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2023-07-04林丛晓
林丛晓
摘 要:产教融合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目前中职教育获得重大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工程测量课程所学内容与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与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阶段所需的各种测量工作息息相关。简而言之,工程测量是各种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职学生上岗就业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之一。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所教授内容与现实存在严重脱节问题,必须重视将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深化改革。故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教育意义,从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课时改革、教学观念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改革五个方面,论述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策略,以期对相关教育人士带来有效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1-004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14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与国家提出的有关职业教育要求相符,更与现实社会对工程测量人才的需求一致。因此,中职学校及相关教师应重视明晰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教育意义,依据工程测量课程的教育目标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需求,深入研究工程测量教材内容,全面考虑中职教育责任,将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以此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教育意义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问题日益凸显,在传统工程测量课程体系下,学生所学知识内容与实际施工并不相符,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独立胜任岗位工作,无法用所学知识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需要从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课时、教学观念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此助力中职学生学好工程测量技术,掌握专业技能。
第一, 课程改革与实际施工要求相符。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新仪器、新设备与新工艺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这些新仪器、新设备与新工艺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工程测量技术做配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传统工程测量技术还在沿用过去方式方法,已经与现实脱离,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中职工程测量课程进行改革意义重大。
第二, 课程改革与教育改革要求相符。在二十大报告中已经清晰提出当前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應重视产教融合,重视校企合作。工程测量是土木类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因此若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学生职业技能也将无法得到有效培养锻炼。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对中职工程测量课程进行实践改革研究具有积极教育改革意义。
第三, 课程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相符。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岗位工作,其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将决定学生的岗位就业成功率,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内容是无效的,是已经被现实社会淘汰的知识,那么其在就业时所具备的能力也将是无效的,其综合能力也将无法得到充分培养锻炼。基于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一)教育教材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若想有效改革,首先应重视将教育所用教材改革,使学生所学知识内容是可用的,是有效的,是可以提升其职业技能的。目前,中职学校所用的工程测量教材是2011年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全书共329页,共有17个单元,前七个单元主要是阐述测量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在后续的每一个单元中,又将工程测量知识分成若干个小点,重点讲解。从整本教材的布局与内容上看,符合教育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内容系统地学习工程测量知识,掌握工程测量技能。但从教材具体内容的细节上分析,可以发现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教材中的测量仪器没有及时更新,所讲仪器在实际施工中已经很少使用;还比如教材中的具体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距较远,明显落伍,像距离的测量,教材中还在重点讲解钢尺测量相关内容,而在现实中更多是使用新仪器、新工艺完成测量[1]。基于此,中职学校应重视将教育教学所用教材改革。
中职学校应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关注当前社会上对工程测量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同时分析工程测量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与上岗标准,紧盯当前工程测量所用的新仪器、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施工企业加强联系,将获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归纳整合后,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同时从校本设计角度落实教材改革。工程测量是土木类工程专业必学知识之一,教材内容必须与当前施工现场所需技术相一致,这样才能确保中职教育培养人才是当前社会必备人才。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做好工程测量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其中包括教学设计、校本课程、实训项目以及相关题库练习等,尽最大可能地落实教学教材改革工作。
(二)教学方式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若想有效改革工程测量课程,还需重视将教学方式改革创新。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发现,中职学校为使学生毕业即上岗,将工程测量课程分为两种教学,一种是理论教学,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相关理论知识,具备理论技术技能,教学方式为室内教室上课;另一种是课内实训教学,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工程测量实践技能,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测量仪器与设备,独立胜任岗位工作,教学方式为室外场地上课。通过室内与室外的组合教学,学生既可以学习理论知识又可实践练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此种教学方式更多为形式化,学生并没有真正接触工程测量技术的机会,实践认知不足,导致课堂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基于此,中职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具体策略如下:
中职学校应重视将产教融合优势最大化发挥,在教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为中职学生创设可以真正实践练习的机会,使其通过在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操作,验证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真正培养并提升专业技能[2]。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转变教学思想,不再将教学目光局限在学校内,或者是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实践企业内,而是需要将教学目光放在整个建筑行业中,争取并创造一切可以锻炼学生实践技能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不同施工企业的不同施工现场学习工程测量知识,针对不同施工场所所使用的工程测量仪器、设备,以及使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有深入认知,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学生可以真正接触并学习工程测量操作技术,提升学习有效性,学校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教学课时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若想进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还需重视将教学课时进行改革。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工程测量课程既要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还要进行实训教学,安排的教学课时是75课时,若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这些课时仅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还远远达不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通过分析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可以发现,部分理论教学内容是需要在施工现场实践中学习并掌握的,也就是说,施工现场实践教学时间要远大于课堂内理论教学时间,这种情况下,还需要25-35课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学课时的改革需要至少100课时做支撑,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中职学校应重视将传统的教学课时安排优化处置,落实课时改革。
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课时改革时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在校时间是固定的,并不会因为课时的增加而延长学习时间,因此若想有效进行课时改革,增加教学课时,就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3]。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施工现场度过的,那么施工现场作为中职学生提高工程测量技能的主要场所,就不可能缩短教学时间,且还需适度增加教学课时,因此,在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的教学环境中,中职学校应重视研究“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將一些理论知识教学安排在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存在的线上课堂上,并为保障线上教学效果,设计线上预习,复习与课堂学习签到,并随机抽选学生回答问题,确保学生线上学习高效性与有效性。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下,中职学生可以在施工现场练习实践技能前学习理论知识,并在第二天的施工现场进行理论知识验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如此,中职工程测量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将稳步提高。
(四)教学观念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若想进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还需重视教学观念改革。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更偏重于理论知识教学,认为理论是实践的重要依据,若学生没有掌握理论知识,那么实践技能学习是无效的,在这种教学观念影响下,中职教育虽然强调是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但实际上与其他教育模式相当,更偏重于理论知识教学,导致中职学生毕业后无法独立胜任岗位工作,需要从基础做起,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练习[4]。而正是因为这种教学现状,也使得社会上对中职教育存在偏见。基于此,中职学校需要重视转变教学观念,重视进行工程测量教学观念改革。
中职学校在转变教学观念过程中,需要对中职学校存在价值有一个深刻认知,并对教育部及二十大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要求深入研读,明确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中职教育的主要改革路径,明确工程测量作为土木类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学科之一,需要与时代同步进步,需要不断以新思想、新视野看待工程测量的飞速发展事实,进而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先转变教学观念,再研究具体的改革内容与方向,做好改革思想准备。中职教育存在初衷是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具备专业技能,不仅可以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更能通过一技之长实现个人理想。因此,中职教育必须重视教学观念改革,以新时代发展思路看待中职教育,进而研究工程测量专业课程改革路径。
(五)评价标准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若想进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还需重视将评价标准改革。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中职教育的存在价值与优势,进而明确中职教育需要进行教学观念、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那么以上方面的改革若想有效,还必须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改革的重要性。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不仅要从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中判断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掌握程度,还需要从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考核中判断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掌握程度,且实践考核占比要大于理论考核,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职业教育价值,进而在学习中调整学习心态,摆正学习态度,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关注实践技能培养,在实践技能练习中夯实理论知识。为此,中职学校应重视做好评价标准改革。
中职学校在改革评价标准时,应从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上研究,考核方式应偏重实践操作考核,这就要求在产教融合的施工现场学习中,就要重视考核并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确保学生在施工现场的每一次实践操作中都是积极有效的,学习效果都是显著提升的。考核内容同样需要改革,在过去确定考核内容时,都是由学校教师设计确定,这导致考核内容过于局限和浅显[5]。因此在改革时,应重视邀请施工企业中的专业工程测量工程师参与到考试内容设计中,确保每一道考核题目都稳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程度。通过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的改革创新,研究具体的评价标准、改革标准,将达到预计的改革目标。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方向与手段需要综合考虑当前施工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因此产教融合深度与广度显得更加重要和关键,因此中职学校相关领导与部门需要做出教学创新改变,积极研究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并争取更多利于产教融合进行下去的教学资源,使工程测量课程改革获得各方教育支持。此外,还需重视工程测量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以教师的专业能力推进课程稳步改革。
总而言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且改革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这不仅是因为工程测量是土木类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更是因为工程测量技术的强弱与高低,都将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影响项目建设质量。所以,必须重视在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阶段就为其提供最专业教育教学课程,使中职学生在产教融合背景与课程改革实践背景下,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具备专业能力。基于此,中职学校应重视结合产教融合教学经验,将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工作落实并推进,构建系统且科学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范晓红.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三教改革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212.
[2] 周吉妍.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73):250.
[3] 肖利,刘强,张春艳.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以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工程测量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18.
[4] 王朝林.中职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甘肃教育,2013(20):20.
[5] 王利林.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6):33.
[责任编辑 吕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