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对基层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2023-08-31陈帝旭

政工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官兵智能化人工智能

余 洋 陈帝旭

习主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在推进战争形态加速转变的同时,也对基层政治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现实影响,“智能关”成了我们必须跨过的“时代关”。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如何正确把握人工智能对基层政治工作的影响和要求,有效跨过“智能关”,继续发挥好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人工智能对基层政治工作的现实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包括军事领域的运用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作为基层部队主体的“00 后”“网生代”们,思维活跃、猎奇心强,虽已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却还未形成足够的分辨分析能力。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容易对基层官兵造成较强的震撼,影响基层政治工作的质效。

(一)影响基层官兵对宣传教育工作的认同。认知侵蚀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更加广泛隐蔽,近期火爆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聊天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答疑解惑,被官兵认为“好玩”“好用”,但其也常常夹带“私货”,悄悄地对分辨能力不够或者警惕心不强的官兵进行认知侵蚀;DeepFake 等深度伪造程序能够肆意篡改甚至生成影像资料,偷梁换柱,扰乱视听;通过大数据智能精准投放的诱导信息,更是能够将官兵包裹于信息茧房,定向塑造认知,动摇理想信念。同时,青年官兵对新兴智能产品充满好奇心,习惯于“互动式”“个性化”“生成式”的知识获取形式,而元宇宙学校、虚拟课堂、AI 教师等一大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学习教育变得像“打游戏”“大冒险”一样愉快刺激。相较而言,传统思想教育“我讲你听”的形式和“毋庸置疑”的内容,易使官兵感觉枯燥乏味,甚至产生排斥心理,难以入脑入心。再者,人工智能的运用使机器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繁重甚至危险的军事任务,而宣传教育工作所倡导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等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也需要在“智能化”的语境下进行新的阐释和分析。

(二)影响基层官兵对基层政治干部的信赖。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对基层政治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有的政治干部只愿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生活便利,不愿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层次变革,甚至把自己当成智能化新浪潮的局外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不理不问,眼界视野不开阔、知识更新不及时,难以很好地与官兵分享交流智能化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兴趣、话语上与青年官兵产生“代沟”,导致离兵心渐远。有的政治干部理论水平不够,不能紧跟智能化潮流进行“自我充电”和“思维升级”,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理解流于表面,对其发展的特点规律、利弊影响以及工作机理等懒于深究,只满足于茶余饭后闲聊人工智能时能“唠两嘴”,当不了官兵心有疑虑时的“解惑人”,导致学研理论的模范作用渐失。还有的政治干部习惯于按照“老经验”“旧办法”办事,不愿走出能力素质的“舒适区”,对人工智能技术心存排斥、避而不用,导致面对日常教育管理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官兵期盼的“智能”方法不采纳,反而只会搞老一套的“抄本子”“背句子”“放片子”,把“智慧军营”念歪成了“滞慧军营”,导致威信渐弱。

(三)影响基层官兵对打赢未来战争的信心。在纳卡冲突、俄乌冲突等近几场军事冲突中,人工智能的运用展示出前所未有的作战效能,也让官兵开始思考:在智能化战争中,我们还能继续战胜强敌吗?有的官兵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成熟,它能够代替人分析、判断、决策,甚至还能生成创造性的思想和行为,而参与战争的各类机器人则比人类更能承受极端环境、进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我们曾经赖以制胜强敌的战斗精神和顽强作风,在人工智能面前可能难以发挥出以往的巨大作用;有的官兵认为,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不论是击败柯洁的阿尔法狗、战胜人控F-16的空战AI,还是波士顿动力公司演示的灵活运动的人形机器人,这些都是美国的人工智能成果,而我们自己的人工智能成果则相对较少,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我们已经显得落后;还有的官兵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在我国民用领域的发展和运用日新月异,而身处军营却很难感受到“智能红利”,诸多繁杂、重复的体力劳动、事务性工作并没有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得到改善,有些单位甚至以“叶公好龙”的态度对待人工智能,嘴上谈着“要重视、要发展、要创新”,但在实际工作中常以“遵循惯例”为由,谈“智”色变,导致基层部队智能化进度缓慢,打赢未来智能化战争的本领难以练就。

二、人工智能对基层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政治工作过不了“智能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基层政治工作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影响,也正反映了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对巩固我军生命线提出时代化、深刻化和生动化的新要求。

(一)在思想上重视人工智能是政治工作时代化的新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行动走在前列。人工智能是当今最为前沿和热门的技术,推动着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基层政治工作要想跟上时代潮流,把住官兵思想的要点节点,就必须重视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主动更新思维观念,积极抢占思想理念“制高点”,不断对思想的“武装工具”进行迭代升级。人工智能运用的不断普及,要求政治工作树立包容的思想理念。在“智能+”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传统事物被赋予新智能,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影响着官兵的学习训练生活,政治工作如果不能开放包容地接纳这些新思维、新技术、新事物,还一味地回避封堵,则难以跳出原来的老观点、老思路、老办法,无法入脑入心地与基层官兵产生共情、共鸣和共振。人工智能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政治工作树立创新的思想理念。政治工作要永葆生机活力就必须与时俱进,基层政治工作直接服务于青年官兵,更应重视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赋予政治工作新内涵新方法,用与时俱进的胸怀与革新图强的勇气,向官兵展示政治工作的勃勃生机,以增强其时代感和感召力。

(二)在学理上认清人工智能是政治工作深刻化的新要求。基层政治工作要想抓住基层官兵思想的主要矛盾,必须自己先研究未来智能化战争的制胜机理和特点规律,只有说的都在行、讲的都有理,才能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影响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就要求基层政治工作对于人工智能的掌握不能浅表化,而应当熟其技术应用、辨其特点规律、明其运作机理。只有能够对官兵认识人工智能的具体疑点堵点难点进行科学详细的深入剖析、解释,才能直中要害地解开官兵心头疑惑,引导官兵正确认知,真正用官兵的信服支撑起政治工作的威信。同时,人工智能的运用使得认知侵蚀更为隐蔽广泛,认知领域的攻防将更为激烈,例如北约已经正式发布认知战相关作战概念和报告,明确将在认知战领域发展和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以图通过构筑前沿科技领域的战略优势来争夺“制脑权”。面对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更为激烈的认知攻防,政治工作只有认清摸准人工智能运用于认知攻防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才能把好官兵思想的脉,开出对症的教育良方,进而为基层筑牢认知防御的坚盾。

(三)在工作上用好人工智能是政治工作生动化的新要求。对新兴科技的掌握和运用,是政治工作迅速与时代接轨,展现生动形式与内容,提高官兵接受度、认同度的重要条件。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催生了一大批以深度学习、自主系统、模拟仿真为代表的智能化应用,这些智能技术和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青年官兵的关注、接受和喜爱。将智能技术和产品运用于基层政治工作,不仅可以在样式上更满足青年官兵的喜好,更能推动政治工作工具、载体、手段的新发展,使政治工作打破传统物理空间和工作形式的局限,为官兵提供更为鲜活、亲切、常态的政工产品。同时,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进程不断推进,基层官兵练兵备战任务逐渐增多,部队远程多域机动、长时全程待战、点散高维自转成为常态,传统“大课堂抓教育”“面对面做工作”“集中式搞活动”的老方法已难以常态化开展,而人工智能能够为解决这一现实矛盾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促进政治工作更加个性化、泛在化、灵活化,将使政治工作在适应个体环境、尊重个体选择、激发个体能动性等方面更加具备生机活力。

三、基层政治工作应对人工智能冲击影响的对策

面对来势汹汹的人工智能,政治工作要勇立智能化的时代潮头,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领导、培养新型政工人才、发展基层思政教育,确保军队不变色、官兵不褪色。

(一)基层党组织要善顺智能化大势主动作为,当好基层官兵的主心骨。与时俱进地成为先进理论和技术的代表,是党组织领导基层官兵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党组织不断自我完善巩固的应有之义。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快军队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指示要求,带头加强对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理解,发挥好党的先进理论对于新兴科技的预测和指导作用,站在先进理论和技术的最前沿,引导基层官兵正确看待热点现象、化解新生疑惑、解决实际困难。要积极作为营造“智慧军营”的良好氛围,端正对人工智能利弊影响的正确认识,鼓励官兵接触学习人工智能知识,掌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运用了这种新兴科技,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其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要科学大胆创新管理模式,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守住安全保密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人工智能产品融入官兵训练和生活,推进军事治理与智能化社会形态、战争形态相匹配,真正在军队智能化进程中体现党组织的责任和担当。

(二)基层政治干部要勇乘智能化浪潮提高素养,做好基层官兵的引路人。基层政治干部是党在基层的“代言人”,更是先进知识、先进理论的传播者、践行者。要走在智能化浪潮的前列,对人工智能“先学一步、先试一回”,善于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切身感悟,不断提高智能化素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借鉴吸收军内外学习、运用人工智能的有益经验,培育对人工智能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运用力。要成为懂科技会军事的明白人,主动了解当今科技前沿动态,掌握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积极学研未来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要善于运用智能技术开展工作,切实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为自己手中的有力武器,主动结合基层官兵实际和人工智能优势,优化、创新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用人工智能为新时代基层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基层政治干部只有身体力行不断提高智能化素养,才能用深厚的知识底蕴、过硬的军事素质、科学的工作方法,为基层官兵认识和运用人工智能把好关引好路。

(三)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要稳立智能化前沿守正创新,上好基层官兵的铸魂课。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的灵魂工程、固本工程,要在智能化浪潮中坚持守正创新,抓住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特点规律的变与不变,为官兵铸好魂扎好根。要坚持忠诚底色不能变,教育官兵懂得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我军始终是党缔造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我军不会变也不能变的忠诚底色;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不能变,教育官兵懂得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发展,人始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强军事业仍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保证;坚持我军的优良传统不能变,教育官兵懂得无论战场环境如何变化,我军在血与火中磨砺出的传统和作风始终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胜法宝。要结合时代发展创新教育模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感召力。要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干部与基层官兵的主客体结构和大课堂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一锅粥”“大水漫灌”向“个性化”“精准滴灌”转变;要拓宽教育方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知识云、VR 等先进技术,塑造轻松自然的沉浸式教育生态系统;要优化教育内容,充实官兵关切的先进理论知识和鲜活事例,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

猜你喜欢

官兵智能化人工智能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下一幕,人工智能!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