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表达:文学阅读走向纵深的路径选择

2023-06-29□殷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16期
关键词:翠鸟习作想象

□殷 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大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每一个学习任务群都与“表达”有关。其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涉及“创意表达”,对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意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很多学生发现不了文本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如何帮助学生在文学阅读中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引导其进行创意表达,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力求探索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的能力联结点,使文学阅读向纵深处迈进,让表达展现无限的创意。

一、立足课标,明确“创意表达”的语境内涵

《课程标准》在阐释“语言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时,提到了“形成个体语言经验”。而个体的语言经验需要在“创意表达”这一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因此,明确“创意表达”的语境内涵是研究的起点,而“表达”和“创意表达”就成了首先要厘清的概念。

(一)“表达”的内涵

表达指用语言文字把思想、情感等表示出来。它的目的是交际和传播。《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要“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可见,语文课程中,表达主要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二)“创意表达”的内涵

“创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韩愈曾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就是说要表达属于自己的东西,要排除陈旧的内容,努力去创造、去革新。“创意表达”也是如此,要突破固有认知,有新意,不落俗套,呈现自己的独特体验。由此可见,“创意表达”凸显的是一种独特的育人价值。它强调和包容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对与众不同的表现的一种认可,其本质是对人的独特性的尊重。

二、对标教材,聚焦“创意表达”的学习任务

(一)梳理“创意表达”的学习内容

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可从“革命故事”“人与自然”“儿童生活”“人与社会”几大维度出发(如表1)。该学习任务群体现的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住作品的特点,进而借助阅读经验去读其他作品,最后尝试进行创意表达。

表1 “创意表达”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点梳理

(二)厘清“读写结合”的训练要点

从表1可以看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有关表达的学习要求逐层递进,由讲述故事、诵读诗文进阶到创意复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比如,在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布局、写作方法,有创意地搭建结构;可以训练学生想象、观察、思辨等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积累、运用有新鲜感的语言,将事情表达得有创意;等等。总之,要提升学生创意表达的兴趣,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呈现作品。

三、关注素养,形成“创意表达”的实施路径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体现了“阅读是根本,写作是目的,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的理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表达方法,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多样的支架,为学生的创意表达提供扶手。

(一)借助阅读学表达

要想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考,“想象”“观察”等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学生可跟着文学作品学表达,进而掌握这些能力,为创意表达做好准备。

1.多向度想象

“创意表达”是建立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的。培养想象能力既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也需要多向度的方法指引。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想象习作单元,编排了一组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呈现了想象的多个向度,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宇宙的另一边》这篇课文“反着想”,想象宇宙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我变成了一棵树》联系现实生活,告诉学生“变着想”会生发很多奇妙的想法。单元习作例文中,铅笔梦想变成豆角、丝瓜等,所变事物都和它本身有相似之处,说明还可以“抓特点想”。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多向度的想象方式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他们表达的内容。

2.多感官观察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统编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其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这足以看出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这个单元指出,观察时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在《搭船的鸟》这篇课文中,学生发现作者看到了一只美丽的翠鸟,捕捉到了翠鸟捕鱼的动态画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还听到了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观察中“用心想”,一边看一边想,用丰富的想象和感受充盈自己表达的内容。学生明白要学会多感官观察,这样才能准确捕捉事物的变化,发现生活的美。

当然,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不止“想象、观察”这两个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文章的整体架构,学创意语言,学创新视角,等等。教师要从课文的范例中发现创意表达的融合点,设计表达的切入点。

(二)搭建支架助表达

统编教材中的习作一般由“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怎么评”四部分组成,帮助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发现显性或隐性的支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支架,丰富创意表达的形式。

1.问题支架

在《搭船的鸟》一课中,对翠鸟外形的描写指向了“抓住事物的重点写”这一写作手法。为了让学生感悟该写作手法,教师在教学时设置了问题支架,以三个问题串起这一部分的教学:如果你是个小画家,你会怎么画小鸟?除了书上写的,你还会涂哪些美丽的颜色?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更多颜色,而只写了三种呢?学生置身问题情境,不断深入思考,自然而然就能理解为何要“抓住事物的重点写”。

2.视频支架

《搭船的鸟》中的第四自然段是很好的“向读学写”的范例。其中一连串动词写出了翠鸟捕鱼的迅速。教师让学生观察“翠鸟捕鱼”的视频,结合文本找出“哪些是你在视频中看到的,哪些是看不到的”,从而明白在观察时只有加入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才能让表达更有趣,更有创意。为了内化这种表达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出示“翠鸟吃鱼”的视频,让学生用上“一连串动词”,以“所见+所想”的方式进行迁移运用,内化方法。

3.图式支架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等图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比如,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以下路径绘制“助想图”:为什么会变成树—树的外形—树上来了哪些客人,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变回去了吗。依靠“助想图”,学生建构起故事的框架。在随后的习作中,学生根据题目《躲进草丛里的星星》进行想象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助想图”画画故事的情节:为什么躲—为什么躲进了草丛—遇见了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助想图”让想象的内容变得条理清晰,学生下笔时更加从容不迫。

(三)多种方式练表达

习得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法后,教师还要巧妙引导,让学生表达的形式更加丰富。

1.不同内容,创新表达

文学作品的体裁多样。体裁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会不同,这就为创意表达提供了多样的路径。比如,一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要求学生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读儿歌,编儿歌,还可以“先创后唱”,用吟唱的方式唱一唱自己创编的儿歌。写童话是创意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可以“先创后演”,通过演童话剧的方式让表达更有趣。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板块“轻叩诗歌大门”要求学生创作诗歌之后制作一本诗集,学生可以“先创后做”。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中对音乐的描写十分精彩,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创后读”,以“朗读者”的身份读一读自己写的音乐小品。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富有创意的学习场景,开展以创意表达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成长。

2.同一内容,个性表达

《金字塔》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包含两篇文章。第一篇选自穆青的散文《金字塔夕照》,用浓烈的色彩描绘了金字塔在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色,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底蕴。另一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非连续性文本,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古埃及文化的丰富多彩。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读来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这种“混合型文本”给创意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面对同一个内容,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表达。比如,教师在“向读学写”的环节中,以“介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主题,要求学生富有创意地介绍故宫。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用非连续性文本介绍故宫的位置、构造、历史(如图1),也可以用散文的方式描绘红色的城墙,体现故宫厚重的历史(如图2)。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能引发学生的独特体验。

图1 学生作品

图2 学生作品

四、基于标准,重视“创意表达”的学业评价

评价是创意表达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基于标准,对学生的创意表达进行有效评价。

(一)开发评价量表,制定评价标准

常见的习作评价往往标准模糊、千篇一律、评价主体单一。指向创意表达的评价量表则从选材立意、语言表达、展示形式等角度进行创新化开发,结合学情,细化标准,使评价过程更规范,不断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教师可借助表2,让学生对创意表达的方向更明确。

(二)依托评价量表,提升习作效能

好的评价量表,可以贯穿整个创意表达的过程。在创意表达前和表达时,评价量表可以成为学生的表达支架,让学生的表达过程变得可视化,有据可依。习作完成后,学生先结合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再对照标准进行修改。修改之后请同伴评价,争取提高习作分数。同时,要和同伴交流、讨论,围绕评价量表给出自己的修改建议。有了评价量表,评价显得更聚焦、更客观、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创意表达”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从阅读中输入,有创意地输出,“创意表达”始终是文学阅读走向纵深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翠鸟习作想象
翠鸟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翠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习作展示
家长切莫学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