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探析

2023-07-06张明天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读思达表达作业设计

张明天

摘要:阅读、思考与表达是小学语文作业中的本体性、实质性、主体性活动。要真正落实“双减”,教师应改变过去小学语文作业数量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过程无趣等现状,重视作业设计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

关键词: 阅读;思考;表达;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结合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文森教授领衔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阅读·思考·表达教学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推广研究”,笔者基于“读思达”教学法,开展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研究。“读”,即审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状况,在作业设计、作业完成质量、作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建构基于“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思”,即思考怎样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能最大限度实现“减负增效”,从而建构基于“思”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达”,即寻找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作业表达方式。

一、基于“读”:构建多元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

余文森教授指出,阅读的本质是认知输入和信息吸收。通过研究分析,我们构建了多元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

(一)设计方式多元化

1.改变“唯教师”的作业设计形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往“教师设计,学生做”的单一设计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差异,无法让学生在作业中自主借助已有知识进行鉴别、判断、质疑与创新,使教师难以实现因材施教,使语文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对语文作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应改变“唯教师”的作业设计形式,特别是活动类、实践型语文作业,应当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设计。例如,课题组一位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安排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后,你能为自己设计一份课外作业,体现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吗?”学生兴趣浓厚,设计的作业包括抄写课文好词佳句,写一段介绍小兴安岭物产丰富的导游词,制作搜集小兴安岭课外资料的小报,撰写赞誉小兴安岭的广告语、小诗、小曲,制定和家长一起去小兴安岭旅游的计划……作业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这样的作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改变“纯书面”的单一作业类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因此,教师要丰富语文作业类型,创设语言文字运用情境,设计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作业,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课题组把小学语文作业归为以下四类:实践型、表现型、调研型、想象型,其中每一种类型都有丰富的内容。实践型作业包括观察、操作、劳动、实验等,如引导学生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倾听市场上小贩与顾客的对话;体验农村田间地头的劳作,体现“大语文”观;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走进生活大课堂,从而积累习作素材,学会语言交流。表现型作业包括唱、画、演、诵等,如通过唱歌、绘画等表达学习之后的感受,还有演课本剧,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等,这类作业能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其他学科,特别是艺术学科的素养融入语文学习中,把学习体验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调研型作业包括访问交流、收集加工资料等,如小记者采访活动,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资料,之后对采访稿等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文本,学生可在课堂上开展交流与汇报。这类作业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宽语文知识面。想象型作业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如续编或改编故事、猜谜等,这类作业让学生把所学语文知识进行再次加工,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完成方式多样化

1.加强交流,变“一人做”为“一同做”

传统作业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重在语文知识的巩固训练,体现的是学生“个体”的语文学习成效。但是,随着作业类型、作业设计主体的多元化,有些作业就需要学生组团完成。课题组重视“学习小组”建设工作,许多非书面作业都让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可以分类安排学生查阅资料,再协同汇总,汇报时也让负责不同作业内容的學生分别汇报,之后教师或其他同学再点评补充,省时高效,同时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发挥了学优生的辐射带动作用。

2.自选“套餐”,采用分层作业

课题组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潜在能力为他们设定不同的目标,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的“菜单”。反映到作业层面,就是将学生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在研究中,课题组以生为本,设计的作业分基础作业、发展作业、创新作业三个梯度,供学生自选“套餐”,给学生提供发展进步的机会,从而使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都能以最佳状态完成作业,培养语文学习能力。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与权利,使他们在不同层面上得到最优的发展,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评价形式多样化

1.改变教师单独评价的现状

面对一个班级四五十名学生的作业,包括练习册、课外作业、习作等,教师独自评改难免会顾此失彼、分身乏术。随着作业类型的丰富,特别是实践型作业的出现,“唯教师”评价的方式亟须改变。课题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学生、小组、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式,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改变答案固定、非对即错的作业评改标准

传统的作业质量评价是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正确率等进行评价。在批改方面,答案较固定,非对即错;在评价方面,以“优”“良”“合格”“不合格”为标准评定。这样的作业评价过于单一,无法客观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表现。那么,教师应如何对学生的作业开展多元评价呢?

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要有不同的标准,如五六年级学生写一篇习作,教师可要求学优生写500字,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中心突出;要求中等生写400字,语句通顺,能围绕中心写具体;要求潜能生写300字,不写错别字,能将意思表达清楚。只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学生就都可以得满分。

第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完成率要求也不应相同,只要能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就行,如潜能生完成基础题,中等生完成基础题和发展题,学优生完成基础题、发展题和创新题,或者学生视情况弃做会做的题。例如学完《将相和》,对于“‘将相为什么能‘和,你能找出三个原因吗”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要求学优生找出3个答案,而对中等生和潜能生就不要求找到3个了。

第三,作业的答案要多元。如学完《狐假虎威》,你喜欢文中哪个角色,为什么?学生可以选狐狸,因为它聪明;也可以选老虎,因为它厉害;还可以选其他动物,只要说出原因就行。

第四,要视不同层次,给予学生不同标准的整体评价。教师可以从“速度、对错、创新、书写表述、规范程度、进步表现”等方面给予评定,通过激励性评语、分数、星号、表情符号等表现形式,给予学生的作业正反馈,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学习潜力。

二、基于“思”: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走向问题化

基于问题的学习,其精神实质是要实现知识学习路径的翻转,即让学生的学习从“知识线索”翻转为“问题线索”,把“让学生在知识线索中学习知识”转变为“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知识”。因此,笔者提出要构建问题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

(一)问题化作业的出处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来自何处?一是来自学生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二是来自学生对学习对象和内容本身的质疑,三是来自学习任务。作业设计必须着眼于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问题化作业,以引发学生自主和深度的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问题化作业的作用

一个核心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核心问题是要学生理解词语,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和词典进行理解;如果核心问题是要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大意;如果核心问题是了解客家人的春节,学生会通过多种收集資料的方式,开展调研型实践活动。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会自觉地复习旧知识,并且不断拓展新知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走向问题化,就是把作业的落脚点放在“用知识”而不是“练习”上,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复习和运用知识,比不断重复做单纯的识记、抄写等机械性作业更为高效。

三、基于“达”: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走向作品化

“作品化作业”是表现形式更完美、内涵更丰富的作业。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作品化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范式。

(一)助推良好习惯的养成

作品化作业首先要在表现形式上更完美。如书面作业应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订正规范;实践作业整理有序、层次分明、图文并茂。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作业习惯。以“作品化”为准绳,学生会在作业的每一环节都做到严谨、规范。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品化作业追求丰富的内涵,力求在作业中体现学生深入的理解、合理的想法、独到的见解、正确的判断、深切的感受、端正的态度,全面展示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实践作业设计——开启“京剧文化探寻之旅”,教师没有规定完成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设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完成后,学生展示出多彩的作品化作业,其中有介绍京剧的小报,有收集各种京剧脸谱的图画,有以动作、说唱等形式体现的京剧视频,有各种京剧书籍,等等。透过这些作品化作业,我们能看到学生把听说读写融入多种语文实践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小学语文作业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论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J]. 全球教育展望,2021(8).

[2]管雪梅.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 西北师范大学,2007(11).

[3]丁燕霞. 让作业在智慧设计中灵动飞扬: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思考及策略研究[J]. 华夏教师,2018(7).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读思达表达作业设计
“读思达”教学法的数学学科实践
浅谈“读思达”教学法之思与行
营造“六和”数学课堂 彰显“读思达”魅力
“读思达”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究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