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典型污水处理厂水质特征分析及提标改造建议
2023-06-29汤映晖徐承志薛朝霞操家顺周秋丹
汤映晖,徐承志,薛朝霞,操家顺,周秋丹
(1.江苏省宜兴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江苏 宜兴 214205; 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3.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
0 引言
由于国家不断加强对河湖环境污染的重视力度,各省、市、区根据自身实际的水环境特性相继制定相应的水污染防治保护政策。 太湖流域横跨三省一市,随着苏南地区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太湖水质不断恶化,导致“蓝藻”污染问题爆发[1]。 为有效防止太湖流域水质进一步恶化,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太湖流域水环境政策[2]。为进一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2018年江苏省修订并发布了DB 32/1072—2018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将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划分为一、 二级保护区和其他区域分别执行不同的污水排放标准[3]。 根据新标准,各污水处理厂工艺亟待提标改造。
宜兴市地处太湖流域核心地带,该地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要求达到一、 二级保护区污染物排放标准[3]。 鉴于此,选取宜兴市某座典型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出水水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从而确定达标排放重点污染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指导该厂工艺提标改造工作。
1 污水处理厂概况
宜兴市某典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5 万m3/d,该厂进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比为40%。 工业废水中难降解化学需氧量(COD)质量分数为38%,其与生活污水混合后导致污水可生化性下降,因此,通过设置水解酸化池可有效调节水质和转化难降解COD,提升污水可生化性作用[4]。 该厂采用“平流沉砂池+ 传统AAO(厌氧+缺氧+好氧脱氮除磷)+转盘滤池”工艺。出水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但由于DB 32/1072—2018《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更为严格,故通过系统分析2017年~2019年近3年该厂进、出水水质特征,用以指导该污水处理厂工艺提标改造工作。
2 进、出水水质
2.1 进、出水水质指标
宜兴市某典型污水处理厂进、 出水水质指标分析见表1。
表1 宜兴市某典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指标mg·L-1
由表1 可以看出,该污水处理厂除COD,SS 和TP 浓度高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均值外,其余指标浓度均低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进水均值[5],其中,SS 去除率最高,TN 去除率最低。 该厂出水中COD,TN,TP 和NH3-N 浓度均满足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但相比DB 32/1072—2018《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二级保护区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6]。 其中,出水中COD,TN 和TP指标浓度均未达标,TN,COD 达标率分别仅为39.1%和45.5%,TP 达标率为82.5%,因此,该厂提标改造的重点是确保COD,TN 和TP 指标浓度稳定达标。
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指标与标准对比见表2。
表2 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指标与标准对比mg·L-1
2.2 进水污染物浓度
该厂进水污染物浓度累积率分析见图1。
图1 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累积率
由图1 可以看出,2017年~2019年3年间该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对应累积率排位中50%和80%可分别反映该厂常年进水污染物累积率均值和典型代表值[7]。
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均值相比,该厂进水中BOD5和COD 浓度普遍偏低,导致进水碳源不足,微生物无法有效去除N,P[8]。 推断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地下管网建设不完善,地下水水位高,易发生入渗现象,且进水COD 中难降解COD 占比高达38%,导致污水可生化性进一步下降[9]。 因此,该厂需投加外部碳源以保证微生物高效脱氮除磷,重要的是设置水解工艺可将进水中高占比难降解COD 转化为微生物易降解COD,提高了进水碳源水平,减少投加外部碳源量。
2.3 进水主要影响因子
该污水处理厂进水营养比例见图2。
图2 污水处理厂进水营养比例
(1)ρ(BOD5)/ρ(COD)
ρ(BOD5)/ρ(COD)一般用于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水平,ρ(BOD5)/ρ(COD)越大,说明微生物更容易降解水中有机物,直接影响污水厂脱氮除磷效果[10-11]。一般认为,当ρ(BOD5)/ρ(COD) 大于0.3 时,说明污水适宜采用生化处理,具有可生化性;当ρ(BOD5)/ρ(COD)大于0.5 时,说明污水可生化性较好,更有利于进行生物脱氮[12-13]。 由图2(a)可以看出,该污水处理厂常年进水(50%)ρ(BOD5)/ρ(COD)小于0.32,进水(80%)ρ(BOD5)/ρ(COD)小于0.33,说明该厂进水基本满足可生化处理要求,但总体进水ρ(BOD5)/ρ(COD)仍偏低,说明生物处理能力较差。原因是由于污水厂原水中40%为工业废水,水质波动大,且原水COD 中38%为难降解COD,造成污水可生化性较差。
(2)ρ(SS)/ρ(BOD5)
ρ(SS)/ρ(BOD5)一般用于评价污水中悬浮固体对活性污泥产率和活性的影响,当进水SS 浓度过高,且预处理沉淀效果差的情况下,由于进入生化系统的悬浮固体量增多,导致生化系统加大排泥量,因系统内缺少足够多的生物量,使得污泥活性降低,难以保障出水达标排放[14]。由图2(b)可以看出,该污水处理厂进水ρ(SS)/ρ(BOD5)在0.91 ~ 7.60 之间波动,该厂常年进水(50%)ρ(SS)/ρ(BOD5)小于2.50,进水(80%)ρ(SS)/ρ(BOD5)小于3.35,进水ρ(SS)/ρ(BOD5)大于1.5 的占比为93.8%。 说明该厂常年进水ρ(SS)/ρ(BOD5)大于1.5,易造成污泥活性降低,故应采取强化沉淀措施,延长沉砂池停留时间,保证后续生化系统的运行。
(3)ρ(BOD5)/ρ(TN)
ρ(BOD5)/ρ(TN)一般用于评价碳源与微生物反硝化脱氮能力的关系,碳源是影响反硝化效果的重要因素,ρ(BOD5)/ρ(TN)越高,说明反硝化进行的越彻底,脱氮能力越强[15-17]。 一般认为,当ρ(BOD5)/ρ(TN)大于2.86 时,才可进行反硝化。 根据DB 32/1072—2018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提标技术指引要求,只有当ρ(BOD5)/ρ(TN)大于5 时,原水中才拥有足够的碳源进行反硝化[18]。由图2(c)可以看出,该污水处理厂常年进水(50%)ρ(BOD5)/ρ(TN)小于3.35,进水(80%)ρ (BOD5)/ρ (TN) 小 于 4.37,进 水 ρ (BOD5)/ρ(TN)小于5 的占比为89.1%。说明该厂进水碳源难以满足完全进行反硝化需求,需投加外部碳源以保证脱氮效果,同时,由于进水COD 中38%为难降解COD,需设置水解酸化工艺和提升进水BOD5浓度。
(4)ρ(BOD5)/ρ(TP)
ρ(BOD5)/ρ(TP)一般用于评估污水是否可以生物除磷,进水中BOD5是除磷菌活动的营养基质,除磷菌先利用BOD5完成厌氧释磷过程,最后在好氧池中完成吸磷过程,通过排泥去除TP[19]。一般认为,当ρ(BOD5)/ρ(TP)大于20 时,污水具有较好的生物除磷条件。 由图2(d)可以看出,该污水处理厂常年进水(50%)ρ(BOD5)/ρ(TP)小于20.61,进水(80%)ρ(BOD5)/ρ(TP)小于40.19,进水ρ(BOD5)/ρ(TP)大于20 的占比为81.9%。说明该厂进水基本满足生物除磷要求。
2.4 全流程进、出水中各种污染物指标浓度变化
通过在污水厂各工艺内设置不同的取样点,分析污染物沿程的变化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工艺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为后续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污水厂出水指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 通过连续5 d 测定该厂全流程进、 出水中污染物各指标浓度,旨在更好地反映各工艺段单元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提标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全流程进、出水中各种污染物指标浓度变化见图3。
图3 全流程进、出水中污染物各指标浓度变化
(1)DO
工艺运行过程中控制DO 浓度对保证脱氮除磷的效果和出水稳定达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
由图3(a)可以看出,AAO 生物池厌氧池中DO质量浓度为0.35 mg/L,根据脱氮除磷要求,厌氧池中DO 质量浓度应控制在0.1 mg/L 以下,否则不能满足厌氧环境,将直接影响生物释磷过程。缺氧池中DO 质量浓度为0.32 mg/L,说明具有较好的缺氧环境,有利于脱氮反硝化过程的进行。好氧段中DO 质量浓度为5.28 mg/L,说明DO 浓度过高,一方面可能导致内回流带入大量的DO,从而破坏缺氧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曝气强度过高,导致该厂能耗和成本增加。因此,该厂应加强控制厌氧池段DO 浓度以保证厌氧环境,且降低好氧池段DO 浓度以降低能耗水平。
(2)COD
由图3(b)可以看出,进水中COD 质量浓度为123.2 mg/L,且波动较大。 经过预处理工艺后,COD浓度略有降低,颗粒态COD 去除效果不明显。 进入厌氧池后,COD 质量浓度降至55 mg/L,结合全流程TN 浓度变化情况,2 池均发生了反硝化脱氮,导致COD 浓度消减明显。 好氧池出水中COD 基本为难降解COD,浓度保持不变。 出水中COD 质量浓度为35 mg/L,满足一级A 排放标准,但由表3 可以看出,常年COD 排放浓度仍不满足DB 32/1072—2018一、二级保护区排放要求,达标率仅为45.5%。
(3)NH3-N
由图3(c)可以看出,进水中NH3-N 平均质量浓度为11.8 mg/L,且波动不大。 经过预处理工艺后,NH3-N 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进入厌氧池后,NH3-N浓度明显下降,推断原因是由于回流污泥的稀释。去除NH3-N 主要在好氧池中完成。 出水中NH3-N 质量浓度为1.47 mg/L,可满足DB 32/1072—2018 一、二级保护区排放要求,达标率可达97%。
(4)TN
由图3(d)可以看出,进水中TN 质量浓度为15.28 mg/L。经过预处理工艺后,TN 浓度基本保持不变。进入厌氧池后,根据全流程DO 浓度变化情况,厌氧池和缺氧池均发生反硝化脱氮过程,因此,TN 质量浓度削减了4.64 mg/L。后续段TN 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出水中TN 质量浓度为9.5 mg/L,由表3 可以看出,出水中TN 浓度不满足DB 32/1072—2018 一、 二级保护区排放要求,达标率仅为39.1%。
(5)TP
由图3(e)可以看出,进水中TP 质量浓度为1.2 mg/L,且波动较大。经过预处理工艺后,TP 浓度基本没有变化。进入厌氧池后,TP 浓度未有明显上升,根据全流程DO 浓度变化情况,厌氧环境未能形成,从而导致无明显厌氧释磷现象。 进入缺氧池后,TP 浓度有所提升,说明DO 浓度控制水平低,缺氧池内发生了释磷现象。通过好氧池后,TP 浓度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投加了除磷药剂,整个过程中生物除磷现象不明显。 出水中TP 质量浓度为0.13 mg/L,由表2可以看出,运行期间出水中TP 浓度已达标,但与DB 32/1072—2018 中一、二级保护区要求仍有差距,达标率为82.5%。
3 分析与建议
3.1 提标改造难点
根据该污水处理厂概况,该厂进水中由于接入40%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进行处理,导致进水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差,加大了污水处理厂处理难度,在新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的情况下,该厂污水处理工艺亟待提标改造。
宜兴市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难点在于出水中COD 和TN 浓度过高,出水达标率分别仅为45.5%和39.1%。 去除COD 的难点在于难降解COD 占比过高,导致原水可生化性差,对去除TN 也有影响,同时出水COD 中难降解COD 占主要成分,导致出水COD 浓度难以进一步降低。 去除TN 的难点在于传统工艺中AAO 池脱氮效果差,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碳源不足,DO 浓度和回流比控制不佳等问题,影响了主体工艺对TN 的进一步去除,且深度处理工艺对TN 无深度去除作用,导致TN 出水难以达标。
3.2 提标改造建议
根据以往案例报道和该厂出水难点水质指标,结合进、出水水质特征分析,提出相应的提标改造建议。
(1)COD。 ①强化源头控制,重点关注接入企业工业废水的情况,加强水质实时监测;②在生物池前端增设水解酸化池工艺,不仅可发挥缓冲水质作用,还可提升污水可生化性,发掘内部碳源,减少外部碳源的投加量;③强化深度处理工艺,可增设高级氧化或活性炭吸附等物化处理工艺[22-23]。
(2)TN。 ①在不改造原池情况下,可通过增大内回流比,投加碳源以保证反硝化过程充分进行;②对原池进行改造,可将传统AAO 池改造为五段式改良AAO 工艺,即增加了前置生物选择池,采用分段进水的方式,监测各工艺段pH 值与TN 浓度变化的相关性,根据DO 浓度和碳氮比,调整分段进水水量,更好地发挥生物池脱氮作用; ③增设或改造深度处理反硝化滤池工艺,进一步提升TN 的去除效率[24-25]。
(3)其他问题。 ①对于进水中ρ(SS)/ρ(BOD5)较高问题,可采用延长沉淀时间,或改造沉砂池为旋流沉砂池或曝气沉砂池,强化去除SS;②对于生物除磷效果差问题,一方面需控制厌氧池DO 浓度,保证厌氧环境,另一方面可采用分段进水方式,减少释磷菌与反硝化菌竞争作用,以保证脱氮除磷效果;③加强水质监测,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尤其是曝气系统需进行升级改造。
4 结论
(1)通过对宜兴市某典型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特征分析发现,该厂由于管网建设不完善,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该厂进水中BOD5及COD 浓度偏低,可生化性能差,进水碳源不足,难以满足反硝化需求,且进水水质波动大,污泥活性较差。
(2)通过对该厂全流程进、出水水质指标浓度分析发现,生物池各工艺段运行状态较差,尤其各工艺段DO 浓度控制不当加之碳源不足,导致出水COD及TN 浓度达标率低,成为该厂提标改造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3)为解决COD 和TN 出水严重不达标的问题,结合该厂实际情况,提出了增设水解酸化池工艺,改善碳源结构及增设深度处理反硝化滤池工艺,进行深度脱氮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