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棚室栽培和病虫害防治
2023-07-01张宝廷
□文/张宝廷
卢龙县蛤泊镇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采用促成栽培,引进种植了草莓99。生产中搭配1~2个授粉品种可增大果个,提高单果重。现介绍一下草莓棚室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草莓棚室栽培管理
(一)土壤消毒
多年种植草莓易发土传性病害,需要对土壤消毒。可利用盛夏高温,进行高温闷棚消毒;也可使用石灰氮、威百亩等覆膜消毒。
(二)整地施肥
晾棚后,施底肥。重施有机肥,补充氮、磷、钾平衡施入;补施生物菌肥。畦面做成龟背型,垄面上铺设滴灌管,畦的方向以南北为佳。定植前1~2天造墒,采取滴灌的方式进行。定植时土壤含水量以50%~60%为宜。
(三)定植
修苗捡苗,药剂蘸根。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加生根剂浸根处理苗株,阴干后备用。选择在晴天下午或阴雨天定植。定植时,将土壤压实,深度要求“上不埋心,下不露根”。定植后水分管理是重点,第一次定根水要浇足浇透,以后2~3 天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第4~7 天,每天傍晚浇水1 次;新叶开始生长,停止浇水;以后不旱不浇水,保持土壤稍微湿润即可。定植后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以上午11 点至下午2 点为宜。一般的做法是:晴天遮,阴、雨天不遮;中午遮,早晚不遮。从第3~4天开始逐渐缩短遮阳时间,定植后7天完全去掉遮阳网。
(四)缓苗后管理
缓苗后,在花芽分化前,停用氮肥,侧重追施磷钾肥。控制水量,不干即可,进行蹲苗,促进花芽分化。苗地略干后第一次全面松土,中耕深度3~5厘米,逐渐变浅,尽量不要伤草莓根系。9 月下旬第二次中耕,结合施肥和灌水进行。松土除草,拔除病株和弱株,为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创造条件。当草莓新叶长出后及时摘除干枯的老叶,同时对抽生出的匍匐茎要及时摘除,以节省养分促进花芽分化与植株生长。
(五)扣棚
扣棚前浇好水,要进行滴灌浇水;盖棚布前1~2天,要重除老叶,一般留3~4 片叶即可;扣棚前进行一次病虫防治工作,叶面叶背及棚室进行全面喷药预防。10月中下旬,当外界温度8~10℃开始扣棚,扣棚后7~10天覆盖地膜。在盖地膜前要对草莓温室进行彻底植保,整个温室都要喷到,重点是地面,不要遗漏。
(六)花果期管理
1.温湿度管理。扣棚后,草莓生长发育对温度总的要求是前期高,后期低。极端低温下,覆盖保温覆盖物、加棚膜等减少棚室散热;安装大功率白炽灯、电热风机等进行人工增温。草莓苗生长的土壤湿度应在60%~80%为宜,前期高后期低些,棚内空气湿度50%~60%,整个生长期都要尽可能降低棚内的湿度。
2.水肥管理。冬季棚内浇水,宁干勿湿,不缺不浇,浇水与施肥结合进行。判断是否该浇水要看棚内草莓叶缘在早晨是否“吐水”。花果期需磷、钾肥较多,一般追施2~3次。施肥浓度不可过高,以滴灌为主,可加入适量腐殖酸肥或EM 菌液。另外,花果期需要叶面补充氨基酸肥和钙镁硼肥,及早施用可提高钙肥的吸收效率。
3.植株整理。及时摘除侧芽老叶、病叶及匍匐茎,留5~7 片展开叶为宜。在顶花序抽生后,选留2 个方位好且粗壮的侧芽,其余摘除。视植株生长情况疏花疏果,第一花序可留3~4个果,第二、三花序可适度多留些果。来不及疏花就要及时疏果,疏果越早越好,及时疏去畸形果和病虫果。
4.补光增光。花果期最好是能保证较长的日照条件,有条件地进行补光,可铺设银色地膜、悬挂反光膜、设置植物专用补光灯等进行棚内补光。
5.做好放蜂。花前3~7 天开始向棚内投放蜂箱,放置在棚室西南角,蜂箱的出入口对着东北角。最适温度为15~25℃,放蜂数量与草莓株数相仿为宜。
(七)适时采收
草莓成熟时果实鲜红,一般在8~9分熟时采收。
二、病虫害防治
(一)病虫害发生情况与防治
扣棚前病虫害危害频繁,病害有炭疽病、根腐病、白粉病、叶斑病等;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夜蛾、地老虎等。采用常规喷雾器针对性防虫治病,结合土壤处理把病虫害防治到最低发生状态。扣棚后,病害以防治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为主,虫害以蓟马、蚜虫、红蜘蛛等为主。花果期用药应避开花期。花期发生白粉病或灰霉病,应先用烟熏剂控制,严重时再打药。注意中午前后不打药,不要采用常规喷雾器,可用高效烟雾机,也可以采用滴灌或是淋根的方法随水进行施药。如防治白粉病和灰霉病可以用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进行滴灌或是淋根。利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控,如利用黄板、蓝板诱杀蓟马、蚜虫、粉虱等,从扣棚膜后就可以一直应用。利用生物制剂,如夜蛾类用苏云金杆菌,蚜虫、蓟马选用乙基多杀菌素、印楝素、苦参碱等。
(二)主要病害防治
1.灰霉病。是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危害花和茎。最适感病生育期为始花期至坐果期,发病最适温度18~23℃,湿度80%以上开始发病,相对湿度大于90%,时间超过8 小时,病菌就完成侵染、扩展与繁殖。
防治方法:一是调节温室环境条件。严格控制棚内的温湿度,花期以后,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上,夜间12℃以上,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控制湿度在60%~70%之间。加强田间管理。二是及时清除病花、病果、病叶,拔除重病植株,防止病原菌进一步扩散到其他部位。三是药物防治。花期是灰霉病最易侵染的时期,可选用生物药剂木霉菌、寡雄腐霉、5%氨基寡糖素进行喷雾防治,也可选用化学药剂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2000 倍液,或25%阿米西达3000 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 倍液喷施,连续喷2~3 次,交替施药,也可采用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
2.根腐病。是低温高湿病害,主要危害根系,没有侧根、毛根,引起全株枯黄死亡。土温低、湿度大易发病。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是一个发病高峰,到11月下旬病害停止发展。
防治方法:一是轮作换茬,用生物菌肥作底肥,中耕划锄,及时拔除田间病株。二是土壤消毒,拉秧后清棚,做好土壤处理。三是缓苗后用药预防,重点喷施茎部及根部周围。可选药物有烯酰吗啉、阿米西达、乙蒜油等药剂。还可选用2.5%咯菌晴+精甲霜灵锰锌、25%嘧菌酯+99%恶霉灵连续灌根两次防治。
3.白粉病。从苗期到结果期都发生危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浸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湿度80%以上,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秋季遇到连续阴、雨、雾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反复浸染发作。
防治方法:一是扣棚前20天盖地膜全面预防,扣棚后重点检查距离后墙两米的草莓。二是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棚外销毁,防止二次传播,同时局部用药。三是白天高温闷棚,坐果后尽量降低夜间温度至5~6℃。尽量降低棚内湿度,当湿度超过70%时,加大放风量,通风降温排湿。四是合理增加光照,强光照也不利于病菌的生长,连续阴雨少日照天气可以人工补光。五是药剂防治,可选用生物杀菌剂如武夷菌素、寡雄腐霉或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喷雾防治,也可选用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8%唑醚·啶酰菌悬浮剂、露娜森等化学药剂交替使用防治。花果期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防治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