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邦遇难板渚津

2023-07-06周允中

文史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斑鸠

周允中

摘 要:据《风俗通》等记载,民间传说刘邦在今荥阳板渚津(牛口峪)遇项羽追杀,遂躲进一枯井。其时有两只斑鸠立于井盖上,使项羽不疑井下有人,刘邦这才得以逃生。以后在大云山江都王汉墓出土的西汉错金银斑鸠权,证明野史传闻并非虚诳。

关键词:虎牢关;厄井;斑鸠;鸠杖

《三国志演义》里,刘关张三雄战吕布的虎牢关,相传是周穆王姬满在位时,勇士高奔戎活捉猛虎,献于穆王,穆王命令将此处作为羁押畜生的地方,故名虎牢。后来此处成为军事要冲,历史书上称之为“虎牢关”。现在地址在河南荥阳市汜水镇。此后,周惠王又把此处赐给了郑厉公。它后来改名为“制邑”。

据《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记载,郑庄公的母亲姜氏,第一次代她的爱子共叔段要求分封的就是此地。庄公不肯,说:“制,是重要的地方,虢叔死于此,其他的都城,可以听从你的吩咐。”后来姜氏又向郑庄公索要京这个要地,作为段的封地,庄公答应了,共叔段因此被称作京城大(太)叔。其故址在今天的荥阳市豫龙镇京襄城村一带。

传说楚汉相争,当项羽得知刘邦利用他与田横在齐鲁大地拼死交战的机会,偷袭并且侵占他的首府彭城,还将城里的金银珠宝和美女姬妾收罗在自己的囊中,不由得勃然大怒,遂亲自率领三万大军,马不停蹄地挥杀回来。刘邦虽然军队号称五六十万,但多数是各路诸侯投降收编过来的。这种乌合之众拼凑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并且指挥系统混乱不堪。整个防线被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三万精锐楚师,一阵猛攻,立即千疮百孔。将士们纷纷抱头逃窜,狼狈不堪。

项羽夺回彭城之后,得势不肯饶人,越过泗水,继续穷追猛打,汉军斗志全无,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任凭楚军蹂躏宰割。大批汉军被逼赶下濉水逃命,河上浮尸成堆,血色残照。人马互相践踏,河流为之阻断。

正当危急关头,老天总算帮助了这位斩白蛇赤帝之子的大忙——战场上突然罡风四起,飞沙走石,白昼如同黑夜。刘邦借助天色巨变,侥幸杀出重重包围圈,抛下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拉过一辆马车,向北一路狂奔,来到虎牢和荥阳之间的板渚津。刘邦回首见项羽依然紧追不舍,吓得心慌意乱,六神无主。惶恐之间,突然发现了不远处有一口枯井,于是,立即停车下马,鞭策马匹飞快离去,自己则一骨碌躲进这口枯井里,并用力盖上井板隐蔽自己。项羽扬鞭催马一路追来,看井板上停留着两只斑鸠,也就没有任何怀疑。刘邦侥幸得以避过劫难,从此这井就得到了“厄井”之名。

等到项羽败亡,乌江自刎,汉室定鼎,刘邦为了纪念斑鸠救命之恩,每逢元旦,就叮嘱下属,放生两只斑鸠。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云:“汉祖避时难,隐身厄井间。双鸠集其上,谁知下有人。”这故事见于南朝梁时,文人殷芸所编著的《小说》之中,语云:“荥阳板渚津南原上有厄井,父老云:汉高祖曾避项羽于此井,为双鸠所救。”此条在《说郛》《太平广记》等著作之中,都有记述,只是文字有些大同小异。有人以为这是小说家言,不足凭信。

不过清代著名学者卢文弨的《群书拾补》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则云:“民间习俗说,汉高祖刘邦与项羽大战,败于京、索之间,逃遁于草丛中;项羽追杀搜求之,其时斑鸠正鸣啭其上,追者以为其下面必定无人,于是,刘邦终于得以逃脱。等到登上大位,认为此鸟大为奇异,在厄难之间,能够暗中相助,故作鸠杖来赏赐给老人。” 所以,民间早已有:“坐看云溪忘岁月,笑扶鸠杖话桑麻” 的詩句在流传。

这里的记述虽然和《殷芸小说》略有差异,没有说刘邦藏匿在厄井之中,而说他躲避在草丛之间;也没有说元旦放双鸠的习俗,而是说赐老人鸠杖;但记斑鸠救助刘邦的事情则如同一辙,可以互相印证历史上确曾有过此事。否则为什么杖上不刻别的鸟,却刻斑鸠呢?此后,许多历史著述之中,都有对鸠杖的记载。《新唐书·玄宗纪》:“丁酉,宴京师侍老于含元殿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鸠杖。”清·昭梿《啸亭续录·千叟宴》云:“ 乾隆 乙巳, 纯皇帝以五十年开千叟宴于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余人,各赐鸠杖。”

另外,江苏盱眙大云山出土的江都王汉墓里有一支精美异常的西汉错金银的斑鸠杖,足以证明野史的记载并非虚诳。

又据《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明帝在位的时候,主持过一次祭祀寿星的仪式,还安排了一场“寿星宴”,与会者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盛宴以后,每人获赠一根精美的鸠杖。1959年,在甘肃武威磨嘴子18号的古墓里,出土了一根木质的鸠杖,杖旁还留有汉明帝颁发的“王杖诏书令”的木简,印证了“寿星宴”确有其事。

可见斑鸠救刘邦的故事传说,并非虚妄。当然,不管事情的有无,作为楚汉相争的野史资料,它却是弥补了正史的不足。

历史上人们常常将板渚津和隋堤柳相提并论,表达出文人骚客对古渡口两岸,垂柳依依,柳条轻拂,这一宜人景色的赞美。清渔洋山人王士祯有一首《秋柳》的诗,其中有两句云:“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惠栋曾经注释过《隋书》,也曾云:“炀帝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植柳树名之曰隋堤。”

郁达夫在《薄奠》一文中写道:“北平门外,有一道城河……两岸的垂杨古道,倒影入河水中间,也大有板渚隋堤的风味。”

板渚津后来已改名为牛口峪,牛口峪位于荥阳市西北黄河南岸。邙岭自东向西蜿蜒数百里,乃黄河天然屏障,天斧神功至此突然中断,形成陡峭峡谷峪口,形状犹如牛口,因此得名“牛口峪”。牛口峪自古乃黄河渡口,古时有官道通过。此渡口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现存有一“古渡口”的石碑立于黄河岸边。牛口峪曾是秦、汉、隋、唐重要的交通枢纽。清朝末年客贾云集,南来北往的货物、特产均由此渡口,送上渡船运往黄河以北。明代官方组织山西洪洞县移民,途经黄河古渡口——板渚津(牛口峪)渡黄河,到达河阴县(后并入广武县,属荥阳市)。官方在板渚津渡口以东,沿古道按移民姓氏安排聚居。大的姓氏组成较大的居民点称为大铺头;居民点小的,就就称为“小铺头”。

如今牛口峪村南不远处,有高速公路,车来车往直达全国各地,村北峪口建有浮桥连接黄河南北,新的黄河大桥及引黄工程(河南省郑州市西水东调工程,自荥阳市牛口峪调取黄河水补充郑州市用水)也正在建设中。而刘邦和板渚津的故事,恐怕知晓的人已经不多了。

猜你喜欢

斑鸠
一对斑鸠飞过来
斑鸠来我家搭窝
小斑鸠和知更鸟
白描画禽鸟(七)
吞下了彩虹的小斑鸠
又是斑鸠闹阳春
猫头鹰搬家
小斑鸠和知更鸟
斑 鸠
斑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