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就、变局与转型
2023-07-05白永秀陈煦
白永秀 陈煦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一带一路”十周年 高质量发展 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6-0021-11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持续推进,离不开对外开放这一重要环节。以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促使中国通过参与国际经贸竞争真正融入到全球分工体系之中,为实现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而加快“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正是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更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途径。事实上,作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至关重要的一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仅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也将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进一步提出要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一带一路”还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中国一方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开放、绿色、廉洁的理念,重点在经贸合作、基建互通、投资融资、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一带一路”由理念蓝图向现实落地的伟大转变,其国际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促使“一带一路”成为至关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与国际合作平台。另一方面,沿线国家政局动荡、全球单边主义与排外主义兴起、霸权主义扩张等现实问题依旧制约着“一带一路”建设走向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跨国贸易摩擦、国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连续涌现,迫使全球化进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也加剧全球价值链呈现收缩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区域价值链建设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及时总结“一带一路”十年来建设的成就,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現有建设思路以满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将成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所在。
当前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总结与成就概括已经形成了一定成果,主要聚焦于内涵阐释、发展成就、建设逻辑、面临问题以及建设经验等方面。如王丞从推进区域合作模式、提升中国全球价值链位置、中国企业迈向广阔市场三个角度阐释了新时代“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内涵;①吕越等系统总结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及民心的“五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②陈健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于其始终遵循着建设美好世界、破解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之困及探索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三重理论逻辑;③宋伟等重点关注了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还面临概念泛化、融资结构不善、软规则滞后、话语权围堵四大挑战;④裴长洪则系统总结提炼了过去“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多渠道开展思路沟通、加强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依托人民币共建投融资合作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等宝贵经验。⑤ 还有学者重点总结了绿色“一带一路”发展的状态与进展。⑥ 总体上,尽管这些文献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如何保证“一带一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尚不完整,特别是鲜有文献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来研究未来“一带一路”的政策转型问题。
本文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一历史契机,全面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立足于当前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现实背景,系统开展对新一轮“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探讨,总结提炼出新时代新征程“一带一路”建设的“五个转型”,以期推动“一带一路”更好地顺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阿斯塔纳首提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各国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区域涵盖欧亚非的44亿人口、66个国家,细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独联体、西亚北非和中东欧6大板块,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⑦ 沿线绝大多数国家尽管属于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但大多数要素资源禀赋丰富多样、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强劲,与中国经济具有良好的互补性,这也构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经过十年发展,“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与地区提供了巨大发展动力,瓜达尔港、中马友谊大桥、蒙内铁路、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等一大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双边与多边贸易指标逐年攀登新高。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①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生态、文化等效应也逐步体现。以下我们重点从四个方面来总结“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
1.政策对接持续深化,顶层设计趋于完善
保持国际政策对接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政治基础。截至2023年1月,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与国际组织数量分别达到151个和32个,形成200余份政治文件成果、3000多个发展合作项目,国家分布由高到低覆盖非洲53个、亚洲37个、欧洲27个、大洋洲北美洲各11个、南美洲8个。具体领域涵盖“土地投资、科技人文、海洋贸易、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绿色创新”等。② 同时,通过积极开展高层互动互访、中层部门规划措施交流等方式,成功推动“一带一路”理念主张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国际权威性合作文件中,顺利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热烈响应和普遍支持,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国际合作环境,成功推动“一带一路”由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2021年全球疫情横行与国际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期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依旧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的1—11月,中国实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0.43万亿元,同比增长23.5%,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79.9亿美元,同比增长12.7%。③ 正是得益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在疫情期间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弹性,才进一步吸引了众多国家为摆脱影响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如今,中国成功与更多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合作,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协议国家数量达到30多个,在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投资不确定性,分散政治风险。
2.互联互通不断完善,合作网络基本形成
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的关键所在。十年来,基于沿线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现实,中国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开展大型基础设施、产业和产能合作等建设项目,通过经济走廊开发搭建区域经济合作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架构。④ 目前,中巴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走在建设前列,发展成效开始逐步显现,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影响扩大,沿线建设项目取得实质性积极进展,包括以色列海法新港、非洲蒙内铁路、亚洲中老铁路等标志性国际经济合作项目也相继取得重大成就,既为相关国家的民众切实带来实惠和收益,更为未来数字“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设施基础。同时,面对全球疫情蔓延与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中欧班列的持续推进成功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
中欧班列一方面凭借速快量大、安全高效等优势积极将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為沿线国家输送抗疫物资,打通健康之路,共享中国抗疫成果,筑起国际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图1数据显示,202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首次突破1.5万列、运送14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与29%。2022年全年发行1.6万列,发送货物160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10%。2023年1月又累计开行1410列,运送标箱14.7万箱,同比分别增长6%与13%,①有力促进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一批海外仓建成并投入运营,推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其通过在全球率先复产复工,畅通国际大宗商品运输,发挥了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24个国家的近200个城市,开通运输线路82条,成功将包括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木材等在内的53大门类、5万多种品类的货物输送到欧洲,初步形成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的交通网络。② 此外,伴随中老铁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泰铁路进入后期建设阶段,其他标志性重点项目持续稳步推动,这些新线路将构成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畅通安全的国际物流通道,成为贯通亚欧互联网与沿线国家互利合作的纽带,从而有力维护区域与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图1 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欧班列开行数量(2013—2023)③
3.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中国标准得以建立
构建稳定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是保证“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持久发展的长期条件。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依托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发展潜力与中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资金实力之间的巨大互补性,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经贸合作活动日益频繁。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起《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提出通过包括定期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建经贸产业合作区、推进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等多项具体举措,以贸易成果带动企业投资,加快区域价值链建设。这一倡议得到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与参与,使其发挥了搭建国际化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助推国内外优质商品与服务的进出口,带动全球贸易增长。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沿线国家巨大的贸易与投资潜力得到初步释放。如图2数据所示,尽管受到疫情突发、地缘冲突加剧等新变局的影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同期占中国非金融类投资额由2018年的13%上升至2022年的17.9%,“走出去”发展格局态势良好。同时,作为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的创新模式,“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进程如火如荼。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在沿线46个国家在建或建成138个经贸合作区,中国在沿线国家建设的经贸合作区已累计投资507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6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9.2万个就业岗位,在为沿线地区人民带来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更为他们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与机遇。①
图2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14—2023)②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共建“一带一路”不仅要将与各方携手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更要实现规则标准“软联通”,通过建设更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超越传统经贸合作模式,开辟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图3数据显示,自2016年开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同比率已连续7年超过50%。同时,中国已成功与分布于欧亚非各州的48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协议,在空间规划、商品准入、海关互通、金融财税、医疗社保、法律纠纷处置和审计资产监管等相关层面共建“一带一路”规则标准,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目前,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有超过三分之一采用了中国标准,有效降低企业港口、物流等贸易成本,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相关环境改善、健康医疗等民生项目切实改善了沿线国家与地区民众的生活水平。
图3 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2015—2023)③
4.金融科技凸显活力,创新机制逐步形成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财力前提。“一帶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债务水平攀升的问题,而大型基础设施、产业和产能合作等建设项目又具有资金投入大、运作周期长的特点,这就使得“一带一路”投资长期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门槛较高、保险发展滞后等金融风险。为了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巨大开发资金需求,一方面,中国先后组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开发性机构,通过以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方式,推进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能合作和金融合作等项目。截至2023年1月底,亚投行的成员数量已由启动运营时的57个增至106个,已成为全球第二的国际多边开发机构。另一方面,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跨国专项贷款,支撑“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方先后设立两期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上合银联体专项贷款,签署《上合银联体成员行开展金融合作的框架原则》等一系列重要协议。截至2022年8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上合银联体成员行和伙伴行实现63个重点领域合作项目,累计发放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贷款146亿美元,为“一带一路”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合作发展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资金保障。① 同时,跨境贸易稳步发展也带动了人民币“走出去”,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迈出巨大步伐。2021年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5.42万亿元(76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领域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4.7%和43.4%,签署了国家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22个,在8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②
伴随金融合作持续深化,在更多中国资本与国际技术支持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潜力得以大力激发。中国围绕智慧农业、先进机械制造、数字卫星等多个科创领域开展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转型行动计划,通过与沿线国家开展创新推广、科研合作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共同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数字技术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打造“创新丝绸之路”。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经与8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支持联合研究项目1118项,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3家联合实验室。③
三、新时代新征程中“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变局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国际国内格局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受两次危机影响陷入长期持续衰退,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大规模兴起,国际经贸格局与国际地缘政治态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逐步形成了与过去40年经济自由化、全球化相比截然不同的新局势。国内方面,经济建设的风险、挑战也不断加大,中国式现代化还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差距过大、环保压力加大、收入不平等加剧等难点。④ 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要通过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总的来看,上述变化无疑对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了新挑战和新机遇,具体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中美贸易、俄乌冲突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制约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
逆全球化思潮与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加剧是影响国际经贸活动的重要变量。以中美贸易与俄乌冲突为代表的“黑天鹤”事件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自2018年开始美国不断以贸易不平等、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为借口,针对中国占据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与不占优势的高科技进口领域进行贸易挑衅,试图打压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限制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使得中国丧失了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失去同许多发展中国家深化优势互补的合作机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广与落实中面临诸多阻碍,更给全球化浪潮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由于俄乌两国既是全球极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与原材料供应国,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东欧地区最为重要的节点,俄乌冲突的爆发不仅对现有国际秩序与地缘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更引发全球原材料价格大幅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加剧全球能源危机。其对“一带一路”陆路及航空运输的直接影响还将继续持续,也将深度影响中资企业在乌克兰投资、建设与运营。这些无疑都制约了“一带一路”在东欧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甚至面临建设重心的转移。
2.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需求回归将激发“一带一路”发展新空间
2020年的新冠疫情不仅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国际公共健康安全事件,更是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全球生产供应链格局产生不可逆影响,引发全球价值链加速重构和区域价值链持续提升。当前,全球性疫情大流行已经基本结束,全球生产链供应链逐步复苏,人民生活回归正轨,势必激发出过去受到疫情压抑的经济发展新需求。具体来讲,一方面,伴随国际商品与服务贸易需求回到正常水平,迫切的经济复苏愿景将成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需求,也会激发出其与经济带动力强的经济体抱团取暖的渴望。同时,持续的疫情造成了国际供应链持续震荡。为了对冲其对东亚、欧洲、北美三大供应链生产网络的冲击,各国将自身经济产业链条安全放在了更高地位,促使更多国家倾向于将供应链格局向安全、多元、自主发展的方向布局。而中国在这次抗击疫情中体现出了特有的体制优势,并迅速从生产断流中走出,证明中国依旧是全球供应链中最安全、最稳定的供应主体之一,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合作提供了最大的确定性。因此,正常经济发展需求的回归势必进一步激发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潜力,双方深化合作领域将进一步被拓宽,可以预见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将更加牢固,前景将更加广阔。
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为应对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经济产业竞争力与高科技进步水平对其的威胁,编造各种借口对中国采取许多针对性的不友好政策,试图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空间与国际竞争优势,但是其现实效果适得其反。以中美贸易战为例,2018年美国政府通过加大关税力度、对高科技商品禁运、制裁等贸易保护政策试图改变中美贸易格局,威胁与中国经济“脱钩”。然而5年后,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7594.27亿美元,①中美之间的贸易依存度、贸易互补性依旧坚挺,打破了所谓“脱钩断链”的观点。同时,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认识到中国与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市场依赖性、产业互补性、全球需求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广阔合作空间,中国具有的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在全球市场中依旧难以替代,其客观经贸需求依旧强大。与中国保持正常经贸合作关系,甚至扩大合作领域,对于各方根本利益与人民福祉高度有利。
3.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将强化“一带一路”推进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要求。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凸显,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急需找到更多发展新动能。同时,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无疑对在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目标下,推动从要素开放向规则制度开放转型、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关系、构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持久动力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更高要求。这些因素都促使“一带一路”必须以更大动力向前推进,一方面,通过继续发挥好我国全球独有的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维护好现有多元稳定的国际经贸参与和全球合作分工格局;另一方面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引进来”战略,通过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进一步吸引全球生产要素到中国集聚,建立起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总之,加快“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更是推进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四、新时代新征程中以“五个转型”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实践已经在全球经贸合作、国际卫生安全、人文科技交流、话语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使其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且正在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国际经贸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在国际环境、推进动力、平台建设等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国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对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为顺应这些新变化与新要求,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更好地推动下一阶段“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讲,新时代新征程“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型:
1.在政策方向上,由以“走出去”为主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过去十年,为吸引沿线国家的对接参与并彰显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诚意,作为倡议主要发起者的中国主动承担东道主责任,出台了一系列“走出去”政策,积极引导中国企业加大在“一带一路”的海外投资力度,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装备制造、创新技术研发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在助推中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同时,相关地区在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国贸促会的报告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其中,79.5%的中国企业优先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① 然而,当前国外经贸形势与国际地缘冲突持续加剧,粮食、能源等基础性战略资源的安全性被各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新动能,更需要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具体来讲,一方面,坚持引导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把中国产能优势发挥出来,输出更多的中国优质产品和服务,造福“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另一方面,依托前期“走出去”成果与沿线国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合作机制,激发更多“引进来”机遇与需求,为“引进来”奠定更多合作基础,把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切实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实施。对外通过积极进口更多国外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制成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宽粮食、能源等基础性战略资源的国际渠道,通过多元化保证这些关键商品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对内充分发挥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与重点区位优势,加快引进更多国外优秀企业及其先进运营模式和管理系统,以自贸港、自贸区等开放平台为依托,形成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区域开放新高地,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通道,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新发展格局。
2.在产能合作上,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到以绿色数字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重
“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是互联互通,而基础设施又是互联互通的基石”。① 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对推動其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十年发展,伴随卡洛特水电站、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重点项目基本完成,铁路、港口、管网三位一体的“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已经初步构建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然而,伴随当前基建类产能合作项目的逐步完善,与沿线国家在基建领域产能合作空间正在逐步收窄,迫切需要在合作内容上由项目启动向项目保障转型升级。同时,面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越发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与数字科技发展趋势,也需要通过推动合作领域向绿色、数字等新兴产业领域转型,进而促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大力发展沿线国家的数字产业与绿色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现有基建成果的利用效率,激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新动力新活力,帮助相关国家走向可持续繁荣,还可以为中国传统产业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数字、绿色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海外市场,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推向世界。因此,今后中国应当一方面继续同沿线国家围绕基础设施领域加强投资合作,并通过完善合作保障机制确保现有基建项目的落实,巩固现有合作成果,另一方面加大在数字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绿色创新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力度,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抓住沿线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加快数字知识产权认证和数字技术标准建设,拓宽包括物联网、5G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企业数字化国际运营能力。同时,借助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框架与数字治理体系构建,大力发展“丝路电商”,培育创新合作模式。通过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区域内共享,使得“一带一路”更加适应于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趋势,形成区域市场竞争优势,更好地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使其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数字公共产品。
3.在产业结构上,由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到发展现代化产业和发展特色产业并重
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过去十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托各自生产要素优势和发展资源禀赋发展了一大批包括传统手工业、农业种植、能源开采、特色旅游等在内的、符合各国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合理分工且互联互通的良好局面,各国特色产业发展均体现出巨大发展潜力。然而,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的出现使得各国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区域价值链的重要性也会随之提升,这将推动越来越多企业基于国际抗风险能力的考量将产业链进一步在本区域内部合理布局。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产业转移成本低、产业结构互补性强的特点无疑使得“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沿着“一带一路”区域内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创新形成”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持续深化推动当地资源特色产业形成完整产业生产网络,构建特色产业共生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国内企业技术转移,帮助这些国家的特色产业进一步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通过优势技术整合延长其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尤其是帮助他们挖掘更多诸如文化创意、数字媒体等满足人民精神文明需求的新兴产业,把“现代化应当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传播开来。同时,构建起“一带一路”区域内部的产业发展协调与投资风险处置机制,为区域内部产业转移提供更大释放空间。②
4.在建设目标上,由经济建设为主到制度建设和经济建设并重
历史经验表明,强化制度建设是国际重大合作倡议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共建的重心主要在于经济合作,通过经济利益的共建、共商、共享,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在国际投资、贸易、金融、基建等多领域取得预期成绩,充分展现出活力韧劲与国际竞争力,显示了影响力。在全球化面临严重挑战、国际治理体系障碍愈加明显、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推进的今天,加强“一带一路”的制度建设和发展不仅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也能充分体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为此,一方面,应当持续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能合作、绿色创新、数字信息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经贸合作,在确保现有发展项目安全平稳落地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同有关国家的自贸区协定,不断促进当地贸易部门发展,巩固“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成果。另一方面,要把“一带一路”制度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借助共建产业园区、建设经贸合作区等机遇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制度、打造多元融资平台等举措完善“一带一路”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一带一路”组织机构实体化、政策磋商常态化、项目建设规范化,为项目的合法合规经营与持续稳定运行提供更多制度保障,向世界推广参与全球开放合作、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善的中国经验与模式。
5.在推动动力上,由政府推动为主到市场推动和政府推动并重
保持现有项目发展动力,激发沿线区域发展潜力是确保“一带一路”长期有序共建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共建“一带一路”主要是依赖央企国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承担重大项目、参与跨国投资的方式来推动的,并且投资项目大多分布在能源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链上游领域。这些领域的投资项目普遍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利润低、风险大而长的行业特点,而沿线国家又往往因缺乏足够的财力和运营能力,难以独立长期支撑,这也是导致央企国企成为“一带一路”地区投资的主力军的原因之一。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至2022年间,中国企业已在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累计约1.2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000亿美元,年均增长达8%。① 其中,央企国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据统计,目前已经有81家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超过3400个项目,大部分项目克服疫情影响顺利推进,多项重要节点工程竣工或者进入最后阶段。② 同时,在部分项目建设和运营中也逐渐出现了投资效率不高、运营状态不及预期、安全风险加大等问题,进而影响到项目可持续发展。
为此,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转变思路,改变主要通过政府强力主导的推进方式,采取措施激发“一带一路”市场潜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形成政府与市场合力推动的新格局。具体来讲,一方面,我国政府通过对接更多自贸区建设,拓展沿线国家贸易投资机遇与渠道,依托与当地政府合作,优化当地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更加有效激励政策完善招商引资环境,培养当地本土化创新人才,进而激发沿线国家投资需求与市场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与支撑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大“一带一路”投资。数据显示,近两年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有所回落,如2021年仅有195家中国500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而且民营企业“一带一路”投资主要集中在钢铁、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有色金属等制造业领域。③ 此外,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合作范围,吸引诸如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医疗健康、金融互联网等更多新兴行业、新兴领域的民营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将发展成果与民营经济共享。同时,进一步完善商务部门对接民营企业联动机制,优化政企沟通渠道,结合产业特征和民营企业诉求,拓宽民营企业获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信息资源的渠道,推动建立沿线国家投资风险防范的长效机制,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多实际支撑,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多元化动力推动格局。
五、研究结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重要内容。在当前国际呈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環格局的背景下,作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至关重要的一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既符合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客观需求,也满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提出,用更大力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本文借助2023年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一历史契机,一是系统回顾了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总结了包括政策对接、顶层设计、互联互通、经贸合作、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其次,重点分析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共建“一带一路”将要面临的中美贸易、俄乌冲突等“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新冠疫情引发的国际供应链震荡等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和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五个转型:一是在政策方向上,由以“走出去”为主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一方面,坚持引导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输出更多的中国优质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合作机制,激发更多“引进来”机遇与需求,把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实施。二是在产能合作上,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到以绿色数字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并重。一方面,继续加强基建投资合作,确保现有基建项目落地落实;另一方面,加大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投资合作,引导国际合作向数字基建等数字、绿色领域拓宽,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推向世界。三是在产业结构方面,由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到现代化产业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并重。一方面,继续推动当地资源特色产业形成完整产业生产网络,构建特色产业共生体系;另一方面,促进特色产业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优化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帮助他们挖掘精神文明需求产业,把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追求传播开来。四是在建设目标上,由经济合作为主到制度建设和经济建设并重。一方面,加强与沿线国家重点领域的经贸合作,巩固“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成果,体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另一方面,突出“一带一路”制度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组织机构实体化、政策磋商常态化、项目建设规范化。五是在推进动力方面,由政府推动为主到市场推动和政府推动并重。一方面,对接更多自贸区建设,拓展沿线国家贸易投资机遇与渠道,激发沿线国家投资需求与市场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与支撑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大“一带一路”投资,将发展成果与民营经济共享,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韩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