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阆中仙苑 志书之珍

2023-07-06尹波

文史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稿本

尹波

摘 要:民国38年所撰《阆中县志》是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历史的珍贵文献,目前仅以稿本形式保存于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该方志填补了现在文献著录的缺失,包括补充了新中国成立后所撰新方志所缺的民国16年至37年的相关历史资料,成为研究阆中历史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稿本;《阆中县志》;贺孔修;朱度昭

阆中,这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阆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1];又因“唐时鲁王灵?、滕王元婴以衙中卑陋,遂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是之谓隆苑。其后以明皇讳隆基,改曰阆苑”[2]。优越的地理环境、“风水之城”,孕育了无数英才,留下了诸多遗迹,如伏羲之母华胥,汉代《太初历》的制定者、“春节老人”落下闳(入选四川十大历史名人),唐朝尹枢、尹极二状元,宋代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的遗迹。这里是四川产生状元最多的区域。此外,阆中还有纪念张飞的汉桓侯祠,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代科举考试之棚——川北道贡院等。

作为人文荟萃之地,必然有志书的记录。而方志作为地方性的百科全书,在明代已经出现。据文献记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有杨瞻修,杨思震纂《保宁府志》,为现存最早的涉及阆中之地的记录。清咸丰元年(1851年),李惺应阆中知事徐继镛之邀,主纂《阆中县志》八卷,是为咸丰《阆中县志》(今存)。其序例于志书体要多所发明,既补旧志之缺,又正旧志之误,颇为后人称道。民国15年,由时任阆中县知事岳永武主持,郑钟灵总纂了民国时期的第一部《阆中县志》,记录了至民国15年止的阆中过往的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情况,并于2018年出版了整理本。1981年,四川省阆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组织了新的《阆中县志》的编纂,1993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提到民國38年的《阆中县志》稿,然语焉不详,仅寥寥数语。笔者有幸,在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见到了此手稿完成本,故就其所见,略述于下。

一、编志缘起

手稿在志余末有另纸书写:右为志余纪事类之一条,请将此纸粘于志余纪事类:

民国二十四年,刘桂崇县长任内,曾函聘县绅多人,设文献委员会。惟以章则迄未奉到,无从实行办公。三十六年一月,贺孔修县长遵奉省令,转发部订组织规程,函聘委员十五人,顾问数人,借用文昌宫地点,拨款修理,成立阆中县文献委员会。因是年县预算已报省,乃由县府函参议会,追加预算。旋接参议会函覆,略谓本年县预算拮据万分,文献委员会薪资、办公各费容待来年再行设法增列等语。文献会得上项通知后,以应办事宜无法推动,即暂行结束,将购置器物、结存款项造册,函请县府派员接收。贺县长以县志二十余年未修,亟应续修,嘱令文献会无庸结束,专修县志。并函聘纂修七人,分任其事,经费由县府会同县参会设法筹措。迨三十八年,省府又饬令将文献会应办事宜归并县府教育科办理。适县志稿亦将告竣,文献会即将已成之志稿连同文卷、器物一并移交教育科接收。此本县文献委员会前后经过之大概情形也。

二、详细分类

志稿各件:

一、凡例一十九条共四纸;

二、目次四十一条共三纸;

三、全县舆图一纸。

志稿条目:

大事记、沿革志、气候志(另笔批注:见朱度昭先生志稿本人士志内)、疆域志、地质志(另笔批注:王道周先生取去)、山川志、城市志(治城、治城街道图、 场市)、营建志、户口志、职官志(历代职官政绩、历代职官姓名、县政府之沿革、县政府组织系统图)、司法志、乡镇志(沿革、组织)、教育志(计二十五篇)、水利志(机构、业务。有“次采访所未及者摘录于后”)、物产志(另笔批注:见朱度昭先生志稿内)、交通志、武备志、役政志、党务志、社团志、慈善志、灾害志、卫生志(共计四页。另笔批注:张春如借去)、宗教志、选举志、人士志(师儒、忠义、孝友、一行、学术、寿考)、列女志(共计二十九篇,全)、寓贤志、古迹志(另笔批注:见朱度昭先生志稿内。金石、古物)、艺文志、文征上文、 文征下诗、志余(纪兵)。

有些有细分条目,有页数,有篇数,较最初设计又有增益:人士志一:名贤;人士志二:师儒;人士志三:忠义;人士志四:孝友;人士志五:一行;人士志六:学术;人士志七:武功;人士志八:方技;人士志九:寿考(共计叁页,书皮在外);人士志十:方外。

选举志一:科举;

选举志二:民选;

沿革志:计二页;

灾害志:计四篇;

社团志:共计拾页。

营建志下分细目:公廨、祠庙、坊表、机场、公园;

武备志稿下分细目:绿营、团练、警察;

交通志稿下分细目:道路、津梁、邮政、电报;

役政志稿下分细目:兵役、工役;

宗教志:共计贰拾柒页;

节妇,有“以上新采孝妇四人”。

三、价值初探

(一)编纂、完成时间

该县志于民国36年由文献委员会开始编纂,到38年“亦将告竣”,遂将“已成之志”转交阆中县教育科。其后又有补充。

(二)内容初探

该手稿参考了咸丰《阆中县志》(称为初修志)、民国15年《阆中县志》(称为再修志),引用、摘录、补充,以及“采访所未及者摘录于后”。它与民国15年《阆中县志》比较,增加了大事记、营建志、社团志,将原实业志农业目下附的水利志单独作为一志,人士志由原来的人物、忠义、孝友、行谊、文学、一行六目变动为十目,包括名贤、师儒、忠义、孝友、一行、学术、武功、方技、寿考、方外,取消了原卷二十七的方伎志。

根据时代的发展,在营建志增加机场目,其曰:“机场在北门外,即旧较场扩修,东至盘龙山麓,西至阆风亭侧,南至碧玉楼后,北至望水寺左,面积一千七百亩。民国二十七年,县长甘焘[3]奉令经建;二十八年,县长俞颖光整修;三十三年,县长萧毅安补修。”[4]其记载较为详实。

又如社团志,其叙曰:“本县各种职业团体及人民团体,自民国三十年由县政府负责组织,讫三十七年依法组织完善之。职业团体有县教育会一,乡镇教育会二十一;县农会一,乡镇农会二十一;总工会一,各职业工会二十四;县商会一,各同业工会三十一;渔会及中西医师工会各一。人民团体则有妇女会一,在乡军官分会一。”其亦为1993年版《阆中县志》所未述及也。

再如户口志,再修志卷十仅有寥寥一页,列嘉庆元年、光绪末年之人口;而此户口志以表为列,分为户数、口数(按男女分开统计)、壮丁数、学龄儿童数、识字人数。统计始于雍正八年,后于嘉庆元年、光绪末年,民国30年至37年逐年列出,均据县政府统计报告表或户口异动统计表。其叙曰:“阆中户口,于清雍正八年、嘉庆元年、光绪末年一经调查,各有详数。民国元年讫二十八年间,虽曾从事调查,而档册无存,无由查考。迨二十九年,县政府设立户籍室,然后逐年始有户口统计。兹将历年户口统计暨现在各乡镇户口调查各数字分别汇表如后。”洵为珍贵也。

职官志中,保留了民国37年县政府组织系统图:

秘书室(包括统计主任、法制秘书):掌理文书收发庶务,出纳、人事、法制统计印信,综核文稿,县政会议纪录,及其他不属于各科室事件。

第一科:掌理自治、保甲、禁烟、水陆公安、卫生行政、国民义务劳动等事宜。

第二科:掌理财务、行政、粮食、金融机构监督,县公营事业及公产管理,寺庙财产管理监督,协助编造预算、决算等事宜。

第三科:掌理教育行政文化事业,民众组训,感化教育,名胜古迹、古物之调查保管等事宜。

第四科(包括合作主任指导员、检定员):掌理工矿、交通、农田、水利、电政经济建设,度量衡检定合作等事宜。

第五科:掌理礼俗、□□□行政、社会福利、劳工□□□运、社会运动、人民团体之组训、优待、抚恤等事宜。

第六科:掌理治安,兵役,军事征用,在乡军人之管理,防空,国民兵之组训、管理、征召等事宜。

户政室:掌理关于保甲、户口之调查登记、编组统计,及此项册籍之保管、纠纷之处理等事宜。

会计室:掌理岁计会计事宜。

地政专员:掌理田赋整理、地价征收、土地移转,及重估地价等事宜。

指导员:指导乡镇自治工作,及奉令查覆行政控诉案件。

各科室人数按事务繁简分配之。

县属机关,借此一览无余。

民国15年《阆中县志》卷五有“治城图”一幅,今手稿本有阆中县政府绘制、中华民国37年4月出版的彩色《阆中县简明地图》一幅,据此可以了解阆中县街市之变迁。此为1993年版《阆中县志》所未收,弥足珍贵也。

户口志、营建志、城市志均于志之首頁盖有同样红色印章,说明此三志当为同一人,即赵沛所编纂。这也说明了此稿本乃按志分开,由不同之人编纂。

手稿均未分卷,但有的有初步分类;有题“阆中县志卷之”。

有的经过校对,标明页数,如大事记:一校对, 共一百六十九条;人士志五·一行:共计叁页,书皮在外;人士志九·寿考:共计叁页,书皮在外。

时见有批于天头,或另纸粘出者,皆是交稿后又补充者。如朱绍章于朱瓒、庞鸿勋页天头批云:“此为人士志一行类续,采之二人,请将此纸粘于人士志一行稿内”;人士志·寿考处另纸粘出:“清缮时注意,以上二人添列于简明表刘光文之后、李材之前。”人士志·学术目,于晋下,朱绍章毛笔记曰:“黄荣,巴西人,蜀郡太守,好述作。著《家训》《梁州巴纪姓□》《□抄》,凡数十篇。按原文《家训》以下字句疑有脱误,初修、再修两志皆同,而《晋书》又无传可考,故未将其书目载入艺文志。”[5]

各乡镇教育会天头批云:“清缮时注意,此行须低一格写”;各乡镇农会天头批云:“清缮时注意,此表因就此处地位挤写太密,清缮时务须放开,以每一个单位占一行,使其疏朗,并须画横直线表格为要。”

又有教育科毛笔批云:“此为朱绍章先生交来补入师儒类之七人(吴鸿藻等),请粘于人士志·师儒稿内”;又批云:“物产、气候、古迹三志,系由朱绍章先生担任纂修,其新纂之志稿早送交教育科。此系朱君认为旧志之应录入者,特补录交来,请查收。附于各该志稿内。”

可见该手稿续有补充,又未最后统稿。

(三)纂修者、监修者考略

据上所述,物产志、气候志、古迹志、艺文志·书目、文征、人士志共六志皆朱度昭编纂。度昭字绍章,清末毕业于成都文庙西街之高等学堂普通甲班。[6]民国2年,他曾作为四川实业团体代表参加全国农会联合会第一次会议。[7]民国4年,朱度昭“甄录试”合格,被录用为四川的知事。[8]这说明朱度昭出生于清末,既有文化,又因甄录试合格被录用为县长,或缘于与农业相关的实业。其或是民国24年“函聘县绅”中一人,民国36年“函聘委员十五”人之一,还应是“函聘纂修”七人之一。手稿里有的下批:朱度昭纂,并有红色阳文印章:朱绍章印。朱度昭于编纂中“疑有脱误”则不录,亦可见其谨慎。至此,朱度昭应是县志重要参与者、纂修者。

至于在户口志、营建志、城市志首页盖有同样红色阳文印章的赵沛,亦当为三志的编纂。其他参加者或有“取去”地质志的王道周、“借去”卫生志的张春如等。

初始发起者刘桂崇,字子嵎,仁寿人,民国5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学科,其后又到重庆任职。这于巴渝两地的文献编纂,亦算佳话也。

续修者贺孔修,名德府,江北人,民国18年被录取为建设大学大学部一年级文理法学院新生,[9]或未报到;后就读于暨南大学。民国21年2月,他由暨南大学留沪同学会推荐为学联代表。[10]同年7月,他因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教育部撤销暨南大学法、教两学院,又作为“护校运动”代表到北京请愿。[11]民国30年5月至7月,贺氏任五区专署秘书,后任马边县长,因配合五区铲烟有功,于35年调任阆中县长,[12]始修志也。民国37年2月,国民政府第十四行政督察区(阆中属于该区范围)对其进行考核,其评语云:“才智过人,经验亦丰,为本区最干练之县长。”[13]

贺氏能在战事纷扰、政局不稳之时,主持编纂《阆中县志》,其功莫大焉。幸赖另纸书写的志余纪事,方使今天得以了解县志编纂的大概情形。是乃天佑阆中,方有此志书之珍也。

综上所述,该手稿为贺孔修监修,朱度昭、赵沛等编纂,是为民国38年本。此既可以弥补文献著录之缺误,又记录、保存了民国16年至37年间阆中县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珍贵资料,填补了历史的空白,有助于我们今天全面梳理、了解阆中的历史。

注释:

[1] [2]《方舆胜览》卷六十七。

[3]1993年版《阆中县志》第203页载:“甘涛,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署理职。”此与手稿云甘焘民国27年尚在职不同。甘焘或作甘涛,因《团务周刊》(第5卷第4期)1925年1月29日载有“令遂宁县知事甘涛”。

[4]1993年版《阆中县志》第204页载:“肖毅安,民国二十九年八月至三十二年十一月一日由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荐任。”与此手稿所云民国33年略异。肖毅安,肖字讹写,应从手稿作萧毅安;因《四川省政府公報》1936年(第62期)11月11日有委任“萧毅安为教育厅第二科一股股长”,1937年(第91期)8月21日有“委任萧毅安为本府秘书处一级助理秘书”。

[5]《华阳国志》卷十一载:“时蜀郡太守巴西黄容亦好述作,著《家训》《梁州巴纪姓族》《左传抄》,凡数十篇。”

[6]参见《成都通览》卷一,卷二。

[7]参见民国农林部编《全国农会联合会第一次纪事》临时增刊《各省代表一览表》。

[8]参见《申报》1915年5月2日第6页“第四日知事甄录试揭晓”广告,此届知事试验之第四日甄录试名单。

[9]参见《申报》1929年8月19日第5版“建设大学录取新生”广告。

[10]参见《申报》1932年2月24日第4版“暨南大学留沪同学会启事”。

[11]参见《申报》1932年7月27日第11版。

[12]1993年版《阆中县志》第204页载:“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十六日至,三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卸。”

[13]转见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档案第54全宗第2921卷。

作者: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

猜你喜欢

稿本
朱祖謀手批稿本《蟄庵詞録》小札
天一阁藏三种目录稿本提要
学术服务社会 切合时代脉搏*——杭州图书馆藏童振藻稿本述例
胡介祉《谷园文钞》稿本中所见戏曲文献及其价值
稿本《海綃詞》卷端書影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二
徐乃昌稿本《藏詞目錄》書影一
翁同龢日记稿本入藏上海图书馆
催稿本不易,且拖且珍惜
万斯同在《明史》纂修中的贡献——天一阁藏万斯同稿本《明史稿》整理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