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3-07-01马长胜
□文/马长胜
绿色防控是综合采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技术措施。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应以生态控制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结合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同时,确保玉米产量、品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一、生态调控
主要是通过改善农业耕作等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玉米及有益生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生存的“绿色生态环境”,从而达到生态调控的目的。
一是改玉米贴茬播种为灭茬播种,把麦茬清出田外堆肥处理,以减少玉米穗腐病、小麦赤霉病等病害传播。
二是播前进行深松开垄处理防治二点委夜蛾。二点委夜蛾喜欢在小麦秸秆和麦糠含量较多的玉米苗周围产卵危害,因此利用带锄头的播种机把麦秸清出种植行,随后即可实现净土播种,减少玉米苗根部秸秆,创造不利于二点委夜蛾的生存环境,经调查对二点委夜蛾防治效果良好,应大力推广。
三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并选择含有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茎基腐病、苗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
二、生物防治
在玉米螟产卵高峰期进行第一次释放赤眼蜂,选玉米中部叶片下或接近雌穗的叶下挂放蜂卡,每亩均匀挂8~10 个蜂卡(约10000 头赤眼蜂),5 天后进行第二次放蜂,根据玉米螟发生量放蜂2~3次,并注意尽量大面积连片使用,以发挥持续控制玉米螟的作用,同时禁止喷洒化学农药。利用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苦参碱、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防治棉铃虫、黏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蝗虫等害虫。注意药剂选择时要优先用对天敌和相对安全、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药剂及绿色制剂。如选用白僵菌颗粒剂撒于喇叭口内防治玉米螟,每株1~2克。
三、理化诱控
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诱捕器、高空诱虫灯杀虫,减少玉米田间落卵量,可有效压低害虫基数,减少危害损失。
喷洒食诱剂。生物食诱剂是昆虫信息素缓控释放剂,可有效引诱棉铃虫、黏虫、钻心虫等雄蛾和雌蛾,雌蛾在生育期内可产卵500~1500 粒,通过杀虫灯、黏虫黄板蓝板等在蛾子产卵前诱杀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黏虫、桃蛀螟、金龟子、蚜虫等成虫,干扰交配,杀死蛾子,可大大减少作物中的虫卵和幼虫数量,从而达到更高的防治水平。食诱剂可防治棉铃虫、黏虫、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多种害虫,并通过减少穗虫危害从而减少穗腐病的发生。
使用方法为在害虫羽化高峰期,以集中诱杀代替传统全田喷洒的方式,把食诱剂和水按1∶1 的比例稀释,然后加入配送的药剂混合均匀,用无人机滴洒在玉米茎叶上,每隔50~100米滴洒1条诱集药带,1架无人机一天可作业4000~5000亩,非常适合大规模快速作业,施药面积仅占全田的3%,农药使用量仅占常规农药量的1%~2%,而且绿色环保,安全无毒,对人畜毒性低,在农产品上几乎没有残留,达到省工、省药、增产与提质的效果。
2020年,深州市在玉米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食诱剂防治技术3500亩,绿色防控处置率达85%以上,玉米危害损失率低于3%;2021 年推广6800 亩,玉米千粒重比农民自防区增加14.8克,增产8.7%,每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50 克,减少比率为35.7%,绿色防控效果显著(详见表1)。2022 年推广到20000 亩,今年将继续大力推广。
表1 2021年深州玉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对比数据表
四、科学用药
结合玉米“一喷多效”和“一控双提”(控制穗期重大病虫害,提升产量和质量),在病虫害集中连片发生区,抓住害虫低龄期和病害初期喷洒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病虫害分散发生区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可选择30%苯甲·丙环唑每亩20 毫升,43%戊唑醇每亩20 克,25%吡唑醚菌酯每亩20 克,1%甲维盐每亩50 克,飞防助剂每亩10 毫升,磷酸二氢钾每亩50 克在清晨或傍晚集中喷施,重点关注玉米心叶、雄穗、雌穗等病虫发生重点部位,控制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蚜虫等虫害及褐斑病、大小斑病、穗腐病等病害,减少病虫穗率,科学防控玉米穗期病虫害,同时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和用药安全。
注意玉米田周边道路、沟渠、荒地、闲散地等地段的秸秆、杂草清除和病虫害防治,压低病虫害基数,综合防控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应在精准监测基础上开展防治,对玉米螟、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要提前监测,准确预测成虫盛期,及时指导适期防治。对玉米穗腐病,建议在玉米授粉后3~7 天开展防治,既能促进玉米增产、又可降低玉米籽粒中真菌毒素的含量,确保粮食和饲料安全。同时注意采用对有益生物影响最小的防治方式,科学合理耕作,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