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3-06-28宁春秀卜秀群潘燕华宁春茂黄彩雷张丽萍陆美妮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造影术绷带脑血管

宁春秀 卜秀群 潘燕华 宁春茂 黄彩雷 张丽萍 陆美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南宁 53000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血管内介入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成为诊断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也是脑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1]。股动脉因其具有粗大、不易痉挛、体表投影清楚而易于成功穿刺等优点[2],成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首选路径。以往造影术后多采用弹力绷带对穿刺点进行6~8 h加压包扎处理[3]。但弹力绷带由于张力大、黏性强、粘贴面积大等特点,再加上皮肤长时间处于包扎状态,在汗液浸润下受化学性刺激和机械性刺激,在撤除弹力绷带时会增加皮炎、表皮剥脱等皮肤损伤风险,增加患者治疗痛苦[4]。此外,该方法医护人员无法直视穿刺点,难以准确掌握穿刺部位状况,不利于及早发现出血、渗血等情况及进行护理干预,影响患者预后[5]。国外研究[6-7]显示,介入造影引起的相关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达0.5%~17.0%。众多学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穿刺口血肿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8-9],其中穿刺处部位血肿形成发生率约为4.2%[10]。因此,减少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皮肤损伤的发生尤为迫切和重要。鉴此,本研究团队设计并制作了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并经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0年9月-2021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中患者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59.45±5.31)岁;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例颅内动脉瘤、41例脑梗死。对照组中患者男性28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0.15±5.28)岁;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例颅内动脉瘤、42例脑梗死。纳入标准:(1)符合我国规定的脑血管类疾病诊断标准,且均有影像学及临床表现[11]。(2)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者。(3)配合度高、无认知、精神障碍者。(4)患者自愿接受本研究,且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手术风险并签暑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手术禁忌证者。(2)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者。(3)对造影剂过敏者。(4) 心、肝、肾功能不全者。(5)有已知或疑似医用黏胶剂过敏史或为过敏性体质者。(6)合并穿刺部位皮肤损伤者。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凝血功能及其他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本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审批号:202025号)。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54)

1.2方法 为降低医护人员操作差异造成的误差,本研究中2组患者穿刺点包扎护理工作均由同一批医护人员完成,并对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统一标准化培训。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在加压包扎的8 h内,对穿刺点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频率为1次/h,同时加强患者包扎部位皮肤状态观察,询问其绷带包扎处是否存在疼痛、瘙痒等不适情况,并做好记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优力抒弹力绷带行常规加压包扎处理,具体操作方法为:行造影术后,护士在鞘管皮肤穿刺点上方1 cm的血管穿刺垫上放置压迫器压头,可将适当厚度与大小的无菌纱布置于压迫点与压头间。护士将弹力绷带以十字交叉形式进行固定处理,短绷带置于双侧髂前上棘处,长绷带下端置于同侧大腿内侧,上端置于同侧腋中线;完成捆绑操作后,对压迫器进行缓慢旋转、加压,并关注同侧下肢皮肤颜色,判断是否有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发生,拔除鞘管,加压至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良好,直至穿刺点无出血为止。行8 h压迫止血后,缓慢释压,如果穿刺点无渗血,可顺毛发生长方向,以平行于皮肤的低角度,轻柔缓慢地撤除绷带。去除皮肤上的残余粘胶后,行温水擦试处理,待穿刺点周围皮肤干燥后予无菌敷料覆盖。

1.2.2观察组

1.2.2.1新型股动脉止血裤的设计 (1)材料:裤体采用与外科手术裤同质的专用纯棉软布制作而成;压迫止血装置的固定带采用无纺高弹力固定带。(2)设计: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包括裤体和压迫止血装置2部分组成,其中裤体包括透明膜及纯棉软布约束带,将透明膜设计在腹股沟镂空圆槽处,方便医护人员对穿刺点的观察,裤脚处设有纯棉软布约束带;压迫止血装置包括1对前固定带、1对后固定带、压迫止血块,固定魔术贴设计在两对固定带的末端,通过魔术贴进行调节并能满足所有术后患者的体型需求。

1.2.2.2新型股动脉止血裤的使用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为:(1)行造影术后,护士根据患者穿刺部位,预先将压迫止血装置的两对固定带进行交叉缝合,在交叉处设计组件袋,并将绷带塞入组件袋中进行有效固定,组成压迫止血块。(2)在患者术肢足背动脉进行定位操作,其后垂直按压穿刺部位,压迫止血装置采用“8”字形包扎法,先将压迫止血块调节至穿刺点上方,再将无菌止血棉球按压在穿刺点上,最后分别将前固定带和后固定带经腹股沟绕过后腰部,并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3)协助患者穿上裤体,裤体的透明膜与压迫止血装置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接着将外裤裤脚约束带固定于床尾,保持肢体制动。(4)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压迫止血装置与裤体连接的弹力大小以足背动脉处于良好搏动状态且穿刺点无渗血为宜。裤体裆部的外阴保护片通过粘扣与裤体连接,起到保护隐私部位的作用,同时也为患者制动、压迫止血期间的排便提供便利。(5)行8 h压迫止血后,护士评估穿刺处皮肤无不适后,直接撤除新型股动脉止血裤。新型股动脉止血裤操作步骤指导视频,扫二维码获取。

1.3观察指标

1.3.1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2组患者术后穿刺点出血、血肿形成、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3.2患者移除胶布时疼痛评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12]评估患者在移除胶布时的疼痛程度。VAS计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1.3.3患者包扎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包扎部位水泡、红斑、破溃等皮肤损伤发生情况。

1.3.4患者满意度情况 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取患者对本次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该调查表共10个条目,包括患者分别对使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和新型股动脉止血裤的止血效果、透气效果、所选面料、总体设计、使用总体效果、舒适度、使用期间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宣教、解除压迫手法、术后皮肤护理及护理服务态度。分值为0~100分,其中0~40 分为非常不满意,41~59分为不满意,60~69 分为基本满意,70~7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越高。我院自行设计并使用的患者满意度情况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9,内容效度I-CVI为0.78,S-CVI为0.9。

2 结果

2.1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百分率,%)]

2.22组患者移除胶布时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VAS评分为(3.41±1.45)分,对照组VAS评分为(4.37±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1)。

2.32组患者包扎部位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包扎部位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例(百分率,%)]

2.4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例(百分率,%)]

3 讨论

3.1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 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方式[13],股动脉作为人体中比较粗大的动脉之一,手术操作期间会采取抗凝操作,术后压迫止血方法不当或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会增加穿刺部位血肿形成、渗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1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使用传统优力抒弹力绷带后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2.82%,与许淑盆[15]、付秀云[16]的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新型股动脉止血裤裤体采用与外科手术裤同质的专用纯棉软布制作而成,并将透明膜设计在腹股沟镂空圆槽处,裤脚处设有纯棉软布约束带;止血装置的固定带采用无纺高弹力固定带具有伸缩性强、透气性强等特点,且设计中将透明膜覆设置在镂空槽处,方便护士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血肿,同时,绑带正面设有粘扣,便于绷带的最终固定,同时绷带不直接粘在皮肤上,减少了皮肤损伤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6.66%;包扎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4.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采用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对穿刺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可在有效止血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穿刺部位皮肤破损发生率,使用安全性更高。

3.2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可减轻患者移除胶布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移除胶布时VAS疼痛评分为(3.41±1.45)分,低于对照组的(4.37±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可减轻患者移除胶布时疼痛程度。本研究结果还显示: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4.44%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型股动脉止血裤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有效加压止血,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减轻患者移除胶布时疼痛程度、从而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综上所述,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新型股动脉止血裤运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中,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皮肤破损的发生,还可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患者满意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但本研究仅调查了我院行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取样范围较小,未对患者抗凝药物服用情况和穿刺数的情况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倚,今后可通过扩大取样范围及增加样本量,设计时间更长、覆盖面更广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将新型股动脉止血裤应用于动脉瘤栓塞、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等方面,为推广新型股动脉止血裤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

猜你喜欢

造影术绷带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智能绷带促进伤口无痕修复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透明的绷带
双重造影术在犬膀胱息肉诊治中的应用
对雪人的诽谤
兽医临床上绷带法的应用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