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06-29彭海红
彭海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长期以来,我国在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条道路根植于党的百余年乡村政策,形成和发展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过程,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和明确的发展要求。对此,人民日报出版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书做了深入阐释。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形成、特征,并以这条道路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形成
乡村所承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國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党和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7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随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被写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导原则。同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党的二十大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已然形成。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越来越展现出其独特气质和优势,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中国立足国情农情和时代要求探索出的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道路。这条道路,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并部署相关重要政策,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分三步走实现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一蓝图的第一步目标已经实现,第二步和第三步目标正在实施进程中,必将成为美好现实。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着力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是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并不断深入和向前推进的;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形成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地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和总要求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使乡村振兴既有中央的顶层设计,又有地方的具体实施规划和方案,还有基层实践创造。
遵循规律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这符合客观规律。在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共存,这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遵循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既注重保护、利用和激活乡村功能和价值,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注重补齐农业农村发展弱项和短板,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还尊重各地乡村差异,在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前提下,鼓励地方根据具体实际制定科学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强调因村制宜编制村庄规划,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乡村“塑形”与“铸魂”相结合。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正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现实,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使乡村建设全面提速。下一步,乡村振兴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继续为现代化乡村“塑形”。同时,要立足于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与现实,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传统农耕文明的现代魅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美好风尚,持续为现代化乡村“铸魂”,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尊重国情农情与制度优势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小农、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各地都像欧美那样搞大规模农业、大机械作业。与此同时,在农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促成的现代化规模化农业有了一定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长,形成当前现代农业与传统小农并存的局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兼顾小农生产长期存在的现实状况,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历史与现实基础,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是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乡村振兴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最大的政治优势。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相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需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原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使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这项工作体现了政策的循序渐进和稳扎稳打,保持了工作连续性,避免了“翻烧饼”,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鲜明特征。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刚刚破题,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还在后面,决不能松劲歇脚,更不能换频道。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还要强调精准、因地制宜,激发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根据中央要求,各地要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土”就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就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就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这就要求各地加快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由当地农民主办、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在此基础上,要吸引更多知农爱农人才扎根乡村、回报乡村,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注入持久活力。同时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亮点,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要确保党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证乡村振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贯彻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使县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不断健全党领导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學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