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让异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2023-07-04刘华

求知导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课外阅读小学生

摘 要:文章探索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方式促使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在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情绪适应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情绪引导、引进实践教学等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兴趣的策略,以期让相关小学生充分适应安置地学校,并爱上课外阅读。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小学生;课外阅读

作者简介:刘华(1981—),女,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天河实验学校。

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模式,易地扶贫搬迁能够实现精准扶贫,帮助移民在安置地脱贫致富。在这一过程中,移民的随迁子女在安置地学校学习时会面临一些问题。由于脱离了原生成长环境,随迁子女可能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影响学习效果。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而言,若学生无法充分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则很难积极参与到教师开展的课外阅读教学中。因此,如何通过更为有效的方式促使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爱上课外阅读成为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适应性问题

(一)学习适应性问题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学生而言,其在学校中的生活时间较长,若不能够充分适应学校的环境,将会严重影响自身今后的发展。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易地扶贫搬迁后转入的学校与之前的学校有着很多不同之处,教学氛围、条件、方式等均出现了变化。这样的陌生环境使得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学生难以及时适应,进而对其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学生在转移到安置地之前的学习条件较差,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而在迁移之后,教学條件明显变好,借助更加优良的硬件教学条件开展的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等,会使迁移学生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同时,由于长时间处于贫困状态,部分迁移学生较为敏感自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因此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此外,由于存在畏惧心理,这部分学生即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会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1]。

(二)行为适应性问题

作为检验易地扶贫搬迁学生适应性的硬性指标,行为适应对迁移学生的受教育情况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除了要充分掌握学校所教的知识内容,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进入全新生活环境的迁移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因此,促使其行为适应性良好,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其快速投入学习中,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并实现与同学的友好相处。

但是,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不少易地扶贫搬迁小学生存在一定的行为适应性问题。一方面,其在校园活动中存在明显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与退缩的问题;另一方面,其容易出现抄作业、上课迟到、大声打闹喧哗等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原学校的教学条件匮乏,教育资源不足,对于这些学生的约束不足,导致其在生活中逐渐出现了行为失调的放纵现象;或是因为这些学生无法接受新鲜事物,甚至对新事物具有畏惧心理,进而出现退缩现象。原学校的管理模式、严格程度等与安置地学校大不相同,会导致迁移学生出现不适应的问题。

(三)情绪适应性问题

情绪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情绪不适应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小学生的主要适应性问题之一。对于迁移学生而言,进入全新的社会环境以及学习环境中,必然需要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2]。由于脱离了原来的生活环境,有些迁移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情绪,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易怒、逆反的心理,仅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学产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

这些不良情绪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迁移学生会产生各种情绪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其缺乏安全感以及归属感,对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实施教学时,教师需要及时做好情绪引导工作,对学生进行安抚,并为其创建更加舒适的学习空间与教学氛围,以此加快迁移学生的适应过程。

二、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兴趣的方式

(一)协调课内外关系,加强情绪引导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通过对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状况进行观察,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存在好动的问题,难以持续进行阅读。同时,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在家长以及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顺利地开展阅读活动。而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而言,他们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对各方面都不熟悉,容易出现情绪、行为以及学习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若教师不能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无法促使这些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安置地学校的环境。为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多关注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生的情绪变化以及学习状况,给予其更多的关怀,促使其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小学生在迁移之前大都生活在相对贫困的地区,当地的教育资源以及物质资源不够充足,使得他们很少能接触课外读本,并且其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之后,容易产生自卑敏感的心理,因此需要教师多加关注,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关怀。在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特质,选择适宜其阅读的内容,通过课外阅读的教学方式,给予其鼓励[3]。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我们做朋友”这一口语交际内容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结合相应的课外阅读读物实施教学工作。教师可在教学中阐述朋友的定义,同时引进《亲爱的笨笨猪》这一课外阅读读物,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课外读物中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让学生感受到童话故事中笨笨猪的真诚善良。尽管笨笨猪有点笨,总是闹出笑话,但是它却能够始终保持善良和开心,而且它的朋友们都很宽容、友爱,都能够帮助笨笨猪完成它想要做的事情。在与朋友们交往的过程中,笨笨猪凭借做事专注、认真以及简单、执着的特性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在带领学生阅读完课外读物后,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相应的阅读与讨论活动。之后教师再询问学生的感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重新介绍自己,并谈谈自己对朋友的了解以及期盼。教师开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能促使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学生敞开心扉,愿意与同学交流沟通。教师只有对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小学生的心理进行调节,才能够促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地学校的教学环境,感受到教师以及同学的关怀,进而能够积极融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外阅读教学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创建趣味教学环境,协助课前阅读

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属于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外时间进行,但都需要建立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4]。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都是对文本进行讲解。为了能够让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生更好地接受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注重文本讲解过程中的艺术表现,避免讲解过于浅显,流于形式,或过度解读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运用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教师所创建的教学环境中。

为了鼓励全体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教师需要创建相应的激励性教学环境,如可以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设置课前背读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好胜心较强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课堂的前三分钟开展背读活动。教师要提前一天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其阅读课外文章,并从其中摘选一些优质的名言警句、诗词谚语等,在背读环节背诵出来。在布置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到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学生接触到的课外读物资源有限这一情况,充分利用教室当中的教学设备,让其能够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中自主查询相关课外读物,并以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随后进行背诵。这样的课外阅读引导,可以让学生逐渐积累语文知识,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开展背读环节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多样的背诵方式,如学生单人背诵或集体背诵等,引导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要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开展相应的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当中创建图书角,组织学生将自己日常的课外读物拿到班级图书角中分享给同学。当然,教师也要准备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适宜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青蛙写诗”课程,为小学生准备《小鹿斑比》《孤独的小螃蟹》《小鲤鱼跳龙门》等课外文章。在完成课内文章的讲解后,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这些课外阅读内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发进入班级图书角对课外读物进行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展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还能够促使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内容为蓝本,为后续语文课堂教学做铺垫,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还能够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5]。

(三)强化课后延伸,引进实践教学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小学生,促使其更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并实现健康发展,教师可以加强实践教学,带领小学生走出去,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阅读兴趣,结合教材内容,促使小学生通过走进自然环境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开展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可带领全体学生到当地的动物园或是昆虫博物馆中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奇妙,从而激发其对这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或是组织学生以春游的方式,到當地的公园中进行自主探险活动,寻找昆虫,并通过拍照片或是绘画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以此提升学生阅读昆虫相关文章的热情。在开展上述课外实践活动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昆虫记》,让学生回家后结合自己记录的昆虫内容对《昆虫记》进行综合性的研读。这样一来,教学便实现了从课内向课外的良好延伸,有助于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小学生逐渐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结语

对易地扶贫搬迁学校的小学生而言,其进入新的教学环境中,难免会产生学习、行为以及情绪适应性的问题,难以顺利地适应新环境,从而出现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这些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情绪引导工作,注重人文关怀,通过更加有趣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迁移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并通过实践教学等方式,不断延伸课外阅读,带领其亲身感受,进而有效激发其课外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思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子女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基于NVivo的质性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9(10):66-72.

[2]刘琼.易地扶贫搬迁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研究:基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M市的调研[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2,24(3):111-115.

[3]吴柏君,杨子奇.教育脱贫:稳定易地扶贫搬迁的根本保证: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22,40(2):30-36.

[4]覃志敏,范瀚雨.希望课堂托起易地扶贫搬迁儿童新希望[J].当代广西,2022(6):58.

[5]韦秀英,杨霞.易地扶贫搬迁背景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研究[J].数据,2022(2):170-172.

猜你喜欢

易地扶贫搬迁课外阅读小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信息化技术在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识别:多维贫困测度及分解
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七个一”新模式的实践与启示
河北省涞源县易地扶贫搬迁路径研究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