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阅读的点灯人
2023-07-04任玲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一组文章或多篇文章展开整体性的阅读,从而形成结构化和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教学过程。群文阅读有助于调动学生探究语文知识和深层阅读的主动性,能快速提升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语言组织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体性架构。文章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议题选择、语言建构和应用、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优化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旨在帮助高中生学会阅读。
关键词: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任玲(1984—),女,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
一、前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化。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有创意的、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阅读教学模式,也是一种结构化和系统性的阅读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也能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同时,巧妙、有趣、有序的群文阅读不仅能使高中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还能使高中学生悦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在议题选择上下功夫
第一,教师应以历年的高考语文真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选择议题。如以“工匠精神”为议题时,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研读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课的基础上,将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书匠(节选)》作为群文阅读材料,让学生分析主人公老董的匠人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第二,教师可以依托单元主题教学目标设定议题,也可以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作为切入点设置议题。例如,在学习《赤壁赋》后,教师可将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临江仙·夜归临皋》等作品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并体会作者面对风雨依旧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又如,以“秋”为议题时,教师可以将老舍《四世同堂》中北平的秋、郁达夫《故都的秋》以及《秋声赋》放在一起,让学生阅读并感知不同的作家对秋的审美趣味的不同。议题的选择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要不断更新群文教學理念,打破固有的议题选择模式,还可以将其上升到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高度上,让学生在感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语言建构和应用上下功夫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群文文本的梳理和整合来逐步提升语言建构的能力[1]。
1.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
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链,搭建情节支架,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故事内容[2]。以笔者组织的群文阅读之葛亮的《书匠》和李靖的《蒸饭匠》为例。
笔者:在阅读《书匠》一文后,分析作品可知其表达了文中的老董怎样的心情?
学生1: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文中,老董带“我”来到橡树林,对“我”说老师傅们最初带他来过这里,可以看出橡树林是老董职业的起点,老董站在这里,内心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无限感慨。
学生2:有对老前辈的怀念之情。老董指给“我”看爷爷作画的地方,并且他还清晰地记得“我”的爷爷当时说过的话——“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这些都表明老董对“我”的爷爷的怀念之情。
学生3:还有对岁月流逝的生命感悟。文中说老董和“我”的爷爷经常来橡树林,在这里他学到了技艺。老董还说:“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这表明老董内心有一种岁月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悟。
笔者:你们总结得很好。谁能告诉我文中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4: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为了一本书,即便和夏主任结下梁子失去工作,他也认为值得。
学生5:老董为染蓝绢不断试验,没有放弃,体现出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学生6:老董不忘“不遇良工,宁存故物”的古训,敢跟权威叫板,说明他能够坚持行业规矩,这一点很难得。
学生7:他淡泊名利,图书馆要给他“转正”,他居然摇摇头,宁愿当一名书匠。
笔者: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①坚持行业规矩;②恪守职业操守;③修书精益求精;④淡泊名利。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李靖写的《蒸饭匠》,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蒸饭匠老孙的句子,并分析其表现了老孙的哪些特点。
学生1:文中老孙指着燃烧的柴火对“我”说:“这是金、木、水、火、土,还有光和气的结合。”可以看出老孙这个人比较健谈、很有智慧。
学生2:还有在中间部分老孙说“其实用粳米最好,有营养。毕竟粳米长足了,要160天;籼米才140天,还没长好就收了”,说明他有文化知识。
笔者:上面这些句子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大家能不能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
学生3:“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前,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以及“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诀窍”等句子,侧面说明了老孙蒸饭技艺的高超。
笔者:大家总结得比较到位。那么大家从老董和老孙身上学到了什么?文章给了你们什么启示?
学生4:我们要学好文化知识。老董根据造靛的老法子,反复试验,最终完成修复任务;老孙勤劳好学,探索出了蒸饭的诀窍。
学生5:学到了老董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和老孙乐观上进的人生态度。
笔者总结:老董和老孙分别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是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们身上的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2.领悟文章主旨,探析现实意义
概括并领会文章主旨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人物形象、细节描写等多个角度概括文章主旨,感悟文本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3]。
例如,在小说《百合花》中,作者以解放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为背景,讲述了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后来通讯员舍己救人,英勇献身,新媳妇为牺牲的通讯员献出新被子的故事。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一条线索联系着小说中的人物。笔者以此让学生感悟文中的“百合花”的深刻寓意,如“百合花”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美的化身,象征了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等,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人物蕴含的人文精神。
又如,在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片段后,笔者引导学生将作品跟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劳动最光荣”固然重要,但在现代经济社会,更重要的是“智慧劳动”[4]。
(三)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活动时,可以通过类比迁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例如,在《赤壁赋》中,词人运用清风、明月、江水、小舟等形象描绘了一幅诗意十足、意境优美的赤壁夜游图。“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出词人的旷达情怀,写词人想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之中,是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心声的真实写照。在品读词句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就容易得多了。这样一来,学生在感知语言美的同时,对人生进行思考,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进而认识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
同时,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小组内的主题阅读活动,以阅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契诃夫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①小说的要素有哪些?②别里科夫形象在塑造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③华连卡及其弟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链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上下功夫
1.从语言角度体验美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手法、语言特色、语言风格和语体色彩等方面入手,欣赏语言片段,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细腻情感,品读语言之美,探索文章字里行间的语言魅力[6]。譬如在阅读红柯的《麦子》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修辞、用词、句式、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赏析。其一,作者把麦田里的老婆婆比喻成豹子,把老婆婆抚摸麦子的手比喻成跳鼠,“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一句勾勒出一派祥和、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其二,文中用麦子的金光普照原野,象征丰盈的生命是守护边疆的希望,诠释了老头和老婆婆用他们的生命守护着这片土地,带给这片土地生命之光。“麦子”是全文的主线,也是“太阳”,代表“希望”,“麦子”象征着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顽强的生命力,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其三,“老头端着空簸箕,眼睛充满梦幻般的光芒”一句描写他们种麦子的情景,使得一个具有动态感的画面跃然纸上。其四,“我们是簸箕命”塑造了主人公的奉献品格,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含蓄美;“我们种的是太阳”这般诗化的语言,表现了这对夫妇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读起来耐人寻味。
2.从情感角度培养审美情趣
在阅读散文、小说、诗歌、文言文名篇等群文材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品味文章,感受其中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品味艺术魅力[7]。比如《项脊轩志》中“儿寒乎?欲食乎?”一语道尽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老舍在《四世同堂》中主要从美食的角度渲染了北平的秋天带给普通市民的美感,带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和市井生活趣味,字里行间洋溢着欢乐的情调。郁达夫是一个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的知识分子,在《故都的秋》中,他对北平的秋的审美完全是建立在文人个性化的审美趣味之上的,其内心雅趣多于俗趣。
此外,鲁迅的《秋夜》、闻一多的《秋色》、柔石的《秋风从西方来了》等咏秋之作,描绘出蓬勃向上、勇于抗争的壮美人像,表现出明晰、强烈的主体意识和生命抗争力量,呈现出散发着理性光芒的秋,是读者追问人生意义的观照对象。每一个个体所处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学养与识见不同,当时当地的心态心情不同,其观物的具体感受也会不一样,因此不同的作者寄寓于秋的情思意趣会有所不同。
3.从艺术形象角度提升审美品位
在《树和天空》这首诗中,这棵“在雨中走动”的树,“在空中绽开”的雪花,营造了朦胧的意境,能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感受。这和日本“俳谐鼻祖”荒木田守武笔下的这句“疑是落花返枝头,一看原来是蝴蝶”有异曲同工之妙,关联着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方面的主题。在学生感知语言美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所创造的奇妙世界。阅读这些名句,学生可以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产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五)在优化评价方式上下功夫
一方面,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群文阅读评价形式,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确保最大限度地检测学生阅读效果。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群文阅读过程性评价量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见的评价维度如下:①能否找出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分析其个性特征;②能否从文学创作背景理解作品;③能否尝试赏析作品的语言特色;④能否撰写一段质量较高的评点文字。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自主设计阅读评价清單,做好每天的阅读记录,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撰写阅读心得体会。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建立阅读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成果,鼓励学生坚持阅读,使其在群文阅读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
三、总结
群文阅读教学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与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应在充分认识群文阅读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在语言建构和应用、议题选择、思维能力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优化评价方式上多下功夫,积极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拓宽阅读教学思路,设计任务驱动型阅读活动,形成结构化的整体性阅读模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以及不同文本之间的类比与贯通,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魅力,培养多元思维,真正让学生学会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
[参考文献]
[1]曹芳贵.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J].中学课程资源,2020(5):55-57.
[2]张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3):142,144.
[3]林丽娟.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53-54.
[4]周国伟.浅谈群文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4):56-58.
[5]赵亚兰.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12):6.
[6]万生科.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J].品位·经典,2020(9):131-132.
[7]贾新华.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汉字文化,2020(1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