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餐饮企业被曝光 安全底线何时能守住

2023-07-04张卫

中国食品 2023年7期
关键词:香米香精门店

张卫

每年的3·15都是不法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被公之于众的日子。在今年的3·15,既有“香精大米”重回市场、“用垃圾菜叶制作橄榄菜”等屡禁不止的食安问题,也有餐饮企业后厨脏乱差等老生常谈的食品卫生问题。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深、监管力度之大也是从未有之,可为何在法律越来越健全、监管越来越严格的当下,食品安全依然得不到保证?

香精大米、发臭橄榄菜

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在央视3·15晚会上,记者再次曝光了十多年前就曾被3·15曝光过的“香精大米”。

在安徽寿县永良米业库房里,放着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包装上写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淮南市寿县永良米业刘经理介绍道,他们的品牌叫“泰子王”,但跟泰国米没有关系,公司从来不做大米进口。

既然不是从泰国进口的香米,那么永良米业宣称的“二代泰国香米”又和泰国香米有什么关系呢?刘经理表示,“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实际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用的都是当地的稻子。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仅是产地,一些泰国香米的香味也另有蹊跷。在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堆放着数十吨大米,外包装写着泰国茉莉香米,原料产地泰国。公司负责人沈经理承认,这些大米同样和泰国香米没有任何关系。

沈经理介绍,本地产大米原本没有泰国茉莉香米的香味,但记者抓起这款大米闻了闻,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那这香味来自哪里呢?记者跟随该公司李经理穿过厂区昏暗的过道,来到存放杂物的小屋,李经理从角落里拿出来一个白色塑料桶,桶上没有任何标识。李经理告诉记者,这是一种香精,泰国香米的香味正是用它调配出来的。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不应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显然,香王粮油在大米中添加香精属于违法行为。

李经理还现场为记者做了演示,仅仅往大米里滴了几滴香精,本地大米就散发出淡淡的泰国茉莉香米的香味。李经理告诉记者,在生产时,他们会把香精挂到提升机上,通过注射器加到大米里。

沈经理还坦承,他们往大米里添加香精已经很多年了,对于如何让香味更逼真,他总结出不少经验。“三十多吨就是五斤左右,我不允许他们加多了,加多了太明显。”沈经理还表示,“如果是裸米的话,2.32元。加点香(精)的,我自己发给经销商的话,是2.4元。”就是这种假冒的大米,沈经理表示一年可以卖一千多吨。

据了解,大米中违规添加的香精很难被人体消化,大部分会存留在肝脏、肠道,对器官造成持续性刺激,长期食用无疑会造成严重伤害。比如,刺激消化系统,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诱发过敏反应,如头痛、皮疹、呼吸困难等,甚至可能诱发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损伤神经系统,引起头晕、嗜睡、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增加患癌风险,若香精为工业香精,其中的甲醛、丙烯酰胺等物质还可引起致癌、致畸等反应。

“香精大米”的危害如此严重,生产厂家不可能不知道,却依然铤而走险地生产“香精大米”,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样,在广东汕头,“用垃圾菜叶制作橄榄菜”的骨干龙头食品加工企业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在去年的“土坑酸菜”事件后依然不吸取经验教训,同样也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

3月14日晚,广东电视台曝光了玉蕾食品的制作环境脏乱差问题。视频显示,橄榄菜的生产原料芥菜被随意堆放在工廠门口路边,菜叶中混杂着一次性饭盒、烟头、塑料袋等垃圾,不少菜叶已发黑腐烂,周围还有蝇虫乱飞。门口的芥菜在堆放了近一星期后,被玉蕾食品的工作人员用挖掘机搬运到了仓库中,再倒入腌制池进行腌制。玉蕾厂区办公室内工作人员也证实,仓库门口堆积的蔬菜是做橄榄菜用的芥菜。一名在现场指挥转运的玉蕾员工说,芥菜放在门口是为了沥干水分,并说“全天下都这么做啦”。

事件曝光后,汕头市高度重视,连夜组织专项整治行动,职能部门和属地加强联动、协同作战,对涉事企业和曝光问题进行调查处置。3月22日,玉蕾食品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并表示,目前企业已经停工停产,已有成品全部封存;对涉及的蔬菜原料进行溯源调查,核实该部分原料来源,封存管控;对涉及生产原料储运等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停职处理;立整立改,对厂区、生产线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清理消杀。

蓝蛙、半山妖后厨脏乱差

餐饮后厨已成食安重灾区

在今年3·15,除了“香精大米”“用垃圾菜叶制作橄榄菜”等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餐饮后厨脏乱差等也是媒体曝光的重点,其中尤以蓝蛙、半天妖最为严重。

3月15日,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这一刻”栏目曝光了网红西餐厅蓝蛙(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店)后厨乱象。从曝光视频中可以看到,今年2月初,卧底记者进入涉事门店后厨冷荤间负责沙拉甜品制作,观察到制作沙拉使用的部分水果并不新鲜。画面中出现切开的牛油果已经发黑,操作者直接去掉黑色部分继续使用的情况。记者还发现后厨已过保质期的袋装蔬菜仍然可以制作沙拉,工作人员表示过期了只要摘一摘,能用也用。店内所有食品虽然都需打上使用有效期标签,但记者观察发现,该店多种食材的有效期标签可以被随意更换。

另外,店内后厨使用的抹布由洗碗间统一清洗,清洗后未经分类存放在桶内随机拿取。一种橙色的抹布可以用来擦刀具、擦垃圾桶、擦食物架、擦碗……什么都能擦。

3月15日,朝阳区市场监管局针对“记者卧底网红餐厅蓝蛙曝光后厨乱象”的曝光内容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工作。在蓝蛙餐厅悠唐购物中心店〔蓝蛙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朝阳门分公司〕,执法人员要求该店立即停业整顿,停止在第三方订餐平台的经营活动,并对其涉嫌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等问题进行立案调查。此外,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对辖区剩余9家蓝蛙餐厅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工作,对店内原材料进货查验、设备设施使用、食品标签标识及后厨环境卫生等环节进行检查,同时会同检测机构对食品原材料做抽样检测。根据现场核查情况,执法人员对发现问题的两家门店〔蓝蛙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朝阳第六分公司、蓝蛙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酒仙桥分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并约谈了蓝蛙餐厅总部及相关门店负责人。

餐饮后厨存在乱象的不止是蓝蛙,半天妖也没能逃掉。3月17日,新京报社会新闻部出品了《视频|半天妖烤鱼后厨乱象调查》。报道称,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新京报记者先后进入安徽合肥两家半天妖烤鱼门店卧底暗访,发现后厨使用的鱼类食材都是冷冻产品,很多鱼解冻后存放过期,仍被端上餐桌,甚至有门店负责人要求“只要不臭,都能继续用”。

新京报记者发现半天妖鱼类冷冻的时间普遍偏长,时间短的数月,时间长的有一年,与半天妖“鲜活食材”的宣传不搭边。在门店工作的第四天,记者就发现其中有一批产自越南的凌波鱼(冷冻巴沙鱼)外包装信息显示,生产日期是2022年2月24日,正好是一年之前。有半天妖的门店工作人员曾特意嘱咐记者,往后厨搬运冻鱼的时候,“要用东西挡一下,不然顾客看到都是冻鱼,心里肯定不舒服。”

如果你以为半天妖只是用冷冻鱼代替鲜鱼,那就大错特错了,其还存在超过保质期的鱼继续使用,甚至从垃圾桶里回收食材重新端给客人等刷新我们三观的行为,简直让人作呕。

经过长时间冷冻的鱼,没办法直接送入烤箱,还需要提前解冻,经过二次处理才能使用。半天妖后厨有明确规定,这些鱼解冻后的保质期是24小时。但新京报记者在半天妖唯品奥莱店的后厨工作多日观察发现,解冻后的鱼即便存放时间已经超过保质期,后厨的工作人员也不会废弃,而是会继续使用。比如,记者发现一些尚未拆袋的凌波鱼,它们解冻后已经存放了两三天,鱼肉表面出现了一些暗沉的斑块,厨师长依然交代第二天继续使用。

被使用的过期食材并非只有解冻的鱼,一些涮菜和烧烤食材超过保质期也是常态。在半天妖家天下店,后厨的冰柜上贴了各种食材的保质期限。但记者发现,负责备菜的阿姨并不会照此执行,年糕、脆皮肠、千张等各种过期的食材依旧会被端上餐桌。她曾向后厨的其他同事转述门店负责人的要求:“只要不臭,都能继续用。”

使用过期食材已是比较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更让暗访记者震惊的是,唯品奥莱店将已经倒进垃圾桶的涮肚,重新捡回来加工,再端给顧客的一幕。

2月20日上午,有顾客点了一份涮肚全家福,因加工时间耽搁了一会儿,已经快煮好的涮肚全家福被顾客退了单,后来这份涮肚全家福一直到下午都没有卖出去。当晚8点多,又有顾客点了一份,但之前那份剩下的涮肚全家福已经被扔进了垃圾桶。“放这一天了,也没人点,以为卖不出去了。”工作人员觉得有点可惜。

记者以为他们会重新拿出一份涮肚进行加工。但让人震惊的是,工作人员居然从垃圾桶里把倒掉的涮肚全家福捡了回来,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随后,这份刚从垃圾桶里捞回来的涮肚全家福,经过简单清洗加工后,真就被端给了那位点单的顾客。

针对媒体曝光的问题,3月20日,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半天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半天妖烤鱼总部)开展约谈。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逐一向企业指出错误,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要求企业迅速落实,妥善处置舆情,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出现。闵行区市监局要求该公司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完善主体责任相关制度,依法配备食品安全管理总监、食品安全员岗位,按照要求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总部应加强对门店抽查巡检,建立严格的加盟商奖惩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门店立即整改,必要时关停整顿。

3月24日,半天妖发布声明致歉,并称事发后第一时间成立了自查自纠督查小组,对于涉事的两家合肥门店解除合作关系,永久关停,不再对外营业。

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香精大米”“用垃圾菜叶制作橄榄菜”以及餐饮后厨乱象等,今年3·15曝光的这些食安问题已经不止出现过一次,同时也是食品安全领域经常出现的问题。只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食安意识的增强,食品餐饮企业的手段更加隐蔽、行为更加无耻。

比如“香精大米”事件,早在2010年3·15节目就对一些企业违规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做过深入调查报道,但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有企业违规添加香精,可谓“野火烧不尽”。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香精大米”治而不绝?为什么不法商家胆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逾越法律底线?

首先是造假成本低,利润丰厚。比如,报道中不添加香精的“裸米”卖2.32元,添加后给经销商卖2.4元。看似单价差距不大,但添加香精的成本本身不高,在巨大销量下就是一笔巨大的利润。

其次是利用消费者的信息差,模糊概念,不作真实标识。大多数消费者无力辨别香米的真实产地,买到什么以为就是什么。比如,“泰子王”就用一个商标来忽悠消费者。

最后是上游原材料生产流通缺乏有效监管。可以让大米拥有泰国香米味道的香精本不应该存在,自然也不可能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批。但是,香精厂明知生产此类香精非法,还通过各种方式偷偷卖给老客户。为了躲避监管,好多香精原材料不标注真实名称,香精也没有标明厂名厂址。所有这些瞒天过海的过程,仿佛都脱离了监管部门的掌控。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质量安全态势总体向好。但是,如果法规不能完全落地实施,保护消费者安全就会沦为空谈。基层监管部门有没有实地走一走看一看,有没有认真抽查市面上销售的粮食产品,关系到粮食质量安全状况。在我国不断加大粮食监管力度的背景下,“香精大米”事件再现值得深刻反思。

在蓝蛙、半天妖的后厨乱象问题上,虽然这个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被媒体曝光多次,也有多家餐饮企业被罚,但它们依然守不好自己的厨房。究其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餐饮行业的管理链条实在太长了。从原材料采购、物流仓储到厨房加工再到端上消费者餐桌,中间有太多琐碎的环节,纵然有标准详尽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卫生标准,但实际落实起来并不容易,很难达到百分之百的规范,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把关不到位,都有可能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漏洞”。

主观原因是,资本家有着天然的逐利本性。在餐饮行业,食材选择直接影响经营成本。就如同被曝光的半天妖,为了提高盈利水平,在食材问题上就出现了各种违规甚至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是食品餐饮行业的底线,也是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信任的基础。有时候,因为一家企业出现食安问题,最后破坏的可能是整个行业的信誉,这在“土坑酸菜”等事件中已得到印证。为了维护企业信誉、促进行业发展,还望各食品餐饮企业时刻把“食品安全”牢记心间,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猜你喜欢

香米香精门店
为什么我国会选择杂交水稻?泰国香米因抗病能力差而被放弃
二流体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香精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德国最成功的洗车门店——Mr.Wash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天然香精比人造香精更健康?
如何突围购物中心打造火爆门店!
你是个好女孩
进口泰国香米纯度鉴定方法的研究
泰国茉莉香米不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