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路径
2023-06-30刘玉秀
刘玉秀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艺术。近年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作为一门具有艺术特征的学科,逐渐受到重视,而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可以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相融合,在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更凸显了艺术课程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因此,怎样促进小学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小学生来说,其正处于心智发育阶段,注意力时间短,很容易在课堂中“开小差”,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将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则能够充分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的融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基于现代综合素质教育指导工作基本要求,要加快学生审美能力全面精细化培养,而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最后,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力。我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衍生出的瑰宝,对学生而言,这些瑰宝是学习中的必备条件。通过小学音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学生对文化的认识逐渐加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更多地关注我国多元化的文化传统知识,深入探究文化思想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传承意识。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小学音乐教育是传统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为了全面深入教育指导工作,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小学音乐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意义。与此同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必然会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应当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多样化教育指导机制的升级,为今后的音乐教育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一)教师教学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结合课程教育指导工作相关要求,落实工作责任,针对教育指导研究的特点分解教学任务,提出教育指导措施。在这种教育机制下,虽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实现教育指导工作的全面落实,提升教育水平,发展教育优势,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相关人员提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教育机制。很多音乐教师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将红色经典音乐教给学生即可。一方面,教师从教材出发,着重对一些红色音乐进行指导,虽然学生对乐理知识有所了解,对乐曲歌词有所认识,但是对乐曲真正所要表达的内涵理解不到位,教师也没有多层次讲解。另一方面,教更多以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知识灌输,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多音乐知识无法真正地落实在教學中,导致教学作用难以发挥,教学效果难以彰显。
(二)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现代信息化的发展加快了教育模式的转型,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小学音乐教师仍未能提高对乐曲教学方式的认识,使用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例如,新的小学音乐教育指导要求提出传统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音乐教师为了让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相结合,采取戏曲演唱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虽然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新颖,但是在具体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依旧以教师演唱示范、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对戏曲的认识有所不同,喜好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如果教师一味地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这种音乐方式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渐削弱,不仅难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难以得到全面提升。
(三)学生配合主动性不足
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为了保证小学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化教育指导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相关教师也在充分推动教育指导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教育指导工作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工作标准。但是随着教育指导工作的全面推进,教学工作细化分解,教师的设想与学生的接受程度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有着自己的见解,尤其对当前时代的学生来说,由于受信息化的影响,对各种资料的认知和理解程度相对较高,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化严重,学生的主动配合效果必然不足。同时,当前的学生更热衷多样化的观赏和参与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对一些传统文化融合下的音乐内容,多数学生喜欢通过接触的方式进行观察和认识,而教师未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这种环境,更多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学生自身的配合性和主动性难以提升。
三、小学音乐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引入中国传统音乐作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从引入传统音乐作品入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传统音乐作品十分注重情感表达,其中融合了音乐创作者的情感,使音乐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乐理知识时,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学生无法参与互动教学,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侧重点发生了改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引入传统音乐作品,通过潜移默化的音乐熏陶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内涵,对音乐情感产生美好的音乐触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强化对乐理知识的把握能力。
例如,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龙的传人》一课教学中,教师以龙的形象特征为谜语入手,引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元素“龙”。龙作为十ニ生肖之一,集各类动物特征于一身,是中华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被人们誉为神圣、吉祥、吉庆之物。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龙的特征,教师让学生手持红绸,跟随音乐在“龙头”的引领下,富有节奏地律动,活灵活现,将陕北传统民族文化——“社火”,即“舞龙”带进了小学音乐课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在学生手中腾飞。整个过程体现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让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由于本曲歌词较多,记忆难度较大,在歌词学习环节,为避免枯燥默读,教师打破常规,让学生在rap的氛围中自由创作朗读节奏,让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进行了一次新维度的碰撞,学生在自由创作的rap说辞中,课堂氛围被推向了小高潮。可以说,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就在具体的歌曲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在激情昂扬的流行音乐《龙的传人》中,让学生举起龙头,开始新一次的全体学生舞龙,这又是一次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碰撞,学生唱在其中、舞在其中、乐在其中。
(二)引入中国传统乐器
我国有大量的传统乐器,这些乐器形式多样,不同乐器所演奏的曲目与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同时每种乐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也存在差异。每一种乐器都有自身独特的音色,演奏起来也有不同的氛围。在演奏不同的曲目时,如果教师能够选择适合此首歌曲的乐器,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传统乐器,以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用声音编织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编钟的音乐视频,讲述编钟的兴起、来历、构造等,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更多地使用中国传统乐器作为教学器具,如古筝、葫芦丝、琵琶等,不但能够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传统乐器的美感。《百鸟朝凤》就是用唢呐演奏麻雀、杜鹃、白头翁等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多而不杂、生动悦耳,可以让学生从心底对民族乐器产生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情怀。
另外,教师还应当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体验的机会,让学生熟悉各种乐器。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授乐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唯有在真实的体验中才能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兴趣,从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将便于携带的传统乐器带入课堂,如二胡、马头琴、笛子、箫、埙等,组织学生学习与演奏这些乐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乐器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闪光少女》中西乐器对抗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有进一步认识。
(三)创设经典音乐欣赏课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欣赏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为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师可以引入少数民族歌曲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声音出发,如水滴声、敲门声等,营造各式各样的声音与音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联想:“在古时候的音乐表演中,人们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模拟大自然的声音呢?”从而让学生深入思考,更好地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学会演唱规定的曲目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例如,在《京韵》一课教学中,教师应对京剧的起源、分类、表演方法等方面进行讲解,经过教师讲解,学生再去欣赏曲目,就能更好地品味国粹的独特魅力。同样,在创设经典音乐欣赏课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央视音乐频道的“经典永流传”节目,该节目中所演唱的歌曲既具有深度,又引经据典,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大有裨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歌曲中找出引经据典的内容,既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又能强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组织传统音乐学习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组织音乐学习活动,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设计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案,举办乐器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把握音乐知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与音樂知识相关的竞赛,竞赛题目包括必答题、抢答题、轮答题等,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充满了趣味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音乐情景剧,让学生在音乐情景剧中深度解读音乐内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音乐比赛活动,如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音乐比赛、以演奏传统乐器为主题的乐器比赛等。此外,教师应紧跟时事政策,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双减”政策实施以后,各个学校开设了课后延时服务,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增设音乐教学课程,鼓励喜欢音乐的学生进入课堂,专门学习音乐知识与乐器,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五)形成线上线下交流机制
现代教育发展机制的落实,更多的是在线下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与线上内容的融合。一是依托于信息化教育指导平台,开设传统文化专区,在传统文化专区设定音乐模式。此平台涵盖了依托传统文化所构建的音乐内容,也包括我国传统乐器的多元化形态,学生在现有的乐器呈现机制下,对传统乐器和传统文化衍生出的音乐表现方式以及音乐内容进行细致学习,有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系统地理解音乐相关内容。
二是构建云课堂教育机制。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年的文化积淀所产生的文化资料众多,为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让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下加深理解,需要充分利用云课堂,将传统乐器、传统音乐、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通过云课堂传输给学生,让社会知名音乐人进入云课堂平台,讲解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与音乐知识的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是否感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为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将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音乐教学中,重视传统音乐作品、故事和乐器的引入,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