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只鸡成为角斗士
2023-07-06刘勃
刘勃
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地方,河北磁山遗址发现的鸡骨,被认为是已经驯化过的鸡。如此说来,中国人吃了一万多年的家养鸡了。
不论野鸡还是家鸡,都被老祖宗认为是道德很高尚的动物。《白虎通》里说,野鸡美食不能引诱,恐吓不会屈服,你要养它它就去死,真是完全符合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所以两个士人交际,第一次就要带上野鸡做见面礼,表示野鸡才配得上对方的美德。家鸡更是据说文、武、勇、仁、信俱全。
但不管鸡有多少美德,吃鸡和玩鸡,才是人类更重要的需求。
雄鸡美丽而好斗,打起架来很有观赏性。中国人不像罗马那样玩角斗士,看看斗鸡,也就觉得很过瘾了。
《左传》里记录了这么一个斗鸡故事,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的头号权臣季氏和另一位贵族郈氏斗鸡,两家都很不厚道,各自采取了作弊手段。
“季氏介其鸡”,这话有两种解释,一是他给鸡穿上了护具,二是他在鸡翅膀里撒上芥末,打算斗鸡时糊对方鸡的眼睛。
然而郈氏来得更狠,竟然“金距”,距是雄鸡的后爪,外有角质鞘,本就是雄鸡的大杀器,现在又附上金属,更是锋锐无比。
于是季氏的鸡被破了防,输了。季氏不甘心,对郈氏打击报复,郈氏则和鲁昭公联合,要把季氏彻底铲除,于是季氏又和其它两家大贵族联手,竟把鲁昭公赶出了鲁国,再也没能回来,最后死在国外。
鲁国是孔圣人的祖国,著名的礼仪之邦,然而一场斗鸡,竟成了国君和权臣矛盾爆发的导火索。这算是为斗鸡这种行径定了性:这是一种邪恶的娱乐,而且可能预示着巨大的灾难。
但反派的魅力总是无穷的,中国人斗鸡的兴致始终不减,并且和其它不良嗜好很好的结合起来。《西京杂记》说,那位把孔子的老宅拆掉的鲁恭王,就喜欢斗鸡,以及斗鸭,斗鹅,斗雁等其它禽类。魏晋南北朝时最有名的斗鸡记录,发起人是后赵的石虎,也是著名的变态杀人魔。
唐代斗鸡的风气最盛,最著名的斗鸡爱好者,自然是唐玄宗,他特别设立了一个鸡坊,在长安城上下搜罗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讲究羽毛要辉煌,足距要坚硬,鸡冠要高,尾巴要翘,不过上千只鸡,却有五百人负责训练,这个师生比,真是令人羡慕。
能把鸡调教好,可以得到极高的回报。李白这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嚣张做派,碰到斗鸡的,也只好甘拜下风,只能写诗抱怨,其五言古诗《古风·大车扬飞尘》刻画了宦官的显赫和斗鸡徒的骄横形象。
又有一个叫王准的,专门贡奉斗鸡给皇帝,他的一大爱好,就是欺负同样得到皇帝宠信的权相李林甫的儿子。不仅是权臣,连皇亲国戚也难以幸免。一次到驸马都尉王繇家里,拿弹弓打掉了驸马爷的头巾,打折了玉簪。驸马不但不敢生气,临到开宴,公主还亲自照看饭菜置办得怎样。长安城的两位县尉(类似今天的公安局长),则是随时把酒席倡乐预备好,恭候王准的大驾。看来不把这位爷伺候舒坦,首都的治安工作,就没办法正常开展。
《新唐书·五行志》里,特意专设了一个名目,叫作“鸡祸”。唐玄宗本人的属相是鸡,又让人穿着朝服斗鸡。中唐以后的人回顾历史,有分析说,安史之乱就是这种行为召唤出来的。比起鲁昭公的被放逐,这灾难又大得多了。
皇帝喜欢斗鸡,皇亲国戚各路权贵自然纷纷跟进,善斗的雄鸡,价格也就被哄抬到吓人的地步,有的富豪甚至因此破了产。《酉阳杂俎·支动》里说,有鸡兄弟二只,哥哥被送到皇帝面前献技,所向无敌,逗得龙颜大悦;弟弟流入市场,售价高达二百万,而普通鸡的价格,也就几十文而已。
(周歌韵荐自《领导文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