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优化路径分析
2023-06-30刘小琴
刘小琴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科目之一,不仅能教学生听说读写,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能够落实素质教育,教会学生语文学习方法,为今后学生各个科目和各个领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以及语文教学的不断实践,以单元整合教育理念为主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地普及与应用。单元教学法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传播,将教材内容划为一个整体,使课堂活动统一服务于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改变了以往碎片化的知识习得模式,而是强调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从而让学生获得完善的学习经验。
一、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现状
(一)单元阅读教学目标不合理
现如今语文阅读主要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作为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依据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而展开,部分教师盲目地照搬教学参考资料,不能独立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而是依靠教学参考资料和网上搜集的教学目标来设置。另外,单元教学目标包含的任务量较大,制定和描述过于空泛和笼统,缺少相应的达成标准,导致教学目标的实现只是空中楼阁。而且教学目标更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忽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质。
(二)单元阅读教学内容形式化
在单元教学中,部分教师喜欢为学生拓展知识,补充文献资料,使教学内容无限扩大,过于关注知识的广度,导致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知识的深入探讨不足,没能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充分挖掘,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学的重难点理解不透彻,无法完成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任务。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课文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书目,为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或书籍,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空间,忽略了学生的主动选择。
(三)单元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现阶段的阅读课堂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也有不少教师开始使用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仍然以教师为主,课堂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方向、跟着教师的节奏和思路进行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自身对课文的感悟,无法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和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单向输出知识的教学模式逐渐使课堂僵化,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单元阅读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单元阅读教学优化路径分析
(一)深入研读教材
教材是学习的根本,包含着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熟悉教材的编写方式,认识教材的重要作用,并发挥好自身教材开发者和创造者的积极作用,将教材“嚼烂、嚼透”,将教材知识完全地消化、完整地吸收,才能以自己丰厚的学识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有效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应对本单元知识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阅读单元教学包括单元导语、语文课文、语文园地、口语实践和习作等,这些不同的板块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而设置,教师要对单元主题进行把控,围绕主题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纵观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共设置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本单元在习得预测和提问两种阅读策略的前提下,明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六年级上册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做好准备。本单元的语文任务为“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前者是教学重点。本单元通过四篇不同体裁的课文,介绍了四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搭石》和《将相和》的阅读方法中侧重“动作”,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地道战》的阅读方法中侧重“思维”。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教学重点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涵。在教材编写的课后问题设置中,每篇课文的课后第一题都有情景对话,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文前的提示相呼应,将阅读方法具体化。而课后的思考题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写法。教师探寻教材的编排后,巧妙地运用课本,根据知识的梯度优化教学策略,渗透写作方法,以达到单元教学目标。
(二)制定单元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单元教学活动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能够指导教学进度不偏离轨道,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对教学活动做出评价,在教学反馈中优化教师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单元主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系统并具有针对性的单元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统筹整个单元课堂,引导学生达成阅读策略单元要求。
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注重單元整合,主要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主题编排,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三篇文章组成,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与人文作品阅读形成互补,丰富阅读体验;学习长文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基于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通过一个单元的不断练习,培养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评价人物两个方面的阅读能力。为此,教师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第一,通过自主学习生字词,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书写美观得体。第二,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三,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学习课文展现的为他人着想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第四,帮助学生进行长文章阅读,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本单元从说到写,逐步落实提取信息、复述故事、缩写故事的学习任务,由此制定的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紧扣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如基础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综合能力、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学习习惯。这些语文要素被分解成若干个点,遍布教材的各个角落,成为贯穿每个单元的显性线索,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知道学习目标,从而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教学。
以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主要有“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需求分段表述,突出重点”。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读书明智”,教师在教学流程中统筹语文要素,将三篇课文作为一组进行教学,再补充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文章。教师根据阅读要素安排学习活动,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了解作家的读书经历,梳理关于读书方法的信息,整合文章中介绍的书目信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读一读课文中提到的一些书籍,在阅读中让学生了解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带来的启示。学生通过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书的看法,体会作者在读书中感悟出的道理。而在习作要素中,教师开展习作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选择要介绍的人物形象和推荐的书籍,认真研读书籍或任务,分段表述并介绍一本书,具体而生动地写出推荐理由。教师从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落实语文要素,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四)优化教学方法
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课堂教学,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独立思考、观点碰撞、消化吸纳等学习流程,让学生主动地接受、提炼、体验并运用语文知识,自觉走进语文世界,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深刻地感悟语文学科的无限魅力,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现如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出发,依据教材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每篇文章都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如在《日月明》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出示太阳、月亮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在《升国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感受升旗时刻的庄重严肃。一年级的学生词汇储备较少,教师可以开展“你指我读”游戏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相关的生字词。另外,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挑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正确、流利地朗读,读出感情、重音、停顿和语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在《日月明》中学习了“尘”这个字,教师提问:“你对这个字有什么样的理解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尘”字的理解,有的学生说:“小小的土就是尘。”在《升国旗》教学中,教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参加升旗时你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在《大小多少》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比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并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班谁的年龄最大,谁的年龄最小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五)安排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教学活动的时间、方法、内容和环节的安排,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单元教学包括课堂导入、旧知回顾、新知呈现、练习巩固、拓展思考、课堂小结、教学反思等流程。在教学流程设计中,教师应遵循全面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特点,实现“教”与“学”的内在结合,不断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心智。
教师应立足于整个单元的主题,完善教学流程,以达到单元教学目标。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师让学生读通故事,对课文内容有大致感受,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守株待兔》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让学生通顺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述文章的大概含义,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由于文言文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可以由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多读几遍,再进行分组读。完成文言文阅读后,后面三篇文章的阅读就比较容易了,在《陶罐和铁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默读,重点谈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在《鹿角和鹿腿》中,重点让学生谈一谈鹿对自己脚和腿的态度以及后来的变化;在《池子与河流》中,教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围绕“池子与河流”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前后两个部分的内容。
当学生读懂故事后,教师找到文章的具体落脚点,让学生领悟寓言的深刻含义,如《鹿角和鹿腿》中,借助关键词“鹿角、欣赏、美丽、鹿腿、抱怨、难看”等,搭建故事内容支架。教师让学生复述最惊险的第5~6自然段,讲好故事的精彩部分,并再次利用上述关键词,完整地复述整个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力求让学生将故事讲清楚、讲生动,为学生领悟故事寓意打好基础。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不仅让学生读寓言故事,还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联系生活中了解、从自由辩论中明白,学生在辩论中向外延伸,再结合“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引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以提升学生寓言阅读素养。
三、结语
總而言之,开展单元整体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教师应基于单元整合理念,深入研读语文教材,合理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流程,让学生立足于单元主题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