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幸运
2023-07-06王莉文
王莉文
不知从何时,青少年自杀事件在全球已经从偶发变成常态、从新闻变成数据,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5-19岁青少年群体中,自杀是女孩第二大死因,是男孩第三大死因。是社会压力太大、节奏太快?还是父母、学校没管好?亦或是孩子太玻璃心?这些都提醒着我们,不少青少年对“生命”本身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有人说:每个人都有100個自杀的念头,但都有101个不自杀的理由。那么我们希望生命教育可以为这个多出来的“1”增加重量。
全球青少年自杀率屡创新高
曾经有一则日本新闻,一位中学二年级的女生询问:请教我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杀方法。“我想自杀,但却担心给周围人带去太多麻烦。”例如:可能让父母花很多钱,也可能会让人们误认为自己是因受欺凌而自杀,给老师招致麻烦。更夸张的是,她为了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死花钱,竟然努力打工把自己的后事钱攒齐了。
在亚洲,韩国自杀率一直高居榜首。据统计,到2022年,韩国青少年自杀率3年内增加了44%,专家指出:如果不能创造减少自杀的机制,韩国未来将一片黑暗。其他国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澳大利亚、英国和墨西哥的青少年自杀率也在大幅上升。一项英国国民健康服务研究发现,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超过六分之一的7-16岁的儿童可能患有精神疾病。15-19岁青少年的自杀率增长更快,2021年,每10万人中有6.4人自杀。
美国更严重,每10万人中有11.2人自杀。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间,美国自杀率升高了30%,自杀从2014年升为青少年第二大死因。美国的金门大桥是世界上自杀发生最多的地点。纪录片《桥》中,摄影机长期架在大桥旁边的草丛里,等待那些从这座桥跳下去的人,采访了其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其实他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都后悔了,意识到自己一直以为不能改变的困境,原来都可以解决。于是他们尽力调整姿势,以求能活下来。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蓝天,他们的青春里,藏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压力和痛苦。面对全球愈演愈烈的青少年自杀现象,我们应该反思,到底是什么压垮了孩子?
国外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生命教育是为学生快乐而成功地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它是一种全人教育(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应该包含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认识、善待、珍爱、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实现对“我”“自然”“社会”的认知。
美国生命教育主要有四大板块:死亡教育、挫折教育、品格教育和健康教育。比如,在死亡教育里,学生要了解生命规律,包括生命诞生、生长发育、老化死亡等;要了解丧葬风俗;了解自杀、安乐死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等。对于死亡话题,美国人选择了直面。有的学校甚至会要求学生自己写“墓志铭”。在写“墓志铭”时,学生自然会想到:当我去世的时候,我希望别人怎么评价我?我要怎么度过这一生,才不会后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思考人生使命和最终愿景,这对孩子实现人生价值尤其重要。
“余裕教育”是日本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倡导“热爱生命、选择坚强”,针对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提出。“余裕教育”认为,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热爱其他生命。
瑞典生命教育以态度开明著称。老师会让孩子们摸孕妇的肚子,给他们讲人如何出生,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生命。此外,瑞典小学生还被允许到太平间与遗体接触,同时被告知一个人死亡对自己、对亲人意味着什么。
相比之下,中国的生命教育领域稍显空白和滞后。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我们很少和孩子提及生命这个话题,更不用说开设专项生命教育课了。要知道,在生命教育缺席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不仅会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知,更难以发自内心地珍惜有限的生命。
做好青少年自杀的“看门人”
生命教育不仅仅靠学校,更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父母-学校-孩子”三位一体,环环相扣,互相支撑;也要借鉴木桶效应,警惕最短的那一块,防止某一个环节成为最大的隐患。
据研究,在亲子冲突严重的家庭里,青少年自杀风险会提高数十倍。所以,父母是生命教育中的第一环,也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如果你读过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会发现家庭教育对是否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有多重要,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实施自杀行为需要具备以下三要素: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做一个可以提供归属感的好父母真的太重要了,可以为孩子储备幸福、抵御风雨、加强温暖有力的生命的联结。如果孩子对父母有足够的信任,犯了错敢告诉父母,他钻牛角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即使遇到再多的风雨,也知道家就是自己的港湾,有底气面对一切困难。
如何加强和孩子的生命的联结呢?家长除了要学会很多通用的亲子策略和技巧,还要特别警惕一个误区:负罪感策略。国外有研究发现,华裔父母常在孩子身上使用“负罪感策略”,比如:“我们这么努力工作来给你提供一切,你为什么还不开心/成绩不好?”“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我生你就是用来生气的吗?”总觉得这样说,孩子会更反省自己,会更上进努力。的确,负罪感策略很好用,比起欧美青年,华裔青年更努力地想考出好成绩取悦家长。但它带来的代价也很大,父母越是严厉,孩子越容易抑郁焦虑。在亲子冲突严重的家庭里,青少年的自杀风险提高了30倍。
想起网上有句玩笑话:“我一般不和妈妈说不好的事,因为她除了帮不上忙,还会睡不着觉。”中国孩子一直以来接受着“报喜不报忧”的孝道教育,但这背后潜藏着亲子关系的隐患——孩子失去倾诉的渠道,假装坚强隐忍,遇到问题自己扛,可是内心不够强大的孩子就会因为某一件小事被压垮。
爱自己也爱别人的好心态
逆商(面对挫折、摆脱困境的能力)、情商有时比智商更重要。一位从教近20年的小学老师发现的“第十名现象”,也叫“中游最有出息定律”: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他们既没有优秀生“想赢怕输”的负担,也没有差生的自卑心理,敢闯敢拼。“第十名现象”给我们一点启发:好心态胜过好成绩。人生几十年,所有人都会经历黑暗的低谷,关键是选择沉沦还是突围。培养良好的心态,才能笑对未来——我想,最好的学校教育,就应该以这个为目标。
国外有一堂课叫作《爱自己》,老师从小学时就教育孩子“爱自己”,而非等到学生进入关注自己的青春期时才开始。中学老师会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回家去照镜子,看自己的裸体,观察自己的全部细节,去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自己,接纳自己。这和我们古人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单纯爱自己的身体到爱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包括缺点)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这是一个慢工程,也是统一体。他们首先要真正发自内心爱自己,这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土壤。爱自己是第一位,但不是唯一。我们别忘了还要教孩子们记得爱别人,否则又会陷入另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极端。
美国有一句俗话:“如果你只是想开心一个小时,去打个盹;如果你想开心一天,去做一件你爱的事;如果你想一辈子都开心,请去帮助别人。”美国高中要求学生在完成课业的同时,还要有几十个小时社区服务的经历才能毕业,这是绝好的帮孩子往“成人期”过渡的步骤。因为帮助了别人,他们的生命超越了“自己”,有了更大的意义。这样的孩子,就算生活中遇到挫折,这么多的责任和牵挂也会帮他想得更远,走得更远。
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爱别人,让你的人生更充实。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开心地说出:“生而为人,我很幸运。”
(力勤荐自《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