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途径

2023-06-30刘颖仪

天津教育·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法治道德

刘颖仪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生活化教学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从多个方面提出开展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途径,希望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关键时期,还未形成正确的观念,可以说,这个时期正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而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包含很多德育内容,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观念的重要资源。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可以摆脱空洞、乏味的理论束缚,引入学生常见的生活实例,带领学生去感受、去分析,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熟悉、丰富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传递,而且可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悟,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传统

经过观察可知,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仍旧奉行应试教育理念,往往更关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设计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知识的传授进行,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从整体来看,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秩序良好,但实际上,学生并未充分掌握课程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

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习惯采用口头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论是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还是具体问题的分析,都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以达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目的。而小学生往往喜欢各种趣味性的内容,过于单一的形式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无法产生学习动力,难以取得快速且稳定的进步,不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不当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意识到教学评价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但并未对教学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所采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并不恰当。最常见的教学评价就是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很少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进步,这样的评价存在较强的功利性,没有兼顾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学生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只关注自身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成绩,至于其他方面的能力以及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则被抛之脑后,不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途径

(一)组织生活化预习

课前预习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途径,但也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途径。实际上,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使学生形成初步认知,后续学习过程就会更顺畅。因此,在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灵活地组织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事例为基础,设计相应的预习任务,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要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自主预习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快速形成。

例如,在教授“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本节内容布置生活化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父母,记录父母一天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变化,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上课时,再让学生分享课前预习成果。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父母一整天都在付出,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有了皱纹等。这时,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次的课前预习成果,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母的爱,然后以课前预习为基础,开始本节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讲解。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课前预习成果,并切实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勤劳动,那么对他们来说,本节内容就不再是冰冷的理论文字,而是现实生活写照,所以学生可以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这样设计生活化的预习任务,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预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由于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小学生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有效的生活情境可以将学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走神的现象,因此,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灵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尽可能选择学生所熟悉的场景,让学生主动感受,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真实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而且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重难点,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情境,与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如运动等,由此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听到教师的分享,学生纷纷变得主动起来,有的学生说自己没有课余生活,有的学生说自己没有权利安排课余生活等。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课余生活需要学生自主安排,既要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要兼顾活动本身的价值所在。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并让学生尝试梳理自己的课余生活,从而学会自主安排属于自己的课余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分享自身生活创设情境,更能带动学生的情感,进而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三)设计生活化问题

除了传递道德与法治知识以外,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是教师的一项重点教学任务。如果学生过于依赖教师,那么很可能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进步,因此,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灵活设计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问题,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找出其中蕴含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发展和锻炼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授“合理消费”这一节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深刻掌握本节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生活化问题。首先,教师播放人们遇到超市打折疯抢商品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们是否真的需要这些商品,同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在生活中遇到打折,会不会像视频中的人一样疯狂抢购。这时,学生纷纷开始讨论,整个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有的学生說会,因为很便宜;有的学生说不会,因为自己不需要等。其次,教师继续提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时,会不会想购买呢?那你们的父母会同意吗?为什么?”再次引发学生思考,为之后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奠定基础。最后,教师结合问题进行讲解,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消费观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这样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正确消费观念的形成。

(四)开展生活化活动

要想让学生透彻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的生活化活动作为支撑,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态度。因此,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合理开展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活动,如表演活动、演讲活动、手抄报活动等。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仔细寻找相关资料,从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教授“读懂彼此的心”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组织表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来看待和思考问题。首先,教师设计表演活动主题,即“家庭”,让学生分别扮演父母和孩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并不需要提供完整的剧情,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创编,给予学生足够开放的活动空间。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父母与孩子的心理差别,理解父母行为的成因和动机,从而学会体会来自父母的爱。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对这些角色的看法以及建议,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次表演活动,并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这样的表演活动向学生呈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是一种创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设计生活化作业

生活化作业指的是教师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作业,这种作业更考验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灵活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能够让学生学会透过现实生活来消化道德与法治知识。

例如,在教授“父母多爱我”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尝试通过多个途径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并说说自己的心得。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方向,如做家务、为父母按摩等,与生硬的理论性的作业相比,这种作业更贴近学生生活。在课下,有的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途径来回报父母,有的学生则尝试找出其他回报途径等。在下节课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作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这样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脱离了理论的束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作业完成度直线上升,既能帮助学生巩固道德与法治知识,又能起到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作用。

(六)完善生活化评价

不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只会影响学生最终的进步,无法促進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完善生活化的教学评价,将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建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上,除了道德与法治成绩之外,更应该侧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如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道德行为表现等,都可以成为评价指标,从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凸显生活化评价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教授“学会尊重”这一节时,本节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除了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评价。一方面,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看学生是否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如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与同学交流使用文明用语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而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可以制作学生专属的成长档案,并做好记录。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由于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完全观察到每个学生,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多,彼此更了解,因此让学生相互评价是不错的方法。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教师要为学生明确评价指标,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这样完善生活化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从多个方面设计和开展生活化教学,为学生营造全新且有效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内化道德与法治知识,并感悟其中的德育内容,最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基于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YQJK46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活化法治道德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