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2023-07-06俞国良
俞国良
我国近三亿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30年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不断走向完善,在制度、课程、师资队伍和心理辅导室建设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缓和、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显然不行,而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维、齐抓共管、系统治理。
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提高站位,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树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其实质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其方向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增强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理念是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变,方法是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式。
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由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转变,着力提供优质心理健康服务;二是由侧重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向重视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与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转变;三是着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要在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框架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组织实施、机制建设、领导管理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同时,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预防与教学、辅导与干预、监测与评估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增效”价值。
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要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无论中小学校还是高等学校都应准确规范其相应教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任务,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差异性与递进性的统一,确保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幼儿阶段到大学生时期,学生都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困境,困境的解决使个体人格不断获得发展和完善。因此,必须整体规划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形成横向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纵向符合人格发展规律,大中小各阶段有效衔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新格局。同时,道德认知发展要为大中小心理健康一体化保驾护航,应从关注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加强家校社的共同协作、重视道德认知的监测与干预三个方面下功夫,追求实效;心理健康课程是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应强调课程在不同学段间的过渡与衔接;“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按类指导、均衡发展”是一体化的重要原则,有的放矢地在课程、活动、辅导、筛查诸方面形成卓有成效的一体化教育路径,方能真正提供适合學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