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模块化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的探讨

2023-06-28刘琴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7期
关键词:模块化心理学心理健康

刘琴艺

[摘           要]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现代的心理理论发展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同时运用模块化教学法介绍了在心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为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模块化;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7-0177-0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大学生群體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2011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规范心理学科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016年多部委共同下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2020年,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符合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学校教育作为全民教育中的关键一环,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021年,教育部再次下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在源头上加强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其关键就在于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切实立足现实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相关技能。可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的关键性举措。

一、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训练学生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并且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问题的教育活动。它所涉及的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心理素质培育、心理技能运用、心理指导、咨询教育同时兼有心理诊断的功能。这就导致心理教育的形式具有正反两个方向,正面的心理教育,包括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心理技能进行调试;反面则是消解消极的心理问题,主要针对的是问题大学生,包括运用心理诊断工具筛查问题学生,同时运用心理咨询和指导等形式来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这一心理教育的全过程中,解决心理问题是主体活动。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何科学地设置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一个特别值得思考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与之相反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了人们精神的高度紧张,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信息爆炸使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不断下降,大学生群体也受到了时代的影响。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20世纪以来,以塞利格曼等人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将积极心理学引入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首次将人的积极品质,诸如乐观、好奇心、利他、心理韧性等一些积极因素作为实证研究的课题并以一种新的视角指导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与过往的心理学的理论相比较,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它更加强调个人、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自我完善,同时,积极心理学更加关注人的积极认知加工,以期让人获得一种向上的力量,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学理论在人的积极功能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因而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相对完善,还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其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按照规划而言,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属于“大思政”课程的范畴。其课程理念应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一致,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做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课程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一致——通过理论讲解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1]。然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达成这一目标。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教师教授为主体活动,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授的方式来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将积极心理学的观念贯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心理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以获得积极向上的能量。同时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社会持有肯定的态度,这和当前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相适应。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上有所创新。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多元的精神需求,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将实用性的心理学方法和原理贯穿至各情境中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积极心理学也肯定教学活动应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以期将积极心态的理念渗透至教育的全过程。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拘泥于学生的分数,还看重学生的主动性,特别是在教学主体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配合度。此外,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曲线,通过一种动态评估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更加接近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综上,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模块化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适应性

学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直都有其不同的思考。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大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困境[2];有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科学性,要突出人文关怀,要贴近现实生活,如吴迪[3]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强调对大学生的心理关怀要关注现实问题。还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论证,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网络文化的影响较大,应从网络文化入手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学者于洪雨[5]从各个角度细致地论述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方向,她认为应该要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形成社会合力来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爱;还有的学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进行了阐述,认为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树立新的教育考试目标,并构建和谐的主客体关系,同时也应该探求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保护机制[6]。可见,无论学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基于何种观念,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和时代相联系,运用多元的教育方式,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合力,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当前最热门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模块化教学顺应时代而生。模块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一般认为模块化教学是指在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的主题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學及考核的透明度,从而提高整个学习的灵活度,增强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7、8]。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细分教育法,它根据市场和用户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然后依照明确的综合能力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化的教学开发和设计。过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表明,模块化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模块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愈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其更加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8]。目前,许多高校将模块化教育引入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大多数都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实施,但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特别是在德育课程的设计中引入模块化教学也有很好的效果。许多地区的高校开展模块化的德育课程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学生关切的现实问题采用专题化、问题化的方式来进行授课并采取多种方式重构课堂,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提升了课堂质量,同时也打造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金课,可见模块式教学方法在基础教学科目上的运用也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思政背景下的主体课程之一,也可以借鉴德育课的经验进行教学改革。例如,有研究者就在思政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这种模块化的教学改革更加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因此讨论心理学的模块化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9]。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思路

基于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现有的德育先进经验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而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原有的教育理念下,有力地推动了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对现有教育理念的一次更新[10]。它强调在学生禀赋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潜力,同时主张以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积极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适合当前的大学教育,以便唤醒学生,形成全面、有效的心理保护机制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模块化教学更新了教学目标,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价机制,可以说,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模块化教学是一次教学上的完善。它不是简单的在教学内容上做专题的切分,而在于构建一个系统、立体的教学体系。整个教学的框架设计遵循科学性、组织性以及整体性的原则,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进行,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全面、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设置[11]。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块化教学以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为依托,将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不同的模块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专题化的形式将整个课程串联起来,达到学生内化知识,熟练技能以及构建完整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将课程设置划分为五个模块共十个专题对应进行教学,每个模块化的主题内容依次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以及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下的自我建构、幸福感的获得以及情绪调节、积极体验下的人际关系、处于社会支持系统下的生命教育。

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都包含有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念,其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模块一旨在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以及教授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知识点,此模块主要以知识的讲授为主,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因此此模块作为引导性模块。而模块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积极心理学的优势品格融入自我意识的塑造中,让学生利用“空椅子”技术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同时在此模块也涉及人格品质的培养,通过对自我优势品格的提炼来塑造积极的自我认知。模块三的主要内容是学会情绪管理以及抗压能力的训练,通过对情商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因此,在此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认识情绪、识别情绪、调节情绪以及管理情绪。对于这个部分的内容主要利用情绪的认知疗法技术来转变学生的情绪认知,从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于应对压力的训练,则采用心理学常用的正念冥想法用来帮助学生学会舒缓压力。此模块的内容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情商,帮助学生获得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模块四注重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重点放在亲密关系的构建以及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上。因此,本模块多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渐进式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团体辅导中,多提供案例以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多做组织者、引导员的角色,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进行情感探索,讲述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后的一个模块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教育和心理危机的干预。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导向下,建构积极的生命观,更加主张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相结合。因此,我们在这一模块采用家庭治疗的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暖,学会感恩,进而学会珍惜生命,学会承担生命的责任,挖掘生命的潜能。同时,在此模块也通过学会识别心理危机,学会干预心理危机来帮助学生提高个体对生命的感知以及学会助人。因此,综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块化的内容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增强课程实效性的同时保证课程的连贯性。教学内容的独立性不仅体现在上述教学内容部分,还体现在各模块的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第一个模块主要是入门的基础知识点,所以该主题的教学目标以知识的获得为主,而后几个专题的教学则以实践性的技能知识和自主训练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也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教学模块内容对应着不同的心理技术。同时,各模块也具备良好的联系性,都以积极心理学中关于自我积极方面的探索有关并以此为主线串联起了课程的主体,同时主张将打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贯穿教学始终,通过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塑造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二)教学形式的模块化

为使模块化教学更加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应用技能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将教学方式分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于线上教学,可以利用校园网络数字化的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为的是解决课堂教学时间受限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以知识讲解以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科普内容为主。因此,依托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来开展线上教学。而对于线下课程,课堂教学主要遵循重点知识讲授—团体辅导—自主训练的方式来开展,将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与课堂的教授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日常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在线下课程中,我们也加入了一些线下的课外活动,如同辈、朋伴之间的心理辅导以及在校园文化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开展各类团体辅导活动,特别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同班团组织活动相结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学生组织建设工作中,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和团队合作让大学生在优秀的团队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评价的模块化

教学评价是检验模块化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依据模块化教学的特点以及积极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目标进行考虑,可将教师评价、个人成长自评、他人评价等方式形成评价机制并将整个教学评价活动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模块。其中,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为学生的出勤率以及课堂表现和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占整个课程总评分的40%,而总结性评价包含有期末的知识考核成绩、个人心理成长体验、各模块的自我评价以及他人的评价所形成的具有总结性的评语,占整个课程总评分的60%,在教学评级中,积极心理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引入了积极心理学倡导的自我效能感,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积极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积极评价。对于他人的评价也都限定在对优势部分的挖掘而忽略对个人弱势的评判,其目的就在于将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念融入自我认识的观念中,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品质,确立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具有模块化的自评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心理成长曲线,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课程评价的效率,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级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四、结束语

教育关乎一代人的成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落实各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政策,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每一个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原有的教授知识模式转变成当前的技能习得与自主、自助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心理资源,帮助学生获得了心灵上的成长。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定可以在学生的成才之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瑛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1(22):29-32.

[2]郑月霞.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3]吴迪,鲍荣娟,孔德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2(14):74-76.

[4]王飞.近年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18):70-71.

[5]于洪雨,薛智铭,易爱军,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4):116-119.

[6]刘彦.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探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2,31(1):57-60.

[7]赵有生.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3(4):95-96.

[8]謝海燕,徐晶晶,谢军.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33(5):5-9.

[9]姚恩菊.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3):91-93.

[10]刘明娟.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21):50-52.

[11]张艳霞.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生心理健康课的模块化教学[J].理论观察,2016(6):139-140.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模块化心理学心理健康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模块化住宅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