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思考
2023-06-30盖维丹
盖维丹
所谓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结构,开展形象化、立体化的数学教学,使数学问题更实际。通过这样的教学,挖掘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此外,数学知识较为复杂,对学习经验并不多的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师要建立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展示来自生活中的数学,在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使课堂氛围更活跃,保持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如今素质教育理念下,对数学教师而言,怎样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化教学略显形式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化数学得到提倡,但一些教师没有合理利用,产生了严重的形式化倾向,在教学中一味地使用看似有吸引力的多媒體资源,只注重活跃课堂氛围,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忽略了知识本身,虽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但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样的生活化数学教学毫无应用意义,还浪费了教学资源和时间。
(二)选取的数学素材不合适
一些教师在生活化数学教学中只强调数学来自生活,却忽视了数学是生活的抽象概括,所选择的数学素材也不适用,无法展现数学知识的本质,或者对数学课堂的拓展不够。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降低了教学效率与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选择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挖掘更有用的教学资源,实现整个数学教学的革新和优化。
(三)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由于数学教学方法单一,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失去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只对知识进行口头阐述和图片展示,很少采用其他方法,所设置的教学情境也非常不合理,脱离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比如,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为学生展示了数学图片或视频,在激发了学生兴趣后,便直接讲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逐渐产生失望和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将多元化的模式相结合,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四)缺乏数学实践内容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需要开展生活化实践,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数学知识。但一些教师只注重讲解抽象的知识,忽略了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数学知识脱离了实际生活,很多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建立生活化的场景,开展趣味的数学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更简单和形象,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就会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利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仅限于教材内容,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而小学数学生活化则要求教师拓展教材内容,开阔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趣味十足的数学活动中,激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成长为思维活跃、学习能力较强的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生活化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列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采用一些生动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直观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遇到类似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便可以利用身边的已知条件进行模拟和演示,快速解决数学问题。因此,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其对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总体成效。
(四)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欠缺,普遍缺乏生活能力,如果教师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解决其中的问题,则有利于强化他们的生活能力。比如,低年级学生在学习“钱币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购物活动,从而认识钱币,掌握钱币的使用和计算方法,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促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其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
(五)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如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数学课堂也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以素质教育为理念,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将数学知识拓展至生活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为其营造一个激发思维的良好环境,通过各种数学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这就是生活化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一)结合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对数学进行感知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感知,这样他们才能产生熟悉感,更好地对这些物体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例如,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拿出一些数字卡片,询问学生:“这些数字分别像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数字“2”像伞柄,数字“6”像哨子……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一些豌豆和小棒,让学生思考怎样用小棒来表示豌豆的“+”和“-”,这样的教学方式妙趣横生,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抽象的数字以及加减的含义,为后续的加减法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在讲解“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图片,如电风扇、三角尺、花盆等,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由于这些物品都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先将这些图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引导他们想象这些物品由哪些图形构成,学生在感知和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累积了知识和经验。
(二)开展生活化实践,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概念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动手实践,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逐步引入数学概念,这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有利于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张,用三角板或尺子进行测量,或者采取折一折的方式,观察其边角都有哪些特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的,但长方形是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相同、左面的边和右面的边相同。这样一来,学生便更好地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概念。
又如,在学习“负数”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负数的含义,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土豆,让两名学生扮演商家和顾客,展开买卖土豆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卖”出两斤土豆,教师询问他们:“若是将进出货的情况准确地记录下来,要采用什么方法?”有的学生认为进货和出货应该用“√”和“×”来表示,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和“-”来表示。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三)设立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强调数学来自生活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较为有限,缺乏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明白数学来自实际生活,为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例如,在教学“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课件展示这样一个问题:小红和小蓝领了工资后,去超市买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小红看中了一双鞋子,价格为189元,她带了390元。小蓝看中了一件大衣,价格为388元,他带了455元,应该如何付款呢?怎样才能快速计算?从而通过动画情境教学,让学生对小红和小蓝付款的问题进行思考,融入减法的知识点。
又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这样一个视频:运动员在跨栏比赛中跑了全程的十分之一,怎样通过线段来表示这个分数?在课件视频中,将运动员跨栏的过程展现出来,而且将整个跑道变成一条线段,引导学生说出表示十分之一的线段,从而加深对分数知识的理解。
再如,在教学“10分成”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情境:随机选择一名学生,为其提供10个草莓,让他分给自己的同桌。学生在分草莓时发现,可以分给同桌4个,自己吃6个,也可以分给同桌5个,自己吃5个,因此也就了解了10可以由不同的数组成。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5元钱购买文具,建立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购买的文具包括本子、笔、橡皮擦、尺子等,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列出自己的购买明细以及剩余的零钱,从而促使学生掌握元、角、分的关系,体会到5元钱的价值。
(四)简化数学知识,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角度探讨数学问题,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时间单位换算”相关内容时,很多学生不了解时间单位这个概念,觉得非常复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这样的情境:小熊和小兔分别去上学,小熊用了2小时,而小兔用了120分钟。小熊认为自己比小兔用的时间少,小兔则不这样认为。大家帮忙算一算,到底谁用的时间少呢?通过这样的环节体现时间单位换算的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60秒等于多少分钟?1分钟等于多少秒?2分钟、4分钟又该怎样计算呢?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120分钟等于多少小时,从而得出结论:小熊和小兔去学校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另外,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堂探究任务:小红在7时10分离开家,7时50分到达学校,那么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归纳出计算时间的方法。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提出问题让学生抢答:3小时等于多少分钟?480分钟等于多少小时?4小时等于多少分钟?等,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
(五)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路边绿化带的盆栽,算一算每一边有多少盆栽?两边一共有多少盆栽?或者让学生试着统计班级中每组有多少学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学生?男生有多少?女生有多少?通过这样的实践,促使学生掌握统计和计算的技巧。
又如,在教学“步测和目测”相关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联,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操场进行测量,体验步测和目测。或者在学习完“利息”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银行调查利息和利息税,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家里的余钱,当好家长的小参谋,对这些余钱进行规划,分析怎样存钱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所以,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在生活中構建数学体系,拓展数学课堂内容
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感知和经验构造数学课堂,并且对课堂进行延伸,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从而不再局限于教材。比如,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有的教师总结了一句话:少了要加,多了要减,少减了要减,多减了要加。很多学生并不理解,在实际计算时容易出错,这是因为规律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可以转换一个思路,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置这样生活情境:小兰带了298元,买了两个书包,每个书包100元,又买了一本书31元。她应该如何付款?最后剩下多少钱?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学生会将自己代入场景中进行计算。但学生不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有的学生列出式子:298-100×2-31,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所以结果错误。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即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也可以让学生展开实际演练,将购买场景表演出来,从而在付款过程中全面掌握四则运算知识。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越来越重要,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强化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