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与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2023-07-04朱玲刘凤欣穆雅群

河北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腕管肌电图拇指

朱玲 刘凤欣 穆雅群

腕管综合征为常见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腕管内压力增高,正中神经受压,多发于女性,患者可表现出麻木、疼痛、功能异常等症状[1]。目前肌电图是腕管综合征最重要的辅助诊断检查,可通过患处神经电生理传导指标变化对疾病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但无法对患处周围具体部位、形态变化进行检测,在疾病早期增加了漏诊和误诊率,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有效探查机体绝大部分周围神经分布情况及内部结构,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因而也逐渐应用于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中[4]。但笔者发现目前关于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明确,仍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上述前提,本研究选取腕管综合征患者及同期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旨在分析高频超声与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98例纳入观察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9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2例,女86例;年龄24~78岁,平均(52.32±10.12)岁;体重指数(BMI)18~28 kg/m2,平均(21.79±1.23)kg/m2;病程2个月~7年,平均(3.87±1.02)年。对照组:男21例,女108例;年龄23~80岁,平均(51.97±10.30)岁;BMI 18~27 kg/m2,平均(21.56±1.30)kg/m2。2组性别比、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5]中腕管综合征的诊断要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疼痛,手腕肿胀,拇外展、对掌无力,夜间和劳累后加重,甚至还可能存在大鱼际肌萎缩,休息、甩手可使症状缓解,并经手术治疗确诊者;②造血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者;③无精神疾病、语言听力障碍者等。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手腕部外伤史、手术史者;合并有骨结核者;②合并其他周围神经疾病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者等。

1.3 方法

1.3.1 高频超声:通过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进行超声扫描,超声探头选择HD 15型探头,频率设置9~12 MHz。受检者均采取仰卧体位,使其手掌面朝上,腕关节保持自然平放状态,探头从患侧腕部至肘部进行检测,行纵向、横向多切面连续扫查,检查过程观察患者正中神经回声、周围结构,观察腕管内的正中神经是否发生肿胀或变形,血管、肌腱及韧带间的解剖关系等,测量患侧腕部的豌豆骨水平位横切正中神经的最粗处的左右径、前后径及横截面积。

1.3.2 肌电图:采用美国尼高力 Endeaver CR IOM4 通道神肌电图仪对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室温保持27℃~30℃。患者均仰卧体位,被检上肢轻度外展,掌面向上,使用鞍状刺激器,表面电极记录电极片置于拇短展肌,参考电极片置于拇指掌指关节处,刺激电极置于腕、肘部分别刺激,记录正中神经腕点、肘点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正中神经腕-肘点的运动传导速度(MCV);用环状电极刺激中指、食指、拇指中间,于腕部正中神经体表投影处记录波形,分别检查正中神经感觉支中指、食指、拇指-腕点的感觉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

1.4 观察指标

1.4.1 高频超声测量指标:比较2组左右径、前后径、横截面积。

1.4.2 肌电图运动神经:分析2组正中神经腕点、肘点的CMAP和正中神经腕-肘点MCV。

1.4.3 肌电图感觉神经:分析2组正中神经感觉支中指、食指、拇指的SCV、SNAP。

1.4.4 高频超声影像学图片:分析2组高频超声影像学图片特点。

2 结果

2.1 2组高频超声测量指标比较 观察组左右径、前后径、横截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高频超声测量指标比较

2.2 2组肌电图运动神经比较 观察组正中神经腕点、肘点C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正中神经腕-肘点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肌电图正中神经运动支比较

2.3 2组肌电图感觉神经比较 2组神经肌电图正中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正中神经感觉支中指、食指、拇指的SCV、SN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肌电图正中神经感觉支比较

2.4 高频超声影像学图片 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健康人群正常正中神经横截面积相对较小,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腕部增粗(横截面积明显增大)。见图1、2。

图1 健康人群正常正中神经高频超声

3 讨论

腕管为一个纤维骨性管道,压力缓冲差,腕部反复活动时,会使得屈肌支持带、腕管容积变发生病理性变化,导致正中神经受挤压,进而产生腕管综合征[6-8]。腕管综合征为劳损性疾病,临床发病率约为4%,主诉为桡侧3个半手指的麻木,常伴有疼痛或因麻木而清醒,清晨或夜间加重,严重者出现手部肌肉无力、拇短展肌萎缩等,导致无法进行日常精细活动,早期确诊可为其临床治疗奠定坚实基础[9]。

肌电图为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的常规辅助检查方案,主要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电图两方面的诊断[10]。本研究中,观察组正中神经腕点、肘点的CMAP,正中神经感觉支中指、食指、拇指的SCV、SNAP均低于对照组,但正中神经腕-肘点M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可进行神经功能的定量分析,进而反映腕管综合征卡压神经的损伤程度。早期腕管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以脱髓鞘为主,神经束膜以及神经内膜的通透性降低,可导致正中神经感觉支中指、食指、拇指的SCV降低,当病变进一步发展时会继发轴索变性,可发生正中神经腕点、肘点的MCV降低[11,12]。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长期的慢性受压,可导致相对正常的神经纤维建立新的侧支,进而实现对受损神经纤维所支配的肌纤维的支配,可产生自发电位,降低CMAP,提示肌电图检测相应手部感觉及运动神经指标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13,14]。曹春艳等[15]研究显示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腕-肘点MCV低于健康人群,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可能原因为,腕管综合征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才会导致运动单位的扩大,进而降低正中神经腕-肘点MCV,与本研究中纳入患者病情存在差异。

腕管综合征病理改变包括神经束受到卡压而导致其内部轴浆回流受阻,并促使神经纤维的脱髓鞘[16,17]。高频超声检查软组织分辨率好,操作灵活,而正中神经走形相对表浅,位置恒定,高频超声可以直接显示正中神经的病理状态下的形态学改变,卡压处有切迹,可沿神经走行进行动态追查,明确周围神经和筋膜的走向,显示神经的细微结构变化,进而明确神经受压的原因。高频超声检测正中神经时横切面可见高回声的神经外膜,其内为点状蜂巢样回声,纵切面两侧呈高回声的神经外膜,可显示神经膜厚度,之间为呈线性平行低回声的神经束,能有效显示神经左右径、前后径、横截面积,通过分析豌豆骨平面正中神经膨胀、回声增强、神经外膜增厚等可对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规避神经代偿对肌电图结果的影响,提高诊断效果[18-20]。本研究提示高频超声对腕管综合征可进行形态的定量分析,在临床判断中的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肌电图对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可进行形态和功能的定量分析,可作为临床诊治依据。高频超声联合肌电图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有指导作用,也能对分期及治疗方法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腕管肌电图拇指
绿拇指
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有趣的拇偶
绿拇指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拇指甲中分以远缺损的修饰性修复
掌区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54例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