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3-06-28吴旭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导向思政

吴旭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针对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困境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期望能为相关教研人员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问题导向;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困境;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7-0129-04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外思想文化涌入我国,使得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受到冲击,而高职学生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不同思想观念和文化观点的影响,且学生对多元化观点的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思想行为。基于这一情况,必须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1]。通过深入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困境,探究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路径,有利于提出一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以问题为导向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开展。由此可见,本文围绕“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一、问题导向概述

问题导向,即指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少做和问题关联不大、捕捉和问题无关的无用功。问题导向,既属于一种工作方法及精神境界,又属于一种原则、政治品质[2]。以问题为导向,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以此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比如,在教育教学领域,以高职思政课教学为例,以问题为导向,能够了解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层面的问题、教师层面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学层面的问题等,通过综合分析相关问题,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有效参考,进一步促进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结合实际教育经验来看,其主要意义如下:

(一)重视思考,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中,主要就是将解决问题作为方向,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思政知识。在应用这一方法时,需要将其贯穿落实到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的安排等各个方面,从问题出发进行课堂教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对学生来讲,问题导向比较强调学生的问题思考、问题探究和问题解决,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解决能力。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的思想性及理论性较强,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能够对理论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完善。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讨论,之后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

(二)理实结合,完善思政课程体系

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学生提问的核心就是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需要将解决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政课的内容都是理论内容,这些内容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从中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过程中,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基地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感悟。同时,教师做出有效引导,提出问题:“人民为什么选择共产党?”学生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做出解答,强化学生爱国精神。

(三)鼓励学生探究,培养研究型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方式,还要联系实际生活和校园生活,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必然会受到社会现实问题的考验,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做出有效的处理措施,是学生必备的能力[4]。基于问题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利用所学知识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校园中经常出现垃圾分类混乱、随地吐痰的情况,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种事情的后果是什么?”“怎样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问题的实质,找到有效的处理办法。

三、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困境分析

虽然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意义显著,但在其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而言,其问题如下:

(一)教学设计形式化,对学生主体地位缺乏關注

与其他课程相比,高职思政课的逻辑性、思辨性较强,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思路比较传统,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掌握思政课知识的逻辑关系及内在联系,且不利于培养提问意识。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依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未预测学生在课堂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就容易出现跳过学生提问、忽视学生提问的情况,难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教学设计环节,未能根据问题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由教师直接讲授教材知识,使学生保持“是什么,怎么看”的学习思路,略去了“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的思考,严重影响了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加大了问题导向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难度[5]。

(二)教学思路模式化,忽视问题意识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然而有些教师忽视学生提出的问题,难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提问内容来讲,应考虑到思政课内容覆盖面广,且抽象性及知识性较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指導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旧采用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思路,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教材中的问题为主,未能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提出问题,无法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使得思政课引导学生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出来,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从问题的回答方式来讲,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及专业知识有待提升[6]。许多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难以对网络中的多元化观点进行有效辨别,容易受到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由于思政课体现出较强的思辨性,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但是有些教师选择冷处理的方式来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难以保证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效果。

(三)教材建设重复化,未深入研究重难点问题

思政课教学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渠道,能够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需要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但是教材内容未能得到及时更新,且重复的内容较多,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影响到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从教材内容的广度来讲,教材内容的交叉重叠比较常见,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时,学生在中学思政课中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所以在高职阶段很难对这些重复的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这不仅影响到思政课教学效果,还影响到学生参与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教材内容的深度来讲,教师未能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难以对以往教学内容和目前教学内容的区别及联系进行阐述,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教材结构来讲,“重知识体系,轻认知结构”是课程内容安排中的常见问题[7]。为实现问题导向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程内容组织安排。传统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符,学生很难理解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学习信心受到打击,所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进一步加大,不利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开展。

(四)课堂环境真空化,回避现实尖锐问题

为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解,以便做出合理的价值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问题导向下进行高职思政课教学,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准确解答,而学生喜欢提出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尖锐问题,部分教师存在回避这些问题的情况,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困惑。从显性教学环境来讲,教师和学生能够利用网络掌握社会热点事件的相关内容,一些教师在选择案例及制作课件的时候,考虑到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尽量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现实尖锐问题进行冷处理,使得思政课教学脱离现实,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8]。从隐性教学环境来讲,教师应重视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然而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比较疏远,双方存在身份上的隔阂,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够深入,教学氛围比较沉闷,不能将理论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影响到高职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优化课堂环境,直面现实尖锐问题至关重要。

四、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的路径分析

为解决教学现状问题,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需落实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路径。总结起来,具体路径如下:

(一)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问题导向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中,需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的学习中提出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可以将问题导向落实到思政课教学的准备、导入等各个阶段,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准备阶段,需要以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把握好学生的想法及认知规律,将学生遇到的问题作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选择教学研讨的方式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判,做出正确的解答,若是学生提出预测以外的问题,应肯定学生的想法,在课堂结束后单独进行讲解和辅导[9]。另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将问题作为导向,利用问卷调查、网络技术等不同形式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搜集,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选出来,结合问题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设置教学环节方面,主要采用教师与学生的问答式教学,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改进课程组织方式

需要将问题作为导向,对课程组织方式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及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将以往的课堂组织形式取消,对课程组织方式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做好教师培训,帮助教师积累丰富的知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对思政课内容与学生提问内容的联系进行深入挖掘,以便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将学生提问的解答与思政课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使思政课的知识内容更具亲和力,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其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及组织者,具有丰富的阅历及知识储备,开展问题导向下的思政课教学,应强化教师的教学掌控能力,对知识讲授和学生提问的时长进行平衡。有些学生不满意教师的解答,这就需要更全面准确地做出解答,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辩论会,使学生在辩论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可以对学生的辩论进行总结,不能出现避开学生提问的情况,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10]。

(三)转变教材建设思路,探究重难点问题

在问题导向下开展高职思政课教学,学生最先接触的文本内容就是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进行阅读,基本掌握课程走向及教学内容,所以在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中,必须对教材建设进行强化,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首先,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的重复率进行控制,将教材内容与中小学的思政教材内容衔接起来,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阐释社会焦点、热点及重点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注意力,以及提问的专业性。需要明确教材建设的目标,以专家座谈会、在线研讨等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设置,充分考虑到各个学段教材内容的联系,将重难点问题确定下来,提升思政教材的育人价值[11]。其次,从教材的结构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知识的整体性,以螺旋式的结构来安排教材内容,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在高等教育下,需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储备、认知能力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增加教材内容的难度,将其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优化教学环境,直面现实尖锐问题

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教师的教学情绪容易受到教学环境的影响,需要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优化,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做出解答,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梳理,以合理的方法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从显性教学环境来讲,教师在选择案例、制作课件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时效性及知识性,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12]。例如,教师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选择“网红”这一热门的社会现象作为案例,将具有代表性的“网红”挑选出来,让学生对“网红”现象的表现和成因等资料进行搜集,并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对“网红”传达的个体差异及价值观进行了解,认识到价值观扭曲的“网红”容易传播错误的思想,对个人成长产生较大危害,学会筛选信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隐性教学环境来讲,教师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以面对面谈心、在线交流、参与学生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困惑,将思政课内容的指导性发挥出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激励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使其养成良好的提问意识,并掌握课程知识,强化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思政课教学相比,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体现出较大的优势,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思政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培养研究型人才。但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无法将问题导向有效落实,这就必须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应保证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改进课程组织方式;转变教材建设思路,探究重难点问题;优化教学环境,直面现实尖锐问题,以此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水平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高职学生思政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世海.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化探索[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2):98-103.

[2]郑庆权,陈丽萍.以“问题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 30(2):110-112.

[3]张敏.以问题为导向构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的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294-295.

[4]刘丽容.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调研分析:以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思政概论课使用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9(29):178-181.

[5]刘曼,岳宗杰,于博.理实一体化课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以船舶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3,25(2):73-77.

[6]熊存全,黎瑤.高职药学服务在线开放课程群的建设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3(6):65-68.

[7]冯炎莲,颜娟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教学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6):77-79.

[8]谭秋霞,严华勇,唐雅姿.高职思政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138-142.

[9]王周刚,王晓翠.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高职思政课“事、课、学、思、用”一体化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007(7):87-91.

[10]赵洪霞.高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5):36-39,57.

[11]陈建国.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的困惑、理念和途径[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2,24(2):8-14.

[12]李菡.高职院校思政类在线开放课程“问题导向”教学共同体范式构建策略探析[J].文渊(小学版),2021(12):1490-1491.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导向思政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偏向”不是好导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