内涵与目标,提取学习基础、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四个要素,建构出具有发展性、融通性和关联性的高中数学课程目标体系. 这一体系的立意是发挥数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以数学学科内蕴的理性精神、科学态度推动学生形成和发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沪教版数学教材立德树人内涵探析》以沪教版教材必修课程内容为载体,整体思考数学智育和德育的融合,从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数学内容的美学价值、数学课题的历史背景、数学体系的辩证因素、数学周围的社会现实、数学教学的课堂环境六个方面,揭示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沪教版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沪教版教材内容中体现的德育价值,深化了对数学课程德育的认识.
《基于系统思维的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立足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整体思考如何从问题设计切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构建了“单元核心问题—课时主问题—序列子问题”的问题设计路径,以此促进学生形成逻辑关系清晰、联系紧密的认知结构.
《“问题提出”引领下的数学探究活动——以“正方体的截面”教学为例》是一个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案例,遵循课前“动手实践—几何实验—提出问题”,课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提出新问题—归纳总结”,课后“提出新问题—探究新问题”的活动流程,设计并实施正方体截面探究实践课,发展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促进学生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及内容本质的理解.
这四篇文章围绕结构化教学的基本观点,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数学系统思维和数学探究活动等方面给出了研究案例,丰富了结构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