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开发背景下丹巴县藏寨公共景观设施设计
2023-06-29张芷娴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民族特色旅游已日趋成熟,如何在发展传统藏族村寨游的基础上,建设和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如何用特色来吸引并留住游客,这是目前众多以旅游接待为主的藏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好游客和居民生活空间的公共景观设施及相关设计研究更具有实际价值与意义。以发展藏寨文化旅游业相对较好的丹巴县为例,浅析公共景观设施设计的原则,探讨丹巴县藏寨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保留其传统民俗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文旅产业。
丹巴藏寨; 公共景观设施; 文化旅游
TU983 A
[定稿日期]2021-12-11
[基金项目]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GYQ2021013)
[作者简介]张芷娴(1981—),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设计、室内设计。
公共景观设施是现代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旅游环境与人类生活的重要纽带。对于地处边远山区的藏族村寨而言,公共景观设施的建设状况直接反映出藏族村落的旅游接待品质。以发展藏寨旅游较早的丹巴县为例,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数据统计上可以看出,目前对丹巴县藏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建筑、民俗和景观等方面研究为主,但对于藏寨中公共景观设施设计的研究内容却是非常稀少,因此通过对丹巴县藏寨中的公共景观设施的研究会对未来其它地区的藏寨建设和发展具有直观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丹巴县藏寨公共景观设施设计的背景
丹巴县境内属嘉绒藏族聚居地,这里留下了东女国的历史和传说,留下了古碉楼建筑,世代生活聚居又形成了藏寨,因此丹巴县以“古碉、藏寨、美人谷”闻名,被称为嘉绒风情之乡。目前接待游客的主要藏寨有甲居藏寨、莫斯卡、中路藏寨、丹巴美人谷、梭坡藏寨等。
本文中定义的公共景观设施是置放于藏寨公共场所、供居民和游客共同使用的服务性景观设施。
2 丹巴县藏寨公共景观设施现状分析
各地的文旅开发和乡村建设如火如荼、齐头并进地进行着,设计师们执着于乡村环境改造、民宿设计等课题,与之配套的公共景观设施设计也是相当重要的内容。丹巴县内每个藏寨都有几百或上千年的历史,每个藏寨都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是由每一个居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岁月的变迁形成的。
2.1 公共景观设施活动类型缺少多样性
本次调研中发现鱼通土司官寨在寨顶建了观景台和广场,这样建设的初衷是为让游客充分欣赏自然风光和体验锅庄的热情,但地面用大面积的花岗岩拼花铺装,设计风格现代,与藏寨本身的风格相去甚远。其他几个藏寨也存在大广场硬质铺装、各种花里胡哨的亭子牌坊等小品设施。藏寨就应该有藏寨的样子,大广场硬质铺装这种城市气息浓厚的设施不适于藏寨文旅开发项目,不仅破坏藏寨的植被和土壤,还与整体氛围不搭。
2.2 公共景观设施类型、配置不健全
梭坡藏寨目前已建有健身器材,这些器材与城市各社区中设置的并无不同。在为藏寨设计健身器材时,要考虑到藏族居民平时的健身习惯,设计适合藏族居民使用的健身器材和健身活动,游客也可参与其中。另外,藏寨照搬城市公共景观设施模式,也成了一种趋势。藏寨的公共景观设施应该遵循民族村寨的设计原则,保留民族村寨的特点,需要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村寨,而不是“少数民族村寨里的城市”。
2.3 公共景观设施管理松散
甘孜州丹巴县特有的自然生态是城市或其他地域不可能拥有的,所以藏寨改造项目中保护藏寨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是重中之重。目前的藏寨的景观设施管理情况松散,缺乏有组织的管理和维护,日常主要靠村民自主维护。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3 丹巴县藏寨公共景观设施设计策略
藏寨中公共景观设施设计是藏寨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经之道。不仅要考虑对民族习俗的保护,还要考虑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同时激发对少数民族旅游村寨景观设计的思考。
3.1 挖掘游客的需求与场景体验
游客到藏寨参观旅游的目的一方面是观赏藏寨的自然风光和建筑景观美景,另一方面体验藏寨独特的人文风情。游客基本上平时生活在城市,早已习惯使用城市中公共景观设施。如果藏寨中缺乏公共景观设施,直接造成的后果是留不住游客。而缺失了藏族村寨特色的公共景观设施又无法激起游客观赏游览的性质,因此需要充分考虑游客对公共景观设施的需求。
虽然目前藏族村寨作为文旅开发的主要建设对象,但是这里世世代代都是藏族居民生活劳作的家园。发展藏寨文旅的目的也是发展藏寨的经济,提高藏寨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縮小藏寨居民与城市居民生活的差距,公共景观设施的建设必不可少,同时需要兼顾藏寨居民生活习惯和民族传统。但是,不能为了迎合来自城市的游客的生活习惯而改得面目全非,在建设中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农村城市化,藏寨的公共景观设施设计更要避免“批量生产”。
3.2 探究民族民俗设计体验触点的认知门槛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古碉、藏寨和美人谷是丹巴县的3张旅游名片,如何在公共景观设施中展现出这3张名片,展现出历史性、地域性、民俗性,是具体设计公共景观设施需要考虑的问题。提取典型的藏族文化元素可以通过典型文化符号串联整套公共景观设施,强化整套设施之间的联系,给整套设施以统一的视觉印象。另一方面,可以突出丹巴县藏寨的文旅特色,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鸣。
(1) 具备民族民俗文化精神追求。因为公共景观设施制不仅仅是一个方便居民和游客使用的服务设施,更是丹巴县藏寨独特民族与民俗文化展示的窗口,设计师应该了解到丹巴县藏寨之所以吸引广大游客前往,是游客对嘉绒藏族独特民族民俗文化精神的追求。
(2)有形的和无形的结合,有形的是公共景观设施这个载体,无形的是文化价值。
(3)价值不在于公共景观设施作为产品本身的价格,更重要的是挖掘民族民俗文化溢价部分。这些设施的文化溢价越高所带来的旅游经济价值越大。
3.3 突破文化重塑的构建实现设计的可持续
如何做到藏寨中公共景观设施持续性的感知价值的构建?在打造一个文旅藏寨的初期,可能最开始围绕藏寨文化特色做一个IP,将这个IP运用到各个公共景观设施中,到后来会衍生到其他领域,比如说影视、动漫等等。设计师可以延续这样的方式去做感知价值的构建。
4 丹巴县藏寨公共景观设施设计——锅庄长凳设计
藏寨的美丽需要保护,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保护藏寨碉楼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原始风貌,传承藏寨特色,打造趣味性景观设施,形成具有丹巴县藏寨独有的文化特色的藏寨公共景观设施。只有融入了丹巴县藏寨自己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时契合现代的生活需求,才能让藏寨的美更具生命力。
丹巴锅庄,是藏民们围成圆圈,由一领舞者带领众人且歌且舞的丹巴县境内藏族传统民间歌舞。嘉绒藏族热情好客,除了盛大节日所跳的大型锅庄外,每到夜晚降临就会在寨子的开阔处跳锅庄,还会邀请远道而来的游客加入其中,一起感受这份欢快热情。由于锅庄一般持续数小时,跳舞者体力消耗较大,中途需要休息,且观众一般也是站立围观,容易疲惫。因此,产生了设计锅庄长凳的想法。
4.1 延续原有的藏寨景观设施,进行生活设施的营造
在设计过程中,保留藏寨原有的石砌墙、石铺路等景观设施,合理利用居民碉楼建筑的外环境打造提供居民和游客休憩、聊天等的功能设施,并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而不是单纯营造公共景观设施。本次为丹巴县藏寨设计的锅庄长凳,方便跳舞者和观众围坐休憩,同时也可作为模块化设计安放在丹巴各个藏寨中,成为一道风景(图1)。
4.2 提取藏寨传统民俗元素,妥善应用于公共景观设施
丹巴藏寨可供提取的民俗元素为古碉、藏寨、美人、嘉绒藏族传统吉祥图案等,营造整体特色传统的氛围,设计灵感来源于藏传佛教中的“大圆满”,藏民也追求生命的大圆满,而象征着吉祥圆满的藏族图样随处可见(图2)。锅庄长凳设施造型设计围绕直径15 m的圆圈,单个锅庄长凳为1/8个圆圈,外沿弧长为5.89 m(图3)。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凳面宽0.4 m,凳高0.36 m。锅庄长凳可根据场地大小自由组合,可单个放置,也可4个或8个甚至更多个组合放置(图4)。色彩上运用饱和度高的红。
4.3 结合居民院落空间植入设施服务功能,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锅庄长凳设计为模块化、可活动产品,可将单个或数个模块增加到居民院落中,实现其休息坐卧、晾晒等生活功能设施,同时这些设施应该与碉楼建筑相结合,在外观上不显突兀。长年放置于室外,为方便活动,材料选用耐酸碱腐蚀,抗老化强的ASA塑料材质。
5 结束语
丹巴县内藏寨具有其独特历史文化特色的古碉和民居建筑,以及自然风格都吸引着广大游客。但是丹巴县地处甘孜州地理位置偏远,传统藏寨都依山势而建,交通不便;藏寨居民信息闭塞生活习惯落后,这些是藏寨公共景观设施建设和更新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发展好文旅业,留住游客,拓宽游客来源。尊重并保留藏族居民的生活习俗,但功能可转变为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商业服务,利用具有场所特征的构筑物成为小品,丰富空间体验感, 让生活在藏寨的居民依然有对这块土地的熟悉感,同时变成一个开放的藏族民俗博物馆,给游客感受不一样的少数民族生活的机会。贯穿嘉绒藏族文化,根据需要舍去一些场所特征不强、不具特色的景观设施,可新建功能合理、造型统一、具有丹巴县特色的新公共景观设施,给藏寨带来一丝新的活力,將藏寨打造成不一样的少数民族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1] 丹巴县志编纂委员会.丹巴县志 [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22-58.
[2] 王纯.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嘉绒藏族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32-36.
[3] 周详.嘉绒藏族地域性聚居景观特征图解与探析——基于丹巴县梭坡乡案例[J].广东园林,2014(10).
[4] 武彩霞.古建筑保护及其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J].综合论坛,2015(3).
[5] 郝晓宇.宗教文化影响下的乡城藏族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6] 余森林,喻娇.可持续性产品设计的创新方法与案例解析[J].包装工程,2018,39(6):15-19.
[7] 赖昱宏.基于度假区公共服务设施普适性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2016(10):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