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2023-07-06张远

商场现代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数字经济具有开发筑新经济优势的重要作用,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者的融合发展将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本文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出发,通过探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风险问题等。找到正确的方法指导二者融合,消除阻碍,让二者的融合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推进治理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引言:我国自从接入世界互联网以来,就开始了对数字化技术的不懈研究。虽然我国接入世界互联网的时间稍晚,且长期未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核心技术。但是我国政府还是能够认清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长期把发展数字先进技术,以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向前的目标作为战略规划写进政府和党的报告里。黨的十九大就提出要发展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展,推动我国经济模式转型。

一、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意义

1.两者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

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到了以数字生产力为标志的智能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正在经历大融合。数据成了智能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资源,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建设现代化实体经济离不开数字经济应用和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无论何时,实体经济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构建当代强有力的国民经济体系离不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在数字技术和实体产业的融合下,数字信息系统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技术、物资、资金、人才,推动一切生产要素更好地为实体产业服务,这就是大数据带来的经济红利。

2.两者融合发展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人均GDP。大数据可以体现民生需求,体现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解决人民民生领域的问题和矛盾。例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深度开发的大数据可以提升各单位各产业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满足人民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出行需求,让百姓少跑路,数据多跑腿,提升人民幸福感。

二、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有利基础

1.技术条件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带来了技术的大进步,数字技术创新换代符合摩尔定律,速度不断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极速发展,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行业新模式。数字技术和材料、生物、能源、制造等技术融合创新,延伸出智能材料、生物芯片、新能源、智能工厂等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引领了多领域群体性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近年来,世界各国争相落实数字化发展战略,期望通过信息科技的力量,构建完整的数字经济体系,创造出竞争新优势。

2.产业基础条件

中国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条件。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宽带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和95%的行政村。网络环境的完善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工业网络标准不断修订完善,各地落实高新信息技术开发区及数字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3.信息载体条件

基于信息技术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我国的网络平台也加速发展,这对许多企业是一个个机遇,比如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迅速遍及全球。在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微创新、微产品、微应用等开辟了企业发展的新渠道,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生产能力。在未来产业伴随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升级,形成数字协作平台和数字产业协会等,数字经济平台将会进一步激发实体产业的生产能力,加速产生新产品新服务,带来新局面。

4.政策环境条件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新制高点,为了促进实体产业振兴、加快转型发展,我国的“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打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全国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号召。积极为当地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出政治改革,打造节约高效、安全可靠的行政管理机构,进一步破除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遇到的政治壁垒和落实制度保障。

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应用

1.数字银行

数字银行是指银行及其所有活动,计划和职能的全面数字化。

数字银行的出现带动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全面升级。银行的实质是经营货币的公司。在各大银行之间或者单一银行内部没有联网互通之前,银行处理货币的效率是十分低下的,金融信息的传递速度严重制约了资本的流动性,资本不能及时按市场经济的需求分配,无法给生产力提供能动性支持。世界各国银行陆续跟进数字化改革后,其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世界银行进出的货币总量的增长和世界计算机平均运算能力增长惊人地保持了一致,其实这一现象不难理解,数字银行业务是关于银行业务关系每一步的自动化,它超越了在线或移动银行平台,数字银行业务包括对数字环境的全面转型前端和后端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内容包括客户和员工。

银行各大业务的数字化简化了金融体系的几乎所有步骤,货币的流动换成了数字信息的流动。没有现代银行体系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资本会成为一潭死水。银行业是运用大数据最广泛的行业之一。银行必须采集客户的大数据尤其是信用数据来降低自己经营货币的风险,数字化与银行业有天然的适合性。

数字银行的出现,也就是数据化银行的连接,让世界各银行几乎统一成“一个”银行,货币资本在全球化的格局下进行统一配置,用全球资本安排全球资源的分配,虽然目前还存在“剪刀差”和贸易壁垒等问题,但是对比非“数字化”时期,全球资源的分配明显是更加合理。根据美国经济贸易部的调查显示,21世纪全球资源的分配率与20世纪对比,上升了27个百分点。数字银行的另一个创举在于货币的去中心化,打破了资本的不透明性。银行经营数字化的流程,使得进出银行的每一笔款项都有明确的数据记录,也就是可溯源追查。这种机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违法操作和贪污腐败,让资本流动更加合法合规。

2.疫情下二者的应用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帮助中国对抗疫情,稳住了经济体系和提升了特殊时期政府的治理能力。

疫情期间,数字化企业通过大数据和技术优势,在防控疫情,促进消费、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同时,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被用于病毒筛查,疫苗研发,辅助诊断等领域,引起多方重视。疫情期间,互联网的医疗平台如微医、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等提供在线免费义诊,“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上线两周就集结了将近3万名医生,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超百万次。国务院则利用健康码公众号等方便公众查询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为抗疫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网络教育方面。阿里钉钉,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等一批网络课堂应用,利用数字经济和实体产业相结合的优势,为全国师生的教育事业保驾护航,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解决就业方面,外卖、盒马、高灯等科技平台推出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为大量无法复工的闲置工人提供了就业保障,短期解决了部分企业招不到人的困境。

各大网络平台结合实际报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加上了疫情检测,提高了社会服务能力。

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阻碍

1.缺乏核心技术储备

现代大部分科学技术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在研究总时长上并不占优势,所以一直在奋力赶追。我国的先进制造业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加上自主创新能力弱,因此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上长期受制于人。并且我们在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时,因为制定行业标准的权力大部分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我国的技术创新研究屡次受到西方国家排挤和抵制。这就使得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受到限制的同时,使用外国技术也同样受到关键技术的封锁,在这种局面下,我国期望依靠高新信息技术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时,无法正常发挥出数字技术的高效性,这样就降低了产业的附加值,这对我国的外贸情况相当不利,我国的实体产业长期徘徊在中下游水平,沦为世界“代工厂”,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是“高精尖”技术的主要受益者,损害的是大部分没有技术话语权国家的利益。这导致我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的效果大打折扣,没有发挥出乘数效应和叠加效应。

2.缺乏复合型人才

从当前我国人才规模来看,我国的本科普及率才百分之几,我国依旧缺乏各种高技术含量行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中又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层面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短缺。在管理层面,企业缺乏懂数字化生产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决策领导层,就无法做出正确决策,推动数字化改革。在员工内部,缺乏大量掌握大数据分析,数字化生产和人工智能的人才,这样就无法直接引进新数字技术对生产线进行迅速升级,这导致了无法有效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化改革。

3.缺乏相应的融合机制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现成可以依靠的融合机制。我国正处于生产力接受数字化改革的阶段,大部分融合过程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水平。我国的数字技术和实体模式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直接成立一个信息技术部门。另外一种是企业与外界信息服务部门合作。这两种方式,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就是对数字领域和实体领域无法全面认知。比如,传统制造业依旧会有固有思维,把人力和资本要素放在第一位,重视硬件设施轻视软件、重生产轻服务、重规模轻质量的错误看法,忽略了数字技术的新形态特征,导致企业各部门之间依旧存在工作壁垒,没有有效的互通机制。不能打通互通渠道就等同于浪费了数据的价值。此外,外聘的信息服务企业身为外部企业经常很难全面把握传统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无法正确推进数字技术和产业融合,这种现象放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先进制造业上,因为滚雪球式的技术更新落后,贻害无穷。没有有效合理的融合机制是摆在数字经济和实体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4.管理体制滞后于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发展特别快,阿里巴巴平台和滴滴出行打车软件的成功已经充分说明了数字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上的巨大能力。数字经济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进一步优化了我国产业结构。同时,过快的发展带来了不容忽略的问题,例如大部分数字产业的岗位缺乏有效的认证执照和监管制度,没有合法性又关乎一大群体的生计民生。技术性进步带来的新岗位也会造成技术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比如电子商务的壮大导致了大量实体店的关门倒闭,千万计的零售业从业人员失业,数字媒体的发展几乎使得传统纸媒和电视媒体的消失,工厂机器人的投放抢走了大量工人的饭碗。同时,我国现有的法律和制度却不适应现在的数字经济发展要求了。数字经济带来的就业大部分缺乏法律保障。《劳动法》和社会保障不适用于数字产业的灵活就业,现有的税收体制法律也很难厘清数字经济的税收标准和统计,造成国家税收的损失。相应地,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落后,也阻碍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都是按地理分片管理,强调了集权和分层级管理,但是數字经济的发展有整个互联网统一的特点,数字经济强调去中心化,跨行业和跨区域,这些都和现有的行政管理规划难适应。当前行政管理制度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措施

1.提升顶层设计水平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也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政府要审慎决策,踏实做好顶层规划设计。要参考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做出有效的战略部署,专项规划并且持续完善政策。尽可能地用政策制度直接消除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壁垒,降低沟通成本和交易费用。另外就是在数字技术创新上做好顶层规划,支持数字技术创新,鼓励产学研结合,重点建立起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点。还要加强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规律把握,尽快未雨绸缪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扼杀不良势头,为“数实”结合扫清制度障碍。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和产出,为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结合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变革,大力推进数字化中心的建设,引导平台、服务商、算法、人才、资本等有利于数字化发展的公共服务的建设。在顶层设计做好的前提下,才能最大激发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最大潜能,做到方向正确,效应明显,监导有力。

2.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大量专业人才的付出,坚持引进和培养人才相结合,聚焦重点稀缺人才,落实人才定位,在实体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的关键期,更加需要一批数字化人才。作为管理者人才,必须有数字化思维,能够成功找到转型的关键点。作为技术型人才,要有数字化专业和创新能力,为产业的数字化做好基础。政府要大力支持对人才的保护和引进,构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合理机制,坚持国内人才和国际人才平等对待,切实解决人才关注的安居乐业,医疗五险,子女父母问题,尊重人才,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去迎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改革的浪潮。

高校有针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打造一条可持续的人才供应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既具备数字化思维,又熟悉先进制造业技术为导向,选择多所国内重点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学科的试点工作,发展科研和应用两种人才,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3.建设“数实”经济深度融合标准规范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标准规范。构建起完善的融合标准,包括基础、可控、权责、监管等共性标准。积极探索融合模式。包括共享模式、精准营销模式、产业链升级模式等,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效协同,增强企业之间的协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首先要在理论上找到契合点,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本。人的需求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从需求出发整合消费者信息,再利用大数据为基础为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以项目数据化为突破口,重构二者的产业基础、产业体系和产业标准,融合形成生态,在不断摸索中实践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融合标准规范。这套融合标准必须适应市场发展规律,做到可持续发展。

4.建立“数实融合”对应的精准化管理制度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后形成的新经济模式,必须要有对应的精准化管理制度,用来保证二者融合的可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二者融合后消除无法可依的尴尬状态。可以建立产业信息数据库,对产业进行信息的归纳、统计、分类和优化结构处理,建立起一套可溯源的系统,再调研典型的融合案例,开展融合后产业管理机制试点,探索和收集数据,形成管理制度的依据。精細化管理制度是产业发展的保障。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精准化的管理制度将规范企业的改革合理化,尽量多快好省地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六、总结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是我国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大机遇。经济的发展稳定关系着国计民生,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要紧抓技术革命和理论创新,牢牢把握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数字经济和实体领域深度融合具有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解放生产力的作用,也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张一凡,李琪,吴继英.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兼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经济,2022,35(6):101-105.

[2]胡西娟,师博,杨建飞.数字经济壮大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识别和经验证据[J].经济问题,2022(12):1-8.

[3]古岚.商业银行数字转型发展研究[J].商业文化, 2021(24):96-97.

[4]汪阳洁,唐湘博,陈晓红.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机遇及应对策略[J].科研管理,2020,41(6):

157-171.

[5]解梅娟,李红梅.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20(3):9-14.

作者简介:张远(1989.09— ),男,汉族,籍贯:湖北省孝感市,专业: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