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享作业 趣习化学

2023-07-04丁春玉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初中化学

摘 要 作业优化设计对于“双减”政策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初中化学作业存在“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密切,刷题多、操作少,分层不细致、不合理”问题,导致学生的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强,作业逐渐成为学生的负担。本文提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合理分层”等优化作业设计策略,让作业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创客乐趣以及满足个性需求,进而让学生乐享作业、趣习化学,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双减”背景 作业设计 优化策略

作者简介:丁春玉(1986—),女,甘肃金昌人,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学。

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新的课程理念之一。化学课程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作业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更好地发挥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也就成了每一位教师研究的焦点。

“双减”政策落地伊始,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笔者对初中化学作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细致分析。结果表明:机械重复地刷题、枯燥乏味地識记,几乎成为了化学作业的常态;作业缺乏生活气息、缺乏创客乐趣,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等现状。针对作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合理分层”等策略,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让作业充满了生活气息、具有了创客乐趣以及满足了个性需求。在减少化学作业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作业质量。

一、联系实际,让作业充满生活气息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化学的“影子”,化肥、化纤、塑料、合金等都属于化工产品[1]。既然化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那么教师在设计化学作业时,就应该联系实际,让作业充满生活气息。

(一)联系实际,设计揭秘生活现象的作业

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存在,所以会出现一些奇异、神秘、有趣的生活现象。为了引领学生从科学角度,客观、清晰、准确地认识这些生活现象,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精心设计一些揭秘生活现象的作业。同时,这些神奇、有趣的生活现象,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内容时,教师可以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文字,为学生描述一些神奇、有趣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1)在一些盐碱地区,土地表面经常会出现一些白色的粉末状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丽丽被马蜂蛰后,医生建议她用食醋止痒;乐乐被蜜蜂蛰后,医生却建议她用肥皂水清洗。食醋属于酸性溶液,肥皂水属于碱性溶液,这是两种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溶液,为什么都能够止痒?请从化学视角,揭秘、解释这些生活现象。

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学生往往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认真的态度,完成这种类型的作业。以此为契机,学生不仅能够自主揭秘神奇、有趣的生活现象,还能够通透理解丰富、抽象的化学知识。同时,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也会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得到逐步发展。

(二)联系实际,设计解决生活问题的作业

巧妙、恰当、合理地利用一些化学知识,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舒畅。在设计化学作业时,教师需要聚焦教材内容,结合日常生活,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一些有趣的生活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干燥剂”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作业,内容如下:(1)在存放茶叶、衣服、箱包、书籍、字画等物品时,需要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滋生细菌、发生霉变。为了营造一种干燥的环境,可以投放一些干燥剂。存放不同物品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干燥剂。请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否为上述物品存放选择合适的干燥剂?(2)每当春回大地之际,南方地区居民的屋子里就会变得特别潮湿,霉菌猖獗,危害健康。你能否想出房间除湿的好办法?

上面作业案例中的两个问题,都是日常生活中让人比较烦心的问题,且与干燥剂知识密切相关。因为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了关于干燥剂的相关知识,所以他们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完成此项作业,学生对关于干燥剂的知识就会有更深、更细、更透的认识与理解,学生的科学思维、化学观念等核心素养也会逐步发展。

(三)联系实际,设计分析生活案例的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引入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生活案例,能够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发展思维。而要求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这些生活案例,则可以让他们深度理解案例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同时,在这种类型的作业中,教师也可以渗透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意识。

仍然以“常见的干燥剂”内容为例,教师选择一个生活案例:是干燥剂,还是“炸弹”?有一位8岁的孩子,正在一边吃零食,一边喝饮料。这时,他发现零食袋里有一个小袋子。之前,妈妈告诉过他,这是干燥剂,不能食用。于是,他突发奇想:如果把干燥剂放在饮料瓶里,饮料会不会变少呀?当他将干燥剂放入饮料瓶时,发生了令人恐怖的一幕,饮料瓶发生了爆炸,导致这位8岁小男孩双目失明。试分析:放入干燥剂的饮料瓶,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这个真实的、血淋淋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产生了进一步认识、研究干燥剂的想法。一包小小的干燥剂,怎么会成为一枚“炸弹”?通过深入分析这个案例,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全面地了解与认识干燥剂,并积累一些生活常识,培养其安全意识,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

二、注重实践,让作业具有创客乐趣

“玩”是创客的一种状态,“做”是创客的一种常态[2]。为了让作业变得轻松、有趣、高效,教师应该注重实践,设计一些操作实践类作业、调查实践类作业、应用实践类作业,让作业具有创客乐趣,让学生成为“爱玩喜做”的创客。

(一)操作实践类作业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化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以教材内容为焦点,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依据,以创客理念为指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操作类作业。以操作实验为契机,学生会经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会更通透地理解、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设计、布置了一项操作实践类作业,即让学生利用废旧矿泉水瓶、塑料吸管等生活中常见材料,自主制作一个气密性良好的多功能瓶,并尝试使用这个多功能瓶收集、检验、干燥某种气体,以及去除某种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净化气体等。因为学生已经在实验室有了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经历,所以他们完全具备了自主制作多功能瓶的能力。在制作多功能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困难,学生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

相比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多功能瓶的各种作用而言,操作实践类作业能够让学生形象、生动、牢固地识记相关知识。同时,在制作多功能瓶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清晰、直观地认识到气密性对于多功能瓶的重要性,还能够理顺气体在多功能瓶中的进出问题。当然,学生的科学思维、化学观念等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发展。

(二)调查实践类作业

深入调查是科学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揭示科学奥秘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解决生活中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揭示生活中涉及化学知识的奥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调查实践类作业。通过调查实践,学生可以更为清晰、深入、准确地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可以发展、提升自身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项调查实践类作业,即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某种调查研究方法,深入调查在加热条件下黄金是否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为完成此项作业,一些学生会通过互联网,搜索、观看、分析、研究相关的视频;也有一些学生会与奶奶、妈妈沟通,调查了解该问题;也可能尝试用妈妈的黄金首饰,验证“真金不怕火炼”;还有一些学生会前往黄金首饰店,通过参访首饰店黄金鉴定专业人士验证该问题,等等。

尽管不同的学生会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但是最终他们都会对黄金的性质有一种共性认识。通过完成此项调查实践类作业,学生会更牢固地识记黄金的性质,更全面地了解黄金的各种用途,以及逐渐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三)应用实践类作业

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根本目的;以用促学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为了启迪、引领学生准确、灵活、自如地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实践类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实践中深度理解、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学习“水的净化”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一项应用实践类作业,即让学生利用矿泉水瓶、指甲大小的鹅卵石、米粒大小的石英砂、透气性较好的蓬松棉、未曾使用过的活性炭等材料,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另外,学生还需要利用尘土、细沙、墨水等配置一种浑浊且有颜色的液体。之后,学生可以尝试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过滤自己配置的浑浊液体,以此验证该简易净水器的过滤效果,以及进一步研究过滤原理、水的净化过程等。

通过完成此项应用实践类作业,学生对净化水的过程会有一种形象、直观、清晰、准确的认识,对于净水机的过滤原理也会有深入的了解。同时,在动手设计简易净水器,过滤浑浊液体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证推理、科学探索、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发展。

三、合理分层,让作业满足个性需求

即便是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在学习同样的知识时,不同的学生往往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产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3]。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从“内容、形式、评价”方面进行合理分层,让作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一)作业内容合理分层

鉴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教师应该在作业内容方面进行合理分层[4]。相比于“一刀切”式的作业,在内容方面进行合理分层的作业的数量明显减少,质量显著提升,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例如,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生活中常见的盐”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围绕教材中的“练习与应用”,设计分层作业。本课时的课后练习共有六道题目,第一题是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第二题是运用化学式表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第三题是辨识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第四题创设了一个关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实验情景,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第五题是选择合适的试剂、通过合理的操作,鉴别亚硝酸盐和食盐;第六题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氯化钠的用途,并制作一张资料卡。

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只要求完成第一、二、三题;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完成第五、六题;对于基础扎实、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完成第四题。通过这样的分层,有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夯实基础,提升化学表征能力;有助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发展性质验证、实际应用能力;有助于优秀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另外,以完成此项作业为契机,不同层次学生的素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作业形式合理分层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優势智能[5]。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该从形式方面进行分层,让不同的学生以自己喜爱、擅长的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以此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例如,在学习“化学肥料”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掌握鉴别氮肥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从形式方面分层的作业: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巩固鉴别氮肥的方法,如绘制一张鉴别氮肥的思维导图,或设计一个鉴别氮肥的实验方案,或开展一项鉴别氮肥的实验活动,或创编一段鉴别氮肥的“顺口溜”等。在完成此项作业时,一些喜爱绘画、擅长美术的学生,可能选择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一些喜爱表达、爱好语文的学生,可能选择设计实验方案的形式,或创编顺口溜的形式;一些喜欢制作、热衷实践的学生,可能选择开展实验设计活动的形式等。

通过在作业形式方面进行合理分层,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夠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喜好,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因为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擅长、热衷的作业形式,所以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更高,实效性更强,科学思维、化学观念等核心素养也会全面发展。

(三)作业评价合理分层

评价是作业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效的作业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实效性。为了更为客观、合理、准确地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即针对不同学生完成同一项作业的情况,进行分层评价。

以“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内容为例。教师设计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了解现实生活中关于金属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一些知识、案例,并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一篇关于“废旧金属污染环境”的环保小论文。因为学生在调查研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证据推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现实差异,所以他们完成此项作业的效果也会存在一定差距。在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时,教师应该分层评价。例如,针对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以更高的标准进行评价;对于基础薄弱、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降低评价标准。

通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层评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作业中产生获得感、成就感,产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自信心。当然,分层评价也需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布鲁姆说:“学习最大的动力,在于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同样,学生乐此不疲地完成作业的最大动力,也在于对作业的兴趣。教师采取“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合理分层”的策略,让设计的化学作业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创客乐趣、满足个性需求。内容适量、形式多元的作业具有趣味性、召唤性,能够提升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双减”政策全面落实,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让学生乐享作业、趣习化学。

[参 考 文 献]

[1]郑丽金.“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化学作业的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22(28):22-24.

[2]张路生.“双减”对于初中化学作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2022(34):228-229.

[3]王洁.“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策略与方法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2(12):5-7.

[4]吴大挺,许丽施.自主分层作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5):88-91.

[5]鲁向阳.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9):6-8.

(责任编辑:姜显光)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优化策略初中化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