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3-07-05李洋姬博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山东菏泽274300
李洋,姬博(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山东 菏泽 274300)
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此类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危险程度高、免疫力低下等特点[1]。患者在感染性休克状态下,呼吸变浅、尿量减少、血压下降、血流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如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患者的死亡[2]。因而在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往往会使用增加心排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3]。DA泵入疗法可增加患者的心排量、尿量、肾血流量,但有关研究称DA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效果一般,且还有可能导致肾功能障碍甚至是肾衰竭的发生[4]。NE在收缩血管方面的作用较强,故既往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但近年来有临床研究报道指出,NE在维持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同时NE虽然不能增加肾血流量,但可升高肾小球内压,增加尿量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5]。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DA、NE在治疗中的表现展开讨论,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8例,时间2021年1月-2023年1月。以便利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4∶30;年龄38-77岁,平均(56.82±9.40)岁;其中重症肺炎19例,腹腔感染21例,严重创伤11例,心脑血管疾病13例。观察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6∶28;年龄35-75岁,平均(55.72±9.51)岁;其中重症肺炎22例,腹腔感染20例,严重创伤10例,心脑血管疾病12例。两组一般资料组间对比,存在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明确全身感染,且符合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收缩压低于90mmHg,或下降程度>40mmHg,皮肤湿冷、呈花斑样改变,尿量显著减少;②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指征;③家属同意参与研究;④年龄<80岁。
排除标准:①接诊后于24h内死亡者;②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③存在DA、NE的使用禁忌或限制。
1.2 方法 予以重症感染性患者规范性治疗方案,给予早期液体复苏,并观察患者尿量,如患者持续无尿,考虑进行血液净化;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维持各个器官的灌注;保障患者的呼吸畅通,使用普通吸氧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积极抗感染治疗,若单纯抗生素效果不佳,则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对患者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稳定患者机体状态。
1.2.1 对照组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DA,使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泵入,泵入速度1μg/(kg·min),之后逐渐增加速率,最大不超过15μg/(kg·min),持续治疗8h。
1.2.2 观察组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NE,使用微量泵泵入给药,首次剂量0.05μg/(kg·min),之后逐步调整为0.05-2.00μg/(kg·min),持续给药8h。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依据其症状表现判定。显效: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乳酸清除率≥30%,尿量显著增多;有效:血压有明显的升高,尿量有一定增加;无效:未达到以上判定标准或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③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检测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变化。④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⑤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资料进行处理,数据由Excel 2007整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n(%)]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
2.3 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肾功能指标对比(±s)
?
2.4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6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下降且两组CRP、IL-6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重症感染性休克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继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大死因,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6]。重症感染性休克继发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病原体侵袭机体引起全身性炎性反应,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最终发展为重症感染性休克。本病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并造成主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其治疗十分棘手。有研究表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血压,因而为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临床应用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开展针对性治疗[7]。
DA是脑垂体、下丘脑分泌的肾上腺素前体物质,能够刺激肾上腺素的受体,增加心脏、肾脏的血流量,恢复其灌注。但其在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同时DA虽然可增加肾脏血流量,但对降低肾脏衰竭的风险无明显作用,因而临床一直在寻找其他药物改善治疗效果。NE属于儿茶酚胺,是由交感节后神经元等合成、分泌的神经递质。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中予以外源性NE可促进血管收缩,增加心排血量,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达到降低死亡率的作用。既往由于NE增加血管收缩的作用过于强烈,因此认为其会引起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表现,但近年来的实际应用则显示其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较小[8]。NE不会增加肾血流量,但可增加肾小球内压,继而产生保护肾脏功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其结果显示采用NE治疗的观察组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可能是由于观察组应用NE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更理想的效果,而这在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对比中也得到了体现。而在两组肾功能指标尿激酶和血肌酐的对比中,观察组在治疗后改善情况更为显著,说明NE在促进患者肾功能改善方面具有更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可能是NE能够提升肾小球灌注压和有效滤过压,增加尿量。此外,本次研究还对比了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与不良反应,而在两组指标对比中均未见显著差异,表明DA、NE在改善机体炎性反应方面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两组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则说明常规剂量下应用NE,其不良反应能够被接受。
综上所述,NE在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方面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效果显著好于DA,并且能产生肾脏保护作用,降低肾脏衰竭风险。因此在此类患者治疗中更推荐应用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