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与融合:古代新疆发钗考略

2023-06-29高彦

丝绸之路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

高彦

[摘要]钗为双股,有固发和饰发之用,其名目、式样繁多而包含甚广,是古代新疆的重要首饰。本文征引、梳理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有关记载,考证新疆墓葬中的若干出土实物,并比照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发钗图像,对于古代新疆发钗的造型式样、艺术价值及演变历程进行了系统考证。同时,着重分析和解读妆饰、首饰背后蕴藏的文化渊源以及多民族文化融汇的历史状况,以期对于敦煌吐鲁番学的研究,以及文化浸润边疆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所助益。

[关键词]古代新疆;发钗;敦煌吐鲁番文书;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 K8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3)01-0151-09

钗,古代女子的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释名·饰首饰》:“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1]73《玉篇·金部》:“钗,妇人歧笄也。”[2]326钗与簪的区别是,簪为一股,钗有两只脚,为两股。敦煌吐鲁番资料中有不少涉及古代发钗方面的记载,出土遗物中尤以新疆古代墓葬中发钗实物出土较多,主要集中在西汉至唐西州时期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周缘的墓葬。此外,新疆一些石窟的壁画中亦保留了一批发钗图像,这些资料为发钗的考证及探讨古代丝绸路上的文化交流提供一手资料。故此,本文在检索、考证敦煌吐鲁番资料中的有关记载及墓葬出土实物的基础上,对照石窟壁画图像,对古代新疆发钗遗存进行系统的裒辑、整理与研究,旨在揭示古代新疆发钗等首饰文化形成发展的相关特色。

一、敦煌吐鲁番文书中的发钗

(一)钗花、钗朵、钗子敦煌文书载:

吾本出家之时,捨卻钗花媚子,惟有剃刀相隨。(S.6273《出家赞》)

男婚不(傳)香粉,女嫁著钗花。(P.3833《王凡志诗·天下恶风俗》)

胭脂合子捻抛卻,钗花瓏璁调(掉)一旁。( P.3048《醜女缘起》)

髻子、钗子、簪笏、箟(篦)子。(S.3227《杂集时要用字·冠帻部》)

钗子。錍子。釧子。鋜子。镜子。鐶子。(俄藏2822《蒙学字书·衣物部第三》)

这里的钗花即发髻上的饰件,钗子有装饰头发和固定冠帻之别。

(二)媚子

镮,指镮,胡關反。媚子,上□□□。(P.5001《俗物要名林·女服部》)

媚子,即頭饰,或指钗首的装饰物。北周庾信《镜赋》曰:“悬媚子于搔头,试钗梁于粉絮。”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3]媚子常与搔头(玉簪)、花钗一起出现,按字义理解就是悬挂在簪、钗之首的饰件。媚子的材质,《唐五代语言词典》释“媚子”一则曰“以金玉羽毛为之”。叶娇以为,媚子“是钗尾上的垂珠之类装饰,也就是‘挂珠。饰有媚子的钗饰实即步摇之属”[4]。

(三)聂子

敦煌、吐鲁番文书载:

錜,钗之类。奴恊反(P.5001《俗物要名林·女服部》)

聂子。花子。(P.3391《杂集时要用字》)

临欲去时,复重到太守家招念,复赐金镊子一双。(S.525《搜神记》)

胭脂胡粉具,镊一枚,剪刀尺具。 [5](66TAM48:2《高昌延昌卅六年(596)某甲随葬衣物疏》)

錜是小钗,即插在鬓边的首饰。《玉篇·金部》:“錜,小钗也。”[2]327王粲《七释》:“戴明中之羽雀,杂华錜之葳蕤。”《北堂书钞》:“长袖随腕而遗耀,紫錜承鬓而骋辉。”[6]錜与“镊”音相同,都属小钗类,故《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錜同镊”。

镊子,分两股,与钗子外形相似,镊脚较之要短一些,镊首有简单装饰。传世文献中常出现钗镊合用的情况,如《南齐书·皇后传》:“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7]《梁书·诸夷列传》:“初穿土四尺,得龙窟及昔人所舍金银环钏钗镊等诸杂宝物。”[8]《南史·后妃传》:“太子为宫人制新丽衣裳及首饰,而后床帷陈故,古旧钗镊十余枚。”[9]镊,汉刘歆《释名·释首饰》释为“镊,摄也,摄取发也”[1]239。《后汉书·舆服志》:“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10]《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释镊子为“以金银铜铁或犀角做成,男女皆用,专用于修容(如剔除白发,修整眉毛等)。妇女所用者多穿以白珠,缀于簪股,修容完备即插于发首,以为装饰”[11]。既然镊子是坠于簪(钗)股的装饰,钗镊组合出现说明镊归属于钗,因在外形和功用上与钗子相差无几,故文献称“钗镊”。西汉长沙马王堆3号墓奁盒中发现一枚牛角镊子,镊柄细长,捏脚分股呈楔形,镊脚与镊柄相接处雕成鸟头状,柄上刻有几何形纹饰,镊片可以取下来的组合式样(图1)。镊子的出土,一则说明西汉时镊子已是我国境内和中南半岛一带的梳妆用具,二则可据出土实物区分钗、镊式样。马王堆镊子的长度明显短于普通钗子;镊子在镊脚处分股而不似折股钗有一段钗梁;镊脚呈上宽下窄的楔形,与圆柱形钗脚的式样不同。至此,镊子的大致形状已清晰,只是后世的镊子在镊首上多加点装饰,在材质上更加精良。

(四)钗梳、梳钗

钗有固发、美发的作用。梳有梳发、护发的功能。文献中常有“钗梳”“梳钗”的记载,从实用性看,“钗”“梳”两种首饰合为一物,仍有约发与妆点之用。梳钗与钗疏为同类,都是妇女头饰。唐代王建《宫词》:“私缝黄帔捨钗梳,欲得金仙观里居。”元代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妆台不临生暗尘,那更钗梳首饰典无存也。”

敦煌、吐鲁番文书也有钗疏、梳钗类记载:

头上梳钗,变作一团乱蛇。(《敦煌变文校注·破魔变》)

钗梳,镜尺,剪刃(刀)。(P.3391《杂集时要用字》)

箭(剪)刃(刀)、钗疏具。[12](59TAM302:35/5《高昌缺名(女)随葬衣物疏》)

头发五十兩,钗梳廿具。 [13](73TAM210:136/1《唐西州初年太夫人隋葬衣物疏》)

“钗疏具”中的“具”是量词,可按一件或一枚理解。馬王堆1号墓遣策和居延汉简也有“疏比一具”的说法。从钗梳演变史看,钗首装饰成各种花样的钗梳,不但是古代女子妆点发式的新潮之物,还流传至今,女孩“丸子头”所用发夹正是其样。

二、出土实物中的发钗

钗的出现晚于簪,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应是山西侯马春秋墓的一枚骨钗。新疆出土发钗不多,主要集中在西汉至唐西州时期吐鲁番和塔里木盆地周缘。吐鲁番文献中记载的发钗之类,有不少实物可以印证其样式演变之历程。

(一)金钗

新疆境内“很少发现唐以前(包括唐朝)的金钗实物”[14],但是唐朝诗歌及吐鲁番文书中有不少描写。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游花苑词》:“玉颜自倚君王宠,无处金钗落不收。”《盐商妇》:“盐商妇,多金帛……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吐鲁番文书有“金钗一对、团花一枚、烟(胭)支(脂)胡粉、青黛、黑黛”的记载[15](72TAM170:77《高昌章和十八年(548)光妃隨葬衣物疏》)。

(二)银钗

银钗是我国古代使用率较高的首饰。杜甫《负薪行》“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正好揭示了银钗是一种无关身份、性别和年龄的首饰。

吐鲁番出土的衣物疏记载:

故银叉(钗)六枚。[16](2004TAM408:17《令狐阿婢隨葬衣物疏》)

头结一枚,银釵二双。[17](73TAM517:25《高昌延昌卅一年(591)张毅妻孟氏随葬衣物疏》)

故银钗二枚。[18](75TKM96:15,16《龙兴某年宋泮妻翟氏隨葬衣物疏》)

河西地区十六国时期出土的衣物疏记载:

故银钗一双。[19](前凉建兴五年317年《夏侯妙妙衣物疏》)

故银钗一双。[20](前凉和平二年355年《郭富贵衣物疏》)

故银叉(釵)一枚。[21]404(前凉升平廿二年385年《赵宜衣物疏》)

新疆出土的银钗仅见几例,都是典型的折股钗(图2)。所谓折股钗就是一根金、银丝从中间弯折成相同的两段,起拱处为钗梁,折过来的两段是钗脚。钗脚有长短之分,钗梁有宽窄之别,也有纹饰和无纹饰之别,讲究的钗梁还打出铺号、制作者名号,就如同今天的首饰要刻出成色、重量一样。长脚钗,因横贯发髻,在发式造型上起着关键作用,故有“关头”之美名。其形象在《玉台新咏》卷8庾肩悟《南苑还看人》中有所描述:“细腰宜窄衣,长钗巧夹鬟。”阿斯塔那十六国墓(M408:18)[22]出土的一件即属长脚钗,样式为银丝折成双股,锥状尖,后端扁,长18厘米。库车友谊路魏晋墓(M12:24)[23]的一件,铜质、钗双股弯曲成曲尺形,两端磨尖,长22.3厘米,属典型的长脚钗。

(三)铜钗

铜钗是新疆、河西地区出土最多的首饰之一。

吐鲁番文书2004TAM408:17《令狐阿婢隨葬衣物疏》载:“故鍮(黄铜)瑄叉(钗)一枚。”[16]212006TSY?  IM4:8为一件缺名衣物疏,也有“桐(铜)杈(钗) 一枚”[16]175的记录。河西地区出土的衣物梳,亦有鍮石钗的记录。如“故鍮石叉(钗)一只”(《郭富贵衣物疏》)[20],“故鍮石叉(钗)三枚”[21]402(前凉升平十四年377年《孙狗女衣物疏》),“赤铜叉 (钗)二双”[21]403(十六国《桓眇亲衣物疏》)。鍮石是一种黄色有光泽的矿石,即黄铜矿或自然铜。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鍮石似金而非金也。”除成色较好的鍮石钗外,河西衣物疏中还有“赤铜叉”,以及角质“黑角钗”,石质“兜石叉”“墨叉”[21]403等,尽管很少出现这类实物,但文书中的记载,无不映射出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妆饰文化多姿多彩的一面。

新疆常见的铜钗由圆铜丝弯曲而成,钗梁呈棱状或长方形,钗脚打制成圆柱状。偶见几例钗梁处有特别处理的,但无中原之精致。宋元时期中原最为流行的缠丝、竹节、钑花等折股钗,新疆仅发现诸如竹节、缠丝一类。巴达木墓地(M212:19)[24]出土一件折股铜钗,后端有三节结,呈圆球状。本土特色的折股钗也有几例,如钗顶处理成银杏叶状、钗梁上有乳冒纹饰、钗脚磨尖式样。巴达木墓地(M235:3)[24]一枚长15.8厘米锻制的铜钗,其钗梁锤揲弯制成帽盖状,即是其状。玛瑙是财富和运气的象征,也是很受人们青睐的一种珠宝。1997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尼雅遗址采集到一件钗身细长、双股平行、长15.8厘米的铜钗[14](图3),钗头上装饰一枚暗红色圆玛瑙。同时,该遗址还采集到一件铜钗,钗梁呈连续“S”形,钗脚双股平行,由一根铜条弯曲而成,这种造型在新疆仅一例,研究人员推断为汉晋首饰。

新疆出土铁钗数量稀少,且保存不完整。吐鲁番采坎古墓(76TCM3:18)[25]的一件晋唐铁簪,发现时破损严重,从外形看大致是钗脚平行的“n ”形折股钗。

就目前出土情况看,新疆钗的材质以铜为主,偶见银质,金、玉钗暂未发现。从出土遗物来看,先秦时期短脚钗较为流行。两汉之际发钗样式简单,以“U”形折股钗常见,钗梁无装饰物,钗脚短,钗梁有宽窄之别,几乎都是光素无纹式。魏晋伊始,长脚钗渐渐成南北方时兴的挽发首饰,其中一款钗头呈方形或弧形样,钗脚明显分开的马蹄形尤其受欢迎,它的出现是发钗改进的一个突破。唐宋时期,发钗不再沿用两汉以来的双股平行样,而是采用钗首加长簪脚的方式来适应越来越高耸的发髻。具体做法是,收紧簪脚间的距离,使两股的曲折处变细至尖端处再加粗。

三、石窟图像中的发钗

新疆石窟壁画中的发钗主要集中在供养人图像上,钗体材质或金或玉;钗首式样或如意式、或花钿式、或镂空式,钗花草、钗凤凰也是常见形制。以下略举几例:

(一)凤钗

文学作品中的簪、钗并无严格之分,二者互用是常有之事,故有“云鬓巧簪金凤头”“裙系鸳鸯锦,钗插凤凰金”之语。凤钗,钗头做凤形,故名。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26]凤钗是首饰中最精致的一类,佩戴者身份较为显赫。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3收录一首《新妆诗》云:“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27]诗文中的凤钗就是唐高宗时期美人梳妆的一种首饰。

以凤凰为主体纹样的金钗,是古代朝廷命妇彰显身份的标识物。依图像看,五代宋的凤钗远多于唐朝。按工艺分,可别为二:一为立体式,一为平面式。样式一,两件金片镞镂成一致的凤凰轮廓,后扣合而成。也有凤首、凤脚单独做出,再焊接组合。柏孜克里克石窟及莫高窟中凡是有小凤钗(簪)插于鬓发上的,均是立体式样。样式二,钗首由金片或鎏金片合成,但是衬片为实地子,就像把金凤平铺在金片打制的盘子上。样式三,凤冠式,一般在桃形底衬上采用镂刻的方法完成。如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4窟王妃供养像中的桃形凤冠。

按其造型,发髻上有插一支凤钗的,也有插两支凤钗的。一支凤钗的也可别为三:一种是钗首呈圆弧形,莫高窟石窟第61窟于阗公主的凤冠钗即是凰翼舒展连接而成。另一种是钗首呈圆形相接,莫高窟第256窟贵妇的凤钗即是凤尾上翘至凤首的造型。第三种钗首呈桃心状,凤翼向上打开围成,此类是步摇和冠体的结合,可称步摇冠。莫高窟第409窟沙州回鹘女供养人,柏孜克里克石窟第31窟(图4)回鹘贵族女供养人钗首均为此样。

(二)花钗

簪花饰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妆饰文化之一。文献中最早出现的花钗即花叶形步摇,出自于战国宋玉所著的《风赋》,云:“主人之女,垂珠步摇。”步摇,《释名·饰首饰》释为“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1]74。佩饰上的“垂珠”,随着女子轻盈的步履而颤动摇曳,因而称之步摇。据此可知,至迟在战国,插戴花钗是富家丽人的常见打扮。逮于两汉,中原女子的发髻日渐高大,头饰也趋于奢华,高髻上簪插步摇,已是常见的应景首饰。对为尊者说,佩戴步摇不仅有固发之美,而且还依部件多寡成为区分身份的标识物。

晋唐之际,簪花之风在西北地区逐步流行,这时的簪花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节日或特殊的目的,无论街巷市井,抑或达官士庶,簪花成为一种集体风尚。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第187号出土的唐朝屏风绢画仕女图中的女子,胜金口石窟中梳双鬟望仙髻的供养人,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0窟梳宝髻的吉祥天女,她们的发髻上都插戴花钗。敦煌莫高窟盛唐第130窟《都督妇人出行图》中的贵妇及侍女,榆林窟第25窟《老人入墓图》中老人前方的两个年轻妇女,发髻上也插戴绿叶衬花钗。现藏英国国家博物馆的敦煌绢画引路菩萨(图5),画中被引的贵妇着盛装,梳高髻,发髻前有三朵菊花状的金钿做装饰,发鬓处还并排插三支金钗,其妆饰可谓华丽之极。

相比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的像生花而言,插戴有香味的真花更能贴近百姓生活。汉代就有佩戴绿植花卉的习俗。《西京杂记》:“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28]106重阳登高、佩戴茱萸有取吉辟邪、祈福健康的寓意,故此这一风俗在今日南方一带还保留传承。魏晋以后,随着簪花种类的丰富,四季花、一年景和草虫等写生小品就代表节令时物常出现在女子的发钗上。从文献记载看,南亚的天竺、临邑、婆利国都信奉佛教,其国王、大臣常以花鬘宝冠为头饰。“花鬘”,指古印度人用作身首饰物的花串,也有用各种宝物雕刻成花形联缀而成的,是为供养和庄严其身的佛具。今天的印度人仍用花鬘,但不再有佛教意义,成为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有敬意和祝贺的作用。因此,我们以为古代新疆、敦煌一带有爱花、簪花的喜好,很大程度上与佛教自印度传入而当地人信奉佛事有关。

簪四季花是古代女子的常见打扮。先看春之桃花。桃花妍丽,姿容娇媚,早在春秋时期就受人们喜爱。《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南北朝,桃花作为妆容用品已出现在美人发上。南梁萧子显(一作萧纲)《桃花曲》即吟:“但見桃花艳,得间美人簪。”唐代长安贵妇簪戴桃花,百姓竞相效仿,遂成一时风尚。《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载:“御苑新有千叶桃花,帝亲折一枝,插于妃子宝髻上,曰:‘此个花真能助娇态也。”[29]21“扑卖”是南宋临安城花卉买卖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一年四季都不间断。《梦粱录》卷13《诸色杂货》载:杭州“四时有扑带朵花,亦有卖成窠时花、插瓶把花、柏桂、罗汉叶。春扑带朵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30]”。桃花例入扑卖之中,可见它作为妆点之物在南宋依然盛行。

再看夏之茉莉、石榴。古代簪茉莉的习俗由来已久,一直到明清之际,百姓还竞相效法、蔚然成风。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载,端午节“茉莉花开,城内外,扑戴朵花者,不下数百人”[31]。茉莉原为波斯植物,很早就传入南海,后经云南、两广人的嫁接培育,逐渐移植到中原。晋嵇含《南方草本状》:“耶悉茗花、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于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胡国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32]。石榴,叶翠花红,多籽,花语寓意富贵、多子多孙。据晋张华《博物志》载,张骞为汉使外国18年,得涂林安石榴。簪石榴的风俗或源于汉,成为一时风尚却在唐朝。如杜牧《山石榴》:“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鬓。”宋代,簪插石榴还是男子的时尚打扮。《水浒传》中的阮小五“戴着一顶破头巾,鬓边插朵石榴花,披着一领旧布衫”[33]。

复看秋之菊花。菊花,花中四君子,素以淡雅、清寒傲霜的品质赢得文人雅士的赞赏。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便道尽了世人对菊花的喜爱。菊花有寓祝福长寿之意,用其繁丽的花朵做头饰,更见巧艺。唐五代敦煌绢画《形道天王像》,一贵妇发鬓两侧插菊花簪,花蕊呈圆形,红色蔓茎上的有白色花瓣,花小英细,展示了秋菊清瘦舒展的特点。故宫博物馆藏玉簪花点翠菊花(图6),簪首以银镀金材质做成菊花纹底托上嵌点以翠鸟羽毛粘制菊花及花叶,以冷艳之风而别见绢倩婉美的风格,与宫中气质如兰的丽人相搭也毫无违和感。

最后看冬之梅花。梅花,《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亦有制为美名以标奇丽。”其中梅花品种多达七八样,有“朱梅、紫叶梅、紫花梅、同心梅、丽枝梅、燕梅、猴梅”之分[28]34。可知至迟在西汉年间,人们就有赏梅、惜梅的雅好,簪梅之风的开启,恐距此不远。梅有“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的高洁品质与凌霜不屈之情操,故文人簪梅在宋代渐成气候。李清照用《清平乐》“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之句,感叹她早年欢乐、晚年沦落的痛楚。这首词最独具匠心之处,就是作者巧用一支簪将作者颠沛流离的个人命运与对国家担忧的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

此外,“一年景”的花簪和花冠也是宋人的头饰文化。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幡、灯毯、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菊茶、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34]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宋仁宗皇后像》,画中皇后头戴九龙纹钗冠,面贴珠钿,翟衣绶带用环佩。皇后身后宫女的花冠,姹紫嫣红,应当就指此类。

如果说簪花是一种无关民族的风尚外,那么与之相关的斗花也是一种源远流长且不关身份的文字游戏。簪花于鬓的斗花是元宵节以后官宦女子探春的一项重要的户外活动。文人们常藉此游戏作诗,如崔颢《王家少妇》:“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汝。”杜牧《代人作》:“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司空图《灯花》:“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为了在斗花中显胜,女子还不惜掷千金满足其夸富斗奢的心理,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就如实描写了这一现象,曰:“长安王士安于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于庭院中,以备春时之斗也。”[29]49长安的斗花风俗还流行到了敦煌地区。《敦煌变文集·去帽惑诗》吟道:“璞璞一头花,蒙蒙两鬓插。少来鬓发好,不用帽惑遮。”[35] 诗文交待了斗花前的准备,如“鬓发好”是为男女斗花时要插“一头花”准备的,但是“为何斗”的目的并未提及。幸运的是,敦煌曲子词保留了《斗百草》,该文或可管窥一斑:

建寺祈谷生,花林摘浮郎。

有情离合花,无风独摇草。

喜去喜去觅草,色数莫令少。

佳丽重阿臣,争花竞斗新。

不怕西山白,惟须东海平。

喜去喜去觅草,觉走斗花先。

望春希长乐,商楼对北华。

但看结李草,何时怜颉花?

喜去喜去觅草,斗罢月归家。

庭前一株花,芬芳独自好。

欲摘问旁人,两两相捻取。

喜去喜去觅草,灼灼其花报。[36]

从曲子词看,敦煌斗花是一种民间游戏,虽无长安斗花排场大,但也不会以“十户中人赋”的代价来买“一丛深色花”,仅是就地采撷“离合花”“独摇草”,参与到“斗新”游戏中。斗花结束,两情相悦,佳丽们还将“庭前一株花”赠予情郎,以为秦晋之好。因此,西北地区的斗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有“斗奇”“斗新”的民俗特征,是女子寻觅情郎,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别样方式。

四、结语

吐鲁番文书中的花钗、媚子、镊子、钗梳,及出土实物中的瑟瑟珠翠、玛瑙首饰等,在典籍文献中均有记载。从新疆壁画中的首饰遗存看,贵妇们佩戴的发钗,无论样式、材质,还是插戴方式与敦煌地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者,从我国境内出土的首饰遗物看,新疆部分发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和中原地区高度吻合。这无疑说明,居住在天山南北的汉人可能很早就将发钗带到了此地,而且在与当地民族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中原地区的梳妆习俗逐渐浸润到了西北边疆。

由此,我们以为古代新疆发钗文化是在本土和外来文化,特别是与中原首饰文化以及丝绸路上其他地域文化间碰撞、汇融的背景下产生的,且随着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和融合,其崇尚汉文化、认同华夏为一家的情感愈加强烈。此外,因中华文脉的延续,这种在心理上认同剪发民族和束髻民族都是华夏文明缔造者的观念和意识,对于今天文化浸润边疆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汉)刘熙,释名·饰首饰[M].丛书集成本,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5.

[2]玉篇(宋本)[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张氏泽存堂本影印,1983.

[3](唐)刘餗、张鷟.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卷3)[ M].北京:中华书局,1979:69.

[4]叶娇.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277.

[5]吐鲁番出土文书(释文本)第3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66.

[6]四库全书(子部)[M].第889册.北堂书钞:卷136“钗6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1983:688.

[7](梁)萧子显.南齐书(卷20)周盘龙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2:544.

[8](唐)姚思廉.梁書(卷54)扶南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791.

[9](唐)李延寿.南史(卷11)文安王皇后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330.

[10](南宋)范晔.后汉书(卷12).后夫人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75.

[11]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405.

[12]吐鲁番出土文书(释文本)第5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22.

[13]吐鲁番出土文书(释文本)第6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64.

[14]阿迪力·阿布力孜.从出土文物看新疆古代妇女的簪与钗[J].新疆艺术,2022,(02):24-27.

[15]吐鲁番出土文书(释文本)第2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62.

[16]荣新江,李肖,孟宪实.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M].北京:中华书局,2008:21.

[17]吐鲁番出土文书(释文本)第4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2-3.

[18]吐鲁番出土文书(释文本)第1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61.

[19]白须净真撰,裴成国译.晋建兴五年夏侯妙妙衣物疏初探——古陶文明博物馆所藏新资料介绍[C].西域文史(第8辑),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96-97.

[20]张立东.美国麦克林氏藏前凉郭富贵衣物疏[J].西域研究,2017,(02):85-97.

[21]张俊民.甘肃玉门毕家滩出土的衣物疏初探[M].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7辑),长沙:岳麓书社,2010.

[22]李肖,张永兵.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408、409号墓[J].考古,2006,(12):3-12.

[23]于志勇,党志豪,等.新疆库车友谊路魏晋十六国墓葬2010年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5,(04):537-563.

[24]吐鲁番地区文物局,新疆吐鲁番地区巴达木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6,(12).

[25]吐鲁番地区文管所等.吐鲁番采坎古墓群清理简报[J].新疆文物,1990,(03):24-36.

[26]四库全书(子部)[M].第850册.中华古今注:卷中“钗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1983:127.

[27]四库全书(子部)[M].第1035册.朝野佥载:卷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1983:241.

[28](东晋)葛洪辑,成林、程章灿译注.西京杂记全译:卷3[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29](五代)王仁裕、(唐)姚汝能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唐宋史料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0]吴自牧.梦梁录.卷13.夜市[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119.

[31](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0.

[32](汉)杨孚、(清)梁廷楠著,杨伟群校.南越五主传及其他七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57.

[33](明)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7.

[34](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2)[ M].北京:中华书局,1979:27.

[35]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下女夫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277.

[36]高国藩.敦煌曲子词欣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320.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栖霞山与中外文化交流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国际交换生:一封文化交流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