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校园绿色出行教育引导路径
2023-06-28姚冠男
姚冠男
摘要: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绿色出行的助力,高校校园“超大社区”的功能复合性特征决定了其多样化的出行方式选择,探究影响高校校园学生出行的内在机制对于推动高校绿色出行模式构建意义重大。本项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高校学生出行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得出高校学生绿色出行的选择机制。最后,基于高校学生绿色出行选择机制构建了包括“增强环保意识”、“塑造绿色出行理念”、“塑造绿色出行管理机制”三方面的“一体两翼”的高校绿色出行引导方案。
关键词:高校校园;绿色出行;选择偏好;影响因素;一体两翼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1-2443(2023)03-0237-08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会对于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国家的科学部署,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公众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各地各行业都在加速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聚集地,有义务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倡导绿色出行方式。高校校园的“超大社区”的复合特征带来了复合的出行方式选择,其中主要的出行方式有四种,分别为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校园巴士。四种出行方式的人均碳排放量有着明显差异,其中步行和自行车是最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CO2排放接近于零,相比较而言纯电动校园巴士(人均CO2排放约2.65 g/km)比电动自行车(人均CO2排放约9.6 g/km)更加低碳环保(数据源自《英国政府温室气体报告方法》)。高校学生选择出行方式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安全性、舒适性、时间性、经济性、健康、环保,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出行选择,选择的内在机制如何是本研究的主要关注问题[1]。
本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校学生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与选择机制。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于清华学生出行选择的影响权重以及基于影响权重计算出清华学生认知层面的出行偏好。并结合学生实际的出行选择,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同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清华学生当前的出行偏好现状以及“出行距离”、“环保态度”等因素对于学生出行选择的影响机制。基于对清华学生出行机制的分析探讨“超大社区”型高校绿色出行的教育引导路径。
1 研究方法
1.1 基础事实:焦点小组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法
焦点小组访谈法是一种有效的定性资料收集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社会学、市场学和新闻传播学专业。焦点小组访谈法通常会搭配另一种资料收集方法加以使用,其中最常见的是与问卷调查方法的结合。焦点小组通过多个参与者的讨论,能够帮助研究者重现解释某一现象及其成因,帮助研究者对研究假设和理论进行再检验和再发现,从而开发出新的测量工具。
本研究拟进行两轮7人的焦点小组访谈,每组访谈时间在一到两小时。在访谈对象上,本研究计划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清华大学学生群体中招募合适的访谈对象。抽样标准为质化研究常用的分层目的性抽样。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访谈主要涉及出行方式、出行方式动机、出行方式转变意愿等内容。访谈期间注意对被访者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追问,避免诱导性的话语和问题。
在访谈资料的分析方面,首先,研究者对所有访谈过程进行现场录音,在访谈结束后进行及时转录和校对,得到完整的访谈文本资料。之后,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对所有访谈文本进行开放性编码,具体包括:将原始文本分解为每一个独立的表述、事件或现象,并对其进行贴标签;通过对每一个标签所代表的现象进行初步释义,提出概念;对得到的概念进行分析和分类,构建主题词以表达同属一类的概念;通過语义分析探讨主题词之间的关系,抽取核心概念相关的主题词,将主题词所指涉的概念进行凝练,编制以供问卷使用的题项。
本研究还设计了用以调研学生出行模式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过程分为如下四个步骤:(1)阅读“破五唯”政策相关领域研究文献,掌握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关注点;(2)小组讨论,确定问卷主体框架及题项设计,形成初版问卷,并提交专家获取反馈;(3)基于初版问卷进行预调研,寻找问卷设计中存在的的问题;(4)基于预调研发现的问题对调查问卷进行优化改进,形成最终版问卷。最终本研究收集问卷285份,有效问卷267份,有效问卷占比93.7%。
1.2 决策过程: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计算决策权重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之间能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层次分析法从定性方面来说,把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分解成为层次结构的问题;从定量方面来说,对每个不同的决策指标打分进行配对对比。另外,层次分析法给予了充分的对比来确保判断的有效性,并给予检验模型一致性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主体包含三个层次,Level1 为目标层,即为所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状态下的最佳结果;Level2 为准则层,即为实现最高处目标所需考虑的中间因素环节;Level3 为方案层,即在准则层的制约下提供选择方案。结合本次调研目标,即绿色出行的出行方式选择,研究设计的方案层次中包括四个方案,即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校园巴士;准则层包括六个要素,即环保性、安全性、舒适性、个人健康、时间性、经济性。
1.3 选择的影响机制: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
本研究针对清华大学学生群体进行抽样问卷调研,以个体出行方式选择机制为核心问题,在问卷中包含个体出行方式、出行方式转变意愿、对双碳政策的认同、校车经历、校车认知、体育认同等一系列现有研究指出的显著影响出行方式的变量,并结合访谈结果开发新的自变量。常规问卷设计的主要功能有:一是获得基础事实,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展现出样本出行方式等关注变量的整体分布状况,二是为多元回归分析提供协变量,以更清晰地辨别出行方式与影响因素间的因果效应。
2 出行方式选择机制实证分析
2.1 层次分析法分析探究清华学生出行偏好
2.1.1 判断矩阵计算分析
本研究探究清华大学学生出行偏好,选取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校园巴士4种出行方式,考虑环保性、安全性、舒适性、个人健康、时间性、经济性6个选择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探究,如图1所示。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本次问卷调研产生的267份有效问卷进行矩阵计算分析,对问卷的打分取算数平均值,得到的O-C(目标层-准则层)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上述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针对环保性,安全性,舒适性,个人健康,时间性,经济性总共6项构建6阶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分析法研究,分析得到特征向量为(0.957,1.293,0.907,1.104,0.936,0.804),6项对应的权重值分别是:15.951%,21.543%,15.110%,18.402%,15.594%,13.401%。由此可见,清华学生对于出行考虑因素的重要性权重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性>个人健康>环保性>时间性>舒适性>经济性,由此可见清华学生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的环保意识较强,环保性偏好排在较为靠前的位置(第3位)。结合特征向量可计算出最大特征根(6.012),接着利用最大特征根值计算得到CI值(0.002)【CI=(最大特征根-n)/(n-1)】,CI值用于下述的一致性检验使用[2]。
接着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一致性检验用于研究评价权重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 即计算一致性指标CR值(CR=CI/RI)。一致性检验的步骤为:第一,先描述上述计算得到的CI值,本研究计算CI值为0.002;第二,结合判断矩阵阶数得到RI值,本研究RI值为1.260;第三,计算CR值,本研究的CI值为0.002。通常情况下CR值越小,则说明判断矩阵一致性越好,CR值小于0.1,则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本研究CR值为0.0016<0.1,意味着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计算所得权重具有一致性。
2.1.2 学生出行偏好分析
本研究调研清华学生对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校园巴士4种出行方式的偏好性,取267份有效问卷中4种出行方式在环保性、安全性、舒适性、个人健康、时间性、经济性6个因素的平均得分,如表3所示。代入上面由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各个因素的权重值,计算出清华学生对于4种出行方式的综合倾向分数,清华学生对于出行方式的倾向性排序为步行>自行车>校园巴士>电动自行车。
2.2 学生出行偏好选择机制分析
在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出的个体决策过程中核心准则具体作用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对清华大学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机制进行了探究。首先通過描述性统计,探究样本的社会统计学特征、个体出行方式选择、个体环境态度等核心变量的分布情况,呈现清华学生出行方式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Multinomial统计回归模型进行建模,分析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选择机制[3]。
2.2.1 学生出行方式选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受访者的社会学统计特征
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样本抽样方式,面向清华大学全体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数据,最终收集问卷285份,有效问卷267份,问卷有效率为93.7%。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25岁,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34岁,大多数受访者年龄集中在22至25岁。样本的性别分布较为均衡,男性占50.30%,女性占49.70%。样本的受教育程度整体较高,在读硕士生占45.45%。在读博士生占44.85%。样本的就读专业以理工科为主(66.7%),人文科学占比最少(8.48%),社会科学次之(21.82%),与清华大学的专业分布特征相符合。在住宿区域的分布上,近半数的受访者居住在南区学生公寓(48.48%),其他受访者相对均匀地分布在紫荆学生公寓(16.36%)、双清公寓及校外区域(13.94%)。在学习地点的分布上,37.58%的受访者经常在教学楼区域学习,32.73%受访者常在系馆学习,13.33%受访者常在公共图书馆学习,可见教学楼和系馆是受访者活动的主要区域。在就餐地点的分布上,靠近教学区的清芬园、听涛园和丁香园是大多数受访者偏好就餐的食堂(65.45%),其次是靠近生活区的桃李园和紫荆园(15.15%)。样本的其他属性特征详见表4。
(2)受访者的偏好出行方式
首先,在常用出行方式上,大多数受访者选择骑自行车出行(70.91%),其次是选择步行(20.61%)和骑电动车出行(8.48%),没有受访者将校园巴士作为自己的常用出行方式。在关于“最近一个月是否搭乘过校园巴士”的问题中,83.03%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搭乘经历,仅不足两成的受访者(16.97%)表示有近期搭乘校园巴士的经历。在此基础上,关于受访者“是否知道获取校园巴士运营情况的渠道”,知道信息获取渠道的受访者比例为47.27%,超过半数的受访者(52.73%)不了解校园巴士运行信息获取渠道。
(3)环保意识变量的描述
在对气候问题的意识方面,多数受访者(61.2%)都表示自己担心“温室效应”问题,并且关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60.6%)。在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程度方面,表示满意(28.5%)和表示不满意(32.1%)的受访者比例相近。在碳排放量和日常生活的关系上,近七成受访者(65.5%)认为“碳排放量的控制与中和只与企业、工厂有关”,只有约二成受访者(15.8%)认为碳排放与每个人的日常出行模式息息相关。
2.2.2 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究
基于清华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针对个体出行方式进行建模分析。模型中,因变量为个体出行方式,即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因调查中未有受访者表示以校车为日常出行方式,故此处省略),自变量包括“日常生活距离”,即询问受访者“宿舍(居住地)距离日常学习生活区域(如教室、工位)的距离”,“宿舍区域”(南区学生公寓、紫荆学生公寓、双清公寓等)、“一般环境态度”(通过多个问题进行测量,后通过因子分析聚合为一个变量)(environment attitude),控制变量包括“院系”、“校园巴士经历”(最近一个月是否乘坐过校园巴士)、“校园巴士认知”(是否知道获取校园巴士实施运行情况的渠道)等变量。考虑到模型的因变量即个体出行方式为多类别变量,故选用Multinomial模型进行建模。
表5汇报了模型的估计结果,表中系数为取对数后的胜算比,由系数的正负可见某一因素对个体出行方式影响的方向[4-5]。日常生活距离正向影响个体选择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的概率,即宿舍到日常学习地的距离,如教学楼、工位、图书馆等的距离越大,选择电动自行车或自行车的概率越高,且日常距离对选择电动自行车的影响系数大于日常距离对选择自行车的影响系数。图2直观地展示了日常出行距离和一般环境认同对于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其中Y轴为某一出行方式的预测概率,横轴为出行距离远近,随出行距离的增加,选择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预测概率提高,且选择电动自行车的概率增速大于选择自行车的增速,表明随日常出行距离的扩大,选择电动自行车的概率显著提高,显示出清华大学作为超大社区中出行方式选择的内在张力。
为出行方式的概率提高,而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的概率降低。表5第二行中的“环保态度”,即个体是否认知并认可环境保护的态度,表明环保态度对于选择自行车的概率有显著正向效应[6-7]。
3 “一体两翼”的高校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方案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目前清华大学学生整体绿色出行选择偏好还有待提升,虽然通过层次分析法分析出的学生出行方式选择偏好中校园巴士要优先于电动自行车,但统计校园学生的实际出行情况却发现极少有人将校园巴士作为日常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这里既有学生环保意识欠缺和绿色出行理念未真正建立的原因,也存在学校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因此本论文基于以上研究制定了“一体两翼”的高校校园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模型,为高校引导学生形成绿色出行偏好提供系统方案,模型框架如图4所示。
模型中的“一体”指的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主要采取两方面策略:一是由学校环境学院总体牵头,健全完善“双碳、环保领域课程体系建设”,响应国家的双碳政策及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课程建设向全校学生普及“双碳政策”、“环保理念”、“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构建双碳环保知识体系。二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特色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开展“环保主题讲座”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树立低碳环保理念。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实践,让学生切实感知环保意义,强化环境保护相关实践技能。
模型中的“两翼”之一是塑造学生的绿色出行理念。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落实层次化的宣传。在学校层面,丰富线上宣传推广渠道,通过校园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以及其他官方自媒体平台全面宣传推广绿色出行有关的政策文件、活动信息、宣传视频等,让全校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都能感知到绿色出行的意义价值以及学校对此的重视程度。此外,線下宣传也不可或缺,比如通过横幅、标语、创意展品等形式营造出积极的校园绿色出行整体氛围。当然除了学校层面,院系层面也要结合自身特色,通过自身渠道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推广工作,与学校的宣传推广形成合力,共建校园绿色出行舆论场。塑造学生绿色出行理念,还应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推广活动。例如通过“知识竞赛”、“主题宣讲”、“体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在趣味和实践中感知校园绿色出行的意义与价值。
除了理念宣传以外,更需建立实际的校园绿色出行管理机制。这也是模型中“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面对校园巴士受众认可度较低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巴士的运行机制。包括:
(1)优化“校园巴士”APP相关功能,目前的“校园巴士”APP只能提供基本的校园巴士运营信息,但是信息的丰富程度以及APP的功能设置还较为单一。建议校园巴士APP提供更为细致的运营信息,如清晰的运行线路及站点地图,准确的停站时间点,特别是可视化的实时巴士运行状态,这些信息的丰富会给学生出行选择带来极大便利。
(2)增设校园巴士站点和运行路线。基于访谈和问卷调研发现,众多学生反应校园巴士的线路和站点设置不能完全覆盖校园内部及周边重要地点(清华大学许多机构和学生公寓设在校园外周边),这也是学生们之所以不会选择校园巴士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校园巴士运营管理部门应该增设相关运营线路和站点,方便有这些需求的师生乘车出行。
(3)提升校园巴士服务质量。考虑一些师生的特殊需要,校园巴士应增设特殊线路及特殊人群专线,并为相关人群提供专业化服务和保障。除了完善校园巴士的运营机制,学校还应进一步规范校园内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相对其他出行方式,电动自行车不仅是碳排放最高的出行工具,更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前文的层次分析法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安全性是清华学生出行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而电动自行车无论在骑行过程中还是充电过程中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学校应该对校园电动自行车进行全面注册登记,了解学校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并进行号牌标识。对于校园出行高峰时段,可以考虑借鉴机动车号牌限流措施,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限流,保障高峰期的校园出行安全。此外,还要面向全校师生开展系统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教育,尤其是充电安全教育,保障校园内不出现因电动自行车充电而造成火灾等事故。
综上所述,推出“一体两翼”的高校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模式,主要目的是鼓励引导学生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低碳环保、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为节能减排工作在高校校园出行领域的落实提供具体的可行性方略。
4 总结与展望
4.1 研究结果总结
本研究基于对清华大学校内学生的问卷调查,借助层次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清华学生的出行行为偏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索了高校学生绿色出行选择偏好的内在机制和影响机制。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体两翼”高校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模型。
4.1.1 高校学生绿色出行选择偏好内在机制
(1)步行和骑乘自行车是清华学生最偏爱的出行方式。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排序情况,四种出行方式的综合倾向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步行(3.057)、自行车(3.026)、校园巴士(2.653)和电动自行车(2.530)。反映出步行和自行车是清华学生最偏爱的出行方式,这与问卷调查的结果较为相似,从问卷统计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约占71%)选择自行车作为首选出行方式,这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2)校园巴士是清华校内学生实际极少采取的出行方式。根据层次分析的结果,校园巴士的整体偏好程度应好于电动自行车,然而受访者自我汇报的实际出行习惯中并没有人将校园巴士列为常用的校园出行方式。说明虽然校园巴士在很多方面满足了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标准,但存在某些外部因素阻碍了个体从认知倾向到实际行为的转化。通过问卷统计发现,超过半数(52.73%)的受访者不了解校园巴士的运行信息获取渠道,可见学校在校园巴士的宣传推广和运行机制层面还有可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由于清华大学的校园巴士全部为纯电动车,加强校园巴士运行宣传对于塑造校园学生低碳出行习惯会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3)安全性是清华校内学生最重视的出行选择因素,环保性也作为清华学生出行选择的重要考量。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清华学生出行选择6项重要因素的权重,按因素重要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性(21.54%)、个人健康(18.40%)、环保性(15.95%)、时间性(15.59%)、舒适性(15.11%)、经济性(13.40%)。由此可见清华学生在选择出行方式时注重出行方式的安全性及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其次是环保性、时间性和舒适性,对出行方式的经济性则重视程度较低。
4.1.2 高校学生绿色出行选择偏好影响机制
(1)出行距离显著影响个体的出行方式选择,随着日常出行距离的扩大,选择电动自行车的概率显著提高。清华大学属于一类超大社区,其既不同于普通社区,在其中步行既是最自然也是最低碳的出行方式;也不同于现代城市,主要依靠城市公共交通满足高频率、长距离交通需求。作为超大社区,清华大学显示出复合态出行模式,即较高频率的短距离出行,较低频率的长距离出行。研究发现当日常交通距离扩大时,选择电动自行车出行的概率会显著提高。
(2)个体的环保态度影响其出行方式选择。随着个体環保态度的提高,个体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的概率明显提高而选择电动自行车出行的概率则会降低。由此可见,对于环境保护,低碳出行的相关宣传能够对学生出行方式的选择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学生的环保态度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因而高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绿色环保,低碳出行的宣传力度。
4.1.3 “一体两翼”高校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模型
基于以上对于高校学生出行偏好内在机制和影响机制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一体两翼”高校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模型。该模型旨在为高校引导学生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提供系统性方案。“一体”指的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包括“双碳环保课程体系建设”和“环保特色宣传活动”两大模块。“两翼”之一是“塑造学生绿色出行理念”,包括“层次化宣传方式”和“多样化推广活动”两大模块。“两翼”之二是“完善高校绿色出行管理机制”,包括“完善校园巴士运行机制”和“优化电动自行车管理模式”两大模块。该模型从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超大社区”功能复合型高校如何鼓励培养学生的绿色出行理念,从而为高校低碳环保的校园生活方式提供理论指导。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因为条件所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后续进一步跟进研究,比如基于质性访谈的研究部分所获得的有效信息较少,本次研究的质性访谈部分仅作为问卷设计的依据,后续研究可以加强质性访谈的深度和全面性,通过与受访者深入交流,系统总结学生出行选择的深层次机制。同时本研究的目的是为高校构建校园绿色出行教育引导模式,在本研究中还缺乏对于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管理者的深度访谈调研,这将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进一步探析校园绿色出行模式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和价值意义,对于推进该领域的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LIU Y, LIU R, JIANG X. What drives low-carbon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regulation of situational factors[J]. Natural Hazards, 2019, 95(1): 173-191.
[2] 和占琼,姜玉婷,何明卫.城市通勤者低碳出行选择研究——基于TPB与VBN整合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4):89-95.
[3] 李鹏,江书平,曹秀芬.低碳试点城市居民自行车出行影响因素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调研世界,2017(12):23-27.
[4] 杨上广,王春兰,刘淋.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基本特征、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6):148-153.
[5] 杨文越,李涛,曹小曙.广州市社区出行低碳指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J].地理研究,2015,34(8):1471-1480.
[6] 袁亚运.城镇居民低碳出行类型及其转变因素——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34(4):39-45.
[7] 郑君君,张兵,程翼,等.基于无标度网络的绿色出行选择行为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0):198-208.
Abstrac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ual-carbon goal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help of green travel. The func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super community" on university campuses determines its diversified travel options. It i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that affects the travel of students on university campus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travel mode in universities. The research takes Tsinghua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to explore university students' travel prefere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us obtaining the choice mechanism of green trav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inally, based on the green travel choic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a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green travel guidance scheme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constructed, including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haping green travel concept" and "shaping green travel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college campus; green travel; choice preference; influencing factors; one body with two wings
(责任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