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跨国的纪录片,深度探讨怎样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2023-07-04小言编辑明月
文/小言 编辑/明月
教育,是全世界家长共同面临的课题。
耳濡目染中,我们习惯于对孩子延续上一辈的教育,却渐渐发现,我们小时候的教育方式似乎对现在的孩子“水土不服”。有时候,我们明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是需要改进的,但又迷茫不知什么是正确的。
到底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的,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呢?《他乡的童年》这部国产纪录片,也许可以解答你的问题。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国的教育者们有一种清晰的教育理念。他们的教育是为孩子未来融入社会打基础,并且十分明确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以此为基础,设计整个教育。
而我们的教育,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都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只考虑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有思考未来孩子们如何带着这些印记生活,更不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适合每个人吗?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著名记者周轶君,先后走访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英国,最后回到中国,希望能从他国的童年教育中,获得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
前三集中讲述了最极端的两种教育方式——集体主义至上的日本,和个人空间第一的芬兰,以及与中国既相似又不同的印度。
● 日本
日本最为突出的民族特征之一是:集体性、凝聚力、做事严谨以及对细节的完美追求。
这一切要回到日本的幼年教育上。
从幼儿园开始,日本孩子就被教育,要遵守并维护团体的秩序和规则。东京的藤幼儿园,以独特的圆形设计而闻名。设计师的初衷,是让孩子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体会到自由的感觉。
但仔细观察细节,却会发现这座幼儿园里充满了“枷锁”,处处都体现着集体主义的味道。草地特意保持坑坑洼洼,让孩子感到不方便,从而对身边的事物形成自己的思考。教室入门处,地板上绘制着拖鞋的图案,提醒孩子要把鞋子放整齐。推拉门特意做成一次性无法完全关闭,必须第二次才严丝合缝。留下缝隙就会让坐在门附近的孩子喊冷。用这种设计能够确保每个孩子最后进屋要随手关门。拿掉水龙头的水槽,这样一来,如果用过水不及时关掉,就会弄湿自己的脚。让孩子强行记住,节约用水。
种种细节,都在教会孩子一件事:如果一件事情他没有做完整,就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在这样的教育制度培养下,才形成了日本以做事严谨且漂亮而闻名的社会风气。
当然,除了关于秩序的训练,日本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藤幼儿园门口种着大量的洋葱,园内圈养了一匹小马……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体验原生态的大自然。
当孩子们发现,拨开洋葱皮,会露出洁净的葱白,他们的眼神中会流露出恍然大悟或自信的神情。日本的教师说,如果你在20岁时拨开洋葱,还有同样的神态,那大概是比较危险的了。
关于日本获得了多项诺贝尔奖这一点,纪录片中提到:许多获诺奖的专家都曾讲到自己小时候在外面疯玩的经验,学习成绩也并不顶尖,他们就是在这样的体验中,培养了好奇心和发现问题的眼光。
下村修因第一个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成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一。他研究这个课题的起因,就在于小时候看到海边发光的水母,感到非常好奇。为了解开童年的困惑,他一生中抓了85万只水母去研究。
● 芬兰
与日本严格的集体主义完全相反,芬兰是个极其注重个人自由的国家。人口只有500万,却号称教育最强国。2012年,芬兰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中,阅读和科学成绩欧洲第一。
但在这个国家里,学校为了避免竞争,小学四年级以前不设置考试。学校看起来也更像是游乐场,充满自由。如果你问一个芬兰人,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他会回答你:离家最近的那一个。因为每个学校的质量都一样高。
在学校里,孩子们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他们最大的任务,就是静下来看书。姿势也随你喜欢,趴着、倒立、抱着娃娃熊,都随你喜欢。老师会带着孩子去森林中上课,让孩子在森林中对照色卡,寻找相应的颜色。但同时,这道题又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回答,就没有对错之分。
芬兰也极度反对体罚制教育,即使家长只是在辅导作业时,弹了一下孩子的脑门,也会被儿童保护部门三番五次地约谈。芬兰的教师不评职称、不写报告,但必须获得硕士学位。
这一集,最让人动容的部分在片尾。老师带着孩子去康复中心,让孩子和老人一起作画。过程中没有指导和标准,只要按你想要的方式去画就可以。
导演周轶君不会画画,这也是她成年后第一次动笔。她邻座的老婆婆从未学过画画,但通过爱好的方式坚持了几十年。拉妮老师向她道出绘画的本质后,周轶君感到委屈地落泪。她像太多中国孩子一样,从小到大反复经历着一件事——被否定。但在芬兰,老师会告诉你:绘画每个人都可以,这些画不是用来彼此竞争的,每个人都可以画,用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看到这里,我被治愈了。芬兰人的追求,是为了你的生活而学习。
当然,被人羡慕的教育也有不完美之处。例如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集体主义带来的校园霸凌难以遏止。父母会担心,集体主义的教育方式会抹杀孩子的个性。
而芬兰,一直因缺乏竞争力而饱受诟病。在看“芬兰篇”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因为芬兰是个高福利国家。孩子从一生下来,就会得到政府发放的育婴百宝箱,孩子进学校可以享受免费的午餐。有孩子的家长可以拿将近全额的工资,在家里待到孩子三岁再出去工作。
而我们的生活却总充满竞争和压力。那么,我们的邻国印度,同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也有十几亿,它有贫困匮乏的一面,但在全球跨国公司中,印度CEO的数量却遥遥领先,这又是源于怎样的思维方式呢?
● 印度
在印度,如果你没有莲蓬头,你可能直接拿个铁罐,戳几个洞,就当莲蓬头用了。这也反映了这个国家资源的常年匮乏。
这样的国情,反而造就了他们一种传奇的天赋:在混乱中制造秩序。
这种情况反应到教育上就是——学生们基本上不接受正确答案。
在课堂上,学生们会很乐于举手提出问题,尽管他的问题可能在他人看来,背后逻辑不通,但他敢于说出来,也乐于和大家去讨论。
学生们也认为,任何一所好的大学,挑战老师都是课堂上重要的一部分。学校采用苏格拉底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他们认为:大学就好比要把一匹马领到水边,并让它感到口渴。
另一处,是加尔各答一个非常偏僻的村庄。
苏加塔教授在这里装电脑,让孩子们接触互联网。近几年,他正在将这项事业推广到更偏远的地区,并将其称为“云中学校”。
在这里,有的孩子连衣服都不充足,他们在得到电脑后,会格外珍惜。一年后,孩子们学会了浏览网页,搜索问题。由于看不懂英文,他们又开始以小组的方式学习英文。
几年以后,教授又发现了另一件事。当你问孩子们问题,他们上网页搜索的情况少了,去视频网站寻找答案更多了。因为在视频中,你会看到一个人向你解释这个问题,这个人不只是某个学校的某个老师,而是世界上最好的。
相比之下,在学习中没有接触互联网的孩子,会大幅落后于那些会使用网络的孩子。
在“云中学校”里,使用的教学方法称为SOLE,是一个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重点是让孩子们自己想要学习,这不仅适用于贫困儿童,一些富裕的国际学校也深受此法的启发。
该学校创始人的女儿,一开始在传统教育制度下学习,自信心不断下降。因为传统教育告诉孩子——你必须要听我的,在这里学习是有等第的。而这位创始人认为:权力不应该自上而下,而应该是共享的。
另外,他们还强调孩子的学习一定是要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在一个小组里,大家都在网上搜索答案,那么其中一个人用的网站与另一个人不同,他就会两个网站都看一下。
他会发现两个网站上所写的东西是不同的,这时候他就会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正确的。这一点会永远留在他们脑海里。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发现的,而不是别人告诉他们的。
当周轶君问到,6 岁的女儿希望得到一个iPad,是否应该买给她时,印度的老师告诉她:你要认识到,这些电子产品就是这一代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你不能隔绝它们,但你要让他们学会,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利用它们。书和互联网都能给孩子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们并不是要禁止孩子使用某一种资源,而是让孩子学会在两种资源中找平衡。
在这一集里,出现了一个中国的小朋友。他叫陈子奇,来自中国台湾。他有点多动症,在台湾上学不是很开心,因为老师总是希望孩子们都很乖,于是老师会建议这个孩子去看医生并服药。可活力被抑制的同时,创造力也被抑制掉了。
这个孩子在台湾的教育,让他认为自己是全世界最笨、最差,甚至不配留在这个世界上。他来了印度,妈妈才发现他其实有很强的创造力。
印度整体是混乱的,他们的教育也不是整体上被人称道,而是总有个体在努力去改变,个体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
● 结语
就像导演周轶君所说,这部纪录片注定无法释放中国父母的补课焦虑和升学压力。但当我们再次面对问题,却可以有不同的参照和成功的典范:“这部纪录片注定无法解开中国父母的补课焦虑,升学压力。但我愿与你分享,旅途上的惊喜、感动与观念刷新。因我坚信,当你眼界宽阔,看待这些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当你也产生新的疑惑,去寻找就会有所获。”
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去多听多看,尝试寻找这些方法,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最适合我们孩子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