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2023-06-30贾祥玫刘建申

天津教育·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传统

贾祥玫 刘建申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开展了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幼儿性格养正实验,落实了传统文化地方课程,为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积累了丰厚的经验。教师逐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与幼儿性格培养的教育规律,融合中西方教育理论,创造出符合本土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模式,深切体会到了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宝贵价值。

一、传统文化内涵符合幼儿时期教育的需要

(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幼儿性格培养目标

将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传统文化自然仁爱的精神滋养幼儿的人生本源,从而实现幼儿性格养正的教育目标。

将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家长的素养不断提升,促进了幼儿成长环境质量的提高,包括幼儿园人文环境、家庭文化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

(二)本土体验式传统文化教育契合幼儿年龄特点

通过体验、游戏的形式在家园中充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幼儿的言谈举止,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中国幼儿的特点和本土传统文化,笔者幼儿园开展更有趣,更适合的蕴含仁爱、专注等品格培养的课程,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条件,形成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提升了幼儿教育软实力。

(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带给人们憧憬

第一,家长与教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阅读,领悟了“仁爱、专注”等具有社会正能量的优秀道德品质,并清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教育真相,主动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通过熏陶、浸染的方式为幼儿营造一个值得模仿的良好环境,以身作则,为幼儿做个好榜样,在没有说教的、纯正的环境中,“其身正,不令而行”。

第二,幼儿通过环境影响以及游戏化的方式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体验到“仁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小了解处理社会关系的最佳准则,从爱自己、爱亲人开始,扩而充之,到爱他人、爱万物,养成仁爱的意识。幼儿很好地处理与自我、与亲人、与朋友、与自然的关系,将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在传统文化引入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有机地结合本土文化、幼儿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创造出最符合本地幼儿的课程。例如,幼儿在念唱本土儿歌时能感受到奶奶和妈妈的爱、玩耍本土的游戏过程中能链接到爸爸、爷爷或村镇上祖辈的风格,幼儿的兴趣,热爱、自豪、专注等积极的品质得以顺利培养。具有专注、恒心、毅力、抗挫折等优良品质的幼儿也将是身心愉悦的,长此以往,一群接地气的孩子、一所接地气的幼儿园将呈现在乡亲面前,一个家园一心,共育英才的社会局面就会形成。

(四)传统文化应用于幼儿教育的主旨

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主旨在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传承的传统文化精神为要领,以教育对象能吸收的形式开展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的最终对象是指幼儿,但是在教育过程中还包括教师、家长以及幼儿成长环境中的所有人。

传统文化的载体有诗词歌赋、故事、游戏、艺术等,教师应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幼儿始终以游戏为主,家长和教师也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多体验、多分享,形成知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实际效果,通过家园宣传增加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二、从古至今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易经中提到的“蒙以养正,圣功也”,古代还有曾子杀猪、孟母教子、二十四孝故事、弟子规等,中国历史上始终不乏幼儿教育的典范。教师能清晰地体会到古代教育注重幼儿品质教育的真谛,其中包括孝、悌、仁爱、礼仪等良好人格,也包括谦虚、真诚,专注等优秀品质。

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表述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即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可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幼儿优良品格尤其重要。很多人都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家庭在学习中获得了幸福,许多学者在学习中开启了崭新的人生。许多幼儿园也纷纷开展不同形式的傳统文化活动,进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和渗透,但是形式比较单一、范围比较狭窄、内容相对简单。

从2016年开始,笔者幼儿园进行了儒家文化用于幼儿性格养成教育教学实验。良好的性格评价包括仁爱和专注两个要素,根据幼儿易受外部环境制约、爱模仿、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教师总结了三个方面的教学思想:第一,七岁之前是幼儿性格养成的关键期;第二,有目的地进行环境设置,使幼儿“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第三,对幼儿来说,行动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新知识,通过行动影响习惯,最终将性格涵养液“同化”为自己良好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性格养成教育教学融合中国儒家文化、现代心理学理论以及脑科学理论,其中的经验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笔者幼儿园一直常规性地开展本地传统文化课程,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本地传统文化课程准确把握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与传统文化的链接,锁定“幼儿园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以“仁、义、礼、智、信”作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维度,结合各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设计出生活味浓、针对兴强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体验、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地形成符合传统文化精髓、契合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良好行为习惯。

正是基于此,教师要努力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质,优化幼儿成长环境,精选符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幼儿成长中的价值。

三、发掘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价值规律

(一)幼儿的体验式学习模式成效显著

“模仿成行为,行为成习惯”,教师将蕴含仁爱和礼仪规则的主题活动,示范给幼儿,随之让幼儿模仿,传统文化教育就落地了。幼儿表演“孔子拜师”,谦逊的品质就渗透给幼儿了。教师引导幼儿表演生活中的礼仪,如感谢、感恩、道歉等,幼儿就能在家庭生活和幼儿园自主活动中应用。这样,传统文化精神就真正成了幼儿的自身财富。

(二)家园配合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教师要用心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优化家长的观念,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引导家长为幼儿布置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行为举止上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事实上,教师通过家长会、主题活动、亲子共育等多种形式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园步调一致地开展教育,确实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形成特色是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方向

每一家好的餐饮都有自己的招牌菜,令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每一个好的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招牌景点,令人流连忘返。同样,每一所好的幼儿园也要有令人竖起大拇指的特色文化。笔者幼儿园定期开展家园共同诵读国学经典文化、师幼学习传统礼仪、师幼表演传统文化话剧、开展传统游戏,幼儿的“谦谦君子”形象逐渐树立,“仁、义、礼、智、信”传统素养逐步提升,思想变了,性格好了,幼儿的生活更愉悦了。结合新时代教学理念,传统文化引入幼儿园不是摇头晃脑地背诵、不是戒尺加严师的说教,而是重体验、重内化的精神传承。接受传统文化沐浴的幼儿,规则礼仪深入内心,生活更阳光、更健康,整个园所的氛围更自由、更祥和。

四、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载体丰富多样

(一)创设具有教育价值的人文环境和外部环境

笔者幼儿园通过提升教师和家长的传统文化素养,如礼仪素养、道德素养、健康素养、幼儿教育专业素养等,创造了幼儿耳濡目染的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

现在很多村居、社区装饰都采用传统文化绘图和故事。在幼儿园,教师充分利用墙面环境,亲手绘制传统故事,在绘本馆、阅读角投放饱含仁爱智慧的幼儿绘本。所有这些大环境创设都渗透着传统文化气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

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仍以五大领域教育为主要教育模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所以教师分别从幼儿园五大领域切入传统文化的運用,如幼儿比较熟悉当地的儿歌,教师就直接对比普通话和方言念唱起来,很多传统儿歌妙趣横生,链接着幼儿深层的记忆,如睡前儿歌《老猫呼子来到了》、亲子游戏儿歌《拉大锯,扯大锯》等,最惹幼儿喜爱的儿歌是《拐谷》:拐谷(布谷),拐谷(布谷),你待(在)哪住,我待(在)山后,你吃什么,我吃大肉,大肉香不,不香不臭……艺术方面,教师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主,捏泥巴、画泥咕咕、捏面人、画葫芦等。在社会活动中,中国传统文化素材更是随手拈来,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是一个主题活动。冬至,教师带领幼儿包饺子、吃饺子;元宵节,教师带领幼儿做汤圆、画汤圆、吃汤圆;中秋节,教师带领幼儿做月饼,品尝真月饼,展览假月饼。幼儿一边玩一边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形成了幼儿园的惯例。

(三)幼儿园户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

在自主游戏中,教师为幼儿展示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滚铁环”“抓子”“跳房子”“踢鸡毛踺”“抬花轿”“翻花绳”“骑竹马”“丢手绢”等;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了许多传统游戏,如赛龙舟,各个班级的玩法迥然不同,有的将条幅当成龙舟,有的用跳绳比作龙舟,有的用软梯代替龙舟,有的以呼啦圈、感统圈模仿龙舟,真是精彩纷呈,创新创意间都没有少了“龙”的精神,幼儿都欢欢喜喜地体会到了龙头的带领、龙身的跟随、集体的配合以及“一条龙”的精神。其他传统游戏,如“投壶”“踩高跷”“炒黄豆”等也是花样频出。在愉快的游戏中,幼儿充分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无限延伸了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

(四)幼儿园区域活动尽显传统特色

教师将传统文化内容与区域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设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区:有的班级结合饮食文化创设“济宁特色小吃”活动区;有的班级结合茶文化创设“茶楼”区域活动,教师提供各类茶让幼儿认识,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识茶、端茶、敬茶、品茶,学习礼貌用语,自制茶叶,让中国茶文化融入生活;有的班级结合节日文化创设“端午飘香”“闹元宵”“过年了”区域活动;有的班级结合民族文化创设“漂亮的花花布”“虎头鞋”“中国旗袍”“青花瓷”等区域活动,尤其是青花瓷的创造,幼儿园举办了师幼青花瓷创意大赛,获奖作品装饰在幼儿园走廊和活动室,一个个具有曼陀罗韵味的蓝白相间的作品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益智活动区,幼儿园投放了鲁班锁、鲁班树等玩具,通过比赛促进每一位教职工熟练操作,再由教师带领幼儿玩,幼儿别提玩得多专心、多高兴了。传统益智玩具对幼儿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令许多人惊叹!

(五)扎根本土体验传统文化

“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形象。笔者家乡就有一支冠军舞龙队,历年来在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于是幼儿园请来当地舞龙的领头人,也是当地舞龙的传承人,来到幼儿园为教师和幼儿讲述当地舞龙故事的渊源,展示扎龙的精彩技艺,再一招一式地教给教师舞龙的动作要领。除此之外,舞龙老人还教导幼儿要尊重“龙”,舞龙活动也要郑重其事,正如老百姓所言,做事跟“玩龙耍虎”似的认真。为此,幼儿园着手编撰了园本教材《传承龙文化》,分三个年龄段编写了不同难度舞龙户外游戏和龙的绘画手工艺术活动等,将老百姓心中的宝贵精神继承下去。

(六)家园共育让幼儿园教育得到延伸

家庭教育不仅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而且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幼儿园开展了“传统文化进家庭”活动,家园共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个大班的幼儿叫小悦(化名),在家里被宠成一个小公主,骄傲、蛮横,以自我为中心,对爷爷奶奶也经常大呼大叫。教师建议其全家朗诵弟子规,慢慢渗透做人的道理,一段时间以后,小悦的妈妈说:小悦在家对爷爷奶奶很尊重,遇到一些节日,还会为大家精心制作小礼物,早上上学也会主动与家人再见,到幼儿园主动向老师问好。幼儿的改变不仅来自幼儿认知的改变,更来自家长对幼儿态度的改变,来自家庭所有成员之间关系的合理化。看着孩子的改变,做家长的真心高兴,也希望在规则教育上,幼儿园能继续组织全家学习传统文化,让幼儿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弥补现代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短板。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价值是巨大而深远的,其教育过程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而不在于死记硬背的形式;重在让传统文化滋养幼儿的根本,而不在于让幼儿积累多少文字学问。灵活地运用适宜幼儿的教育方法,通过家长和教师散发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幼儿定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终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老传统当传承
爱“上”幼儿园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