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质量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3-07-04周建红
周建红
数学课程是一种探讨数学问题与空间性质,存在一定的抽象性的学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将以往注重“知识记忆、应试考核”的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转变成数学思维、数学应用的教学。初中教师在数学教育授课过程中要避免以往的传统模式,采取更丰富、更灵活、更直接的教学方式,立足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考虑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多元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增添趣味性的同时,发挥课堂应有的教育价值。为此,文章针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灵活设置问题,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初中教师在对学生展开数学教学工作时,可以多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以及思考得到答案。同时教师要针对问题的质量这一方面进行考查,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思考。此外,在教学中也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接受知识能力上存在的不同。教师在与学生通过设置问题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让学生渴望更加深入地探索和掌握数学知识,以获得更大的收获,从而实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开展《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工作中,首先可以出示一张雾霾天气的图片并提出问题:1. 同学们,从图片中究竟发现了什么问题?2. 大家有没有知道去除雾霾的好办法?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个和节能环保相关的现实问题:某学校在今年冬季烧煤取暖,持续时间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如果学校将煤增加6t,那么煤的使用量就会增长到200t。相反,將煤减少6t,那么用煤总量就会减少79t,该校还打算每年烧煤多少吨?带领学生解决在课堂导入环节的问题。关于课堂上引入中的问题,若设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烧煤x吨,则x满足怎样的关系式?由题意得:
① 4(x+6)>200
② 4(x-6)<79
未知数x同时满足①②两个条件,把①②两个不等式的所有性质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记为:4(x+6)>200,4(x-6)<79. 然后由教师进行定义:当对于某个不确定数的多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时,将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师经过对问题的深入挖掘,从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题目中,让学生非常自然地获得了不等式组的概念。利用经典案例和变式练习指导学生的书写方法,同时让其归纳解题过程,提高学生解一元不等式组的能力。其次采用经典例题进行变式练习,促使学生迅速掌握所学知识点,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最后根据这一节课的重点问题,有层次地加以检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结合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也要求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很好地掌握,使得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消极情绪,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达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与数学课程融合,创设生活情境,缩短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拓展其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可以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有效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以此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以及自主探索能力。
以《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应用》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创设生活情境:“同学们,在长假期间不少人都热衷旅行,但旅行社却瞅准了这个商机,会打出不同的优惠来引诱你,所以到底该当选哪一种更划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妙!”其次设计生活化问题:某单位打算利用新年时间安排职工到全国某地旅行,而参与游览的服务人员预计有十至二十五人,甲、乙二个导游的服务人员一样,但价格都为每位二百元。通过磋商后,甲旅行社提出可给每个旅游者七五折的优惠政策;乙旅行社则认为应该先行免去一个客人的旅游服务费,而后再给其他旅游者以八折优惠政策。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该单位选择由哪一种旅行社所承担的旅游费用比较低啊?
通过以上例子,带领学生了解在假期的时候选择更合算的旅行社。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现实入手,引起了学生学习愿望,将现实抽象演绎为数学现象,以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欲,并进行总结,进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其在了解新知识点的基础上,及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最后准确把握了学生对所有章节的掌握情况,进而激发了所有学生对了解数学的浓厚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益,在提高其了解数学知识的综合水平和对章节归纳的文字表达水平的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采用游戏模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处于初中这一阶段,平时的学习压力会比较大,而游戏具有愉悦、放松的特点,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业负担。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从而有效地开展数学课程,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学习,采取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提升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该围绕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以及数学基础能力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所在。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采用游戏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且游戏富有很大的娱乐性与趣味性,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就将数学知识点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产生极高的兴趣,从而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有理数》这一节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引入“同学们,体育课上老师经常发出口令,让我们一起来探索‘3翻2法,也就是说将三只杯口都要朝着上面的方向摆放,每当翻到第二杯杯口的时候,都要将它们杯口的方向进行改变,经过反复的尝试,就能使三只茶盏的杯口都朝着向下的方向。接下来老师会邀请一位同学来到讲台上给大家进行演示,大家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在结束之后,教师再随机挑选2—3位学生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在游戏开始之前,大家将其方向面向自己,在教师喊出“向后转”这三个字之后,你们再同时背向大家。重新设计游戏规则:
① 三个人共同向后移动
② 每个人独自完成
③ 两个人共同完成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导他们探索有趣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当三个人都完成了游戏,可以用茶杯(纸牌)等作为道具来进行更有趣的互动。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3翻2”,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的游戏来达到这一目的。此外,在游戏中可以使用茶杯(纸牌)作为道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全员参与,而且还能够更好地体现活动的本质,通过小组合作,不仅能够深入探讨“4翻?”的问题,还能够更好地理解“4翻3”的内涵。并且还会在演示“4翻3”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翻转次数的重要性,以此来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接下来,带领学生深入的探讨“5翻?”“6翻?”这两个问题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然后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5翻5”“5翻6”“5翻7”“6翻8”“6翻7”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学生的参与,增加其交流以及突出学生的表现。最后教师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杯口朝上”和“杯口朝下”这两个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将一只茶盏的杯口方向改变为另一只,可以使得一个影响因数的值符号得到显著的变化;而当需要将三只茶盏全部进行翻转的时候,就要将三个因数的符号同时进行改变,从而使得整个状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只有两只茶盏被翻转,则必须同时改变二个因数的符号,以此来反映出它们的总体状况时,若干茶杯的总体情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通过运用有理数乘法,“符号规则”的问题被“倾斜茶”的问题所取代,“倾斜茶杯”的问题“几何化”也随之而来。教师利用这一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课堂,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制定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清晰掌握知识点
初中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仔细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根据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以及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来提出数学的教育目标。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计划,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地提升自身的课堂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对教学的理念进行及时转变,分析教学的具体内容,并基于此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结合教学目标完成对知识的学习,进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分式的运算——乘除》教學中,首先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这一节课中,在掌握了计算方法基本属性、计算方法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理论基础上,为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的乘除法学、学习分式相加法和分式函数的计算方法打下了根基。然后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的互动式课堂方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并融入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按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并结合本节课程的学习特点及其学生的年龄特征展开教学。随后研究初中生的实际状况:初中生在此之前对乘除法较为了解,加上对本章的计算方法及其特点了解,抓住他们有丰富的思考意识和活动的思维能力、爱提出意见、渴望获得教师的鼓励这些心理学特征,采用他们独立探究、合作讨论的数学学习方法。最后设计课程目标:1. 针对计算方法的乘除法的原理、各种形式的乘方法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2. 组织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法则以及对分子分母是简单式的乘除法运算。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能够更好地了解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促使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教学,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学习数学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角度出发,转变以往传统、固有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进行精心设计,认真地贯彻落实,在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