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共青团促进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育人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3-06-28郑政
郑政
[摘 要] 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是高职院校共青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把理论教学、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从而达到育人目的。从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发挥共青团作用、促进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育人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共青团;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育人质量;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7-0145-04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是共青团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增强责任担当的重要载体。共青团通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专业服务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志愿服务活动是新形势下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家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从而有效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青年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也能有效促进青年学生學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能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能增长社会见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1]。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时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从社会角度来看,一部分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从个人角度来看,很多青年学生存在一些不良心理倾向和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加以解决和改善。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二)有助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志愿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前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有助于提升青年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高职院校共青团通过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帮助青年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良好品德。同时,通过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还能提高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日益严峻。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2]。
(四)有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国家以及了解自身所处时代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能帮助青年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参与感,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当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载体,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创新发展,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但是,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一)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高职院校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而志愿服务活动只是为学校或班级做一些义务劳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部分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与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素质能力培养等无关。部分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既不能直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又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很多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和手段[3]。
(二)缺少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对高职院校的志愿者组织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指导。志愿服务活动必须有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没有建立规范统一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度,导致志愿者组织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责任分工不明确、缺少具体活动计划和方案等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缺少健全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志愿者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于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不规范,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也影响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方面,对志愿服務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缺少有效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组织机构,缺乏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的机构和制度[4]。
(四)缺少专业化、品牌化的项目
从志愿服务活动的性质来看,有服务性、公益性和自愿性。由于高职院校共青团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志愿服务活动在内容上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多地以服务型和自愿性为主,专业性、品牌化的志愿服务项目较少。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是由高校团委组织开展,其服务内容、形式和活动载体也大多由学校团委决定,内容与形式大都缺乏规范化,更缺乏专业指导。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目前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还停留在帮助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方面,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五)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连续性
当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时间短,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生志愿者只参加了一两次活动后就不再参与,如在节日期间或毕业离校后就不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也不关心他人的困难和需要,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一阵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机制和激励措施。部分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够,使得很多大学生志愿者觉得没有必要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长此以往,大学生志愿者将会失去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影响到志愿服务活动的连续性。
(六)没有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
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如果没有合理的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构就会减少凝聚力和向心力。从目前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状况来看,其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活动组织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活动保障机制不完善,活动所需的经费、场地、人员、物资等没有统一协调的运作机制;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导致有的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没有长期坚持下去;信息交流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相关信息交流制度。
(七)缺少与社会各界的合作
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应把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拓展活动空间,营造社会氛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缺乏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组织。有的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一些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活动,如爱心援助、贫困助学等,但都是以学校内部为基础组织。还有一些高职院校青年志愿者学生组织虽然与社区、街道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缺少专业指导人员,组织力量薄弱。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途径
高职院校共青团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和意义,构建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机制。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应坚持以人为本、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实施途径提高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
(一)依托校内外资源,加强活动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将学校优势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并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种优势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工作;实验室、教室等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大学生组织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校园文化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职院校也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6]。
1.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统筹规划,并制定完善的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在方案中要对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等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并规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工作内容,为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效保障。高职院校共青团还应该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宣传工作中,高职院校共青团要注重发挥校园媒体作用,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志愿服务活动相关信息和优秀志愿者典型事迹。高职院校共青团还要建立健全志愿者参与制度,规定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流程和评价标准等内容,从而保证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完善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健全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加强志愿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并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高职院校应该把优秀志愿者表彰奖励纳入学生奖学金评定标准中,对表现优异、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且获得荣誉的学生予以加分奖励;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志愿服务表彰奖励大会,对表现优异、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且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将这些优秀学生和事迹及时向社会进行宣传报道。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该从实际出发,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和平台,同时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标。
(二)立足专业特点,开展特色服务项目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和共青团工作要突出各自专业特色,做到因专业而异,并结合自身情况,以特色项目带动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这些特色服务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让青年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注重特色服务项目的建设,建立完善的项目库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志愿服务活动要积极结合自身专业的特色来开展,并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務项目库。例如,某高职院校计算机系团委以专业为依托,在计算机系建立了“天使之旅”志愿服务队,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们将护理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青年学生提供帮助,提高了青年学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此外,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还应注重特色项目的建设,例如,在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时,志愿者可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当地农村环境的调查了解当地农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7]。
2.注重创新服务理念,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理念,让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作用,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团委,他们主要将创新创业实践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将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一项重要的内容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青年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带来的成果和乐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此外,在该高职院校团委的支持下,该系还组织了一支由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学生党建等相结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该高职院校团委的支持下,该系团委还不断加强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相结合。他们通过开展“校园文明礼仪宣传”“模拟招聘活动”“创业培训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就业创业知识。
3.注重服务宣传工作,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高职院校共青团要想加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就必须注重服务宣传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并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在某高职院校中,为了提升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学校团委建立了志愿服务宣传工作机制。学校团委组织学生成立了“志愿服务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工作;学校团委还组织学生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载体进行志愿服务宣传工作。为了提升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团委还建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播放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闻。这些措施的开展不仅增强了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扩大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拓宽志愿服务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实施途径。在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很多青年学生需要到特定场所才能获取相关服务信息,而且很多人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站,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团委可以建立一个与本地区或全国其他高校团委共同合作的志愿服务网站,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青年学生在网络媒体上获取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还可以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与其他高校及社会团体的合作[8]。
目前高职院校团委所建立的志愿者数据库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各学院团委所建立的数据库;二是团委所建立的志愿者数据库。其中,各学院团委所建立的志愿者数据库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志愿者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年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以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
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但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工作效果和效率,高职院校团委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开展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活动;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组织线下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公益讲座等。这些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工作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新时代高职院校共青团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其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途径和方法,利用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丁文.高职院校共青团促进专业志愿服务活动育人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青年时代,2020(15):203-204.
[2]徐琳.以微公益视域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者工作的策略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290-291.
[3]缪洁娜.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2):212-214.
[4]武香萍.浅析高职院校共青团构建志愿服务体系与措施[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5):210.
[5]翟文艳,赵海琳,陈靓.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平台整合与创新:以公益志愿服务和专项社会实践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Z1):533.
[6]徐琳.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7):94-95.
[7]乐上泓.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育人成效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56-57,82.
[8]史雪聃.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志愿服务项目化运行及育人机制研究:研究生支教团为例[J].中外交流,2021(9):39.
编辑 尹 军