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乳酸水平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重症肺炎预后风险预测
2023-07-05伍菲菲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伍菲菲(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是指肺部组织(肺泡、肺间质、细支气管等)炎症感染至一定程度,恶化加重形成的炎症感染性疾病[1]。重症肺炎是ICU内占比较大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急骤、进展速度快、病情危重等特点,典型症状为严重缺氧、发热、肺部湿啰音、咳嗽、胸痛等,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会直接引起急性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脓气胸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虽然近年来临床针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ICU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仍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流行病学显示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高达30%-50%,由此可见,重症肺炎是呼吸科预后较差的一种危急重症,因此,积极寻找实用、快捷、灵敏的监测指标及方法,及时评价重症肺炎的预后,尽早调整治疗方案,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2]。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及对ICU重症肺炎研究的深入,临床工作者发现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LAC)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ICU重症肺炎患者风险预测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同时两项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成果得到了广泛认可。鉴于此,本次研究筛选出88例ICU重症肺炎患者,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LAC、NLR在ICU重症肺炎患者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字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呼吸频次≥30次/分、动脉收缩压<90mmHg、胸部X线检查显示双侧或多叶受累、尿量<20ml/h,或<80ml/4h[3];②既往无肺部手术史者;③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未收集完整,存在缺失者;②合并其他系统感染性疾病者;③肺癌患者;④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⑤ICU住院前或住院期间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者。
1.2 调查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检查数据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男/女)、年龄(≥70岁/<70岁)、ICU住院时间(≥15d/<15d)、是否合并基础病、是否实施机械通气、BMI(≥21.5kg/m2/<21.5kg/m2)、LAC(≥5.08mmol/L/<5.08mmol/L)、NLR(≥8.75/<8.75)。分析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与检查数据的差异性,将有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1.3 观察指标 ①回顾88例患者预后情况(死亡/治愈),依据患者预后情况(死亡/治愈)分为对照组(30例,死亡)和实验组(58例,治愈),收集所有对象的资料及检查数据,并分析死亡患者与治愈患者的资料/检查数据差异,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术后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②对比LAC、NLR单项预测与联合预测效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以预后情况(死亡/治愈)进行分组为因变量,患者一般资料与检查数据为自变量,a=0.05为逐步筛选变量的标准。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临床资料及检查数据对比 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男/女)、年龄(≥70岁/<70岁)、ICU住院时间(≥15d/<15d)、是否合并基础病、是否实施机械通气、BMI(≥21.5kg/m2/<21.5kg/m2)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LAC(≥5.08mmol/L/<5.08mmol/L)、NLR(≥8.75/<8.75)方面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对象临床资料及检查数据对比
2.2 影响因素分析 将上述有差异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LAC(≥5.08/<5.08mmol/L)、NLR(≥8.75/<8.75)均是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3 对比LAC、NLR单项预测与联合预测效力 LAC与NLR联合预测准确度(98.86%)、特异度(100.00%)、敏感度(97.73%)均明显高于LAC单项检测(67.05%、70.45%、71.59%)、NLR单项检测(68.18%、69.32%、72.73%)(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重症肺炎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疾病是呼吸内科较危急的一种肺炎表现。该疾病患者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极高,针对该疾病的诊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
重症肺炎患者是ICU占比较高的一类患者,同时该疾病是一种预后较差的呼吸系统危重病,住院期间治疗不当、护理不当等均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故ICU住院期间检测患者相关指标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意义重大,通过风险预测可适时调整治疗及护理策略,对降低患者ICU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将实验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及检查数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血乳酸(≥5.08mmol/L/<5.08mmol/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8.75/<8.75)均是ICU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如下:血乳酸(LAC)是临床血液检查的一项指标,是机体内糖代谢的产物,其产生源头为红细胞、横纹肌及脑组织,主要由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在细胞质中由丙酮酸代谢生成,血液乳酸浓度是反映外周组织灌注情况和细胞内是否缺氧的敏感标志物[4]。据本次研究结果来看,ICU重症肺炎死亡患者LAC水平相对较高,原因在于ICU重症肺炎死亡患者均存在严重呼吸衰竭及循环系统衰竭,进而可引起组织缺氧,最终导致LAC升高,同时ICU重症肺炎死亡患者一般同时存在肝肾功能衰竭,而血乳酸仅能在肝肾系统内代谢,肝肾系统具有强大的清除血乳酸的能力,故对照组血乳酸水平较实验组更高[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临床可作为判断患者机体炎性程度的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多将其作为不良预后的判断依据,重症肺炎死亡风险较大的患者中性粒细胞通常被异常激活升高,诱发一系列失衡的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因子升高,一方面炎症风暴对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淋巴细胞又被抑制,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减少引起机体清除病毒复制能力减弱,最终引起病情加重,故对照组NLR水平高于实验组[6]。此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LAC与NLR联合预测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均明显高于LAC、NLR单项检测(P<0.05),提示LAC与NLR联合预测ICU死亡风险的效力相对较高,原因在于两项联合检测可从更广泛的机体反应角度出发,综合性更强[7-8]。
综上所述,LAC联合NLR在ICU重症肺炎预后风险预测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检查可适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重症肺炎病死率,建议临床在诊疗过程中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